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测绘学基础》教案第八章_第1页
2022年《测绘学基础》教案第八章_第2页
2022年《测绘学基础》教案第八章_第3页
2022年《测绘学基础》教案第八章_第4页
2022年《测绘学基础》教案第八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第八章导线测量§8-1概述一、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1、掌握点:以肯定的精度测得几何、重力数据,为进一步测量和其它科学技术工作供应依据、掌握精度的固定点,叫做掌握点;包括平面掌握点和高程掌握点;2、平面掌握点:采纳肯定的方法测得平面坐标值的掌握点,叫做平面掌握点;3、高程掌握点:采纳肯定的方法测得高程值的掌握点,叫做高程掌握点;4、测量掌握网:由一系列通过观测量(长度、角度、高差或重力差)建立相互联系的测量掌握点所构成的网状图形;5、平面掌握网:由一系列平面掌握点所构成的测量掌握网,叫做平面掌握网;6、高程掌握网:

2、由一系列高程掌握点所构成的测量掌握网,叫做高程掌握网;7、掌握测量:在肯定区域内,为地势测图和工程测量建立掌握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叫做掌握测量;8、图根掌握测量:直接为地势测图建立图根级平面掌握网和高程掌握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图根掌握测量,也称为地势掌握测量(简称图根掌握或地势掌握);9、图根掌握点:直接用于测绘地势图的掌握点,称为图根掌握点(简称图根点),也称为地势掌握点;二、平面掌握测量的概念及任务、平面掌握测量概念在测区内挑选一系列掌握点,测定其平面位置的测量工作,叫做平面掌握测量; 、平面掌握测量的任务在全国范畴内或者较大的区域内建立平面掌握网,精确测定掌握点的平面位置,为各种比例

3、尺地势测图、工程测量、争论地球的外形和大小等供应数据;三、高程掌握测量的概念及任务1、高程掌握测量的概念确定一个测区内的各掌握点的高程的测量工作,叫做高程掌握测量;2、高程掌握测量的任务高程掌握测量的任务是在全国范畴内或者肯定的区域内建立高程掌握网,精确测定掌握点的高程,为各种比例尺地势测图、工程测量、争论地球的外形和大小等供应数据;四、国家掌握网的概念、等级1、国家掌握网的概念为使全国各地区能分批分期地进行测量工作,防止误差积存, 以及保证所测地势图的精度匀称且能相互拼接,在全国范畴内建立的统一的掌握网,称为国家掌握网;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掌握,并为确定地球的外形和大小供应争论资料;

4、国家掌握网分为平面掌握网和高程掌握网,它采纳分等布网、 逐级加密的方法进行布设;国家平面掌握网的常规布设方法有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和导线网;目前, 由于卫星技术的进展和民用化,我国正在争论并建立全国的卫星大地网作为国家的基本掌握网(这部分内容将在大地测量学和GPS卫星测量课程中表达);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1 页,共 1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到目前为止, 国家高程掌握网主要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的,局部高原或高山地区是采纳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建立的;2、平面

5、掌握测量的等级平面掌握测量的等级分为国家等级和国家等级之下等级;平面掌握测量的国家等级按其精度从高到低分为如下四个等级:一、二、三、四等;国家等级之下的等级,由于行业、 部门的不同, 详细要求不同, 因此, 等级划分的方法也不同;详见规范;3、高程掌握测量的等级高程掌握测量的等级分为国家级和国家之下等级;高程掌握测量的国家等级按其精度从高到低分为如下四个等级:一、二、三、四等;国家等级之下的等级,由于行业、 部门的不同, 详细要求不同, 因此, 等级划分的方法也不同;详见规范;五、平面掌握测量的网形国家等级的网形及国家等级之下较为复杂、需要进行严密平差的网形将在测量平差、大地测量学课程中表达;

6、国家等级之下(测角中误差为5、8、 10、12、20)、较为简洁的的网形也有很多,例如下一章将要介绍的网形有:1 、单三角锁 五种图形 只有起端有一个已知点和在该点处有一个已知方向(JATU148) 两端各有一个已知点(JATU149) 只有起端有两个已知点(JATU150) 起端有两个已知点,另一端有一个已知点(JATU151) 两端各有两个已知点(JATU152)2 、线形锁(四种图形) 内定向线形锁 外定向线形锁 单定向线形锁 无定向线形锁3 、中点多边形(六种图形,可分为如下两大类,参见本教案P186-188 ) 已知边位于中间 已知边位于外围4、半网(一种扇形)5、大地四边形(一种图

