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工作与修复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四、径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四、径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五、泵喷嘴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五、泵喷嘴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六、单体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六、单体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七、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七、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八、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传感器八、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传感器九、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附件九、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附件十、柴油机电控燃
2、油喷射系统主要元件的检修十、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元件的检修2022-3-222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w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是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是全世界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汽车和动力机械的保有量迅速增加,汽车排放的有害随着汽车和动力机械的保有量迅速增加,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和微粒已超过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而成为一大公害,气体和微粒已超过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而成为一大公害,人们对这两个问题越来越重视,各国都相继制定了越来越人们对这两个问题越来越重视,各国都相继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汽车排放规定。严格的汽车排放规定。w1973年的
3、石油危机,使人们更深刻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有年的石油危机,使人们更深刻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合理利用的必要性。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限性和合理利用的必要性。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经济性和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迫于各方面的对汽车的经济性和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人们开始寻找新的途径来解决排放和油耗问题。其压力,人们开始寻找新的途径来解决排放和油耗问题。其中排气净化和节能是决定汽车能否继续生存发展的两大课中排气净化和节能是决定汽车能否继续生存发展的两大课题。这样内燃机的电子控制技术就蓬勃发展起来。题。这样内燃机的电子控制技术就蓬勃发展起来。w和汽油机电控技术一样,
4、柴油机电控技术也是在解决能源和汽油机电控技术一样,柴油机电控技术也是在解决能源危机和排放污染两大难题的背景下,在飞速发展的电子控危机和排放污染两大难题的背景下,在飞速发展的电子控制技术平台上发展起来的。制技术平台上发展起来的。2022-3-223施雯w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汽油机的电控技术。到目前为止,主要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汽油机的电控技术。到目前为止,主要轿车生产国的汽油机已经全部实现了电子控制。而柴油机轿车生产国的汽油机已经全部实现了电子控制。而柴油机则可以通过改进燃烧系统和增压中冷等技术措施来改善排则可以通过改进燃烧系统和增压中冷等技术措施来改善排放、降低油耗、提高功率。传统的柴油机是采用机械控
5、制放、降低油耗、提高功率。传统的柴油机是采用机械控制系统来控制柴油机的喷油正时和喷油量,也具有优越的控系统来控制柴油机的喷油正时和喷油量,也具有优越的控制性能。另一方面由于研制快速、大功率、高性能的电控制性能。另一方面由于研制快速、大功率、高性能的电控执行器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所以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执行器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所以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要晚于汽油机。要晚于汽油机。 w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汽油机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汽油机电控方面的成功应用,解决了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瓶颈,使电控方面的成功应用,解决了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瓶颈,使得柴油机电控技术
