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教学准备: 1、为小组探究准备:磁铁、铁制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木片、纸片、布片、钢珠、塑料尺、橡皮筋、玻璃珠、实验记录单等。 2、为演示实验准备:磁铁、一枚1元的钢币、一枚5角的铜
2、币和一枚钢芯镀黄铜5角,二种不同的1角的硬币等。 3、为板书准备:磁铁、两张写有概念的纸条。教学过程: 一、魔术激疑,引入新课(3分钟)观看小魔术会走路的小鸡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魔术,大家一定能喜欢!它那么喜欢蓝色的卡纸呢?请同学们来猜一猜。为什么粘在卡纸上不会掉下来呢?到底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磁铁的一些性质(板书:磁铁) 这节课老师希望同学们做到会观察、会思考、敢发言、会合作、会倾听。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探究活动一:找朋友(12分钟) 师:磁铁还喜欢什么呢?老师请大家帮着找一找磁铁还有哪些朋友。(课件)预测 同学们先猜一猜,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可能是磁
3、铁的好朋友?要想知道我们预测得对不对,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实验) 实验探究 1、出示实验要求:(课件) 2、小组分组(从一号袋取出材料,学生分类)实验并做记录,老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4、小结。 (1)比较实验结果和预测结果是否完全一致。 (2)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课件)(3)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质?(课件) (4)我们只用了13种材料,科学家用了更多种材料做实验后,发现磁铁的确能够吸住铁的物质,我们把磁铁的这个特点叫做磁性。(板书:有磁性) 得出结论: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那现在你能说说为什么磁铁那么喜欢小鸡吗?考考你(课件) (
4、1)我们把磁铁能吸引( )一类材料做成的物体的性质叫 ( )。(2)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 a、确认或者修正原先的想法b、预测c、实验检验 二、探究活动二:巧辨真假(10分钟)1、预测 师:有些家伙看到磁铁那么好玩,也冒充到“铁”家族行列中来了,请用你的火眼金睛看一看,哪些硬币是铁制成的呢?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家族成员吗?(课件) 2、动手实验 从二号袋取出材料,学生分类3、汇报结果 从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为什么有的硬币能被磁铁吸住?而有的硬币又不能被磁铁吸住呢?想进一步了解硬币吗?请看大屏幕!(课件) 教师课件演示各种硬币成分,并解读和解释。4、明察秋毫辨一辨 师:当然,生活当中,
5、很多物品我们都可以用磁铁去吸吸看,也有部分物品不能去接触,比如说电视机、电脑、手机、硬盘、手表等等物品,磁铁接触后会损坏这些物品。 三、全课总结,畅谈收获(5分钟)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磁铁的知识?这将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进一步去了解,只要我们肯动脑、动手,就会有更多的发现! 四、实践应用,拓展新知、总结延伸: 1、利用磁铁还可以做什么有趣的小游戏呢?自己课后去设计设计哦!2、对于磁铁,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力拥有磁力,可以使物体移动。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6、。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性质。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教学过程: 1、观看小魔术会走路的回形针 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师: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2、实验探究怎样让小车动起来?(1)拉动小车(2)推动小车 (3)不接触小车,能让它动起来吗? 生:可以,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可以吸引小车。 师:刚才我们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可以吸引小车,如果磁铁隔几张纸能吸小车吗?隔一
7、本书呢?演示(注:先猜想再验证,引导生认真观察并感受磁铁在一定范围内(隔物或隔一段距离)都能吸铁。) 师:磁铁的这种吸引力叫磁力小组实验交流实验结果。 师:磁铁还能隔着哪些物体吸引小车? 生:边演示边说:磁铁隔着一张纸片也能吸引铁钉。生:边演示边说:磁铁隔着薄木片也能吸引铁钉。 、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 生: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引小车(师板书)师:磁铁隔着所有物体都能吸引小车吗?生:不能 师:非常聪明,为什么呢?我们看,师展示纸、木片、铝片等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生:都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生:隔着的材料里没有铁。生:隔着的材料都比较薄。 师:你观察得很细致,磁铁隔着这些比较薄的物体也能
8、吸引铁钉,但当隔着的物体达到一定的厚度,铁钉还能被吸引吗? 生:不能;因为我发现桌面比较厚,当磁铁隔着厚木桌时不能吸引铁钉。 生:我发现磁铁隔着1本科学书能吸引小车,磁铁隔着2本书能吸引铁钉,但当磁铁隔着3本书时,就不能吸引铁钉。所以当隔着的物体达到一定的厚度时,磁铁就不能吸引铁钉。 师:实验时隔着的材料里不包括铁,且都比较薄,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只能说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引铁。(板书一些)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引铁,情况比较复杂,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到。【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内容弹性较大,“一些物体”的具体含义不好理解,因此让学生就地取材,用磁铁隔着比较厚的书,比较厚的木桌面等吸引铁
