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10-01实施2009-03-27发布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Rules of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for the rice planthopper(Nilaparvata lugens Stal and Sogatalla furcifera Horvath)GB/T 157942009代替GB/T 15794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ICSB 15目 次前言1 范围 12术语和定义13越冬调查24灯光诱测35田间虫量系统调查36田间卵量系统调查47大田虫情普查48主要天敌调查59危害
2、状况普查510 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报与归档5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7附录B (规范性附录)稻飞虱模式报表 19附录C (资料性附录)稻飞虱卵发育进度分级及卵寄生特征 19附录D (资料性附录)稻飞虱发生世代划分20附录E (资料性附录)稻飞虱发生程度分级20前 言本标准替代GB/T15794-1995。本标准与GB/T15794-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在确保调查准确性的基础上,对调查范围、取样方法、取样数量等进行了合理优化与调整,使之更符合生产实践需要;b)对诱测灯设置环境作数量化界定,提高诱虫效率,结果更具代表性;c)采用分格记数法统计夏秋季灯下诱集虫量,“
3、扫网法”或“目测法”调查越冬区秧田,水湿润瓷盘内壁拍查稻飞虱法进行田间虫量调查,操作性更强、效率更高;d). 增加稻飞虱发生程度分级指标,为田间调查提高依据;e)增加稻飞虱发生情况模式报表,统一、规范数据上报方式。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强、张跃进、刘宇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T 157941995。稻飞虱测报调查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稻飞虱越冬、灯光诱测、田间虫量、天敌以及危害状况的调查方法和测报资料整理与
4、归档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稻飞虱测报调查使用,有关研究及生产单位可参考执行。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越冬 hibernate稻飞虱冬季来临前通过迁飞方式,寻找低纬度稻区活动取食,避开冬季恶劣环境对其生存影响的行为。2.2越冬区hibernating area稻飞虱能安全度过冬天的地区称为稻飞虱越冬区。通常指在北纬23°以南,冬季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2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持续天数常年不超过10天,且有水稻或再生稻、落粒自生稻生长的地区。2.3落粒自生稻spontaneous rice水稻收获时撒落在稻田或田埂上的稻谷自然萌发生长的水稻。2.4再生稻
5、ratooning rice水稻收获后残留稻桩基部茎节萌发出的中低节位分蘖,这些分蘖最后能抽穗、扬花、结实。2.5低龄若虫low instar nymph稻飞虱初孵若虫至发育至3龄(含3龄)以前的若虫。2.6高龄若虫advanced instar nymph稻飞虱3龄以后若虫。2.7灯下高峰期及高峰日adult arising peakperiod and date under light trap根据灯诱结果,从出现稻飞虱成虫量突增日到高峰后突减日为止,为一个峰期,峰期中虫量最多的日期为高峰日;前一峰的突减日和后一峰的突增日之间相距3d以内(含3d)的,则计入同一个峰期。2.8田间成虫高峰期
