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检测卷_第1页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检测卷_第2页
高二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检测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地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与区域开展的影响同步检测卷一、单项选择题2019年2月 ,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 ,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性喜冷凉 ,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马铃薯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 ,当地温高于25时 ,块茎停止生长。下面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结合材料 ,完成以下问题。1以下对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分析 ,错误的选项是A.马铃薯主粮化 ,有利于改善膳食结构 ,满足人民增强体质的愿望B.近年来 ,中国粮食生产受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约束 ,原有三大主粮玉米

2、、水稻、小麦增产潜力受限C.马铃薯有易种植、耐存储、价格廉价、营养丰富等特点D.马铃薯广受人民的喜爱 ,事实上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都已经将马铃薯当作了主粮2有关图中各优势产区开展马铃薯种植的自然条件的分析 ,正确的选项是A.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 ,但昼夜温差小B.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 ,且昼夜温差大C.西南优势区地势复杂、海拔变化很大 ,一年四季均可种植D.南方优势区大局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无霜期长、气温高 ,适合马铃薯的夏季栽培以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湖面变迁示意图。答复以下问题。3有关艾丁湖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双选)A.1万年前艾丁湖的水循环较现在活泼B.古湖盆西南部较陡C.目前湖水是当

3、地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D.含盐量降低41万多年来 ,艾丁湖面积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双选)A.围湖造田B.流域内灌溉面积扩大C.气候变干D.流域面积缩小三年前 ,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展规划? ,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开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读“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完成以下问题。5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自然资源有(双选)A.丰富的土地资源B.充足的能源资源C.充分的淡水资源D.充裕的劳力资源6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开展 ,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双选)A.解决资源供求矛盾B.消除城乡差异C.提高环境的承载力D.优化产业结构以下图为极冰融化后某岛屿海岸线

4、的变化图。读图 ,完成以下问题。7该岛屿A.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四季如春 ,气候温凉C.热带草原面积广阔D.河流由四周向中心聚集8根据该岛屿海岸线的变化 ,可以推断A.处有该岛面积最大的沼泽B.处比处坡度大C.M河流程长 ,径流季节变化大D.N处形成淤泥质海岸近年来 ,以下图所示某沿海区域气温在持续上升。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 ,答复以下问题。9该地位于A.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低纬度D.南半球中纬度10以下有关该区域的分析 ,最为合理的是A.甲地可能为山岭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C.图中海域有暖流流经D.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递减二、综合题11比照“埃及与德国地理简图 ,答复以下问题。(

5、1)图中字母A、C分别是两国著名的运河 ,分别描述这两条运河的地理意义。(2)试分析B河下游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开展农业优越的自然条件。(3)比拟图中两国城市分布的异同点。12读以下图 ,答复以下问题。 (1)比拟图示两地区地形特点。(2)找出Q、R两河段水文特征的明显差异。(3)试推测甲、乙两湖泊的成因。(4)近年来 ,R河段连续出现断流现象 ,试分析其解决措施。13阅读图文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根底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开展区域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开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图甲所示区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局部 ,图乙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局部路段

6、。 (1)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2)简述图甲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1D2C【解析】1在国内 ,尚未出现大片地区的人们将马铃薯当作主粮的现象 ,使马铃薯成为主粮 ,还需经历民众的接受过程。2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 ,且昼夜温差大 ,故A错误;华北优势区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但降水少 ,故B错误;西南优势区地势复杂 ,海拔变化很大 ,利用气候的垂直变化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种植 ,故C正确;南方优势区大局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无霜期长、气温高 ,适合马铃薯的秋冬栽培 ,夏季温度太高会导致马铃薯块茎停止生长 ,故D错误。3AB4BC【解析】3读图可

7、知 ,1万年前艾丁湖的湖面比现在大 ,水量大 ,水循环活泼 ,A对。由湖面的变化来看 ,西南部水位下降幅度较小 ,说明湖盆较陡 ,B对。艾丁湖为内陆咸水湖 ,不能饮用 ,C错。湖泊面积缩小 ,是水分蒸发掉了 ,盐分并没有减少 ,所以含盐量会增大 ,D错。应选AB。4艾丁湖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水热条件差 ,不存在围湖造田情况 ,A错。流域内灌溉面积增大 ,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使得湖面变小 ,B对。由于全球变暖 ,蒸发加剧 ,降水减少 ,所以湖面变小 ,C对。流域面积缩小不是艾丁湖面积变迁的原因 ,而是结果 ,D错。应选BC。5AB6CD【解析】5黄河含沙量大 ,在河口沉积 ,黄河三角洲面积迅