9、,使学生明白当隔着的材料达到一定的厚度,铁就不能被磁 铁吸引,从而知道这里的“一些物体”指的是一些比较薄的物质,而且还不包括铁质材料。课堂生成化解了教学难点,使实验探究充满生活趣味,达到一定的深度。 3、举一反三隔物取物 师:老师的钥匙掉鱼缸里了,我不想把手弄湿,你能用什么办法帮我把它拿出来?学生演示这个实验。 师:看来磁铁的作用果然大。从这个实验当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我会做 (1)辨认铁制品,使用磁铁检测比用眼睛看更可靠。()(2)磁铁能吸引所有金属。()(3)检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实验中,检测的物体越多,结果越可靠。()(4)金属铜和铝能够被磁铁吸引。() 磁铁隔着物体去吸铁的实
10、验记录 隔开铁与磁铁的物体观察到的现象 纸或书塑料片布木片玻璃泡沫 四、总结延伸: 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3、磁铁的两极教材分析:磁铁的两极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是在认识磁铁能吸什么、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之后,指向“磁场”教学的第一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聚焦:通过推测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是否相同,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同时产生本课的研究问题,第二部分是探索:根据推测经历借助回形针用感官感受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观察相同轻重的回形针被磁铁不同部位吸引的距离(先后)以及借助铁粉盒观察铁粉在
11、磁铁上的分布等活动收集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的证据,第三部分是研讨:根据观察的现象建构磁极的概念,第四部分是拓展:运用方法认识其他磁铁的磁极。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探究过磁铁能吸引回形针、硬币等铁质物体,为本课借助小钢珠、回形针、铁粉等比较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奠定了基础。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是模糊的,关于如何借助回形针、铁粉等比较磁力大小的实验操作方法需要进行明确地指导,学生借助示意图表述实验现象以及如何借助现象转换成概念的证据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知道磁铁有两极,知道磁铁两极的磁力最强。 2、能通过感官体验、比较磁铁不同部位吸引回
12、形针的远近和先后、观察铁粉在磁铁上的分布等活动,比较和描述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 3、通过观察和比较磁力大小,保持进一步探索磁铁性质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感官体验、比较磁铁不同部位吸引回形针的效果、观察铁粉在磁铁上的分布等活动,明白磁铁有两极,并且磁铁两极的磁力最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懂得磁铁有两极,并且磁铁两极的磁力最强。 教学准备:条形磁铁、小钢珠若干、蹄形磁铁、回形针若干、铁粉盒、课件、活动记录等等。 预习要求:通过玩磁铁,进一步了解磁铁的特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请学生画一画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 二、调动原有经验,聚焦研究主题 ,通过展示课前学
13、生画的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的示意图,引发认知冲突,明确研究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的主题。 1、展示原有认知,产生问题 展示学生关于磁铁不同部位磁力大小的示意图。 2、交流原有认知,聚焦问题 三、感官体验力量,直观感受磁力 ,通过借助回形针感受磁力的大小,让学生对磁力有直观体验,同时产生进一步实验研究的需求。 1、明确实验方法 ,教师演示感受磁力的方法。 2、学生感受磁力 3、研讨感官体验 (1)提问: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感觉来判断磁力大小的? (2)提问:磁铁各个部位的磁力可能是怎样的?磁力是不是和同学们感受的一样呢? 四、观测吸引顺序,实验比较磁力,通过观察磁铁不同部位吸引回形针的先后,比较磁
14、力的大小,进一步丰富磁铁各个部位磁力不同的证据,建构磁铁两极的概念。 1、演示方法,明确观测标准 (1)教师演示实验方法。 (2)推测:可以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磁力的大小? 2、学生实验,绘制磁力示意图 (1)温馨提醒,明确要求:回形针要在同一“开始线”;沿着格子平推,推一格停一停 ,合作实验;画一画磁力 (2)学生实验、绘制磁力示意图。 3、交流研讨,定义磁铁两极 (1)提问:通过实验发现磁铁各个部位的磁力是怎样的?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实验结果? (2)提问:哪些小组的结果是和他们一样的?有不一样的吗? (3)引导:磁铁中间部位有没有磁力? 4、微观演示,明晰磁力分布 (1)出示铁粉,投影演
15、示。 (2)提问:中间部位有没有磁力? (3)小结引导。 五、拓展延伸,方法应用 :通过奖励的方式提供学生课后探究的材料,让拓展活动能实际开展。4、磁极与方向教学目标 1、知道磁极与方向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南极用字母表示,在磁铁上一般为蓝色,北极用字母表示,在磁铁上一般为红色。 2、通过用不同形状的磁铁进行探究活动,了解磁极与方向的对应关系。 3、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够团结协作,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且乐于与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想法。 4、了解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和运用科学。 教学重点 :通过运用不同形状的磁铁进行探究活动,了解磁铁的