6、及高峰日adult arising peak period and date in field 本地成虫羽化峰的确定是根据田间调查结果,成虫量出现最多的日期为田间高峰日,高峰日前成虫量突增至高峰日后虫量稳定的这段时期为田间高峰期。2.9产卵高峰oviposition peak成虫高峰后,田间出现相应的卵量突增时,则为产卵高峰。2.10若虫高峰nymph peak田间出现初孵若虫突增现象,为卵孵化高峰。此后若虫数量继续增加。当田间13龄若虫占田间总虫量5080%,则定为低龄若虫高峰期;高龄若虫比例达田间总虫量50%以上时,定为高龄若虫高峰期。2.11发生量number of emergence单
7、位面积内稻飞虱卵、各龄若虫及成虫的数量,也称“虫口密度”。通常以百丛虫量和百株卵量来表示。100丛水稻中所含稻飞虱各龄若虫和成虫数量为百丛虫量,以“头/百丛”表示;100株水稻中所含的稻飞虱卵量为百株卵量,以“粒/百株”表示。2.12发生面积及发生面积比例area of emergence and proportion 稻飞虱发生超过防治指标的稻田,均计算为稻飞虱发生面积;发生面积比例为稻飞虱发生面积占当地水稻种植面积的百分比。2.13冒穿hopper burn 当田间稻飞虱发生量达到一定程度(通常白背飞虱发生量5000头/百丛,褐飞虱发生量3000头/百丛)时,受害水稻基部茎杆变软、倒杆枯死
8、,在田间形成塌陷的“坑”,或成片倒塌枯黄,称之为“冒穿”,也称为“穿顶”或“塌杆”。3 越冬调查3.1 越冬调查地区在稻飞虱越冬区进行。3.2 调查时间2月中、下旬或春季耕翻前调查1次。3.3 取样面积在稻飞虱越冬适宜区,随机选取5个样点,每个样点取落粒自生稻或再生稻田不少于100m2。3.4 调查方法3.4.1 成、若虫发生量采用目测法,分别记录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低龄和高龄若虫及长翅成虫、短翅成虫的雌、雄数量,并折算每667m2虫量,同时调查统计稻飞虱越冬面积比例。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1。3.4.2 卵量拔取稻苗(2550)株,剥查卵条和卵粒,折算百株有效卵粒。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1。4
9、灯光诱测4.1 光源用200W白炽灯作标准光源。已使用多年黑光灯诱测的地方,仍可继续使用黑光灯光源为20W(波长为3650Å)。4.2 观测灯设置光源离地面1.5m,上方架设防雨罩,下方装集虫漏斗,杀虫和集虫装置。诱测灯安装应紧靠稻田,直径300m范围内无高度超过6m的建筑物和丛林,距路灯等干扰光源(300350)m。4.3 开灯时间从当地最早见虫年份的成虫初见期前10d开始,至常年成虫终见后10d结束。每天天黑前开灯,天明后关灯。4.4 观测方法逐日对诱获的成虫计数,区别白背飞虱、褐飞虱种类和性别,并记载其他种类飞虱诱集数量。当日诱虫总重量超过100g时,将所诱集的成虫均匀平铺于磁
10、盘内,用“十字交叉”法将成虫分为4等份,如1/4虫量仍超过100g时,继续等分,使1/4虫量低于100g后,再分类、记数。将各类型稻飞虱数量×4n(n为等分次数)即为各类总诱获量。同时记录开灯时的天气状况。观测结果记入附录A表A2。5 田间虫量系统调查5.1 调查地点及时间5.1.1 调查地点调查在观察区内进行,观察区面积应在30hm2以上。选有代表性的类型田作固定系统调查田,并设立观测圃,观测圃面积不少于667m2。5.1.2 调查时间每月的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各调查一次。5.1.3 秧田5.1.4 调查地区常年秧田稻飞虱发生量较大的地区。5.1.5 调查时
11、段秧苗三叶期始至拔秧前止。5.1.6 调查方法以调查成虫为主。选主要类型秧田3块。采用目测法或扫网法随机取样,每块田10个点。目测法,目测计数每0.25m2秧田内成虫数量;扫网法,用直径为53cm的捕虫网来回扫取宽幅为1m(0.5 m2的面积)秧苗,统计捕虫网内成虫数量。折算为每1m2秧田的成虫量。结果记入附录A表A3。5.2 大田5.2.1 调查时段水稻移栽后,自诱测灯下出现第一次成虫高峰后开始,至水稻成熟收割前(23)d结束。5.2.2 取样方法选品种、生育期和长势有代表性的各类型田(35)块,采用平行双行跳跃式取样,每点取2丛。每块田的调查丛数可根据稻飞虱发生量而定:a 每丛低于5头时,