7、形) 本章主要介绍单一导线的几种网形:1、闭合导线( JATU107),如图 8-1 所示;2、附合导线( JATU108),如图 8-2 所示;3、支导线( JATU43),如图 8-3 所示;4、辐射点( JATU155),如图 8-4 所示;5、单定向导线(JATU156),如图 8-5 所示;6、无定向导线(JATU157),如图 8-6 所示;六、平面掌握测量的原就平面掌握测量的原就是“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逐级掌握”;七、平面掌握测量的工作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2 页,共 18 页 - - - - - - - - - -精品wo

8、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外业、踏勘、选点、 (造标)、埋石;、测角、量边; 、内业、运算平差后的点位坐标、边长(或坐标反算边长)、坐标方位角、评定精度、测角精度:例如:图根级为测角中误差m20 ;、量边精度:例如:图根级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N2000、点位精度: 例如: 图根级测角锁网点位坐标闭合差(或重合点点位较差)答应值为:f0.4M 毫米 ( M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8-2导线测量外业导线按量距的方法不同,可分为:钢尺量距导线、电磁波测距导线、视差导线、视距导线(此方法精度低) 等;目前在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是电磁波测距导线,其次

9、是钢尺量距导线;一、导线测量外业的基本工作1 、踏勘、选点、 (造标)、埋石;2 、测角、量边(详细的精度要求,请参见规范的规定);二、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见表 8-1 )电磁波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表 8-1边长平均观测范畴边长附合导线测角长度每边测边等级 km m )中误差 km 中误差三等3-101001.518mm四等1-5502.518mm一级3003.6515mm二级2002.4815mm测距相对中误差115万110万导线全长相对中误差16万14万11.4 万11万坐标方位角闭合差3n 5n 10n 16n 三级1001.5121:5 百:平均 75 米,0.5 km15mm124n

10、 6千图根1:1 千:平均 110 米,1 km201:2 千:平均 180 米,2 km15mm160n 2千注:表 8-1 中 n 为测站数; 当按 1:500 、1:1000 比例尺进行地势测图时,附合导线长度可放长至表8-1 规定的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3 页,共 1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1.5 倍,此时,坐标方位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0n ,导线全长坐标闭合差不应超过图上0.5mm ; 当导线长度短于表8-1 规定的1 时,其导线全长坐标闭合差不应超过

11、图上30.3 mm ; 图根导线可按需要自行设计,但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 0.1mm ;三、导线选点的原就1 、导线总长及导线边长应按相应观测等级的规范要求执行;2 、点位应利于储存 (土质坚实、 躲开道路当中等,免受破坏)、且利于安置仪器及观测;3 、相邻点位应通视好,且便于测角、量边;4 、点位的四周应视野开阔,利用率高;5 、导线的边与边之间宜沿着平缓的道路、河堤等延长,尽量防止突然大倾角延长;6、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尽量防止从短边突然转向长边,或者从长边突然转向短边;7、当采纳电磁波测距仪测距时,视线应躲开电磁场远些为好;§8-3闭合导线内业运算闭

12、合导线如图8-1 所示,运算示例见表8-2 ;其内业运算步骤如下; 、角度平差、角度闭合差:W 内 (n式中 : n 折角的个数;、角度闭合差限差:2)1800W 允 40n()式中 : n 折角的个数;、角度改正数:WVi n说明: Vi 与 W的单位应相同,一般以秒为单位;、检核运算:V W依据上述检核运算公式实际运算时,会图 8-1闭合导线发觉有时上式不相等,这是由于角度改正数运算时取有效位而产生的凑整误差造成的;为了使检核运算式两端相等,应将凑整误差安排到观测角改正数Vi 中这称为凑整误差调整;该凑整误差调整的原就是:在短边两端的观测角对应的改正数Vi 上调整, 一个观测角对应的改正数

13、Vi 上只能调整秒;、平差角运算:i i Vi检核: (n2)1800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4 页,共 1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推算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运算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或者:前后左 i前后右 i180 0180 0即:i 1i即:i 1i左i1800右i1800、检核运算:从已知边 AB 开头, 再推回到已知边BA 终止, 就已知边坐标方位角的运算值BA 应与其已知值AB1800 相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已知边与未知边的连接角如测错或整理数据过程中