6、也能够发展起来。采用电控技术可以改得柴油机电控技术也能够发展起来。采用电控技术可以改善驾驶性能,降低噪声和振动,提供舒适、易操作的行驶善驾驶性能,降低噪声和振动,提供舒适、易操作的行驶控制功能;可以借助于故障显示和自诊断功能改善车辆的控制功能;可以借助于故障显示和自诊断功能改善车辆的安全性和维护保养的方便性;可以改善冷起动、稳定怠速安全性和维护保养的方便性;可以改善冷起动、稳定怠速和良好的加速等性能,从而推动和加速了柴油机电控的发和良好的加速等性能,从而推动和加速了柴油机电控的发展。展。2022-3-224施雯1.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w柴油机的电子控制技术大致可分为
7、柴油机的电子控制技术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个阶段:w20世纪世纪70年代的初始研发阶段,此时电控主要用于发电机组用柴油年代的初始研发阶段,此时电控主要用于发电机组用柴油机。机。w20世纪世纪80年代的实用阶段,发展了多种位置控制式和时间控制式电年代的实用阶段,发展了多种位置控制式和时间控制式电喷系统,形成了现代汽车柴油机电控系统喷系统,形成了现代汽车柴油机电控系统 。w20世纪世纪90年代为成熟阶段,功能更为强大的电喷系统可以控制喷油年代为成熟阶段,功能更为强大的电喷系统可以控制喷油量、喷油正时、喷油压力以及喷油率。从控制喷油量的方式来看,量、喷油正时、喷油压力以及喷油率。从控制喷油量的方式来看
8、,首先研制出来的是位置控制式,随后是时间控制式,现在已经进入首先研制出来的是位置控制式,随后是时间控制式,现在已经进入了研究得最多的是压力时间控制式。电控技术在柴油机上应用日益了研究得最多的是压力时间控制式。电控技术在柴油机上应用日益增多,控制精度不断提高,控制功能不断扩大,提高了柴油机的竞增多,控制精度不断提高,控制功能不断扩大,提高了柴油机的竞争力。争力。a20002000年欧洲轿车的柴油化率达到年欧洲轿车的柴油化率达到27%27%,到,到20052005年增加到年增加到30%30%。a20032003年西欧柴油轿车产量达到年西欧柴油轿车产量达到400400万辆。万辆。a一向对发展柴油轿车
9、保持低姿态的美国,一向对发展柴油轿车保持低姿态的美国,20002000年也有年也有10%10%的轿车装用了的轿车装用了柴油机。柴油机。 2022-3-225施雯w提高柴油机动力性,实现低污染、低油耗的中心提高柴油机动力性,实现低污染、低油耗的中心任务就是改善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也就是要保证任务就是改善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也就是要保证组成燃烧过程的进气、喷油、燃烧三要素中的油、组成燃烧过程的进气、喷油、燃烧三要素中的油、气良好混合和在不同工况下,满足不同的燃烧和气良好混合和在不同工况下,满足不同的燃烧和放热要求。其中喷油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喷油放热要求。其中喷油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喷油系统的控制成为
10、柴油机电控的核心。系统的控制成为柴油机电控的核心。 2022-3-226施雯w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a第一代柴油机电控系统:采用第一代柴油机电控系统:采用“位置控制位置控制”和和“时间控制时间控制”,供(喷)油压力与传统柴油机相,供(喷)油压力与传统柴油机相同,称为常规压力电控系统。以电控泵为代表。同,称为常规压力电控系统。以电控泵为代表。a第二代柴油机电控系统:第二代柴油机电控系统: 采用采用“时间时间- -压力控制压力控制”或或“压力控制压力控制”,喷油压力较高,称为高压电控,喷油压力较高,称为高压电控系统。以共轨系统为代表。系统。以共轨系统为代表。a第三代柴油机
11、电控系统:集第三代柴油机电控系统:集“共轨共轨”技术、技术、“时时间控制间控制”燃油喷射技术、涡轮增压中冷技术、多燃油喷射技术、涡轮增压中冷技术、多气门技术气门技术 、废气再循环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废气再循环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过滤器再生技术、压电技术等于一体,以压电式过滤器再生技术、压电技术等于一体,以压电式高压共轨系统为代表。高压共轨系统为代表。2022-3-227施雯w位置控制式位置控制式a 这种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保留了传统的泵这种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保留了传统的泵-管管-嘴系嘴系统,对原有喷油系统改装较少。它保留了原直列喷油统,对原有喷油系统改装较少。它保留了原直列喷油泵和分配泵的基
12、本结构,只是在喷油泵上装有齿杆位泵和分配泵的基本结构,只是在喷油泵上装有齿杆位移传感器和凸轮轴相对曲轴的转角位移传感器和微处移传感器和凸轮轴相对曲轴的转角位移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组成的控制系统,分别对喷油量和喷油正时进行理器组成的控制系统,分别对喷油量和喷油正时进行控制。根据其喷油泵结构以及高压油管的连接长度不控制。根据其喷油泵结构以及高压油管的连接长度不同可分为直列泵位置控制系统和分配泵位置控制系统。同可分为直列泵位置控制系统和分配泵位置控制系统。a这种控制方式优点是,柴油机的结构几乎不需改动,这种控制方式优点是,柴油机的结构几乎不需改动,生产继承性好,便于对现有柴油机进行升级换代。生产继承性好
13、,便于对现有柴油机进行升级换代。a 这种控制方式缺点是,控制过程比较慢,精度低,这种控制方式缺点是,控制过程比较慢,精度低,喷射压力也难以进一步提高,无法改变原喷油系统中喷射压力也难以进一步提高,无法改变原喷油系统中的喷油规律。的喷油规律。2022-3-228施雯w时间控制式时间控制式a 时间控制系统是用高速强力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燃油,时间控制系统是用高速强力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燃油,喷油量由电磁阀开启和切断的时间来确定。一般情况喷油量由电磁阀开启和切断的时间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电磁阀关闭,开始喷油;电磁阀打开,喷油结束。下,电磁阀关闭,开始喷油;电磁阀打开,喷油结束。喷油始点取决于电磁阀关闭时
