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器标准培训教材_第1页
增压器标准培训教材_第2页
增压器标准培训教材_第3页
增压器标准培训教材_第4页
增压器标准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增压器技术培训增压器技术培训Zhang Xiaoxu / 张晓旭Service Engineer / 服务工程师2增压器技术培训增压器工作原理介绍增压器常见故障简介增压器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日常保养34增压器工作原理介绍5增压器工作原理介绍涡轮端 涡轮壳接到发动机排气管道上 废气驱动涡轮壳中的涡轮叶轮 涡轮叶轮带动同轴上的压叶轮 越多的废气通过涡轮壳,涡轮叶轮就转得越快随着涡轮转速的增加压叶轮转速也增加,这样更多的空气通过空滤器后进入压壳6增压器工作原理介绍压气机端 转速越快吸进去的空气越多 空气进入压壳后通过压叶轮及扩压区 压叶轮及扩压区使空气压力增大并压入发动机7增压器工作原理介绍轴承系

2、统 增压器与发动机使用同样 的机油 机油既作为润滑油又作为冷却油 机油加压后进入中间壳,通过浮动轴承和止推系统8增压器工作原理介绍浮动轴承和止推轴承止推轴承止推面厚度差大约为50微米。9增压器工作原理介绍轴承系统浮动轴承可以自由转动(轴转速的10-30%)为了能正常工作,浮动轴承与中间壳及轴间以及止推轴承与定套间应建立油膜(最低厚度4um)油脏,进油孔堵塞将导致增压器重损坏10增压器工作原理介绍轴承系统 增压器高速运转时产生大量热量, 同时涡轮端有大量热量传到中间壳中,机油可以带走部分热量, 从而降低中间壳及轴承的温度11增压器工作原理介绍密封系统密封系统在增压器涡端和压端都有密封环环 密封环

3、的作用是有效密封以免废气和空气进入中间壳及防止漏油涡端压端孔腔表面必须 光滑无划痕12霍尔塞特增压器功率范围Engine Power (BHP)/Turbo13 Holset Engineering Co LtdHX35W/40W14 Holset Engineering Co Ltd.增压器组成部件 - HX1516 注意:增压器有噪音或怀疑增压器有故障时决不要继续使用!17增压器失效分析 所以,首先我们应该进行整机分析 : 将增压器与发动机看作一整体, 增压器在发动机上未拆下 时进行初步的分析18如果可以确定发动机没有问题,则可以检查增压器。检查增压器轴向游动量和径向间隙(如果轴向游动量大

4、于0.15mm,单边径向间隙小于0.10mm,则增压器需要拆开进行检查)。拆检增压器19H1/WH1/HX35/HX35W/H1/WH1/HX35/HX35W/HX40/HX40WHX40/HX40W0.069 - 0.131mm0.069 - 0.131mmHX50HX500.025 - 0.127mm0.025 - 0.127mm如果轴向游动量如果轴向游动量 0.15mm0.15mm则增压器必须维修检查则增压器必须维修检查HX25W/HX27WHX25W/HX27W0.057 - 0.127mm0.057 - 0.127mmHT3BHT3B0.051-0.178mm0.051-0.178m

5、m20H1C/WH1C/H1E/WH1E H1C/WH1C/H1E/WH1E = 0.15 mm= 0.15 mmHX35/HX35W/HX40 HX35/HX35W/HX40 /HX40W / HX50 /HX40W / HX50 = 0.165 mm= 0.165 mm如果叶片与壳体间最小如果叶片与壳体间最小间隙(径向间隙)间隙(径向间隙) 0.10mm 0.10mm则增压器必须维修检查则增压器必须维修检查浮动轴承浮动轴承- -中间壳中间壳 0.07-0.08mm0.07-0.08mm浮动轴承浮动轴承- -主轴主轴0.03-0.04mm0.03-0.04mmHX25W/HX27W0.381