14、转抄错, 在运算中将无法发觉;因此, 观测前, 应加强对已知点位和已知方向的确认, 保证无误;观测中,应保证观测角值观测精确无误(一般应比角多测一个测回) ;运算中,应保证角的转抄精确无误; 、坐标增量运算、坐标增量:X iDiYiDiCos iSini、坐标增量闭合差:WX X 测 X 理 X 测 WY Y测 Y理 Y测 WWXYWS 22( WS 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也叫导线点位闭合差)说明:当导线长度短于规范规定的1 时,导线点位闭合差不应大于图上30.3mm,即:WS 允 ± 0.3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1 WS N D 1(20001 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N

15、、坐标增量改正数:Vxi VWXDi DWYDyi检核运算:Di Vx WXVy WY依据上述检核运算公式实际运算时,会发觉有时上式不相等,这是由于坐标增量改正数Vxi 、V yi 运算时取有效位而产生的凑整误差造成的;为了使检核运算式两端相等,应将凑整误差安排到坐标增量改正数误差调整;Vxi 、Vyi 中这称为凑整该凑整误差调整的原就:在长边所对应的坐标增量改正数毫米;Vxi 、 Vyi 上调整,一个Vxi 或 V yi 上只能调整一个、改正后坐标增量:X i X i V xiYi Yi V yi检核运算:X X 理 图 8-2独立测区的闭合导线Y Y 理 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16、 - - - - - -第 5 页,共 1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坐标运算:X i 1X iYi 1YiX i i 1Yi i 1检核运算: 最末点坐标的程有误;X B 、YB 的运算值应与其已知值完全相等,否就, 说明运算过独立测区所布设的闭合导线如图8-2 所示, 常常是假定一个地面点为已知点,如图中的A 点;假定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已知,如图中的A4 ;这种图形没有连接角;其内业平差运算的思路与方法与图8-1 所示的闭合导线基本相同;闭 合 导 线 近 似 平 差 计 算表 8-2运算者:李海

17、涛检查者:李英刚点观测角值名° ()A坐标方位角° 边 长()坐 标 增 量坐标XYXY80 50 425037.82913588.213+10B37 36 34+91263 55 18+9263 44 30+9397 02 58+9477 39 54()B39 23 48337 51 1444.328+41.05861 46 4183.461+39.468305 31 2072.067+41.872222 34 27107.303-79.018120 14 3086.132-43.380+1-16.710+2+73.539+2-58.655+3-72.595+3+74.4

18、105105.56713643.8475146.62513627.1385186.09313700.6795227.96513642.0265148.94713569.434-80 50 425105.56713643.847229 23 48A5037.82913588.213393.2910-0.011W-46 帮助WX0WY11mmWS11mm运算W 允40n40 589 .411N35754§ 8-4附合导线内业运算附合导线如图8-3 所示,运算示例见表8-3 ;与闭合导线的运算相比,运算步骤相同, 运算内容主要有两处不同:角度平差, 坐标增量运算; 在下面的表达中,请留意其

19、区分;附合导线内业运算步骤如下;、角度平差、坐标方位角闭合差:W CDCD(AB +左 +n 1800 ) -CD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6 页,共 1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式中 :n折角的个数;左 附合导线观测折角i (图 8-2 中 i =1、2、3、 4、5)的总和AB CD AB = tg 1CD= tg 1YAB X ABYCD XCD图 8-3附合导线、坐标方位角闭合差的限差:式中 :W 允 40n()n 折角的个数;、角度改正数:WVi n说明:

20、 Vi 与 W 的单位应相同,一般以秒为单位;、检核运算:V W依据上述检核运算公式实际运算时, 会发觉有时上式不相等, 这是由于角度改正数运算时取有效位而产生的凑整误差造成的; 为了使检核运算式两端相等, 应将凑整误差安排到观测角改正数 V i 中这称为凑整误差调整;该凑整误差调整的原就是:在短边两端的观测角对应的改正数Vi 上调整, 一个观测角对应的改正数Vi 上只能调整秒;、平差角运算:CDi i Vi检核:AB +左 + n1800 )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7 页,共 1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21、 - - - - - - - - - - -、推算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运算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前后左 i180 0即:i 1i左i1800或者:前后右 i180 0即:i 1i1800右i、检核运算:CDCD从已知边AB开头,依据改正后的折角i 推算到已知边CD终止,已知边坐标方位角的运算值CD (CD =AB左i n 180 0 )应与其已知值(已知值是依据两个已知点A、B 的坐标按坐标反算求得,即:= tg 1YCD X)相等;CDCD、坐标增量运算、坐标增量:X iDiYiDiCos iSini、坐标增量闭合差:WX X 测 X 测 (X 理X CX B )WY Y测 Y理 Y测 ( Y

