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及其产生原因_第1页
误差及其产生原因_第2页
误差及其产生原因_第3页
误差及其产生原因_第4页
误差及其产生原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一节 误差及其产生原因真实值(T)也叫真值:是试样中某组分客观存在的真实含量。 E = x Tx T正误差分析结果偏高x T负误差分析结果偏低误差分类: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过失误差误差(E):分析结果(x)与真实值(T)之间的差值称。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幻灯片 3要求:1、能理解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性质和特点。 2、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2说明:实际中,真值是未知的,下列情况的真值可以认为是已知的: (1)理论真值 如某化合物的理论组成; (2)约定真值 由国际计量大会定义的单位。如目前最新修订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单位。 (3)相对真值 认定精度高一个数量级的测定值作为低一级的测量值

2、的真值。如标样,其证书上给出的数值,为真值。真实值(T)也叫真值:是试样中某组分客观存在的真实含量。3一、系统误差1、定义:分析过程中某些确定的、经常性的因素引起的误差。2、特点:(1)重现性即重复测定重复出现(可测误差)(2)单向性即误差或大、或小、或正、或负(3)可测性即误差恒定,可以校正43、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 来源 方法误差:由于分析方法本身不够完善 或有缺陷而造成的误差称仪器误差:仪器不够精确而造成的误差试剂误差:试剂不纯和蒸馏水中的微量杂 质而造成的误差操作误差:由于分析者的实际操作与正 确的操作规程有所出入而造 成的误差备注因人而异不因人而异滴定法:终点和化学计量点不符 反

3、应不完全,副反应 干扰组分的影响等重量法:沉淀的溶解损失 吸附杂质滴定管刻度不准天平两臂不等长砝码磨损等5二、随机误差1、定义: 由于某些难以控制的随机因素引起的误差。(偶然误差和不可测误差)3、规律(消除系统误差之后) 服从统计规律 (1)大小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2)小误差出现的几率大,大误差出现的几率小。4、减小方法:(属错误)综上:系统误差:可以检出和校正 随机误差:可以控制 过失误差:不属误差误差大小、正负不定。三、过失误差: 由于工作中的操作错误导致的较大误差。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随机因素包括:(1)测量时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外电路电压的微小变化 (2)尘埃的影响

4、 (3)测量仪器自身的变动性 (4)分析工作者处理各份试样时的微小差别等。2、特点:6要求:1、掌握有关概念的含义、彼此间的关系及计算 2、理解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的含义,及准 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相对误差 Er E越小,准确度越高。常用相对误差表示。(为什么?) 一组数据的准确度的表示: Eax T 3、影响准确度的因素:%100TEa2、准确度的表示:绝对误差 Eax T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一、准确度与误差 1、准确度:分析结果(测量值)(x)与真实值(T)相接 近的程度称为。第二节 测定值的准确度与精密度7名词定义举例总体(母体)在统计学中,研究对象的全体。无限多次测定数据的全体。5

5、00g铁矿(制备好的)100个(更多)测量数据。样本(子样)自总体中随机抽出的一部分。随机从总体中抽出的一组测定值。取10份样品(它的总和为子样)取10个测定值样本大小(样本容量)样本中所含测量值的数目104、几个名词8二、精密度与偏差1、精密度:一组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称为。2、精密度的表示:偏差 同一种待分析试样,相同条件下重复测定n次,若其测得 的结果分别为:x1,x2,x3,xn, 则, 平均偏差 d= di / n 相对平均偏差 dr = 100%xd绝对偏差 di = xi x算术平均值 x = xi n精密度用如下几种方法表示:(1)(2)(为什么在分子上是绝对偏差的绝对值

6、之和?)为什么不用绝对偏差表示精密度?(3)n20时 样本的标准偏差 1n)xx(s2i9精密度的另一种表示:极差(全距):测定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n)x(2i当测定次数无限多,样本平均值即为总体平均值%100 xs(4)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srn30时 :总体标准偏差 例:测定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两组测定值分别为:第一组:10.3 9.8 9.6 10.2 10.1 10.4 10.0 9.7 10.2 9.7第二组:10.0 10.1 9.3 10.2 9.9 9.8 10.5 9.8 10.3 9.9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说不明问题%,24. 0d%24. 0d21%,