12、每块田查50丛以上;b 每丛(510)头时,每块田查(3050)丛;c 每丛大于10头时,每块田查(2030)丛。5.2.3 拍查方法采用33cm×45cm的白搪瓷盘作载体,用水湿润盘内壁。查虫时将盘轻轻插入稻行,下缘紧贴水面稻丛基部,快速拍击植株中、下部,连拍三下,每点计数1次,计数各类飞虱不同翅型的成虫,以及低龄和高龄若虫数量。每次拍查计数后,清洗白搪瓷盘,再进行下次拍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4。6 田间卵量系统调查6.1 调查时间双季早稻和双季晚稻于主害代成虫高峰后(57)d各查1次。单季中稻和晚稻于主害代前一代和主害代成虫高峰后(57)d分别各查1次。秧田每m2成虫数量超过5头
13、时,移栽前3d进行1次卵量调查。6.2 取样方法在观测区内选择不同类型田块,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点取2丛,每丛拔取分蘖1株,主害代前一代取50株,主害代取20株。秧田采用棋盘式取样10点,每点10株。6.3 调查方法剥查取样稻株,并镜检卵条和卵粒,记录未孵化有效卵粒数、寄生卵数、孵化卵粒数以及卵胚胎发育进度。结果记入附录A表A5。寄生卵和卵的发育进度按照附录C(规范性附录)识别。7 大田虫情普查7.1 普查时间主害前一代二、三龄若虫盛期普查一次,主害代防治前和防治10d后各普查一次,共查3次。7.2 调查取样在观察区和辖区范围内调查每种主要水稻类型田不少于20块,面积不少于1hm2。每块田采
14、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田取(510)点,每点2丛。7.3 调查方法同5.2.2,计数不同翅型成虫、高龄若虫和低龄若虫,计算褐飞虱百分率。结果记入附录A表A6。8 主要天敌调查8.1 捕食性天敌调查在系统调查田中选主要类型田一块,每月的10日、20日、30日调查一次,结合系统调查进行,以查蜘蛛和黑肩绿盲蝽为主,有条件时将蜘蛛区别种类。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7。8.2 寄生性天敌调查在各代成虫主峰期进行,每代抽查雌成虫及高龄若虫50头,先目测螯蜂寄生虫数,再抽查线虫寄生虫数,计算寄生率。卵期寄生性天敌调查结合卵量调查进行。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7。9 危害状况普查于各类水稻黄熟期前进行,采用大面积
15、巡视目测法,记录调查区内有“冒穿”出现的田块数和面积,折合净“冒穿”面积,计算占调查区田块和面积的百分比。调查结果记入附录A表A8。10 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报与归档10.1 稻飞虱世代命名世代以成虫为起点,命名方法如下:用中文数字标出全国统一划分的世代,在括号内用阿拉伯数字注出相应的地方称呼世代,如:统一世代为第四代,地方相应世代为第二代,写成“第四(2)代”。适用于除海南南部以外的所有非周年繁殖的发生区。各地稻飞虱世代划分参考附录D。10.2 发生程度分级10.2.1 分级方法分5级,以加权平均发生量确定各发生程度级别。10.2.2 发生程度分级发生程度分级见附录E。计算公式:S = (1)
16、式中:S加权平均百丛虫量;Ci各虫量数字段平均虫量;Ti所调查的各虫量数字段对应田块数;10.3 虫情实时汇报稻飞虱系统调查和普查虫情按照附录B实时汇报。10.4 调查数据记载与归档每次调查结束后,将调查数据及时填入相应表内,年末将资料进行整理,正式填入附录A(规范性附录),归档保存;并将稻飞虱发生统计数据、防治基本情况、发生特点和原因填入附录A表A9、表A10、表A11。附录A (规范性附录)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稻飞虱(年)测报站名盖章站址(北纬:东经:海拔:)测报员负责人表A1 稻飞虱越冬调查记载表调查日期调查地点样点类型面积比(%)取样面积()稻飞虱种类成虫数(头/)若虫数(头/)虫量