22、CYB )WWXYWS 22( WS 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也叫导线点位闭合差)说明:当导线长度短于规范规定的1 时,导线点位闭合差不应大于图上30.3mm,即:WS 允 ± 0.3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1 WS N D 1(20001 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N、坐标增量改正数:Vxi V yi WXD DiWYDDi检核运算: Vx WXVy WY依据上述检核运算公式实际运算时,会发觉有时上式不相等,这是由于坐标增量改正数Vxi 、V yi 运算时取有效位而产生的凑整误差造成的;为了使检核运算式两端相等,应将凑整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

23、第 8 页,共 1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误差安排到坐标增量改正数Vxi 、 V yi 中这称为凑整误差调整;该凑整误差调整的原就:在长边所对应的坐标增量改正数上只能调整一个毫米;、改正后坐标增量:Vxi 、V yi 上调整,一个 V xi 或 V yiX i X i VxiYi Yi V yi检核运算:X Y X 理X CX BY理 YCYB、坐标运算:X i 1X iX i i 1Yi 1YiYi i 1检核运算: 最末点坐标有误;X C 、YC 的运算值应与其已知值完全相等,否就,说明运算过程

24、附 合 导 线 近 似 平 差 计 算表 8-3运算者:王建检查者:张先梅点观测角值名° 坐标方位角° 边 长()坐 标 增 量坐标XYXYA+5B273 12 45+51253 12 45+6279 34 12+53105 46 32+5C219 52 4146.481-35.670-29.802228 06 06321 18 5653.829+2-14868.38513866.785+42.019-33.645+2-14910.40613833.13934 31 4658.427+48.134+33.118+2-14958.54213866.256294 06 0441

25、.993+17.148-38.332+2-14975.69213827.9234965.58313975.120141 44 224940.02413798.120181 37 08D4866.60413796.045200.730+71.631-68.661W-26 帮助WX8mmWY4mmWS8.9mm运算W 允40n40589 .411N22550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9 页,共 1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附合导线仍有两种图形,如图8-4 、图 8-5

26、所示,其内业运算方法与图8-3 相同;图 8-4附合导线图 8-5附合导线§ 8-5支导线内业运算左i支导线如图8-6 所示,运算示例见坐标正算表格; 、推算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前后左 i180 0即:i 1i1800或者:前后右 i180 0即:i 1i1800右i、坐标增量运算X iDiYiDiCos iSini、坐标运算X i 1X iX i i 1Yi 1YiYi i 1从上面的运算公式中可见:支导线的运算无检核条件,故其精度与牢靠性较差,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防止使用;支导线,一般只答应支一点;图 8-6支导线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10 页,

27、共 1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8-6辐射点内业运算辐射点如图8-7 所示, 运算方法与一个支点的支导线基本相同,运算示例从略; 其运算步骤如下:、推算辐射点各方向边坐标方位角B i或者:B iAB左 iAB右 i180 0180 02、坐标增量运算X B iYB iD iCosB iD iSinB i、坐标运算图 8-7辐射点X iX BX B iYiYBYB i从上面的运算公式中可见:辐射点的运算无检核条件,故其精度与牢靠性较差,实际工作中也应尽量防止使用;§8-7单定向导线

28、内业运算单定向导线如图8-8 所示;这种导线的运算方法与附合导线的基本相同, 只是没有坐标方位角条件,因而, 不用运算坐标方位角闭合差,当然也就不用作角度平差; 只需进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运算, 进行坐标增量改正; 下面介绍其具体运算方法;图 8-8单定向导线、推算导线各边坐标方位角、起算边AB坐标方位角的运算:AB= tg 1YAB XAB、其它边坐标方位角的运算:或者:前后左 i前后右 i180 0180 0即:i 1i即:i 1i1800左i右i1800、坐标增量运算、坐标增量:X iDiYiDiCos iSini、坐标增量闭合差:WX X 测 X 理 X 测 ( X CX B )WY Y

29、测 Y理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11 页,共 1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 Y测 ( YCYB )WWXYWS 22( WS 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也叫导线点位闭合差)说明:当导线长度短于规范规定的1 时,导线点位闭合差不应大于图上30.3mm,即:WS允0.3M (毫米)(为测图比例尺分母)1 WS N D 1(20001 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N、坐标增量改正数:Vxi VWXD DiWYDyi检核运算:Di Vx WXVy WY依据上述检核运算公式实际运算时,会

