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期中试卷_第1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期中试卷_第2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期中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卷说明:全卷共三部分,满分100分,其中卷面2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给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秀qí( )婆娑( )涸辙( )kung骗( )禀赋( )皲裂( )舐犊之情( ) 光彩熠熠( )荒dàn( )阔绰chuò( )màn骂( )sháo华( )淅沥( )qiè而不舍( )惴惴不安( )2、默写(9分)、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商女不知亡国恨, 。、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 , ,我之谓也。”、晏殊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名句是: , 。王维使

2、至塞上的颈联是: , 。但愿人长久, 。 3.手机短信祝福已成为当今时尚。母亲节那天,许多人都献上了自己的短信祝福。你拟写的短信是: 。(2分)4.请用正楷字体在下图的“下联”空白处补全对联(2分)5、班级要组织一场“孔乙已悲剧是不是他性格造成的”辩论赛,活动中,遇到下面问题,需要你来解决。(5分)关于孔乙已这个人物,小组讨论中同学们发表各自的看法,你认为孔乙已是怎样的人?他的人生可悲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列举两个方面)孔乙已: 孔乙已的可悲之处: 争论最激烈的是,孔乙已悲剧是不是他性格造成的,一方认为是,另一方认为不是。请你选择一方观点,发表你的辩词。(80字左右) 6下面这段话中有四处语病

3、,请你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中改正。(3分)湖北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的一项筛查显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高达58.6。更让人警惕的是,近视高发期已从1012岁推迟到8岁。该中心历经3年,筛查了近11400余名中小学生。因为过早开始学习识字计算、绘画弹琴等技能,是造成幼儿用眼过度、视疲劳的主要原因。二、阅读理解(41分)(一)古诗文阅读 (17分)1、用“ ”划出句中最明显的两处停顿。(1分)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解释加点词语。(4分)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若毒之乎? 已尽吾齿。3、翻译句子。( 8分)、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译文: 、汝心之固,固不

4、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译文: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译文: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译文: 4、从表现形式、思想内容等方面鉴赏古诗名句“春蚕到死丝方今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分) 5、捕蛇者说一文开头写异蛇奇毒,说人们“争奔走”,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2分) (二)课内语段阅读(12分)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即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

5、”,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虚之至了,有溢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他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发展着“自欺力”。1、选文节选自文章 ,作者是 ,从题材上看,这是一篇 。(3分)2、选文第 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3、选文第3、4、5段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反驳对方的?(1分

6、) 4、“只希望着国联”中的“只”和“一味求神拜佛”中的“一味”说明了什么?(4分) 5、第 段中三个“是事实”用法甚妙,内涵丰富,请你写出一段评注性的文字。(2分) (三)课外语段阅读(12分) 绝唱我每天都要去圆明园,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比可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无数次地吟咏过。我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

7、切并非如此。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媚的阳光下或是在清风细雨中,它亭亭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样认为了。可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

8、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红,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它是满池的枯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

9、已被摧残但却永远无法摧残的象征,使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河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的青春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河池呢!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1、第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了残荷的 第段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赞美了残荷的精神。(2分)2、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从含义的角度赏析 3、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相似之处?(2分) 4、文段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有何不同?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2分) 5、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本文题目“绝唱”的含义。(2分) 三、写作能力(30分)提示: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65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要真实、有个性地表达。、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需要的有时很多,有时很少。有的人需要无限的鼓励、关怀、理解和空间,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