16、磁极与方向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探究活动,从实验的过程中得出实验的结论,了解磁极与方向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各种不同形状的磁铁、旋转架、木头架子、剪刀、双面胶、记号笔等。 预习要求:观察磁铁在生产及生活中的应用,并了解磁铁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2、播放视频:有一个碗,碗里面有一条塑料小鱼,塑料小鱼漂浮在水面上,头朝南尾朝北。教师转动小鱼,让小鱼头朝北尾朝南,可是小鱼在水里轻轻的转动,等到静止下来的时候,仍然头朝南尾朝北。教师再做一次同样的动作,结果仍然是一样的。 3
17、、学生观看视频,看完之后教师引导:同学们,为什么无论怎样转动,小鱼都会头朝南尾朝北呢? 4、学生猜测,教师相机出示塑料小鱼的背面,学生发现鱼的背面有一小块磁铁。 5、教师继续引导:难道塑料小鱼头朝南尾朝北跟磁铁有关系吗?还是说磁极与方向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6、揭示课题:4、磁极与方向 二、探索磁极与方向的关系 1、探究实验一 (1)教师引导:想要探索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一个探究实验。 (2)教师出示实验器材,引导学生组装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没有方向标识的小磁铁、旋转架、一张小纸条、记号笔、双面胶等等。 (3)教师示范组装好实验器材,讲解实验的方法:同学们,器材组装
18、好之后,轻轻转动小磁铁,观察它静止后两端各指向什么方向,然后用记号笔在小纸条上做上记号,用双面胶把小纸条粘贴在小磁铁的末端,可以多做几次实验,看看观察实验结果是否一样? (4)学生分小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同小组同学共同合作完成本次试验,每个同学都要做几做几次实验。 (5)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小实验,我们发现当磁铁静止的时候,它的一端总是指向南方,另一端总是指向北方。不过我们刚才用的是条形磁铁,其它形状的磁铁是否也是这样呢?下面我们用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再来做一做这个小实验。 2、探究实验二 (1)实验材料:木头支架、细线、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19、小纸条、记号笔、双面胶等等。 (2)实验方法:我们用悬挂法来测试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先把蹄形磁铁或者环形磁铁用细线悬挂在木头支架上。然后让磁铁轻轻转动,观察磁铁静止后,蹄形磁铁的两个蹄各指向哪个方向,环形磁铁的两个面各朝那个方向,然后做好标志。这个实验也要多做几次,看看实验结果是否都一样。 (3)各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先进行一种磁铁的实验,做完之后,再进行另一种磁铁的实验。每种磁铁都要多做几次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也跟条形磁铁一样,一边总是指向南方,另一边总是指向北方。由此看来,磁极与方向是有关系的。 3、得出实
20、验结论,了解磁铁的磁极与方向。 (1)教师引导:其实关于磁极与方向,科学家已经早就做过实验了。我们把总是指向南方的那一端叫做南极,用表示,通常在磁铁上涂成蓝色;而总是指向北方的那一端叫做北极,用表示,在磁铁上通常涂成红色。 (2)教师相机板书: 南极蓝色 北极红色 4、引导学生在没有磁极标志的磁铁上标上磁极标志。学生分小组活动,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在没有磁极标志的磁铁上,标上和。 展示学生标号极和极的磁铁,并当场验证一下同学们标的是否准确,进一步巩固磁极与方向的学习。 三、拓展运用 1、教师引导:学习了磁极与方向的对应关系,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辨别方向。下面我们就来用一根
21、条形磁铁来辨别一下方向。 2、学生同小组合作进行本次活动,用条形磁铁准确的辨别出我们教室的南北方向。 3、学生展示结果,教师小结。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磁极与方向这一课的内容,知道了磁极与方向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磁铁的一端总是指向南方,我们称之为级,用蓝色表示,磁铁的另一端总是指向北方,我们称之为级,用红色表示。 五、课后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磁铁,磁铁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5、做一个指南针教学目标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900多年前,我国航海就已经开始使用指南针导航。 2、了解指南针的结构以及指南针各部位
22、的名称和作用。 3、组织学生动手参与实践活动,制作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运用自己制作的水浮式指南针来指出正确的南北方向。 4、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积极参与实践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动手制作一个水浮式指南针。 教学难点:在动手制作水浮式指南针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学生对磁铁知识的学习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教学准备:磁铁、指南针及图片、钢针、吹塑纸、盘子、水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生活,看看磁铁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指南针的图片,引导:同学们,大家知道这幅图片上是什么吗
23、? 指南针。 2、教师继续引导:大家知道指南针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吗?又有什么作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做一个指南针。 3、板书课题。 二、了解指南针的历史与结构 1、教师引导:同学们,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那么大家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吗?出示资料。指南针的历史: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指南针的前身司南。晋、南北朝时期,将司南的勺状磁石改为磁针。 唐代末期,人们在司南的基础上发明了水罗盘。北宋时期,出现了指南鱼。南宋时期,出现了旱罗盘。元代时,水罗盘和旱罗盘传入了西方。明朝后期、清朝初期,西方改革后的旱罗盘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合璧式旱罗盘。 学生读一读,了解指南针的有关历史。教师引导:
24、同学们,早在900多年,我国航海已经使用指南针导航,那么大家知道,指南针是怎么设计的吗? 3、出示指南针的放大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方位盘确定各个方向;支架能使磁针自由旋转; 磁针指示南北方向;外壳起到保护作用。 教师一边指着图片上指南针的相关部位,一边引导学生认识指南针各个部位的名称及作用。 4、过渡:同学们,指南针有指示南北方向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动手做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来指示方向。 二、制作水浮式指南针 1、出示材料:针、磁铁、指南针、盘子、吹塑纸、剪刀、水等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分步骤了解制作指南针的方法并演示。 第一步:制
25、作磁针 教师引导:同学们,磁针是指南针上一个重要的部位,磁针该如何制作呢?请大家读一读书上的文字,看一看旁边的图片,了解磁针制作的方法。 教师演示磁针制作的方法: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20到30次,注意安全,不要让钢针扎了手。 教师强调磁针制作时要沿同一个方向摩擦,注意是同一个方向,重复做20到30次,注意安全。 第二步:检查指针是否做好,并测出磁针的南北极 教师引导:同学们,经过第一步,我们已经将磁针做好,不过磁针做的有没有达到要求呢?我们还要检测一下。同时我们还要测出磁针的南北极。 全班交流:怎样测出磁针的南北极?预设: 方法一:让磁针水平自由转动,看静止时的位置,指向北
26、方的为北极,指向南方的为南极。 依据:磁铁静止的时候能指示南北方向。 方法二:拿一块磁铁的极或极去慢慢靠近小磁针的一端,看看小磁针的反应。根据反应判断出磁针的南北极。 依据:两块磁铁靠近的时候,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第三步:用剪刀把吹塑纸剪成鱼的形状,然后把磁针插入吹塑纸中,最后对应磁针的磁极在吹塑纸上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教师特别强调:标方位的时候一定要对应磁针的磁极,不要把方位标错。 第四步:在盘子里倒上水,然后把做好的鱼形磁针放入盘子中。受到地球磁极的吸引,指南针就会慢慢的在水面上转动,直到为你指出真正的南北方向。 3、教师引导:同学们看,老师的水浮式指南针已经做好了,大家想不想
27、动手做一做?同学们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步骤来,想一想刚才老师讲的注意点,并且同小组的同学一定要互相合作,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制作任务。 4、学生分小组开始制作水浮式指南针,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指南针的制作情况,并对制作不当的同学加以指导。 5、展示各小组制作好的水浮式指南针。教师引导:大家制作的水浮式指南针管不管用呢?下面我们就来用大家自己制作的指南针来试验一下,看看能不能为我们大家指出南北方向。 6、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操场上,引导学生运用本小组制作的水浮式指南针来辨别出哪个方位为南方,哪个方位为北方? 7、教师巡视,看一看学生使用指南针的情况,并且对指南针能够正确的指出方向的小组加以肯定和表
28、扬。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且还使用自己动手制作的指南针辨别出了南北方向。 四、课后延伸 课后,请大家运用自己制作的水浮式指南针,再换个地方试一试,看自己的指南针能不能指出正确的南北方向。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知道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2、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习惯。 3、能够根据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制作一些磁铁小玩具。 4、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协作探究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9、的规律,知道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实验结论,并运用磁铁的这一特性制作磁铁小玩具。 教学准备:不同形状的磁铁若干、小青蛙的、图片、铅笔、双面胶、实验记录、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复习学过的课程,了解磁铁的一些基本特性。玩一玩磁铁游戏,了解磁铁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玩具,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是什么有趣的玩具。 2、播放视频:不接触小车,用磁铁就可以把小车吸过来,又可以把小车推出去。 3、学生认真观看视频,看完后讨论交流:为什么不接触小车,用磁铁就可以把小车吸过来,又可
30、以把小车推出去呢?学生作出预测:车上有磁铁,小车的前进和后退与磁铁有关。 4、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我们之前学过的有关磁铁的知识: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叫磁极)。 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分别为(南极)和(北极),红色的为(北极),用字母()表示,蓝色的为(南极),用字母()表示。 5、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不接触小车,用磁铁就可以把小车吸过来、推出去,这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并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来做一些小玩具。 6、揭示课题: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二、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上,大家看到,我们并没有接触小车,用磁铁就可以把小车吸过来