30、发觉有时上式不相等,这是由于坐标增量改正数V xi 、V yi 运算时取有效位而产生的凑整误差造成的;为了使检核运算式两端相等,应将凑整误差安排到V xi 、 V yi 中这称为凑整误差调整;该凑整误差调整的原就:在长边所对应的坐标增量改正数V xi 、 V yi 上调整,一个V xi 或V yi 上只能调整一个毫米;、改正后坐标增量:X i X i VxiYi Yi V yi检核运算:X Y X 理X CX BY理 YCYB3、坐标运算:X i 1X iX i i 1Yi 1YiYi i 1检核运算:最末点坐标有误;X C 、YC 的运算值应与其已知值完全相等,否就,说明运算过程精选名师 优

31、秀名师 - - - - - - - - - -第 12 页,共 1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8-8无定向导线内业运算无定向导线如图8-9 所示; 由于这种导线的两端均没有已知坐标方位角,故无法从已知的坐标方位角推算出导线上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为此,应采纳如下思路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第一,假定导线左起第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为A1 (令其等于一个角度值) ,依此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假定坐标方位角 值i ;然后,按坐标正算方法运算导线各边的假定坐标增量X i 、Yi ,就据此可求得AB 的假定坐标方位角

32、AB ;由图 8-9无定向导线于 AB 的正确坐标方位角AB 可由 A 、B 两点的已知坐标按坐标反算求得,因此,AB 间的假定坐标方位角AB 与正确坐标方位角AB 之间的误差角可求:ABAB ;我们知道, 导线各边的假定坐标方位角i 与正确坐标方位角i 之间的误差角均为,这样, 便可求得导线各边的正确坐标方位角i :i =i ;下面按运算步骤介绍无定向导线的详细运算方法;1、推算导线各边的假定坐标方位角第一,假定导线左起第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为此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假定坐标方位角值i ;A1 (令其等于一个角度值),然后,依或者:前后左 i前后右 i180 0180 0即:i 1i即:i 1i18

33、00左i右i18002、运算各边假定坐标增量X iDiYiDiCos iSini3、运算 AB 间的假定坐标方位角AB 与正确坐标方位角AB 之间的误差角AB = tg 1YAB XAB= tg 1ABYAB X式中:AB=AB ABX AB X AB X B X AYAB YAB YB YAX AB X AB X X A1X12X 23X3 B(对比图 8-9)YAB YAB Y YA1Y12Y23Y3B(对比图8-9)4、运算导线各边的正确坐标方位角i i =i 5、运算导线各边的正确坐标增量、导线各边的坐标增量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13 页,共 1

34、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X iDiYiDiCos iSini、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WX X 测 X 理 X 测 (X BX A )WY Y测 Y理 Y测 ( YBYA )WWXYWS 22( WS 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也叫导线点位闭合差)说明:当导线长度短于规范规定的1 时,导线点位闭合差不应大于图上30.3mm,即:WS允0.3M 毫米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1WSN D 12000( 1 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N、导线各边的坐标增量改正数:VxiVyiWXD DiDWYi D检核运算:Vx W X

35、V y WY依据上述检核运算公式实际运算时,会发觉有时上式不相等,这是由于坐标增量改正数V xi 、V yi 运算时取有效位而产生的凑整误差造成的;为了使检核运算式两端相等,应将凑整误差安排到V xi 、 V yi 中这称为凑整误差调整;该凑整误差调整的原就:在长边所对应的坐标增量改正数V xi 、 V yi 上调整,一个V xi 或V yi 上只能调整一个毫米;、改正后坐标增量:X i X i V xiYi Yi V yi检核运算:X X 理 X BX A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14 页,共 1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36、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Y Y 理 YBYA6、坐标运算:X i 1X iX i i 1Yi 1YiYi i 1检核运算:最末点坐标X B 、 YB 的运算值应与其已知值完全相等,否就,说明运算过程有误;单一导线内业运算总结:由于附合导线的外业观测、内业运算中每步均具有检核条件,因此,它是实际工作中应首选的图形;其它几种图形在实际工作中选用的次序为:闭合导线、单定向导线、无定向导线、支导线、辐射点;§8-9检查导线测量粗差的方法在单一导线的内业运算中,当角度闭合差或全长闭合差(也叫导线点位闭合差、导线坐标闭合差)超出其答应范畴较大时,有可能发生了如

