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短文两篇_第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短文两篇_第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短文两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短文两篇第二课时自主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词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 .“说”的文体特点和托物言志在文中的具体体现;3 .感受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二、学习过程(一)自主阅读,整体感知任务一:1 .了解作者、体裁(1) 周敦颐(2) 本文的体裁及其特点2 .认读字词,写出拼音蕃()颐()濯()淤()涟()蔓()亵()噫()鲜()有闻3 .试着划分朗读节奏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要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

2、子者也。噫!菊之爱,随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 .重点词句释义(1) 香远益清:(2) 亭亭净植:(3) 随后鱼(xi有闻:(4)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8) 可爱者甚蕃:(二)赏读课文,体味情感任务二:5 .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6 .分析本文是如何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的7 .文章列出了哪三种花,分别象征什么?写除了莲花外另外两种花的目的是什么?8 .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三)思考探究任务三:9 .爱莲说称莲

3、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四)反思总结我的收获:我的疑问:附件1.教材内容16短文两篇预习O“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卷,查找资料,说出几篇属于这两种文体的文言作品、O认真阅读课文,参考注蜂或工具书,试着自己解决疑难问题二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咒斯是丽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久无丝竹之乱耳岂无案牍之劳形吗南阳诸葛庐巴西蜀子云亭久孔子云:何I?之有啊选自刘禹锡第(中华书局1990年版八M室.筒M的屋子?德.古代

4、则在H物上用来警沌自己或者林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钟文体.(名)出名.有名.(灵)灵也(斯是病室,惟吾钻磐(X)这是简陋的厘念.只因我(住黑的人)的品律好(就不想到葡M!了).斯,这cS.佳依布很远的看气.这里指18行美好。(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苻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郡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育&(鸿儒)博学的人.鸿,大?(白丁)平艮,指没有功名的人.两京零)弹琴.科.W#cIt*,不加装饰的风(金经)指偏好(傀经用能金书写)?段五if:竹之扎耳没有世信的手曲扰乱心境.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无窠豚(du)之劳岸)没有官府公文旁神伤身案牍.指官府文书?Jb,形体、躯

5、体.?(南阳谙葛,诸葛亮居南阳住的草肥。?(西罚孑云,)扬子云在西蜀的里舍。西外.今四川。子云,即场雄(前S3-18).字子云.蜀郡成郡(今属四川)人.西汉哲学家.文学家.?(何M之有)语出论语?子罕九意思是.有什么筒M的亮,16短文两篇阉读爱莲说”周敦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蕾2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其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费而不奥.灌清涟而不妖7中通外营,不品不枝劣.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包可远观而不可表玩气久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嚏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叫牡丹之爱,宜乎众矣,C)产考盘究一朗读译文.说说这两篇文

6、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二陋空铭结见引用扎子的话“何伊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三爱莲说秋莲为“花之君子二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选由(周衰眇鱼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版)。Ml敦联(10171073).字茂叔.道州背道(今湖南道口)人.北宋哲学索。首有9(?(fdn)多.(陶渊明(365T27)一名潜?字元亮.得(备)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甘,人?及)只.【李唐)指唐祠。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二淤,y0)泥)河沟.池塘里枳存的污泥.(染)沾柒(污秽).(濯(zhu6)清谴(h6n)而不妖)经过

7、清水洗涤但不&神妖电,濯.冼-Bi.水波.妖,il分艳丽。(中通外2()这里描写的是莲的茎.?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蔓.枝.郡是名词用作动词.?C育远后清)香气也得3M监消II。益?更加'?亭亭净植)洁净地铤立。亭亭.耸立的样户。植.钱立.?褒(心)玩)靠近玩乐与亲近而不庄直曲(羯鼐气讯?隐逸宿封愚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VOJ叹词.表小感慨a?(解(证。)少.?(同予齐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乎众矣)人应当很多了.宜.应当.96第四啦元具部唧些美好品质.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积累拓展四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3五

8、“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育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姓U抻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1 .何丽之有?2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其落)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 .友人惭.下车引之3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C淳之去?有扎$*<缸HX金T,临裳?闵可由¥如八工哽>他阑筌才修去?冷竹串丁.床$上华*讲色保fx<则&不-T修心能无高4则K修段?蜜灌仙J幺去制书16短文两簿阉设i97附件2.学习任务答案1.(1)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学者称他为濂溪先生。

9、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个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课文标题“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2.蕃(fm)颐(yi)濯(zhuo)淤(yu)涟(li小)蔓(mn)亵(xi6)噫(yi)鲜(xi)有闻3.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10、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随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 (1)香远益清:远播。(2) 亭亭净植:立。(3) 随后鱼(xi的)有闻:少。(4)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词,主谓问取独,不译。(5)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词,啊。(6)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7) 中通外直,不要不枝: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8) 可爱者甚蕃:可以喜爱的很多。5 .

11、具体描写:环境一一出淤泥而不染;生活习性一一濯清涟而不妖;体态中通外直,不要不枝、亭亭净植;气味一一香远益清;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品质:出淤泥而不染一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气清涟而不妖一一纯真自然无媚态中通外直通达、正直不要不枝一一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一一美名远扬具亭净植独立高洁气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令人肃然起敬6 .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综观全文,似句句写花,而意不在花;通篇无人,却字字写人。作者以花喻人,借莲自况,以莲的清逸来比喻君子的美德和节操。7 .莲花、菊花、牡丹这三种花分别有以下这些人喜欢:莲花一一周敦颐、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