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极进社区活动走进农光东里_第1页
本报太极进社区活动走进农光东里_第2页
本报太极进社区活动走进农光东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报太极进社区活动走进农光东里本报太极进社区活动这次走进朝阳区农光东里社区。此次来时正赶上下起绵绵小雨,太极队站长王博华带着队员们在社区公园一角避雨。我们问王博华站长,下雨了,今天的活动是不是取消了?王站长说:不会取消,我们队一年四季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练习太极拳,今天这场雨是小雨,再有十几分钟就停了,像这种天气我们常见,已经有经历了。果然像王博华站长说的那样,雨在十多分钟后就停了,队员们纷纷走进社区活动场做太极锻炼的准备工作。先做太极拳气功活动操,王博华站长介绍说,这是他们每天活动前必打的一套拳。这样大家的筋骨根本上都活动开了,接下来打其他的几套太极拳就不会有拉伤或其他扭伤的情况。他们每

2、天都要锻炼七、八套拳,一套太极扇,一套太极剑,大家对太极运动非常喜欢。今天有幸和北广报太极总教练宋剑老师一起晨练,他们非常快乐,先打了两套太极拳,然后也希望能让宋剑老师给点评点评,纠正缺乏,进步他们的太极程度,他们还有很多太极方面的知识想请教老师。在打完两套太极拳后,大家聚集在宋剑老师身边,认真地听老师对他们的点评和指点。站长王博华向宋老师请教说,太极怎么样才能和养生结合起来?气息怎么才能协调到一块?到什么动作应该吸气,到什么动作应该呼气?有时候做到一半,这个气息就没了。他平时也看视频,就觉得大师们为什么练得那么好,人家的一招一式能把对方打一跟头,我们的一招一式手指头都能折了,还请宋老师给他们

3、讲讲这个道理。宋剑老师说:“像您刚刚说的这些,一下提了好几个层面的问题,我就给大家讲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宋剑老师讲了内在的气息怎么与外形结合在一起才能到达养生的效果。首先,要说根本动作的要领,这些根本要领是太极拳当中最根底的,也是最核心的,大家练到最后会发现,最难、最高深的还是根本动作。气息在太极拳当中叫它棚劲,棚劲是太极拳当中最核心的力量。对棚劲的要求是什么呢?不丢、不顶。当对方推自己的时候,我们要做到通过放松支撑住对方的力量,同时我们不能丢,也不能顶。什么叫顶?按日常我们的理解是对方推过来了,我要用力量也推对方。这样力量是出现了一个对抗,在太极里这样是不对的。什么叫丢?就是我们没有对方

4、劲大,被对方推到,这个就是丢,在太极里也是不对的。我们怎么能不丢、不顶呢?我们要先放松,放松是肌肉的放松,不是骨骼的放松。通过太极原理把对方的力量经过身体后传送到地面,这个就是纵力和反纵力的关系。王景清和龚玉霞是夫妻俩,今年都七十多岁了。练习太极拳也有十多年了,从社区太极拳队成立的第一天一直坚持到如今,练过杨式、吴式等六种太极拳。王景清说,刚开始主要是从健身角度去学习太极拳。原来身体不太好,有冠心病,心脏放了个支架,一活动就感觉供血缺乏,身体没劲儿,嘴里老是含着药。通过这几年不断坚持练习太极拳,感觉身体筋络舒展,气息通畅。龚玉霞说:“她家住四层,以前每天上楼都要休息一会,腿脚没劲。通过坚持练习太极拳如今上楼一点都不成问题了。今天宋剑老师来给我们指点太极,说得很透彻,以前老师讲的含胸拔背,到底怎么回事,大家都不懂。这次宋剑老师通过现场比画,讲得非常仔细,让我们明明白白地知道每一个动作是怎么回事,把太极拳的精华都讲出来了。并且让我们亲身去体验太极拳的原理和动作要领,通过亲身与宋老师“过招,感受太极的变化。非常感谢北京播送电视报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