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真题_第1页
四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真题_第2页
四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真题_第3页
四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真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沪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真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诗中的梅花的特点是_。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_的思想品格。3诗中后两句用了_修辞手法。4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志趣?_2. 课内阅读。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请把这首诗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的。3.诗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在下面注上本诗中的读音并用另外的读音组词。舍()另外的读音组词()似()另外的读音组词() 4.“更”的意思是   。5.给“似

2、陶家”选择正确的解释。()A.好像一户姓陶的人家B.好像陶渊明的家一样6.理解“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意思。_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之情。3. 读古诗,完成下面的题。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2解释下面的词语。翁媪:_   亡赖:_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 之情。4. 快乐阅读。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描写了

3、_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_深情地踏着节拍唱着歌赶来送行。2解释下列词语。欲:_   不及:_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一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诗人用“潭水深千尺”写出汪伦与他的友情特别深。5. 课内阅读。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1“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排比2“流苏”在文中指(   )A.花穗样的装饰物品 B.白桦枝条上垂落的冰凌C.

4、流动的物体 D.一种树3这首诗以_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姿态,表现出一种_、_之美。4下列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洁白的流苏如画”赞美了流苏的洁白。B.“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说明白雪反射朝霞,产生光芒,这光芒让白桦更加圣洁,表达了对白桦的喜爱之情。6. 读古诗,完成练习。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 (2)这首古诗是_代诗人_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说理的诗句是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_&#

5、160;7. 课内外比较阅读。雪梅宋卢钺梅雪_未肯降,骚人阁笔_。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二)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释: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地。知:知道。为(wè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1读雪梅完成下面练习。(1)把雪梅这首诗补充完整。(2)在诗人笔下,“_”这一句表明了梅雪争春,谁也不肯相让。而诗人也无法评判,这是因为二者各有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_,雪没有梅_。2读梅花,完成下面练习。(1)“_”一词点明了梅花生长的地点,“_”一词说明了当时的天气情况。(2)诗人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_。3比较这两首诗

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都赞颂了梅花的洁白与清香。B. 卢钺写道“梅雪争春”,王安石写道“独自开”,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C. 梅花歌颂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D. 雪梅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要谦虚礼让,和睦相处。8. 古诗阅读。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第一句诗句写的是_的时候,江面上呈现出_种颜色:_。2“铺”的意思是_,使人仿佛看到了_的景象。3“可怜”的意思是_,请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_。4“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诗把_比作_,把_

7、比作_。9. 阅读忆江南诗歌,回答问题。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这是一首_,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你还知道他写过哪些诗吗?_2从哪一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_3江南美在哪儿?抄出两句。_4“能不忆江南?”是( )A. 设问句   B. 反问句   C. 陈述句10. 课内阅读。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1把词句补充完整。2文分段,词分阕。这首词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

8、部分叫_,后一部分叫_。抄写的时候,前后两部分之间应该_。3这首词一共写了_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从中我体会到_。作者重点写的是_,从“_”二字可以看出来。由此可知,我们在同时写几个人、几件事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墨,要有所侧重。4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除本首词以外,我还积累了_、_、_等词,我还能默写其中的一首:_11. 阅读检测台。夏日绝句思项羽,做英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_,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3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4下列对后两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歌颂了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B.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

9、要效仿项羽为国献身的豪迈气概。C.这两句诗讽刺了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安的软弱行径。12. 古诗阅读。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唐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注释)颠倒:回旋翻转,多指心神纷乱。绛(jiàn)英:这里指落地的石榴花花瓣。绛,大红色。1“可怜此地无车马”,“可怜”的意思是()。A.可惜 B.可爱 C.可喜 D.可羡2“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符合这两句诗描绘的情景的是()A.五月榴花初开,红艳艳的,惹人喜爱。树枝之间时时能看见刚长出来的石榴。B.五月榴花如火般红艳,映入眼帘格外鲜

10、明。树枝之间时时可以看到石榴初长成。C.五月榴花如火般戏艳,映入眼帘格外鲜明。树枝之间挂满了又大又沉的石榴。D.五月榴花初开,红艳艳的,惹人喜爱。石榴挂满枝头。3有人说,这首诗在写榴花之美的同时,还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简要说说。_13. 阅读检测台。题西林壁_,_。_,_。1默写题西林壁。2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_时题在_墙壁上的一首诗。3本诗的诗人苏轼,字_,号_,_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4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_。“_,_”这两句诗让我想起一句俗语:_。14. 古诗阅读。 材料一: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材料二: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