6、-0.660mmHT3B0.381-0.584mm21检查压气机端吸气口,看压叶轮是否被异物打坏空气进气口拆检增压器22检查涡轮壳进气口是否有异物打坏的痕迹注意:除非一些特别严重的情况,否则应将涡轮壳拆下以进一部检查涡轮叶片情况涡轮壳进气口拆检增压器23拆下压气机壳取下核心部件拆下涡轮壳,检查压壳和涡轮壳有无碰擦磨损痕迹增压器拆检分析24增压器拆检分析25增压器拆检分析拆下压叶轮,检查压叶轮背面是否有过多的油 。这可能是机油通过压端密封环 而渗透出来的26取下挡圈拆下气封 取出O型橡胶密封圈检查O型密封圈有无损坏增压器拆检分析27从气封板中取出轴封检查孔中有无磨损或划伤的痕迹从轴封上取下密封环

7、 增压器拆检分析28取出止推轴承和定距止推套,检查止推轴承油孔有无堵塞(止推轴承损坏的常见原因),检查止推轴承和定距止推套有无变色和拉伤如果径向间隙较大,很可能浮动轴承也损坏了增压器拆检分析29取出压气机端轴承挡圈,取出浮动轴承,检查浮动轴承内外表面有无拉伤痕迹,如有,常常由于机油受污染或机油脏而引起取出涡轮端浮动轴承,这个轴承比压端浮动轴承颜色深(这边温度较高)增压器拆检分析30在给出增压器故障原因之前住要全面分析增压器所有零件增压器拆检分析31 供油滞后 缺油 异物进入 / 机油脏 过热 / 热停车 增压器常见的失效现象 - 漏油的原因增压器失效最常见的原因32供油滞后引起典型故障33浮动

8、轴承 浮动轴承外圆,内孔,有时端部擦亮或高温发蓝失效分析-供油滞后 34止推轴承 配合面擦亮 和磨损失效分析-供油滞后 35供油滞后供油滞后最明显的原因最明显的原因?36原因 :进油管受阻(或太小)机油不符合发动机厂家要求或机油污染机油泵故障失效分析-供油滞后 机油过滤器阻塞增压器长时间未使用未预润滑4seconds (guideline)37缺油引起的增压器典型故障 38涡轮部件 高温变色(如图示)失效分析-缺油39止推轴承 高温变色(如图示)失效分析-缺油40缺油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41原因 : 进油管受阻或破裂 发动机缺油或机油压力太低 机油泵故障失效分析-缺油42 原因 : 安装机滤前

9、未加注机油 中间壳进油口阻塞 机油过滤器阻塞失效分析 - 缺油43 异物进入增压器引起的典型故障44异物打坏压叶轮端面原因:异物来自空滤器/进气管失效分析 - 异物进入 / 机油脏45异物将涡轮外圆打坏原因:异物来自发动机失效分析 - 异物进入 / 机油脏46机油脏 原因:未按要求时间保养/保养时有异物进入/机油品质不好/机滤品质不好失效分析 - 异物进入 / 机油脏47浮动轴承 导致浮动轴承内圆和外圆划伤失效分析 - 异物进入 / 机油脏48中间壳中间壳(图示)导致中间壳内孔严重划 伤,可能阻塞进油孔失效分析 - 异物进入 / 机油脏49新的浮动轴承机油受污染后的浮动轴承检查浮动轴承颜色,因

10、使用而自然带暗的颜色可以接受。如果表面阴暗并带粉末状,则可能机油中混有冷冻剂(水等)止推轴承情况也是如此。失效分析-异物进入/机油脏50 浮动轴承间隙 (H1/WH1/HX系列) C = Max 0.084mm C = E S 0.042mm人的头发(0.076mm)(0.003”)失效分析 - 异物进入 / 机油脏51 异物进入 / 机油脏的最明显的原因是什么?52 原因 : 机油滤清器没按要求定期更换 维护保养时脏物进入 使用劣质/假冒机油滤清器 使用劣质假冒空气滤清器失效分析 - 异物进入 / 机油脏53原因 : 使用劣质机油 发动机零件异常损坏 更换机油时脏物进入进油管 机油高温变质产

11、生积碳等固体颗粒 使用劣质假冒增压器备件(毛刺去不干净)失效分析 - 异物进入 / 机油脏54过热 / 热停车引起的增压器的典型故障55涡轮部件 积碳失效分析-过热 / 热停车56Hot Shutdown - OverheatingCause: Hot shutdown of the engine, poor quality lub. oil, infrequent service intervals, check for heavy carbon deposit in the bearing housing.57中间壳 油路积碳失效分析-过热 / 热停车58浮动轴承 内孔外 圆积碳失效分析-