17、(头/667m2)卵粒数(粒)百株卵量(粒)长翅型短翅型小计低龄高龄小计月日雌雄雌雄褐飞虱白背飞虱表A2 稻飞虱灯光诱蛾逐日记载表诱测日期( )月备注褐飞虱(头)白背飞虱(头)总计(头)点灯时天气状况雌雄合计雌雄合计表A3 秧田稻飞虱成虫调查记载表调查日期品种叶龄取样面积(667m2)褐飞虱白背飞虱备注虫数(头/)虫数(头/)月日雌雄小计雌雄小计调查日期类型田品种生育期取样丛数(丛)长翅型成虫数(头/百丛、%)短翅型成虫数(头/百丛、%)若虫数(头/百丛、%)用药情况雌雄小计褐飞虱比例雌雄小计褐飞虱比例低龄高龄小计褐飞虱比例月日表A4 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记载表表A5 稻飞虱田间卵量及发育进度调
18、查记载表调查日期类型田品种生育期平均每丛株数(株)取样株数(株)卵条数(条)卵粒数(粒)其中(粒)寄生率()每百丛未孵卵粒数(粒)备注月日初期中期后期末期寄生数已孵数表A6 稻飞虱大田虫口密度普查记载表调查日期调查地点类型田品种生育期成虫量(头/百丛)若虫量(头/百丛)总虫量(头/百丛)褐飞虱百分率()防治情况月日长翅短翅小计低龄高龄小计表A7 稻飞虱天敌调查记载表调查日期类型田品种生育期捕食性天敌数(头100丛)成、若虫寄生性天敌备注蜘蛛黑肩绿盲蝽调查虫数(头)螯蜂寄生数(头)线虫寄生数(头)寄生率()月日表A8 稻飞虱冒穿(穿顶、塌秆)状况调查记载表凋查日期调查区水稻类型水稻面积(667m
19、2)冒穿田面积(667m2)冒穿净面积(667m2)占调查区面积比例()备注月日冒穿田块冒穿田面积冒穿净面积块面积块面积表A9 省(市、区)县(市)稻稻飞虱发生情况统计报表年份播种面积稻飞虱发生面积发生程度迁入始见期主要迁入峰及峰期虫量主害前代田间发生情况主害代田间发生情况第一峰第二峰第三峰发生高峰期百丛虫量最高虫量短翅型比例褐飞虱占%主害高峰期百丛虫量最高虫量褐飞虱占%高峰日峰期虫量褐飞虱%高峰日峰期虫量褐飞虱%高峰日峰期虫量褐飞虱%说明:1、标题请填写单位及稻作类型,如有不同种类稻作,早、中、晚稻请分表格填写;2、面积以“万亩”为单位,虫量以“头”为单位; 3、“主要迁入峰及峰期虫量”一栏
20、填写中稻生长期出现的对当地发生数量影响较大的迁入峰及峰期虫量; 4、“田间主害期及虫量”一栏中的“百丛虫量”项,为各类型田加权平均百丛虫量。表A10 稻飞虱发生防治基本情况水稻类型水稻播种面积发生面积防治面积受害减产面积挽回损失实际损失双季早稻双季晚稻一季中稻一季晚稻合计说明:面积以“667m2”为统计单位,损失以“吨”为统计单位。表A11年省(市、区)县(市)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简述发生特点:原因简述:附录B 规范性附录稻飞虱模式报表表B1 稻飞虱模式报表填报单位填报日期本侯灯下白背飞虱虫量(头)本侯灯下褐飞虱虫量(头)本侯灯下稻飞虱迁入高峰日田间稻飞虱主虫态(成、高、低龄若虫)观测区百丛总虫量(头)观测区百丛长翅型虫量(头)观测区百丛短翅型虫量(头)观测区褐飞虱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作劳务公司协议书
- 单位饭店用餐协议书
- 单位窗口承包协议书
- 商场展位撤柜协议书
- 地产移交水表协议书
- 卫生健康结对协议书
- 2025年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资金申请报告: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资金运用评估
- 员工餐桌回收协议书
- 医生护士聘用协议书
- 山东省日照市日照港中学等四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建筑规范学习培训课件
- 洗衣员工合同协议书
- 终止采购合同协议书
- 机械答辩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家庭氧疗指南(2024年)解读课件
- 电站运行考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静脉曲张治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GB/T 12008.7-2025塑料聚氨酯生产用聚醚多元醇第7部分:碱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 封隔器加工合同协议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题库
- 批评不可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