14、刻,喷油量取决于电磁喷油始点取决于电磁阀关闭时刻,喷油量取决于电磁阀关闭的持续时间。传统喷油泵中的齿条、滑套、柱阀关闭的持续时间。传统喷油泵中的齿条、滑套、柱塞上的斜槽和提前期等全部取消,对喷射定时和喷射塞上的斜槽和提前期等全部取消,对喷射定时和喷射油量控制的自由度更大。油量控制的自由度更大。a但这种控制方式仍然采用脉冲高压供油原理,无法控但这种控制方式仍然采用脉冲高压供油原理,无法控制喷油压力,对高速电磁阀的性能依靠度较大,制造制喷油压力,对高速电磁阀的性能依靠度较大,制造有相当的困难。有相当的困难。 2022-3-229施雯w时间压力控制方式时间压力控制方式a第二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
15、最典型的是电控共第二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最典型的是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在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中,轨式燃油喷射系统。在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中,对喷油量的控制采用对喷油量的控制采用“时间压力控制时间压力控制”或或“压力控压力控制制”,用的最多的是,用的最多的是“时间压力控制时间压力控制”方式。方式。a在该系统中,控制供油压力调节阀使喷油器的在该系统中,控制供油压力调节阀使喷油器的喷油压差保持不变,再通过控制三通电磁阀工作实现喷油压差保持不变,再通过控制三通电磁阀工作实现喷油量和喷油正时的控制。电磁阀通电开始时刻决定喷油量和喷油正时的控制。电磁阀通电开始时刻决定了喷油的开始时刻,其通电
16、时间决定喷油量。了喷油的开始时刻,其通电时间决定喷油量。2022-3-2210施雯w压力控制方式压力控制方式a在后期开发的柴油机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中,为在后期开发的柴油机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中,为降低对供油压力的要求,喷油量的控制采用控制喷油降低对供油压力的要求,喷油量的控制采用控制喷油压力的方法实现,即喷油量的压力的方法实现,即喷油量的“压力控制压力控制”方式。方式。a喷油器喷孔尺寸一定,喷油时间一定,控制喷油压力喷油器喷孔尺寸一定,喷油时间一定,控制喷油压力即可控制喷油量;而在增压活塞和柱塞尺寸一定时,即可控制喷油量;而在增压活塞和柱塞尺寸一定时,喷油压力(即增压压力)取决于共轨中的
17、油压,共轨喷油压力(即增压压力)取决于共轨中的油压,共轨中的油压是由根据各种传感器信号通过燃油压中的油压是由根据各种传感器信号通过燃油压力调节阀来控制的,所以将此种喷油量控制方式称为力调节阀来控制的,所以将此种喷油量控制方式称为“压力控制压力控制”方式。在系统中,根据实际的共方式。在系统中,根据实际的共轨压力信号对共轨压力进行闭环控制。轨压力信号对共轨压力进行闭环控制。2022-3-2211施雯w共轨式电控喷油系统共轨式电控喷油系统a 20世纪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共轨式喷油系统是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年代以后出现的共轨式喷油系统是柴油机电控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的飞跃。它改变了传统的喷油系统的组
18、成结构,过程中的一个大的飞跃。它改变了传统的喷油系统的组成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燃油压力产生和燃油喷射分离开来,通过对共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燃油压力产生和燃油喷射分离开来,通过对共轨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轨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基本无关。电磁阀控制的喷油器替代了传统的机械式喷油器,速基本无关。电磁阀控制的喷油器替代了传统的机械式喷油器,共轨中的燃油压力由一个高压泵产生,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共轨中的燃油压力由一个高压泵产生,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设定。共轨中的燃油压力由一个电磁无关,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设定。共
19、轨中的燃油压力由一个电磁压力调节阀控制,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需要进行连续压力调节。电压力调节阀控制,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需要进行连续压力调节。电控单元作用于喷油器电磁阀上的脉冲信号控制燃油的喷射过程。控单元作用于喷油器电磁阀上的脉冲信号控制燃油的喷射过程。喷油量的大小取决于燃油轨中的油压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喷油量的大小取决于燃油轨中的油压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及喷油嘴液体流动特性。及喷油嘴液体流动特性。 按照喷油高压形成的不同,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有两种基本按照喷油高压形成的不同,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有两种基本型式,即高压共轨式和中压共轨式。型式,即高压共轨式和中压共轨式。2022-3-22
20、12施雯w 高压共轨系统。高压共轨系统。a高压输油泵高压输油泵(压力在压力在120MPa以上以上)直接产生高压燃油后,输送至共直接产生高压燃油后,输送至共轨中消除压力的脉动,再分送到各喷油器;当电子控制装置按需轨中消除压力的脉动,再分送到各喷油器;当电子控制装置按需要发出指令信号后,高速电磁阀迅速打开或关闭,进而控制喷油要发出指令信号后,高速电磁阀迅速打开或关闭,进而控制喷油器工作,即按设定的要求喷出或停喷高压燃油。器工作,即按设定的要求喷出或停喷高压燃油。w 中压共轨系统。中压共轨系统。a中压输油泵中压输油泵(压力为压力为10-13MPa)将中压燃油输送到共轨中消除压力将中压燃油输送到共轨中