8、速扩大 ,每年新增很多土地。黄河三角洲是我国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 ,著名的胜利油田位于本地区。黄河下游地区经常会出现断流的情况 ,导致下游地区用水紧张 ,所以选项AB为正确答案。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稳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到达“一石多鸟的效果。6黄河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是协调人地关系 ,保护生态平衡 ,因此选项CD为正确答案。

9、7A8B【解析】7同一时期的海岸线上海拔高度相等 ,不同时期海岸线上的海拔高度不同 ,因此图中不同时期的海岸线就是等高线。图中等高线呈闭合状态 ,冰川融化后引起海平面上升 ,此时的海岸线海拔高度较高 ,说明该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由中心向四周分散;根据该岛经纬度可知 ,该岛位于东南亚地区 ,为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8结合上题结论可知 ,处等高线较处密集 ,坡度较陡;处地形平缓 ,可能形成大面积的沼泽;M河流程较长 ,径流量大但季节变化小;N处缺少大河 ,不易形成淤泥质海岸。9C10A【解析】9由于全球变暖 ,17C等温线应向较高纬度移动。读图 ,根据等温线的移动方向 ,可以判断该

10、地位于南半球。纬度0-30是低纬度 ,所以图示位于低纬度区域 ,C对。10结合前面分析 ,该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 ,甲地等温线凸出低纬 ,说明地势高 ,可能为山岭 ,A对。 根据等温线不能判断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B错。图中海域等温线凸向低纬 ,说明有寒流流经 ,C错。受地形影响 ,图示区域年降水量自西向东先增加 ,后递减 ,D错。11(1)A运河(苏伊士运河):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是印度洋沿岸、太平洋西岸和大西洋东岸国家通航的捷径。C运河(基尔运河):波罗的海沿岸各国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捷径。(2)尼罗河历史上定期泛滥 ,为两岸提供灌溉水源和肥沃淤泥 ,三角洲地形平坦 ,都可以

11、促进农业的开展等。(3)相同点:两国城市大都分布在河流沿岸。不同点:埃及城市分布集中 ,主要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德国城市分布较分散。【解析】(1)运河的地理意义侧重于交通意义。(2)B河为尼罗河 ,其下游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开展农业优越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3)城市分布的比拟从位置、疏密等方面进行。12(1)图1所示地区四周高 ,中间低 ,为盆地地形;图2所示地区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东部以平原为主。(2)Q河段终年不结冰 ,流量大 ,且季节变化小;河水含沙量小。R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大 ,冬季河流结冰 ,秋末、春初有凌汛现象;河水含沙量大。(3)甲湖泊是地壳

12、断裂下沉形成的构造湖;乙湖泊是河流泛滥、泥沙堆积而成的河迹湖。(4)上游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减少浪费 ,防治水污染 ,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改良农业灌溉技术 ,开展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率 ,加强对工业废水的处理等。【解析】(1)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图1示意非洲刚果盆地 ,图2示意我国华北地区。根据等高线数值和分布可以判断:图2所示地区西部等高线密度较大 ,主要为海拔1 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东部等高线密度较小 ,主要为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图1所示地区等高线多呈闭合状 ,且四周高 ,中间低 ,为盆地地形。(2)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上下、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

13、、有无结冰期、河水流速大小。Q河段位于赤道附近 ,该地为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河流终年不结冰 ,流量大 ,且季节变化小;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 ,河水含沙量小。R河段位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温带季风气候区 ,流量季节变化大 ,冬季河流结冰 ,秋末、春初有凌汛现象;河流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R河段河水含沙量大。(3)甲湖泊位于东非高原上 ,处于东非大裂谷地区 ,其形成与板块张裂造成的地壳断裂下沉有关;乙湖泊位于华北平原 ,其形成与河流泥沙堆积有关。(4)R河段连续出现断流现象是河流中、上游用水过多造成的 ,因此开源节流是解决R河段断流的关键措施。13(1)河西走廊地形平坦开阔

14、;有充足的水源补给;农业兴旺 ,物产丰富;聚落分布较均衡。“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

15、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2)亚欧大陆桥经过 ,交通运输条件较便利;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矿产与能源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自然风光与文化古迹众多 ,旅游业资源丰富。宋以后 ,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 ,学堂兴起 ,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 ,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

16、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 ,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 ,比方书院、皇室 ,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解析】(1)从地形、水源、农业、聚落分布的角度分析。观察内容的选择 ,我本着先静后动 ,由近及远的原那么 ,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 ,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 ,是相当有趣的 ,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 ,孩子一边观察 ,一边提问 ,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 ,注意形象逼真 ,色彩鲜明 ,大小适中 ,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 ,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 ,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 ,观察与说话相结合 ,在观察中积累词汇 ,理解词汇 ,如一次我抓住时机 ,引导幼儿观察雷雨 ,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 ,乌云密布 ,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 ,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 ,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 ,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 ,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 ,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 ,作比拟观察 ,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 ,我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