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03_光谱能够告诉我们什么_第1页
天体物理03_光谱能够告诉我们什么_第2页
天体物理03_光谱能够告诉我们什么_第3页
天体物理03_光谱能够告诉我们什么_第4页
天体物理03_光谱能够告诉我们什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讲一、光谱能够告诉我们什么?二、距离的测量一、光谱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太阳光经过棱镜后被分为七色光 波长从400nm-700nm(纳米) 可以近似用黑体辐射来确定恒星表面温度。依据:维恩位移定律最大的辐射所对应的波长与辐射源的温度成反比。 如果以开尔文温标量度温度,以纳米为波长单位,有:T6103最大维恩位移定律太阳的观测曲线和5800K的黑体辐射谱的比较 黑体辐射另一重要定律:斯忒潘玻耳兹曼定律 其中,E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例如: 一颗表面温度为30,000度的蓝星上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是太阳的54倍,即625倍。4TE 太阳光谱 在太阳连续光谱的上面有许许多多的粗细不等、分布

2、不均的暗黑线,共有2万多条。怎样解释?连续光谱和吸收线 基尔霍夫光谱三定律(1870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发现) 炽热的固体、液体或高压气体发出连续光谱; 低压稀薄炽热气体发出某些单独的明亮谱线,即发射线; 较冷的气体在连续光源前面产生吸收谱线。连续谱 发射线吸收线黑体星云气体1、太阳会产生连续光谱,它一定是非常致密(相对与稀薄气体而言)的天体,是固体、液体或者是密度极高的气体。(太阳平均密度1.409g/cm3)2、太阳光谱上有吸收线,可以推断太阳是被一层由稀薄气体构成的大气包围着。恒星光谱的形成:连续光谱来自相对较热、致密的恒星内部。吸收线来自较冷、稀薄的恒星大气。(1)光谱与温度 温度

3、对谱线强度有重要影响: 温度决定了大量原子中有多大比例在激发态上,有多大比例在电离状态。因而,通过一些特征谱线进行比较,可以找到该光谱相应的温度。 以656.3nm的氢谱线为例。这是氢从第三能级到第二能级的跃迁谱线。所以,只有在处于第二能级原子比较多时, 才出现较强656.3nm吸收线。 如果温度太低,原子间碰撞太弱,大部分原子处于基态; 而温度太高,碰撞太强烈,大部分原子将被电离; 只有温度适中(约10000k)时, 656.3nm吸收线才比较强。光谱型 对温度和光谱关系的认识,使人们能够按照温度的高低将各种光谱整理分类。Spectral classes Approximate surfac

4、e temperature (K)O40,000B20,000A10,000F7,500G5,500K4,500M3,000 哈佛分类法: O Oh, h, B Be e A A F Fine ine G Girl,irl, K Kiss iss M Me!e! 每一种光谱型可以继续分为0-9十个次型。 太阳的光谱型为G2 O型蓝白色。紫外连续谱强。有电离氦中性氦和氢线 二次电离碳氮氧线较弱。 B型蓝白色。氢线强中性氦线明显无电离氦线 但有电离碳氮氧和二次电离硅线。 A型白色。氢线极强氦线消失出现电离镁和电离钙线。 F型黄白色。氢线强但比A型弱。 电离钙线大大增强变宽出现许多金属线。 G型黄色

5、。氢线变弱金属线增强电离钙线很强很宽。 K型橙色。氢线弱金属线比G型中强得多。 M型红色。氧化钛分子带最突出金属线很强氢线很弱。各光谱型的颜色和主要光谱特征 通过分析光谱型得到的恒星表面温度比用黑体辐射得到的更准确些。 原因原因:恒星只是近似的黑体,光谱型则与温度有精确的对应关系。 (2)光谱与化学组成除了温度,对谱线强度有很大影响的还有各种元素的含量。 当恒星的大气温度已知时,温度对谱线强度的影响可以考虑进去。这样,就可以根据光谱中吸收线的强度来决定恒星大气的各种元素的丰度(即各种元素的比例)。 谱线与恒星的化学成分 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构,因而有不同的特征谱线。 通过比较太阳光谱和实

6、验室中各种元素的谱线,可以确定太阳大气的化学成分。太阳大气:按质量计,约70%H, 28% He和2%重元素。按数目计,90.8%H, 9.1%He和0.1%重元素。 (3)光谱与磁场塞曼效应:19世纪末物理学家发现在均匀磁场中,原子辐射产生的某一条发射谱线要分裂为两条或三条,分裂程度与磁场强弱有关。天文学家利用塞曼效应设计出观测太阳和恒星磁场的设备。 太阳是唯一的一颗能给出表面磁场分布的恒星。 (4)光谱与恒星的自转 在没有外界因素时,原子的谱线的自然宽度非常窄。谱线展宽的主要原因是多普勒效应。 谱线的宽度可以给我们恒星的自转的信息。cVZr00 多普勒效应(观测波长真正波长)/真正波长速度