21、消除压力的脉动,再分送至带有增压柱塞的喷油器中;当高速电磁阀开关的脉动,再分送至带有增压柱塞的喷油器中;当高速电磁阀开关阀接收到电子控制装置发送的指令信号后,就迅速开启或关闭,阀接收到电子控制装置发送的指令信号后,就迅速开启或关闭,从而控制喷油器工作,随即通过高压柱塞的增压作用,将从共轨从而控制喷油器工作,随即通过高压柱塞的增压作用,将从共轨中来的中压燃油加压至高压中来的中压燃油加压至高压(120-150MPa)后喷出或停喷。中压共后喷出或停喷。中压共轨系统又包括共轨蓄压式和共轨液压式,共轨蓄压式的控制油和轨系统又包括共轨蓄压式和共轨液压式,共轨蓄压式的控制油和喷射油均来自共轨管;而共轨液压式
22、的控制油来自共轨管,喷射喷射油均来自共轨管;而共轨液压式的控制油来自共轨管,喷射油来自燃油输油泵,所以该系统的控制油和喷射油可以采用不同油来自燃油输油泵,所以该系统的控制油和喷射油可以采用不同物质。物质。2022-3-2213施雯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2.2.柴油机与汽油机比较柴油机与汽油机比较a对混合气浓度的控制方式不同:汽油机在理论混合气浓度附近工作,对混合气浓度的控制方式不同:汽油机在理论混合气浓度附近工作,柴油机对混合气浓度没有相对固定的要求。柴油机对混合气浓度没有相对固定的要求。a对喷油压力的要求不同:汽油机多点系统压力对喷油压力的要求不同:汽油
23、机多点系统压力0.250.250.35MPa0.35MPa,单,单点系统压力点系统压力0.070.070.10MPa0.10MPa,而柴油机喷油压力高达,而柴油机喷油压力高达100100200MPa200MPa,建立更高的喷油压力是重点和难点。建立更高的喷油压力是重点和难点。a对燃烧过程的控制途径不同:汽油机通过控制点火正时和点火能量对燃烧过程的控制途径不同:汽油机通过控制点火正时和点火能量来控制,柴油机通过控制喷油正时、喷油持续时间和喷油速率来控来控制,柴油机通过控制喷油正时、喷油持续时间和喷油速率来控制。制。a柴油喷射的电控执行器复杂:柴油机具有高压、高频、脉动等特点,柴油喷射的电控执行器
24、复杂:柴油机具有高压、高频、脉动等特点,而且对喷油正时的精度要求很高,这就导致了柴油喷射的电控执行而且对喷油正时的精度要求很高,这就导致了柴油喷射的电控执行器要复杂得多。器要复杂得多。 a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形式多样:传统的柴油机具有结构完全不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形式多样:传统的柴油机具有结构完全不同的系统,形成了柴油喷射系统的多样化。同的系统,形成了柴油喷射系统的多样化。2022-3-2214施雯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3.现代柴油机先进技术现代柴油机先进技术a“共轨共轨”技术技术w指利用一个“公共油轨”向各缸喷油器供油 ,油压可独立控制。a“时间控制
25、时间控制”燃油喷射技术燃油喷射技术 w由ECU控制的高速电磁阀来直接控制供(喷)油的开始与结束时刻。a涡轮增压中冷技术涡轮增压中冷技术 w废气涡轮增压,冷却器冷却(50以下),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过高温度对充气效率及燃烧质量的不利影响。a多气门技术多气门技术w每个气缸2个以上气门,减少进、排气阻力 。a废气再循环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w降低NOx的排放量 。2022-3-2215施雯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4.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w供(喷)油量控制:供(喷)油量控制:ECU根据转速、加速踏板位置确定基本供根据转速、加速踏板位置确
26、定基本供(喷)油量;根据水温、进气温度、起动开关、空调开关、反馈(喷)油量;根据水温、进气温度、起动开关、空调开关、反馈信号等对供(喷)油量进行修正。信号等对供(喷)油量进行修正。 w供(喷)油正时控制:供(喷)油正时控制:ECU根据转速、负荷信号来确定基本的供根据转速、负荷信号来确定基本的供(喷)油提前角;再根据反馈信号进行修正。(喷)油提前角;再根据反馈信号进行修正。 2022-3-2216施雯4.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a供(喷)油速率和供(喷)油规律供(喷)油速率和供(喷)油规律 wECU根据转速和负荷信号作为主控信号,按预设的程序确根据转速和负荷信号作
27、为主控信号,按预设的程序确定最佳的供(喷)油速率和规律。定最佳的供(喷)油速率和规律。a喷油压力的控制喷油压力的控制wECU以转速和负荷信号作为主控信号,按预设的程序确定以转速和负荷信号作为主控信号,按预设的程序确定最佳的喷油压力,并对喷油压力进行闭环控制。最佳的喷油压力,并对喷油压力进行闭环控制。a柴油机低油压保护柴油机低油压保护wECU根据机油压力传感器信号,当机油压力低时减少供油根据机油压力传感器信号,当机油压力低时减少供油量,降低转速并报警;量,降低转速并报警;w当机油压力降到一定值时,切断燃油供给,强制熄火。当机油压力降到一定值时,切断燃油供给,强制熄火。a增压器工作保护增压器工作保
28、护wECU根据增压压力信号适当调节供(喷)油量,并在增压根据增压压力信号适当调节供(喷)油量,并在增压压力过高或过低时报警。压力过高或过低时报警。2022-3-2217施雯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一、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5.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w第一代:采用第一代:采用“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或或“时间控制时间控制”方式,方式,供供(喷喷)油压力与传统柴油机相同,又称常规压力油压力与传统柴油机相同,又称常规压力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和分配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和分配泵电控系统。泵电控系统。w第二代:采用第二代:采用“时间时