31、,又可以把小车推出去。这是因为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的时候,会发生不一样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亲自动手研究一下吧。 2、教师出示两块条形磁铁,一块条形磁铁上标上1号,另一块条形磁铁上标上2号,把2号磁铁固定在小车上,手拿1号磁铁去靠近2号磁铁。让两个磁极靠近,会有几种情况?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请大家动手做一做这个探究实验。 3、教师出示实验记录 :1号磁铁 2号磁铁 预测 实验结果 4、教师引导学生分步做好这个实验。 第一
32、步:教师先请同学们说一说手拿1号磁铁去靠近2号磁铁会有几种情况? 学生回答,有四种情况:1号磁铁的南极靠近2号磁体的北极;1号磁铁的北极靠近2号磁铁的北极 1号磁铁的南极靠近2号磁铁的南极;1号磁铁的北极靠近2号磁铁的南极 学生回答并把这四种情况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第二步:引导学生预测当这四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两块磁铁会发生什么现象?是相互靠拢?还是相互远离?学生预测并把自己的预测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第三步: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拿1号磁铁的南极去靠近2号磁铁的北极,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教师经过演示实验得出结论,拿1号磁铁的南极去靠近2号磁铁的北极,结果是相互靠拢。教师相机把这一实验结论填写在
33、实验记录单上,并相机引导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动手去试一试另外三种情况,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把实验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第四步: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并填好实验记录,教师巡视,强调:同小组同学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这个实验,在实验中仔细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可以重复多做几次。 5、学生做完实验之后全班进行交流,指生说一说本小组的实验结论并在全班进行演示。 6、教师引导:同学们,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当我们用1号磁铁的南极去靠近2号磁铁的南极,或者用1号磁铁的北极去靠近2号磁铁的北极,小车就会远离,这种现象在科学上叫相互排斥。而我们用1号磁铁的南极去靠近2号磁铁的北极,或者用1号磁铁的北
34、极去靠近2号磁铁的南极,小车是靠拢过来的,这种现象在科学上就叫做相互吸引。 7、教师出示实验记录单的范例,引导学生看一看并且交流讨论:同学们,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有规律的,你们发现了吗?学生说一说自己从中发现的规律,教师小结:同学们,磁铁上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同的磁极叫异极。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归纳为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教师板书: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8、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刚才研究的是条形磁铁,那么其它形状的磁铁也有同样的规律吗?请大家来做一做实验,研究研究蹄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和环形磁铁以及蹄形磁铁和条形磁铁
35、之间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规律?学生动手做一做其他形状形状磁铁的实验,进一步体会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学生做完实验之后,全班交流探讨:其它形状的磁铁是不是也是同样的规律呢? 9、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发现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在各种不同形状的磁铁上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学生齐读“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这句话,进一步体会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规律的运用。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就让我们一起利用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来做一些磁铁小玩具吧!今天为大家准备的磁铁小玩具是跳跳蛙。 2、教师出示跳跳蛙玩具并展示给学生看,激发学生
36、动手制作跳跳蛙的兴趣。 3、制作材料:一个已经画好的纸青蛙、两块环形磁铁、一根固定好的直立的铅笔、双面胶等物品。 4、制作方法:先在纸青蛙的背面贴上双面胶,粘上一块环形磁铁;再把另一块环形磁铁插在直立的铅笔上;最后把纸青蛙也插在直立的铅笔上,注意两块磁铁要面对面同极。 5、学生动手按照要求做一做跳跳蛙玩具,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玩具制作情况,并作适当的指导。 6、学生跳跳蛙玩具做好之后,展示本小组制作的跳跳蛙玩具,并且当场演示,看谁的跳跳蛙玩具做得不仅漂亮,而且跳的效果最好。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我们还利用磁铁的这一特性,动手制
37、作了跳跳蛙玩具。其实只要大家肯动脑筋,我们就可以利用磁铁的这一特性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五、课后延伸。 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我们周围的生活,看一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一规律。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磁铁的知识,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磁铁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的便利。 2、引导学生能够运用磁铁的一些特性,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的研究和运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4、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广泛运用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