12、过热 / 热停车59失效分析-过热 / 热停车60 过热 / 热停车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61 原因 排气温度过高 机油温度过高 重复热停车(停车前未怠速3-5分钟)失效分析-过热 / 热停车62 原因 空滤器阻塞 劣质机油 其它导致增压器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失效分析-过热 / 热停车63漏油漏油常见的原因常见的原因64失效分析失效分析- -漏油漏油OIL SEAL PLATESEAL RINGSLINGERCOLLAROIL BAFFLE65失效分析失效分析- -漏油漏油66增压器漏油常见的原因有:增压器损坏空滤器堵塞发动机排气管中有异物或排气受阻回油管堵塞或撞弯中间壳油腔积碳使油腔变窄增压器密

13、封环积碳后磨损发动机油底壳油面太高发动机曲轴箱中气压过高(发动机活塞环或衬套磨损,进、排气门或活塞结焦)失效分析失效分析- -漏油漏油67Oil Leakage 漏油漏油通常的外部原因通常的外部原因: 进回油管连接松动进回油管连接松动/损坏损坏 如果更换新的垫片,拧紧螺栓后仍然漏油,检查进油管是如果更换新的垫片,拧紧螺栓后仍然漏油,检查进油管是否损坏或中间壳情况否损坏或中间壳情况68Internal Compressor & Turbine - Common Causes 通常的内在原因通常的内在原因:Restriction in the turbo oil drain will force

14、oil past the split ring seals at both the turbine and compressor ends. 回油不畅将导致增压器涡端和压气机端漏油回油不畅将导致增压器涡端和压气机端漏油Oil leakage at both ends simultaneously is a good indicator that this may be the problem 如果增压器两端同时漏油,则表明可能回油不畅如果增压器两端同时漏油,则表明可能回油不畅Oil Leakage 漏油漏油69Restriction 回油受阻漏油漏油70漏油漏油 - 压气机端压气机端Commo

15、n causes of restricted drains are常见的回油受阻的原因常见的回油受阻的原因: Incorrect oil drain gasket 回油法兰垫片不对回油法兰垫片不对. Damaged oil drain hose or tube 回油管损坏回油管损坏. Engine blow by pressure - which can be due to the engine crankcase vent being blocked by damage,plugging or icing. 发动机下排气受阻发动机下排气受阻71 进气受阻进气受阻72 进气受阻进气受阻73Si

16、licon Applied to Oil Drain Gasket74常见的漏油的原因常见的漏油的原因: 增压器进气受阻(相对真空度较大增压器进气受阻(相对真空度较大);); 空滤器密度过大空滤器密度过大, ,会导致进气受阻会导致进气受阻( (进气负压不得超过进气负压不得超过6.3KPa),6.3KPa),建建 议使用议使用OEM OEM 指定的空滤指定的空滤. . 注意注意: 1.通常的压端漏油不会损坏增压器除非止推轴承损坏通常的压端漏油不会损坏增压器除非止推轴承损坏, 典型的原因典型的原因是空滤器堵塞或进气管损坏是空滤器堵塞或进气管损坏.2. 长期的涡轮端漏油会因积碳而损坏增压器长期的涡轮

17、端漏油会因积碳而损坏增压器.漏油漏油 - 压气机端压气机端75 漏油漏油 检测检测( (关于空滤关于空滤) )检查空滤后端的压力降检查空滤后端的压力降,不得大于约不得大于约0.63bar76漏油检测 错误的漏油检测-将增压器压壳出气口与中冷器连接端断开,启动发动机去检测增压器是否漏油 实际上,该方法回导致压端100%的漏油,因为压壳出气口短开连接,压气机叶轮背压无法建立,由于进油压力的作用,将导致润滑油从压端渗出. 77压气机端漏油压气机端漏油:空滤器堵塞导致进气受阻进气管变形进气系统漏气(进气歧管,中冷器及发动机其余进气管道)漏油漏油总结总结78涡轮端漏油(涡轮进气端和排气端)涡轮端漏油(涡