29、间-压力控制压力控制”或或“压力控制压力控制”方式,喷油压力高,又称高夺喷射系统。主要包方式,喷油压力高,又称高夺喷射系统。主要包括泵喷嘴电控系统和共轨系统。括泵喷嘴电控系统和共轨系统。 2022-3-2218施雯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直列柱塞泵燃油供给直列柱塞泵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系统的组成 a燃油箱燃油箱a输油泵输油泵a燃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a喷油泵喷油泵a喷油器喷油器w功用:a储存、滤清柴油,提高油储存、滤清柴油,提高油压,高压喷油、雾化。压,高压喷油、雾化。燃油箱输油泵滤清器喷油泵喷油器2022-3-2219施雯w功用:储存、滤清柴油,提高油压,高
30、压喷油、雾化。储存、滤清柴油,提高油压,高压喷油、雾化。w要求:a按需供油;按需供油;a定时喷油;定时喷油;a良好的喷油质量;良好的喷油质量;a供油规律及供油持续时间合理、适当;供油规律及供油持续时间合理、适当;a防防“高速飞车,低速熄火高速飞车,低速熄火”。2022-3-2220施雯高压油路:喷油泵高压油路:喷油泵出口出口喷油器喷油器 油压:油压:10MPa以上,以上,喷油泵建立喷油泵建立低压油路:油箱低压油路:油箱喷油泵入口喷油泵入口 油压:油压:0.150.3Mpa,输油泵建,输油泵建立立回油回油2022-3-2221施雯w车用多缸柴油机对喷油泵的要求:a各缸供油顺序与发动机工作顺序相同
31、;各缸供油顺序与发动机工作顺序相同;a各缸供油量均匀,不均匀度在标定工况下不大于各缸供油量均匀,不均匀度在标定工况下不大于3%4%;a各缸供油时刻一致,相差不大于各缸供油时刻一致,相差不大于0.5曲轴转角;曲轴转角;a供油迅速,停喷干脆;供油迅速,停喷干脆;2022-3-2222施雯组成组成a柱塞分泵柱塞分泵a油量调节机构油量调节机构a驱动机构驱动机构a泵体泵体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直列柱塞泵结构原理直列柱塞泵结构原理 2022-3-2223施雯2022-3-2224施雯2022-3-2225施雯w组成:柱塞及柱塞套组成:柱塞及柱塞套w柱塞和柱塞套是一
32、对柱塞和柱塞套是一对精密偶件,经配,经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要求有高的精度对研磨后不能互换,要求有高的精度和光洁度和好的耐磨性,其配合间隙和光洁度和好的耐磨性,其配合间隙为为0.0020.003mm。w柱塞头部圆柱面上切有斜槽,并通过柱塞头部圆柱面上切有斜槽,并通过径向孔、轴向孔与顶部相通,其目的径向孔、轴向孔与顶部相通,其目的是改变循环供油量;柱塞套上制有进、是改变循环供油量;柱塞套上制有进、回油孔,均与泵体上低压油腔相通,回油孔,均与泵体上低压油腔相通,柱塞套装入泵体后,应用定位螺钉定柱塞套装入泵体后,应用定位螺钉定位。位。 柱塞头部斜槽的位置不同,供油量也柱塞头部斜槽的位置不同,供油量也不
33、同。不同。 柱塞柱塞套2.直列柱塞泵结构原理直列柱塞泵结构原理 2022-3-2226施雯w分以下三个阶段分以下三个阶段w进油过程:柱塞下行,当柱塞柱塞下行,当柱塞把柱塞套上的进油孔打开后,把柱塞套上的进油孔打开后,柴油经油孔进入泵油室。柴油经油孔进入泵油室。 w供油过程:柱塞上行关闭进油柱塞上行关闭进油孔后,泵油室内的油压迅速升孔后,泵油室内的油压迅速升高,推开出油阀,高压柴油经高,推开出油阀,高压柴油经出油阀进入高压油管。出油阀进入高压油管。 w回油过程:柱塞继续上行,当柱塞继续上行,当柱塞上的斜槽与回油孔相通时,柱塞上的斜槽与回油孔相通时,高压油经回油孔流回低压油腔,高压油经回油孔流回低
34、压油腔,出油阀关闭,供油结束。出油阀关闭,供油结束。喷油泵的泵油过程喷油泵的泵油过程2022-3-2227施雯柱塞上行时的行程柱塞上行时的行程w预备行程:柱塞从下止点开始上行至其上端面将进油孔关柱塞从下止点开始上行至其上端面将进油孔关闭所移动的距离。闭所移动的距离。w增压行程:从预备行程开始到出油阀开启柱塞所移动的距从预备行程开始到出油阀开启柱塞所移动的距离。离。w有效行程:从出油阀开启到柱塞打开回油孔时柱塞移动的从出油阀开启到柱塞打开回油孔时柱塞移动的距离。喷油泵每次泵出的油量取决于有效行程的长短。距离。喷油泵每次泵出的油量取决于有效行程的长短。a供油提前角:出油阀开启时对应的曲拐位置至上止
35、点间供油提前角:出油阀开启时对应的曲拐位置至上止点间的曲轴转角。的曲轴转角。w剩余行程:从有效行程结束到到达上止点为止柱塞移动的从有效行程结束到到达上止点为止柱塞移动的距离。距离。2022-3-2228施雯出油阀偶件的结构出油阀偶件的结构w组成:出油阀及座、出油阀弹簧、出油阀及座、出油阀弹簧、减压环带等。减压环带等。w出油阀和出油阀座也是一对出油阀和出油阀座也是一对精密偶件,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其,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其配合间隙为配合间隙为0.01 。w出油阀是一个单向阀,在弹簧压出油阀是一个单向阀,在弹簧压力作用下,阀上部圆锥面与阀座力作用下,阀上部圆锥面与阀座严密配合。严密配合。 出油阀下
36、部呈十字断面,既能导出油阀下部呈十字断面,既能导向,又能通过柴油。向,又能通过柴油。 出油阀的锥出油阀的锥面下有一个小的圆柱面,称为减面下有一个小的圆柱面,称为减压环带。压环带。 出油阀出油阀及座减压环带2022-3-2229施雯出油阀工作原理出油阀工作原理w喷油泵停止供油,泵腔油压小于出油阀弹簧力与高压油管残余油压之喷油泵停止供油,泵腔油压小于出油阀弹簧力与高压油管残余油压之和时,出油阀被紧压在阀座上,防止柴油回流。并保持高压油管一定和时,出油阀被紧压在阀座上,防止柴油回流。并保持高压油管一定的残余油压。的残余油压。w柱塞上行压油时,泵腔油压大于出油阀弹簧力与高压油管残余油压之柱塞上行压油时
37、,泵腔油压大于出油阀弹簧力与高压油管残余油压之和后,阀密封锥面先离座,随后减压环带离开座孔,打开高压油路,和后,阀密封锥面先离座,随后减压环带离开座孔,打开高压油路,这样,供油通路一开启,油压和喷射即可达理想值。这样,供油通路一开启,油压和喷射即可达理想值。w柱塞开始回油,泵腔油压迅速下降,出油阀下行落座,减压环带先进柱塞开始回油,泵腔油压迅速下降,出油阀下行落座,减压环带先进入座孔,隔断高压油路,随后阀密封锥面落座,这样,阀让开的容积,入座孔,隔断高压油路,随后阀密封锥面落座,这样,阀让开的容积,使高压油管油压迅速降低,喷油器立即停止喷油。使高压油管油压迅速降低,喷油器立即停止喷油。w减压环