37、下错误:1、某一个角度测错了;2、某一条边测错了;3、某一个角度记录反了(即左右角记录反了);4、某一个测站前后两条边记录反了;等等;当发生了如上所述错误之一时,可采纳下面的方法予以查错;当发生了如上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错误时,因较为复杂,有的尚可采纳适当的方法查错,但运算量太大,不宜用手工进行运算,可用运算机编写特地查错程序进行查错;有的过于复杂时,不便查错,只能返工重测;正式进行内业运算之前,特殊是已经发觉了闭合差超限时,都应第一反复、 仔细、 独立地核对起算数据摘抄是否正确,外业观测手簿上的记录、运算是否正确, 观测略图与摘抄观测数据略图是否正确、一样,观测数据的摘抄是否正确,等等;假如

38、从上述的检查中均未能发觉错误所在,就应到实地进行部分或全部外业的重测;但是,不要盲目地进行外业重测,应尽可能地查找到出错问题所在,提倡有针对性地进行外业重测,这样可立刻查出错误,节约人力和时间;下面争论如何查找导线测量最可能发生错误所在的地方;1、角度闭合差超限,检查角度错误设欲确定如图8-10 所示附合导线A、BC、D中之测角错误时,可依据未经配赋的角度自B 向 C 方向运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各导线点的坐标,并同样自C 向 B 方向进行图 8-10检查导线测角错误示意图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15 页,共 18 页 - - - - - - - - - -

39、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推算;假如只有一点(例如图8-10 中的 3 点)的坐标极为接近,而其它各点均有较大的差数,即表示坐标很接近的这一点上,其测角有错;这种查错方法用运算机编程处理为好;如测角错误较大(如5 0 以上),直接用图解法也可发觉错误所在;即先自B 向 C 方 向用量角器和三棱比例尺按角度和边长画导线,然后,再由C 向 B 方向画,两条导线相交的的导线点(例如图8-10 中的 3 点)即为测错角的测站点;也可依上述原理,编程绘制导线 图,将更为便利、快捷、精确;单定向导线、无定向导线的此项查错方法与附合导线相同;对于闭合导线测错一

40、个折角时也可采纳上述方法进行查错,不过不是像附合导线那样从两点对向检查,而是从一个点开头,以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按上述方法进行查错;图 8-11检查导线测边错误示意图2、导线全长坐标闭合差超限,检查边长或坐标方位角的错误只有当角度闭合差未超限时才能往下连续运算,这样,才能运算到导线全长坐标闭合差;所以,当导线全长坐标闭合差超限时,错误可能发生于边长或坐标方位角;、导线全长坐标闭合差超限时,检查边长错误的方法设如图 8-11 所示的 23 边测错,误差为33 ,就导线全长坐标闭合差WS ( CC)将平行于该边;这可以通过画导线图 (当边长错误较大时) 或运算 CC的坐标方位角1 WYtgCCW

41、,X然后用其与各边的坐标方位角相比较,看其与何边的坐标方位角较为接近来确定、导线全长坐标闭合差超限时,检查坐标方位角错误的方法当采纳运算机编程平差运算时,一旦程序调试通过,就不会产生坐标方位角算错或用错的问题;上述的查错方法,仅对只有一个错误存在时方为有效;对于较为复杂的出错时的查错方法,本课程不予争论;精选名师 优秀名师 - - - - - - - - - -第 16 页,共 18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 - - - - -§8-10视差法测距与视差导线简介测量工作中常常需要确定两点间的距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

42、段历史时期内,测量距离的主要方法是采纳钢尺、竹尺等工具进行量距;后来, 又使用过一段时间的视差法测距;现在,由于电磁波测距仪的普及,已广泛使用电磁波测距仪进行中、短程测距,甚至于远程测距;由于在部分工作中,有时仍会遇到利用视差法测距,因此, 下面简洁介绍视差法测距的原理、公式; ( 参见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P15、李金如等 编地势测量学P168)一、视差法测距的概念1、视差法测距(subtense method distance measurement)用经纬仪测量与短基线所对应的水平角或垂直角,之后依据肯定的公式运算水平距离的方法,称为视差法测距;2、横基尺视差法(subtense method with horizontal staff )依据与测线方向垂直并水平放置基线横尺所对应的视差角运算水平距离的方法,称为横基尺视差法;3、竖基尺视差法(subtense method with vertical staff )依据竖直放置的基线竖尺两端点所对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