38、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和习惯。 5、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难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兴趣,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团结协作,乐于分享。 教学准备:信鸽的资料、指南针的资料、磁铁在生产生活中广泛运用的资料及图片。 预习要求:观察生活、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引导:同学们,前面六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磁铁的内容,了解了磁铁的一些特性,下面我们
39、就来复习一下前面六课的内容,看看大家学的怎么样。 2、出示题目:磁铁隔着( )也能吸铁。 磁铁上( )部分叫磁极,磁铁有( )个磁极,指北的磁极叫( ),用字母( )表示,指南的磁铁叫( )用字母( )表示。两个相同的磁极叫( )不相同的磁极叫( )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的时候,同极( ),异极( )。 指南针是利用( )指示方向的仪器,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叫做( )。 3、学生读一读题目,思考并回答问题,巩固前面六课学习的知识。 4、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这些磁铁的知识,就可以利用这些磁铁的特性为我们服务。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磁铁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生产和生活之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磁铁与我
40、们生活的关系。 5、揭示课题: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二、探究信鸽归巢之谜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自然界有一种非常神奇的动物,那就是信鸽。信鸽爱好者都知道,如果把鸽子放到数百公里以外,他们还会自动归巢,鸽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认家本领呢? 2、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测。预设:鸽子的记忆力好。鸽子会在一路上释放气味。 3、教师小结:其实鸽子能够顺利归巢的原因非常简单。信鸽头脑中存在着磁性细粒,也就是磁性细胞,有罗盘定向作用,它们可以利用地磁找到自己的家。如果我们在鸽子的头上绑上一块磁铁,鸽子就会迷航,如果鸽子飞过无线电塔,无线电塔强大的电磁波也会干扰他们,使他们迷失方向。 三、了解指南针 1、
41、教师出示指南针的图片,引导:同学们,关于指南针大家都非常熟悉,下面谁来说一说有关指南针的知识。 2、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指南针的资料。教师小结: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000多年前,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磁石,制作了司南。(教师相机出示司南的图片。)瞧,这就是司南。后来,聪明的中国人又将司南加以改进,发明出了最早的罗盘。 3、教师相机出示罗盘的图片,有船用罗盘、老式罗盘和普通罗盘。引导学生看一看并了解这些罗盘就是现在指南针的前身。 4、过渡:其实关于磁铁,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的应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磁铁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教师引
42、导:同学们,在生活中大家看到过很多地方使用了磁铁。下面谁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磁铁?这些磁铁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学生列举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磁铁的例子,并说一说磁铁发挥的作用。门吸:把门吸在墙上。电饭锅:使盖子紧紧的盖在电饭锅上。 冰箱:让冰箱的门紧紧的贴在冰箱身上。儿童游戏钓小鱼:用磁铁把水中的塑料小鱼吸起来。磁悬浮列车:使列车悬浮于铁轨之上,减少列车与铁轨的摩擦力,提高列车的速度。 3、教师引导:刚才大家说了很多有关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看来大家平时都很细心观察生活。其实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的非常多,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 4、教师列举一些生产生活中运用磁铁的例子,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
43、学生看一看,了解生产生活中磁铁的运用以及磁铁发挥的作用。磁性挂钩、耳机、磁性工具架、电磁吸盘、核磁共振、电风扇、磁性棋盘等。学生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习惯。 5、过渡:同学们,刚刚我们了解了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其实,我们还可以运用磁铁的特性,解决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五、利用磁铁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教师引导:我们在学习第一课的时候,就举过一个例子,说小明家装修后,地上残留下来的木屑中有很多的铁钉,一颗一颗地去把铁钉挑选出来,实在非常麻烦,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用磁铁去吸铁钉,既方便又快捷。除了这个,你们还知道在生活中我们运用磁铁