38、带作用: 使喷油器喷油迅速,停油干脆,防止喷油器喷前喷使喷油器喷油迅速,停油干脆,防止喷油器喷前喷后滴漏。后滴漏。2022-3-2230施雯油量调节机构油量调节机构w作用:根据柴油机的转速和负荷变化,相应地转动柱塞改根据柴油机的转速和负荷变化,相应地转动柱塞改变供油有效行程,并保证各缸供油量均匀一致。变供油有效行程,并保证各缸供油量均匀一致。w分类:拨叉式、齿条齿圈式拨叉式、齿条齿圈式供油拉杆拔叉调节臂柱塞拔叉式拔叉式组成及力传递:组成及力传递:拉杆移动拨叉移动调节臂转动柱塞转动。各缸供油量调整:各缸供油量调整:改变拨叉在供油拉杆 上的位置。拔叉式油量调节机构拔叉式油量调节机构2022-3-2
39、231施雯齿条齿圈式油量调节机构齿条齿圈式油量调节机构w组成及力传递:齿条移动齿条移动齿圈转动齿圈转动传动套筒转动传动套筒转动柱塞转动。柱塞转动。w各缸供油量的调整 :松开松开齿圈的紧固螺钉,转动传动齿圈的紧固螺钉,转动传动套筒,带动柱塞相对齿圈转套筒,带动柱塞相对齿圈转动一个角度,再将齿圈固定。动一个角度,再将齿圈固定。齿条齿圈式油量调节机构齿条齿圈式油量调节机构齿条齿圈2022-3-2232施雯驱动机构驱动机构w作用:驱动柱塞运动,并保证供油准时。驱动柱塞运动,并保证供油准时。w组成:滚轮式挺杆和喷油泵内凸轮轴。滚轮式挺杆和喷油泵内凸轮轴。w类型:调整垫片式、调整螺钉式、不可调整式。调整垫
40、片式、调整螺钉式、不可调整式。w分泵供油提前角和供油间隔角的调整:改变滚轮体的工作高改变滚轮体的工作高度,即改变柱塞封闭柱塞套上进油孔的时刻,改变喷油泵度,即改变柱塞封闭柱塞套上进油孔的时刻,改变喷油泵供油时刻。供油时刻。 2022-3-2233施雯泵体泵体w功用:是喷油泵的基体。是喷油泵的基体。w类型:分体式和整体式两种。分体式和整体式两种。w润滑方式:独立润滑和压力润滑两种。独立润滑和压力润滑两种。w泵体上制有孔穴,以安装分泵;泵体上制有孔穴,以安装分泵;w泵体上有纵向油道,即柱塞套外低压油腔;油道一端装限泵体上有纵向油道,即柱塞套外低压油腔;油道一端装限压阀;压阀;w泵体上有放气螺钉。泵
41、体上有放气螺钉。泵体下端的凸轮室装有传动机构的润滑油。泵体下端的凸轮室装有传动机构的润滑油。2022-3-2234施雯3、喷油器的结构原理、喷油器的结构原理w作用:雾化柴油、合理分布油雾。雾化柴油、合理分布油雾。w要求:喷油质量好,供停迅速不滴漏,喷油规律好。喷油质量好,供停迅速不滴漏,喷油规律好。w分类:开式、闭式开式、闭式a开式:高压油腔与燃烧室相通。高压油腔与燃烧室相通。a闭式:高压油腔与燃烧室隔断。高压油腔与燃烧室隔断。闭式又分为孔式与轴针式。闭式又分为孔式与轴针式。孔式孔式轴针式轴针式2022-3-2235施雯孔式喷油器孔式喷油器w适用:直接喷射燃烧室,直接喷射燃烧室,孔数孔数18个
42、,孔径个,孔径0.20.8mm。w特点:w喷孔的位置和方向与燃烧喷孔的位置和方向与燃烧室形状相适应,以保证油室形状相适应,以保证油雾直接喷射在球形燃烧室雾直接喷射在球形燃烧室壁上。壁上。 w喷射压力较高。喷射压力较高。 喷油头细长,喷孔小,加喷油头细长,喷孔小,加工精度高。工精度高。 调压弹簧调压螺钉回油管顶杆喷油器体针阀针阀体进油管接头2022-3-2236施雯孔式喷油器构造孔式喷油器构造a针阀偶件(针阀及针针阀偶件(针阀及针阀体):高压油腔、阀体):高压油腔、承压锥面、密封锥面、承压锥面、密封锥面、喷孔等。喷孔等。a调压装置:调压弹簧、调压装置:调压弹簧、调压螺钉护帽、顶杆调压螺钉护帽、顶
43、杆等。等。a喷油器体:进油管喷油器体:进油管(带缝隙式滤清器)、(带缝隙式滤清器)、回油管接头、定位销回油管接头、定位销等。等。2022-3-2237施雯孔式喷油器工作原理孔式喷油器工作原理w喷油:喷油泵泵油喷油泵泵油环形高压油腔进油环形高压油腔进油(承压锥面承受(承压锥面承受油压推力)针阀油压推力)针阀 上行上行密封锥面离座密封锥面离座喷孔喷油。喷孔喷油。a针阀最大升程:针阀关闭时其凸肩与针阀体下端面的距离,大小决针阀关闭时其凸肩与针阀体下端面的距离,大小决定喷油量多少。一般为定喷油量多少。一般为0.40.5mm。w停喷:喷油泵停止泵油喷油泵停止泵油高压油腔油压下降高压油腔油压下降调压弹簧伸
44、调压弹簧伸张张挺杆推针阀下行挺杆推针阀下行密封锥面落座密封锥面落座喷孔关闭喷孔关闭不喷油。不喷油。w回油:少量高压油经针阀偶件间间隙挤上,经回油管流回少量高压油经针阀偶件间间隙挤上,经回油管流回柴油箱或柴油滤清器,润滑、冷却针阀偶件并防柴油箱或柴油滤清器,润滑、冷却针阀偶件并防“背压背压”增加。增加。w调压:旋动调压螺钉或增减垫片,改变调压弹簧对针阀的旋动调压螺钉或增减垫片,改变调压弹簧对针阀的压紧力,即可改变喷油压力。压紧力,即可改变喷油压力。2022-3-2238施雯轴针式喷油器轴针式喷油器 w工作原理与孔式相同。工作原理与孔式相同。w构造:针阀下端的密封锥面:针阀下端的密封锥面以下还向下
45、延伸出一个轴针,以下还向下延伸出一个轴针,其形状有倒锥形和圆柱形,其形状有倒锥形和圆柱形,轴针伸出喷孔外,使喷孔成轴针伸出喷孔外,使喷孔成为圆环状的狭缝。一般只有为圆环状的狭缝。一般只有一个喷孔一个喷孔,直径直径13mm,喷,喷油压力较低油压力较低1214MPa。轴针针阀针阀体高压油腔进油道2022-3-2239施雯轴针式喷油器特点轴针式喷油器特点w不喷油时针阀关闭喷孔,使高压油腔与燃烧室隔开,燃烧不喷油时针阀关闭喷孔,使高压油腔与燃烧室隔开,燃烧气体不致冲入油腔内引起积炭堵塞。气体不致冲入油腔内引起积炭堵塞。 w喷孔直径较大,便于加工且不易堵塞。喷孔直径较大,便于加工且不易堵塞。 w针阀在油
46、压达到一定压力时开启,供油停止时,又在弹簧针阀在油压达到一定压力时开启,供油停止时,又在弹簧作用下立即关闭,因此,喷油开始和停止都干脆利落,没作用下立即关闭,因此,喷油开始和停止都干脆利落,没有滴油现象。有滴油现象。 w不能满足对喷油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燃烧室的需要。不能满足对喷油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燃烧室的需要。2022-3-2240施雯3.喷油器的结构原理喷油器的结构原理 a功用功用a类型类型a结构原理结构原理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调调压压弹弹簧簧回油道回油道针阀针阀进油道进油道喷油器喷油器体体针阀体针阀体顶杆顶杆2022-3-2241施雯4.直列柱塞泵电控系
47、统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a供油量控制系统供油量控制系统w直列柱塞泵一般采用直列柱塞泵一般采用“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方式。方式。wECU通过控制电子调速器来实现喷油量控制通过控制电子调速器来实现喷油量控制 。w常用电子调速器有直流电动机型和螺线管型。常用电子调速器有直流电动机型和螺线管型。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022-3-2242施雯4.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a供油量控制系统供油量控制系统w直流电机型电子调速器直流电机型电子调速器1-滑套2-杠杆3-拉杆位置传感器4-线束连接器5-油量调节拉杆6-杠杆轴7-上壳8-铁心9-可移动线圈10-永久磁
