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的故事》第二课时说课设计_第1页
《藏羚羊的故事》第二课时说课设计_第2页
《藏羚羊的故事》第二课时说课设计_第3页
《藏羚羊的故事》第二课时说课设计_第4页
《藏羚羊的故事》第二课时说课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藏羚羊的故事第二课时说课设计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第四小学 王景锋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藏羚羊的故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分四个部分来说说本课的教学。第一部分:说教材藏羚羊的故事主要讲了一只老羚羊为了救助自己受伤的孩子冒死截车和科考队员救助小羚羊的故事,作者把父子情深和关爱动物两条线索交错融合,用情真意切的语言老羚羊那浓浓的父爱。本单元主题是:感受生活中的深意。作者借一只藏羚羊冒死截车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世间的真善美,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时,它文质兼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范本。薛

2、法根老师说过:“很多时候,语文老师要跟数学老师学习,一堂课集中教一个知识点,解决一个问题。”这话是有道理的,面面俱到不如选取一点,让学生真正有所得。为此,结合学情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我舍去了第二条线索的繁琐教学,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体验羚羊父亲对小羚羊浓烈而深沉的爱,并明白作者是怎样来描写这种父爱的。2、能够积累本课中描写父爱的词语并运用这些词语描写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来表现父爱。3、初步了解文章线索的作用并尝试运用。其中一二条教学目标也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所在。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本课的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以语文活动贯

3、穿始终,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2、说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师引导下,运用探究、朗读、感悟、想象、训练五结合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三部分:说教学过程(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五个语文活动)活动一:圈点批注、体验父爱。上课伊始,我首先邀请学生和我一起梳理全文的结构并共同板书,学生很容易地板书出了作者正是通过四个场景(冒死截车、下跪求救、父子分别、父子团圆)表现了老羚羊深深的父爱。但是,父爱是什么?作者又是怎样表现父爱的?学生产生了深深

4、的疑问。于是我结合学生的质疑,出示自学提纲:课文是怎样来写老羚羊的父爱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让你感动的词语或词组,并想一想为什么?在旁边写下你的批注。学生自学完毕我引导他们在全班交流,并将自己感动的词语摘抄在对应的场景下边。(出示):冒死截车:忽然,一只藏羚羊从对面的草坡上飞奔而下,一直奔到狭窄的路中央,“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下跪求救:令人奇怪的是,任凭他俩怎么吆喝,那只老羚羊却纹丝不动地跪在车前,并用一种乞求的眼神盯着他俩。这时,有两行浊泪从老羚羊的眼眶里涌了出来,然后,它缓缓站起身来,一步一回头地往草坡上走去。父子分离:藏羚羊静静地注视着,待汽车发动起来,才缓

5、缓离去。父子团圆:那只藏羚羊比先前消瘦了很多。老羚羊慈爱的目光在小羚羊身上扫来扫去,还不时用嘴去蹭小羚羊的后腿。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本环节所有的语文活动建立在了学生“学”的基础之上,调动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了他们对文本意义的自行建构,使他们初步明白作者正是运用这样一组组词语、一个个场景将老羚羊的父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活动二:积累词语、述说父爱。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并运用这些词语来述说父爱:父爱就是老羚羊( )时的( )。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连句成诗并再次在全班展示交流。(课件出示)藏羚羊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父爱?父爱就是

6、老羚羊冒死截车时的飞奔而下,父爱就是冒死截车时老羚羊的“扑通”一声跪,父爱就是老羚羊下跪求救时纹丝不动地跪在车前的坚定,父爱就是下跪求救时老羚羊那乞求的眼神,父爱就是老羚羊眼眶里涌出的两行浊泪,父爱就是老羚羊往草地上走时的一步一回头,父爱就是老羚羊离别孩子时静静注视的目光,父爱就是离别孩子时老羚羊那缓缓离去的背影,父爱就是父子相逢时老羚羊那消瘦的身影;父爱就是父子相逢时老羚羊扫了又扫的慈爱的目光;父爱就是父子相逢时老羚羊不时去蹭小羚羊后腿时的嘴。有人说,“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2011版新课标的“灵魂”。而述说父爱这一语文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过程。它充分地体现了“品味词语,重在

7、积累,贵在运用”的语用意识,使学生在具体的口语表达中理解了父爱。活动三:词语分类,读懂父爱。为了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紧接着我引导学生结合不同语境思考:如果将上边的词语分为两组,你会怎样分?为什么?第一类:飞奔而下 “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扫来扫去 蹭小羚羊的后腿 纹丝不动地跪在车前 乞求的眼神盯着他俩第二类:静静地注视着 缓缓离去 消瘦了很多 两行浊泪 缓缓站起身来 慈爱的目光王荣生教授认为:运用语言的过程包含两个层次:语言意义的层次和语言形式的层次。而词语分类的过程,正是学生对本文言语形式建构和运用的过程。分类可能各不相同,但他们却在静思默想中真真切切地读懂了父爱的炽热与深沉,课文内容的理解

8、与言语形式的揣摩高度融合在了一起,此时再引导学生深情朗读四个场景便水到渠成。活动四:听写感悟,书写父爱。在深层次地感受了父爱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听两段描写父爱的句段并摘抄自己感动的词句并全班交流让自己感动的原因。在学生充分感悟后,我用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深爱着我们呢?想想其中的一个场景,用上本节课积累到的词语,把它写下来。朗读:虽然父亲从不辅导我的学习,却总是时不时“拐弯抹角”地询问我的学习情况。每当父亲晚上下班回家时,看到我伏在桌前认真学习,便会悄悄地站在旁边静静看着。目光里满是慈爱,看的那样入神,似乎是在欣赏一幅美妙的画卷。那目光使我不由自主地更加努力学习。而

9、当我拿着优异的成绩单兴奋的跑回家,喜滋滋的说着我的分数时,父亲总是在一旁笑得无比灿烂。我想,那份喜悦应该是无与伦比的吧!看着成绩单,父亲的目光里又添了几份欣慰和自豪。也许父亲并不知道,那目光让我无比的快乐,也给予了我莫大的鼓舞。漫长的十二天终于过去,一下校车父亲和母亲便迎上来,抓起了我大包小包的行李。父亲左手拎着我的书包,右手提着行李箱,慢慢地向前走。“把书包给我吧,我自己能背。”“没事,你老爸我还很健壮呢。一个书包算什么。”说着又左摇右摆的向前走去。看到这里,我的心为之一颤,鼻子酸酸的,眼角一下就涌出了泪花。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相互联系。其中听、读是吸收,说、写是表达。阅读

10、教学抓住了表达运用的切入点,就走在了通往语文教学本真的道路上。本环节通过听写训练积累内化了语言,学生在情真意切的书写中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父爱。活动五:梳理线索,尝试运用。在学生充分感悟第一条线索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回忆本文的第二条线索,并思考本单元其它几篇文章的线索,了解线索的作用,紧接着我为他们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用这样的方法来为自己准备写的一篇文章写一条线索,列一个提纲? 崔峦老师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拓展到课程层面的研究,要丰富课型,进行结构变更。如单元整体教学尝试,群文阅读尝试等。文章线索的梳理既是对文章谋篇布局的把握,又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为下一课时的单元整体教学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说板书设计老羚羊 冒死截车 下跪祈求 目送离去 父子团圆(父爱) 科考队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