44、的性质去解决哪些实际问题的呢? 2、学生同小组之间交流,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曾经运用过磁铁去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妈妈用针的时候,针容易掉,她就把针吸在磁铁上。因为磁铁可以吸引铁和镍,杂货店老板就在柜台上放一块比较大的磁铁,专门去吸一元硬币。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探究了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了磁铁运用非常广泛。到这节课为止,我们有关磁铁单元的学习就结束了,虽然我们课本上的知识学完了,但是大家对于磁铁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研究磁铁。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1、观察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这几
45、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2)、能联想人的身体如果左右不对称,生活中将会怎样,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有顺序、有目的、有计划、仔细地观察人的身体。 (2)、能用看、摸、听等不同手段进行观察,有意识地记录观察的结果,并能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 (3)、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46、;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多种方法亲自观察。 2、观察中要做记录,并且学习整理和总结观察材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体基本结构模型、空白纸、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课题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谜语,让同学们猜猜是什么?谜语:有一种动物,会走、会跑、会说话,能学习、能思考、能劳动。猜猜看,这种动物是什么?(人) 2、对,同学们多聪明。刚才说的这些都和我们的身体有关。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的身体。(板书课题:观察我们的身体)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课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47、. 二、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外形特点 1、请一位学生上台让学生观察,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由上而下认真观察这位同学,说说人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交流) 2、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展示人身体各部分分解图片,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图形并标出各部分名称。(多媒体课件)(板书:头、颈、躯干、上肢、下肢) 3、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上肢、下肢这几个部分组成。(教师边说边在自己身上做演示)请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这些部位,然后请上同学上台演示一下。 4、游戏放松。请同学们跟老师边念口令边做动作。(摇摇头,伸伸脖子,扭扭腰,拍拍手,跺跺脚,假如幸福你
48、就拍拍手吧拍拍手吧) 5、同学们观察这幅图(多媒体课件),你们发现人身体的这几部分,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左右对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身体,从而获得系统的有关身体方面的知识。通过放松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身体是由头、颈、躯干、上肢、下肢组成的。 三、体验身体对称的好处及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 1、请同学们观看这些画面。(多媒体出示杨威体操、郭晶晶跳水、舞蹈等照片,简单介绍) 2、我们人能做出这么优美的动作,是因为我们身体的对称,才能保持平衡,我们才能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如果身体有所缺陷,生活将会怎样呢?我们现场来体验一
49、下。 (1)、请两位学生上台,一位单腿跑步,一位双腿跑步,并说说亲身体验的感受。 (2)、进行单、双手系红领巾比赛,并说说体验感受。 3、课件出示残奥会的运动员,简单介绍。 4、教育学生爱护生命,关心弱者。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活动,从中感受人体这种对称结构的好处,从而教育学生自觉爱护自己的身体,并体会到身体有某些方面缺陷的残疾人的种种不方便,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四、初步感知身体的内部构造 1、先猜一猜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什么?你们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观察吗?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并随时做好记录(填课本第64