48、铁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与永久磁铁磁场相互作用,使线圈和滑套向上或向下移动 ;滑套则通过杠杆机构驱动直列柱塞泵油量调节拉杆左右移动 。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022-3-2243施雯4.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a供油量控制系统供油量控制系统w螺线管型电子调速器螺线管型电子调速器1-回位弹簧 2-螺线管 3-转速传感器电流通过螺线管时,产生一个与通电占空比成正比的电磁力,该电磁力使电枢和油量调节拉杆或齿条移动 。电磁力与油量调节拉杆(或齿条)回位弹簧力平衡 。改变螺线管的通电占空比即可调节油量调节拉杆(或齿条)的位置 。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
49、系统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022-3-2244施雯4.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a供油正时控制系统供油正时控制系统w组成:组成:正时控制器、电磁阀、柴油机转速传感器、正时传感器和正时控制器、电磁阀、柴油机转速传感器、正时传感器和ECU等。等。3-供油齿条位置传感器4-柴油机5-喷油泵6-正时传感器7-正时控制器8-转速传感器1-转速表2-故障指示灯9-电磁阀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022-3-2245施雯4.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a供油正时控制系统供油正时控制系统wECU主要根据柴油机转速和负荷信号确定基本供主要根据柴
50、油机转速和负荷信号确定基本供油提前角,再根据其它信号进行修正油提前角,再根据其它信号进行修正 。wECU根据正时传感器信号判断实际的供油正时,根据正时传感器信号判断实际的供油正时,并对供油正时进行闭环控制并对供油正时进行闭环控制 。w正时控制器为电控液压式,可改变泵驱动轴与凸正时控制器为电控液压式,可改变泵驱动轴与凸轮轴的相对位置。轮轴的相对位置。w控制正时控制器的液压油路的电控元件:电磁阀控制正时控制器的液压油路的电控元件:电磁阀型、步进电机型。型、步进电机型。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022-3-2246施雯4.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a供
51、油正时控制系统供油正时控制系统电磁阀控制型正时控制器1-凸轮轴2-液压腔3-液压活塞4-大偏心轮5-小偏心轮6-驱动轴;7-驱动盘8-滑块销9-滑块10-电磁阀驱动轴通过驱动盘、滑块、滑块销、大小偏心轮驱动凸轮轴转动 正时推迟:进油通道关、回油通道开,液压腔内油压下降,回位弹簧使活塞右移,滑块和滑块销内移,安装在滑块销上的大小偏心轮转动,使凸轮轴相对驱动盘沿转动相反的方向转过一定角度。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022-3-2247施雯4.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直列柱塞泵电控系统 a供油正时控制系统供油正时控制系统步进电机型正时控制器a)供油推迟;b)供油提前;c
52、)控制框图1-分泵驱动凸轮;2-弹簧;3-滑套;4-滚轮体;5-机油腔 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二、直列柱塞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022-3-2248施雯1.分配泵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分配泵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高压油管 2-VE型转子泵 3-膜片式输油泵 4、10、13-低压油管 5-双级柴油滤清器 6-积水传感器7-油箱 8、11-回油管 12-三通接头 2022-3-2249施雯1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w主要由叶片式输油泵、分配泵驱动机构、分配泵、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调速器等组成。
53、 2022-3-2250施雯燃油箱燃油箱膜片式输油泵膜片式输油泵柴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叶片式输油泵叶片式输油泵供油提前角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自动调节器泵腔泵腔分分配配泵泵喷油器喷油器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w主要由叶片式输油泵、分配泵驱动机构、分配泵、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调速器等组成。 2022-3-2251施雯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1)叶片式输油泵)叶片式输油泵叶片式输油泵叶片式输油泵组成组成叶片式输油泵工作原理叶片式输油泵工作原理1喷油泵轴2弹性连接块3调速器驱
54、动齿轮4垫片5端盖6转子7偏心环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2022-3-2252施雯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2)分配泵驱动机构)分配泵驱动机构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喷油泵轴;2-滚轮架;3联轴器;4-端面凸轮;5-分配泵柱塞;使柱塞转动的同时产生轴向移动!使柱塞转动的同时产生轴向移动!2022-3-2253施雯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作原理(3)分配泵)分配泵w结构:结构:a柱塞上设有4个(四缸机)均布的进油轴向槽12、1个分配孔7、1个中心油道3