18、轮进气端和排气端):增压器涡轮端密封环积碳后磨损两端漏油两端漏油:回油管堵塞或撞弯发动机下排气大(发动机活塞环或衬套磨损,进、排气门或活塞结焦)发动机曲轴箱中气压过高(检查曲轴箱通风系统)中间壳油腔积碳使油腔变窄发动机油底壳油面太高漏油漏油总结总结79801.1.检查发动机进排气管路检查发动机进排气管路检查空滤器是否清洁,空滤不干净会引起增压器漏油。检查压气机进气管路和涡轮前发动机排气管路是否有杂物,以防杂物打坏压叶轮和涡轮。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 - 安装检查812.2.检查增压器进油管路检查增压器进油管路检查机油滤清器是否需要更换,更换后的滤清器内应注满干净机油。检查增压器进油管是否干净,

19、进油管不能扭曲、阻塞。如果增压器进油管路使用密封垫片(不得使用密封胶),检查垫片是否有腐蚀、变形现象,如果有则更换垫片。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 - - 安装检查安装检查823.3.检查增压器回油管路检查增压器回油管路回油管不能扭曲、转折或阻塞,回油管面积应大于或等于增压器回油口面积。检查回油口垫片是否变形,垫片不能挡住回油口检查发动机曲轴箱油面位置,如太低,应加油,如油面太高,请放掉多余的油以保证正常油面。如机油变脏或变质,应及时更换。更换机油应在热态下进行,(或用柴油仔细清洗油底壳)以免脏物粘在油底壳。机油应使用发动机厂家指定的牌号。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安装检查及使用

20、注意事项 - - 安装检查安装检查834.4.预润滑涡轮增压器预润滑涡轮增压器增压器安装到发动机上,暂不接进油管,先从中间壳进油口向增压器内加入干净的机油,并用手转动转子,使增压器轴承系统充满机油后再接进油管。用手转动增压器转子,如果叶轮滞转或有摩擦壳体的感觉请查明原因后在安装增压器。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 - 安装检查84增压器装配注意事项:密封环开口朝进油口方向挡圈开口朝回油口方向对准动平衡刻线锁紧螺母拧紧力矩: 151 Nm; 涡轮壳与中间壳连接螺钉拧紧力矩: 261 Nm特别提醒: 锁紧螺母为反螺纹! 拧错方向将会扭断涡轮轴(HT3B系列为正螺纹)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安装检查及使用注

21、意事项 - -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85使用注意事项:润滑油必须过滤,最大颗粒不超过30微米。滤清器必须符合厂家要求。润滑油的牌号必须符合发动机制造厂家的要求。机油等级 CF15W/40(建议CH级以上)。发动机启动后3-4秒内,增压器进油口必须显示油压0.7公斤力/厘米2,防止增压器的轴承系统因缺润滑油而损坏。发动机在负载运行时油压必须在2.0公斤力/厘米2 - 4.0公斤力/厘米2才安全;空转时油压不低于0.7公斤力/厘米2。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 - -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86使用注意事项:回油靠自重从增压器回油管路进入发动机中,回油管出口应高出发动机油底

22、壳内润滑油的液面,回油管应没有缩节。空气压力降不得超过630mm水柱。在滤清器里的滤芯应避免潮湿状态,因为这样会显著增加压力降。涡轮后的排气背压不应超过500mm水柱。使用排气制动时,限制值可适当高一些。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 - -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87使用注意事项:启动时注意事项 凡更换机油、机油滤清器或长期停放的发动机,启动发动机 前应盘车数圈,以预润滑增压器。 启动发动机后应怠速运转3-5分钟,保证油压达到2公斤/厘米2 后再加负载。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 - -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88使用注意事项:运转中注意事项 运转中增压器进油压力应保持在2-4公斤/厘米2,运转过程中发动机油压报警必须停车,检查运转注意增压器有无异响,如有,应予排除;润滑油进油温度在50-80度之间(极限温度为120度),润滑油回油温度120度;涡轮进口最高温度700度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安装检查及使用注意事项 - -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89使用注意事项:停车前注意事项 在高速及满负荷运转时,无特殊情况不可以立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