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动向与展望_第1页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动向与展望_第2页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动向与展望_第3页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动向与展望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动向与展望一、我国热电联产的现状到 2000年底为止,我国热电联产的情况:6000千瓦及以上供热机组共1498台容量达 2990.60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6.25,占同容量火电装机总容量的 13.25%。年供热量 120437万百万千焦。比上年增长 10.58%。1998 年新装了一些大型供热机组,新增供热机组的平均单台容量由1997 年的 1.28 万千瓦 / 台增加到 1998年的 3.53 万千瓦 / 台。 1999 年新增供热机组的平均单台容量又增至 3.578万千 / 台,而 2000年受当时情况的影响,热电机组增加仅 174.7万千瓦,新增机组平均单台容量又降

2、为 1.84 万千瓦 / 台。2001年由于国家有关领导部门联合公布了鼓励、 支持、发展热电联产的新文件 -急计基础 (2000)1268号: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热电联产装机台数与容量予计将有较大发展。在运行的热电厂中,规模最大的为太原第一热电厂,装机容量 138.6万千瓦,在北京、沈阳、吉林、长春、郑州、邯郸、秦皇岛、天津和太原这些中心城市已有一批 20 万千瓦,30 万千瓦大型抽汽冷疑两用机组在运行,星罗棋布的热电厂不仅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迅速发展,就连黑河、海拉尔、石河子和海南岛这些边疆城市也开花结果,区域热电厂也从城市的工业区,蔓延到了乡镇工业开发区,苏州地区一些村镇办热电厂也在发

3、挥着重要作用。一些工矿企业也逐步认识到热电联产的优势,积极建设自备热电站。.全国热电机组的发展与单机 6000 千瓦火电机组和热电机组装机情况见下表:在负责城市集中供热的热力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为北京市热力公司,现有八座热源厂, 有供热管网 328公里。供热面积 4349万平米,供应蒸汽 105 个工业用户 897t/h ,大小热力站 1015个。已建成的热力管网:蒸汽管直径 D N1000 热水管直径 D N1400。到 2000 年底,全国共有 668 个设市城市,其中已有 286 个城市建有集中供热设施,占 42.18%,供热管道 43748公里,其中蒸汽管道 7963 公里,热水管道 3

4、5785公里, 2000年底集中供热的供热能力:蒸汽 75439吨/ 时,热水 97475 兆瓦 / 时。供热量:蒸汽 23951 吨/ 年,热水 83454 百万千焦 / 年。 2000 年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为 110766万平米。目前北京集中供热面积已达 6411万平米。集中热化率已达 34.6%。在总热量中热电联产占 62.9%,锅炉房占 35.75%,其它占 1.35%,城市民用建筑集中供热面积增长较快,并向采暖过度区发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中,公共建筑占 33.12%,民用建筑占 59.76%,其它占 7.11%,民用建筑集中供热有如下特点: (1)三北地区集中供热以民用建筑为主,如北

5、京市民用建筑为 72.66%,河北省为 66.54%,辽宁省为 67.5%,山东省为 51.97%。(2)城市集中供热逐步向采暖过渡区发展,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均已有集中供热,但以公共建筑和工厂为主,如上海 61.72%,江苏为 53.35%,安徽为 39.55%。城市供热管网的建设也有很大发展。.(1)热力管道直埋敷设方式逐年增长到1995年,直埋敷设长度已达9251公里,占总长度的29%。近几年新建热水管道大部分采用直埋敷设。(2)热水管道直埋敷设已制订国家行业标准,适用热介质温度低于或等于 150 C,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DN500mm 的钢制内管保温层,保护外壳结合为一体的予

6、制保温直埋热水管道。蒸气直埋铺设已在20 余个城市中敷设数百公里,最大管径为DN700,正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今年将提出设计标准和施工验收标准。(3)直埋敷设排名前10 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4)地沟敷设排名前10 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5)架空敷设排名为前10 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市。近十年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平均每年增加 8300万平米。二、我国热电联产发展的新动向1.政府鼓励、支持、发展热电联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均有相应条文鼓励、支持、发展热电联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7、、电力工业“十五”规划中均提出:“ 进一步调整电源结构,充分利用现有发电能力,积极发展水电、坑口大机组火电、压缩小火电、适度发展核电、鼓励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发电。”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技术:.“多联供技术。重点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及热能梯级利用技术,推广热、电、冷联供和热、电、煤气三联供等多联供技术。”2000年 8 月 22 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以急计基础20001268 号文批准下文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全面系统提出发展热电联产的政策性技术措施、对发展热电联产提供了有效的保证。2.燃料结构调整为发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8、提供了商机我国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以燃煤为主的煤炭消费大国。2000年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与构成如下:能源生产总量其中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109000万吨标煤 67.2%21.4%3.4%8.0%能源消费总量128000万吨标煤 67.0%23.6%2.5%6.9%近几年燃料结构调整燃煤比重在逐年下降。2000 年全国发电共耗标准煤量 39789.37万吨,其中燃煤占93.96%。中央提出燃料结构调整,发展天然气,兴建“西气东输”工程,将为发展燃气-蒸气联合循环,提供极好的机遇。为此国家电力公司设立天然气发电办公室。国家电力公司动力经济研究中心编制了 全国天然气发电规划 其中提出