7、33. 0s%28. 0s21常用s、sr表示精密度。(为什么?)度比第二组高表明第一组数据的精密,ss21103、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如果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出容量相同的数个样本,由此可以得到一系列样本的平均值:x1、 x2、 x3 xn 。这一组数据的标准偏差就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n:为无穷大时,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用x 表示 为有限次时,样本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 x 表示 x = /nS x = S / n4、影响精密度度的因素:随机误差11三、准确度与精密度关系(P49图3-2) 精密度 随机误差 准确度 系统误差 结果甲关系:精密度高是保证准确度高的先决条件; 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准确

8、度高,精密度一定高。作业:P73 12, 13, 14, 15, 16乙 高高小低大不可靠丁 低小高小可靠丙 低大低大不可靠大巧合结果不可靠12今天我们学到了:今天我们学到了:1、误差及其产生原因。2、准确度与精密度的表示及其关系。13第三节第三节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要求:要求:1 1、了解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特征、了解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特征 2 2、正确理解有关名词、正确理解有关名词 正态分布正态分布N N (,(,2 2) ) 标准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N N ( 0 ,1 )( 0 ,1 ) 3 3、会进行有关计算、会进行有关计算14讲课思路:频数直方图(n为有限次)n正态

9、分布),(2xu标准正态分布纵坐标频数横坐标测量值(以组距为单位)概率密度测量值概率密度ue21y222x )(e21y2u2x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概率密度x)0 , 1 (15第三节第三节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一、频数分布一、频数分布 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1、首先视样本容量大小将所有的数据分为若干组: n50 分为1020组; nGP,n,说明可疑值对平均值偏离较大,则以一定的置信度将其舍去。x2、计算该组数据的平均值3、计算统计量G。和标准偏差s。33三、显著性检验与x不一致。 用统计的方法检验测定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以此推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从而判断

10、测定结果或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这一过程称为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检验。作用:差异是由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引起的。t 检验法 F检验法(一)样本平均值与真值的比较(用t检验法) 21xx 与若存在系统误差,则它们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差异。34t检验法作用: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与x用途:检验某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或某操作过程是否存在系统误差。依据:样本随机误差的t分布规律。方法:用某方法对某标准试样(或基准物质)进行数次平行测定,再 将样本平均值;与标准值T(视为真值)进行比较。nstxstxf ,pxf ,pxsTxtnsTx 查P57表3-2得:tp,f若ttp,f 说明按照相应的置信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11、。 即新方法可靠,不存在系统误差;或操作过程不存在系统误差。若ttp,f 说明按照相应的置信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即新方法不可靠,存在系统误差;或操作过程存在系统误差。说明:P一般采用0.95或0.90准确度的检验35 例310 用某新方法测定分析纯NaCl中氯的质量分数,10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60.68,平均值的标准偏差0.014。已知试样中氯的真实值为60.66,试以0.95的置信度判断这种新方法是否准确可靠。解 :已知根据%66.60T%,014. 0s%68.60 xx,xsTxt查表32,得t0.95, 92.26,014. 066.6068.60t得:=1.43t t0.95, 9

12、,说明 之间末发现有显著性差异,新方法是准确可靠的。Tx与36(二) 两组数据平均值之间的比较(F检验法和t 检验法) 若两组测定结果分别为:;111s,x,n222s,x,n检查两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步骤如下:1、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用F检验法步骤:(1) 计算22ssF小大(2)根据两组数据的自由度查表P62表3-5得:FP,f(3)比较若FFP,f,则以一定的P认为s1与s2存在显著性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21xx 与FFP,f,则以一定的P认为s1与s2存在显著性差异检验继续按下述步骤进行。372、检验21xx 与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用t检验法步骤:(1) 计算合并标

13、准偏差) 1n() 1n()xx()xx(s2122i221i 1) 1n() 1n() 1n(s) 1n(ss21222121或者(2)计算t值212121nnnnsxxt(3)查表P57表3-2得:)2nn( ,p21t)2nn(f21总自由度(4)比较:t )2nn( ,p21t21xx 与无显著性差*t )2nn( ,p21t21xx 与存在显著性差38例311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合金中镍的质量分数(),所得的结果如下: 第一法 126,125,122。 第二法 135,131,133,134。试问两种方法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因属双边检验,P0.90)?解:;%021.0s%,24