7、/光速 定义红移量:恒星自转引起的谱线展宽。 自转引起的多普勒展宽很独特,可以与其他因素产生的展宽区分开来。 发出辐射的原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可以导致谱线展宽。原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所以这种类型的谱线展宽在热星上特别显著。小 结 黑体辐射 表面温度,单位面积辐射功率 光谱型 表面温度 吸收线强度 表面大气的化学组成 吸收线的分裂 磁场 吸收线的宽度 自转速度 二、恒星距离的测量 三角视差法 造父变星法 红移方法例:某恒星视差为0.01 ,则该恒星距离为 秒差距。(1)三角视差法三角视差法ppd周年视差:隔半年两次观测同一颗星,其视位置会发生变化;变化的角度 称为周年视差,简称视差。秒差距(p

8、c):视差 等于1角秒时,距离 为1秒差距,记为1pc。ppdAUpc265,2061100半径半径1 1厘米厘米1角秒角秒2 2千米千米 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星,视差为0.76 如果我们站到这个恒星上看,日地距离只有0.76角秒的张角! 1角秒角秒地球轨道太阳半径半径1AU1pc 德国 贝塞尔 1838年 天鹅座61星, 0.314 (今测值0.294 ) 英国 亨德森 1839年 半人马座星, 0.91 (今测值0.76 ) 俄国 斯特鲁维 1840年 织女星, 0.26 “ (今测值0.13 ) 1543年,天体运动论发表,300年后才开始测出恒星视差! 三角视差法的局限性A、由于受到地

9、球大气扰动的影响,周年视差的精确测量受到限制。 B、地面望远镜的角分辨本领一般不超过0.01。C、Hipparcos卫星 (1989年8月发射)角分辨率达到0.002, 测量了距离500pc以内 约100万颗恒星的距离。 二、恒星距离的测量 三角视差法 造父变星法 红移方法光度(L) 对于温度为T的黑体辐射: 其中,L是单位时间辐射的能量,是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R是恒星的半径。424TRL恒星表面都可近似认为是黑体辐射。 视星等 视星等: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希帕恰斯首先用肉眼估计了星的亮度,按明暗程度分成等级(6级)。 1850年,普森注意到,星等和亮度有一定的关系,1等星比6等星大约亮100

10、倍,相邻2个星等亮度差2.512倍。取零星等亮度E为单位1,有普森公式:m=-2.5lgE。(m为视星等)恒星得到观测者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离恒星距离为d1和d2的地方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功率分别是L/4d12 和L/4d2 2) 恒星离我们越远越暗。例:天狼星视星等是-1.45等,距离为2.7秒差距,绝对星等1.5等。太阳视星等达到-26.7等,绝对星等才只有4.83等。 绝对星等 视星等不是恒星真实发光能力。 把恒星移到10秒差距处再比较它们的亮度(视星等), 其视星等叫做绝对星等(M)。 M m 5 5lgp (2)造父变星法恒星的相对位置几乎保持不变,明亮程度也似乎不发生变化因而称

11、它们为恒星。造父变星: 1784年,发现仙王座星是变星,我国叫做“ 造父一”。造父一最亮时是3.6等,最暗时是4.3等,周期性变化(5.37天)。后来发现的造父变星越来越多, 成为一种类型造父型变星。事实上,恒星有很高的运动速度,有的可超过每秒一千公里;亮度也在发生变化,有各类变星,造父变星是特殊的一类。造父变星的光变曲线: 变化周期几天至几月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美国女天文学家勒维特发现,造父变星的光度(绝对星等)与光变周期的对数成正比关系。测出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利用周光关系曲线,可知造父变星的绝对星等。 再由关系式 M m55lgp,算出造父变星的距离。由于造父变星是黄色的超巨星,可以看到星团以及邻近星系的造父变星。所以这种方法可测定星团、星系等的距离。非常遥远星系不可能观测其造父变星,造父变星测距法只能测邻近星系( 108pc )的距离。(3)红移方法0HrHV0 1929年,哈勃通过测定40多个邻近星系的红移和距离提出了著名的哈勃定律:即河外星系视向退行速度(千米/秒)和距离(兆秒差距)成正比:其中, 是哈勃常数: 73千米/(秒兆秒差距)cVZ00 据多普勒效应,有:红移量Z可以从光谱中测出,我们可以得到星体的退行速度。 这样,可以进一步求出距离。红移方法可以用来求遥远星系、类星体的距离。距离范围距离范围 测定方法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