9、: “十五”期间规划,建设管道天然气电站535.5万千瓦,广东LNG 电站规模 285.9万千瓦。目前中国电力系统中燃气轮机发电仅占较小比重、2000.年底单机 6000千瓦及以上的燃气机组仅 130台 522.811万千瓦,所以说“西气东输”将为建设能效高、污染小的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提供极好的机遇。3.天然气进京和“西气东输”为发展小型全能量系统开创了新机遇由小型燃气轮机 (内燃机 )、余热锅炉、溴化锂制冷机组成的小型全能量系统 (也称第二代能源系统或分布式电源 )可以统一介决电、热、冷供应,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小型燃机或内燃机供电效率为 2435%,联合循环供电效率可达 455

10、0%,远高于常规火力发电,否定了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机组小就不经济”的传统观念。通常 100MW 以上的燃气轮机为大型燃机, 20100MW 为中型, 20MW 以下为小型。小于 300KW 为微型燃机。小型和微型燃机,具有高效、清洁、经济、占地少、适用分散建设和可靠等优势,因而发展很快。鉴于国际上小型全能量系统迅速发展的事实和其本身的优势,因而在急计基础 (2000)1268号文中,明确提出: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推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1999年的济南年会、 2000年的宁波年会、 2001 的重庆年会和今年的昆明年会中均有一些学术论文积极宣传、推文小型全能量系统,实现小型热、电

11、、冷联产。2001 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绿色能源科技”高级论坛,由四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做学术报告,其中徐建中院士报告的题目就是“分布式能源 CCHP”。倪维斗院士在“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的报告中特提出应积极鼓励和扶持燃天然气的热、电、冷联供技术。北京石油学会于 2000年和 2001年召开的“北京天然气合理利用座谈会”上均提出:“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实现了一次能源的合理梯级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带来了经济效益。 由于燃机具有低 NO X 燃烧技术,使 NO X 大为减少可提高环境效益。 北京地区冬季供热, 夏季大部地区需供冷,因而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有

12、广阔市场, ,北京应适度发展中、小型燃机热电联产机组。”美国 9.11 事件之后和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更多的专家学者从分散电源建设、确保奥运用电安全角度出发,积极提出北京应积极发展小型全能量系统。 中国能源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北京动力工程学会等学术团体也均提出上述的合理建议。英国、荷兰在北京召开热电联产学术研讨会和索拉公司、宝曼公司、瓦锡兰公司等也召开同类型会议宣传推广会。他们看准中国大陆发展小型全能量系统的无限商机,积极抢占市场。目前在上海已有上海黄浦区中心医院 (1000千瓦燃气轮机热、电、冷联产),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能源中心 (4000 千瓦燃气轮机热、电、冷联产 ) 和上海闵行中心医院

13、 (4000千瓦燃气轮机热、电、冷联产 ),投产其他工程例如北京等地也在申报过程中。4.中小型凝汽机组改造为供热机组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电力系统中存在一大批中小型燃煤发电机组,规.模效益差、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此1999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 199944 号文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关停小火电机组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中要求:单机容量 2.5 万千瓦以下 (含 2.5 万千瓦 )的凝汽机组, 1999 的 12 月 31日前一律予以关停;单机容量 5 万千瓦以下 (含 5 万千瓦 )的中压、低压常规燃煤 (燃油 )机组,2000年底前予以关停; 单位机容量 5 万千瓦以下(含 5 万千瓦 )

14、的高压常规燃煤、燃油机, 2003 年底前基本关停, 2000 年 8 月国家经贸委以国经贸电力 (2000)817号文:“关于做好 2000年关停小火电机组工作的通知。一些 5 万千瓦及以下机组的中小电厂,为了生存,同时也为利用现有电厂处于市区或市区近郊的有利条件,发挥锅炉,汽轮机尚可利用的潜力以及原有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的能力纷纷将凝汽机组改造为热电机组,向周围工业企业和居民区供热,成为热电厂。为了有效引导和避免不具备条件的电厂仅仅为逃避关停而改为热电厂,所以 2000年 9 月国家经贸委又以国经贸电力 (2000)879号文:“关于做好关停小火电机组工作中小型热电联产机组审核工作的通知”

15、提出了审核热电厂的办法(其审核标准与急计基础(2000)1268 号文的要求机同)5.原有热电厂中的中、小供热机组由新建大型供热机组取代建国初期建设的一批热电厂, 均为单机 5 万千瓦及以下的中、 小机组、设备已老化、寿命已近尾声,因而近几年在北京、石家庄、抚顺、邯.郸等地热电厂,纷纷建设单机20 万千瓦, 12.5 万千瓦等级的大型供热机组,拆除原有中、小供热机组、由于供热能力增强,又扩大了热电厂供热范围和增加供热量,有效的节约能源和改善城市环境。6.城市集中供热走向热电联产在中国城市集中供热中,热源大部为热电厂,但在北京等地也建有一批大型集中锅炉房专供城市居民采暖。例如北京就有7 35t/h 或9 35t/h 锅炉的大型集中供热锅炉房,有的集中供热锅炉房为解决锅炉房自用电、也建有小型供热机组、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