14、.1x,3n111%017.0s,33.1x,4n22253. 1017. 0021. 0ssF2222小大39第五节第五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要求: 1、掌握有效数字的意义和位数的确定。 2、掌握数字的修约规则。 3、掌握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一、有效数字的意义和位数1、意义:所谓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 数字。 说明:(1)有效数字只有最后一位是不确定的(即估计 的),其它全部是准确数字。 (2)一般在最后一位不确定数字上有1个单位 的误差。2、位数的确定:(1)有效数字的位数反映了测量的准确度。 位数越多准确度越高。40(2)“0”的确定 “0”的位置

15、 在数字中间 在数字最前面 在数字后面 有效数字 是 不是 不定(3)在计算式中,常数、e的数值及乘除因子52、5、1/2 等的有效数字的位数是无限的。视具体情况而定。(4)对数数值有效数字的位数仅取决于小数部分数字的位数.(5)在乘除运算中,如果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因数的首位是8 或9,则积或商的有效的位数可以比这个因数多取一位。二、数字的修约规则 四要舍,六要入,五后有数就进一,五后没数看前方,前为奇数就进一,前为偶数全舍去,不论舍去多少位,都要一次修停当。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笔算:先修约,后运算。 计算器:最后修约结果。 结果有效数字位数的保留依据加减法 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为准(即

16、绝对误差最大) 乘除法 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为准(即相对误差最大)41四、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1、记录测量数据时,只允许保留一位不确定数字。2、高含量组分(大于10%) 四位 中含量组分(1%10%) 三位 微量组分(小于1% ) 两位 各种误(偏)差 一到两位例:6.238630.8964 +0.30 =5 .5923 +0.30 =5.8942第六节第六节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一、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根据对测定结果要求的准确度与试样的组成、性质和待测组分的相对的含量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二、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指所用仪器和量器的测量误差) 例:要使

17、结果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1%,那么用万分之一 的分析天平称量样品至少要称取多少克?用50mL的 滴定管至少需消耗多少毫升? 0.2g 20mL三、检查和消除系统误差 1、对照实验 用标准样品代替试样,按测定试样的相同方法进行操作。要求:1、理解并掌握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2、学会正确表示分析结果432、 空白实验 以蒸馏水代替试液,按测定试样的相同方法进行操作。作用:检验和消除由试剂、溶剂(大多数是水)和分析器 皿中某些杂质引起的系统误差。3、校准仪器和量器作用:消除仪器误差4、改进分析方法或采用辅助方法校正测定结果四、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小随机误差。作用:(1) 检查操作是否正确和仪

18、器是否正常; (2) 检验新方法的可靠性。44五、正确表示分析结果 1、首先检验是否有可疑值; 2、两种方法表示结果 统计处理:x s n 置信区间:nstxstxf ,pxf ,px准确度:S精密度: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P可靠程度:n= f+1测定次数: 上式表明测定结果的大小:xf ,pst置信限越窄,准确度越高。45 例 测定碱灰中的总碱量(以w 表示),5次测定结果分别为: 40 .10,40.11,40.12,40.12和40.20。(1)报告经统计处理后的分析结果;(2)用的置信区间表示分析结果(P= 0. 95)。O2Na80. 010.4020.4012.4

19、020.40Q解: 首先检验是否有可疑值用用Q检验法检验法:对40.20进行检验查表得Q0.95,5=0.73因Q Q0.95,5,故以 0.95的置信度舍去40.20。用格鲁布斯法检验用格鲁布斯法检验:经计算%04. 0s%,13.40 x75. 104. 013.4020.40sxxG5查表得, G0.95,5 1. 67因为G G0.95,5,故以 0.95的置信度舍去 40.20。46作业:补充题:从哪几个方面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P74 2529(1)舍去40.20后,测定结果为(2)查表 t0.95, 3 3.18 %11.40 x s0.01,n=4nstxf ,p据%02. 0%11.404%01. 018. 3%11.40得所以,经过4次测定,以0.95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