55、和1个泄油孔5。a柱塞套上均布4个与出油道8对应的出油孔。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进油道;2-油量控制杠杆;3-柱塞中心油道;4-柱塞;5-泄油孔;6-油量控制滑套;7-分配孔;8-出油道;9-出油阀;10-喷油器;11-泵腔;12-轴向进油槽;13-断油阀体;14-断油电磁阀2022-3-2254施雯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3)分配泵)分配泵w原理:原理:a吸油、泵油、回油三过程。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w吸油过程:吸油过程:a泄油孔5、分配孔7关闭;a柱塞4在回位
56、弹簧作用下左移;a柴油经进油道1、轴向进油槽进入泵腔。1-进油道;2-油量控制杠杆;3-柱塞中心油道;4-柱塞;5-泄油孔;6-油量控制滑套;7-分配孔;8-出油道;9-出油阀;10-喷油器;11-泵腔;12-轴向进油槽;13-断油阀体;14-断油电磁阀2022-3-2255施雯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3)分配泵)分配泵w原理:原理:a吸油、泵油、回油三过程。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w泵油过程:泵油过程:a泄油孔5、进油孔关闭;a柱塞4在端面凸轮作用下右移;a泵腔内高压柴油经分配孔7供往喷油器。油压平衡槽油压平衡槽15
57、的功用:的功用:在柱塞旋转过程中分别与各出油道接通,以平衡各出油道内的压力,保证各缸分油均匀。 1-进油道;2-油量控制杠杆;3-柱塞中心油道;4-柱塞;5-泄油孔;6-油量控制滑套;7-分配孔;8-出油道;9-出油阀;10-喷油器;11-泵腔;12-轴向进油槽;13-断油阀体;14-断油电磁阀 ;15-压力平衡槽2022-3-2256施雯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3)分配泵)分配泵w原理:原理:a吸油、泵油、回油三过程。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w回油过程:回油过程:a进油孔关闭;a柱塞4在端面凸轮作用下右移;a泵腔内高
58、压柴油经泄孔5流回低压腔;a滑套6的位置决定供油量。2022-3-2257施雯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3)分配泵)分配泵w原理:原理:a吸油、泵油、回油三过程。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w熄火断油:熄火断油:a断油电磁阀关闭进油道。2022-3-2258施雯压力平衡过程:压力平衡过程: 分配柱塞上设有压力平衡分配柱塞上设有压力平衡槽(在柱塞上燃油分配孔槽(在柱塞上燃油分配孔180度角对面),在分配柱塞旋转度角对面),在分配柱塞旋转和移动过程中,压力平衡槽始和移动过程中,压力平衡槽始终与喷油泵体内腔相通。在某终与喷油泵体内
59、腔相通。在某一汽缸停止供油后,压力平衡一汽缸停止供油后,压力平衡槽正好转至与该汽缸对应的分槽正好转至与该汽缸对应的分配油道相通,于是两处油压相配油道相通,于是两处油压相同,这样就保证了各分配油道同,这样就保证了各分配油道供油结束时的残余油压相等,供油结束时的残余油压相等,从而保证了各缸供油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各缸供油的均匀性。(d)2022-3-2259施雯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轴向压缩式分配泵工作原理(4)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a正时活塞左侧承受弹簧力和来自滤清器的油压,膜片式输油泵的油压基本不变。a正时活塞右侧承受叶片式输油泵输出的油压,随转速而变化。a随转速变化,
60、正时活塞移动,并通过连接销和传动销拨动滚轮架,改变供油提前角。(5)调速器)调速器a传统燃油供给系统中,利用机械调速器根据转速变化自动调节供油量,以稳定和限制柴油机转速。 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滚轮2弹簧3传动销4连接销5正时活塞6滚轮轴7滚轮架2022-3-2260施雯3轴向压缩式分配泵位置控制系统轴向压缩式分配泵位置控制系统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三、轴向柱塞式分配泵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蓄电池;2-车辆开关;3-车速传感器;4-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5-泵角传感器;6-电子调速器;7-滑套位置传感器;8-燃油温度传感器;9-正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培训试题及答案
- 苏州大学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中职专业课财政税务类73 财经商贸大类
- 2025年专利代理师资格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工商管理硕士资格考试管理经济学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职业态度与职业规范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正常分娩测试题附答案
- 养老院敬老院老人走失应急预案
- 劳动法对职场伤害的规定
- 2025年红十字初级急救员证考试题(附答案)
- 2021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行政执法卷)
- 血液净化治疗的并发症及防治课件
- 电力线路铁塔拆除施工方案
- 谈判药品审核备案表
- 严重精神疾病管理培训讲解
- 离退休干部兼任社团领导职务审批表
- YS/T 261-2011锂辉石精矿
- 2023年高中数学平面向量习题及答案平面向量题库
- 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及分类复习(教材同步人教版)
- 生物医学传感生物传感器课件
- 透析患者左心衰护理个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