50、页的记录本表) 3、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1)、可以通过看、听、闻、摸等方法来感觉人体的内部构造。 (2)、个别同学提出可以到医院拍X光或B超等方法,教师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对身体内部的观察,其重点并不在于学生对身体内部知道多少,而在于学生自 己想办法感知内部各器官的存在。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有所获,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六、探究拓展 展示并简要介绍人体内部结构模型和骨骼模型,激发学生课外继续探究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51、 头、颈、躯干、上肢、下肢(特点:对称) 精巧和谐之美 感知身体的内部构造(看、听、闻、摸 )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 2、通过对比探究活动,明白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能够更全面、更确切的了解事物的信息。 3、通过学习体会到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残疾人的痛苦,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关心残疾人,并能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了解这
52、些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探究活动,认识到利用多种感官同时观察事物,能够获得更确切、更全面的信息。 教学准备:小石块、一杯水、包子、小木块、图片、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我们生活中的残疾人,看看他们平时是怎样生活的,初步体会残疾人生活的痛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缤纷,日新月异,人类又是怎样感知周围世界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2、揭示课题:2、通过感官来发现 二、聚焦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身体有哪些感官?这些感官怎样帮助我们观察周围的事物?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耳朵听觉,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 眼睛视觉,可以看到
53、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等。鼻子嗅觉,可以闻出香、臭、酸、腥等气味。舌头味觉,可以尝出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甜、苦、辣、咸等等。皮肤触觉,可以感知外面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冷和热、坚硬和柔软、光滑和粗糙等等。 3、教师小结:同学们,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三、探索 1、教师引导:同学们,既然我们的感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那么,我们就来试一试。 2、出示课本28页的上面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些图片,并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再用词汇记录下来。 3、学生分小组活动,看一看这些图片,并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再用词语记录
54、下来。 4、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看到这些图片后想到的词语。轻重、粗糙光滑、高低、甜咸、大小、软硬。教师引导学生尽量从多方面去描述这些物体的特点,并用词汇表达出来。 5、验证 (1)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看图片,了解了这些事物的特点,事实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用五种感官实际来观察这些物品,并用词汇记录我们的发现。 (2)学生分小组分别对四种事物用五种感官同时观察,了解这四种事物的特点,并用词语记录下来。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观察情况,并提醒学生要注意用五种感官同时观察,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耳朵听一听,用鼻子闻一闻,甚至于可以用嘴尝一尝。备注:因为这四种事物都是知道的,不存在未
55、知的危险,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尝一尝。 (4)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使用五种感官观察这四种物品之后的发现。石头:很硬,很重,摸上去很粗糙。水:无色,无味,摸上去凉凉的,会流动。豆沙包:很柔软,吃在嘴里甜甜的。木块:四四方方的,很硬,很轻,表面比较光滑。 6、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只看图片的方法观察四种物品,又通过用五种感官实际观察物品,大家有没有发现,只用眼睛看和使用五种感官同时观察所获得的信息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7、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我们只用眼睛去看一种物体,获得的信息是片面的,甚至于是错误的。而利用五种感官同时去观察物体,就会获得更全面的信息,观察物体也会更确切。所以,以后
56、我们在观察一种事物的时候,不能单单靠一种感官,而应该利用多种感官去更全面的认识。 8、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能说出眼耳鼻舌和皮肤的作用了吗? 9、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眼耳鼻舌和皮肤的作用,同时懂得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获得的信息更全面、更准确。 四、拓展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很庆幸,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能够听到、看到、闻到,同时也能感觉到外面的世界。不过,世界上有许多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的人,他们就没有我们幸运了。这些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的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2、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那些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的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科无尿护理
- 语言送给蛤蟆的礼物
- 硬式内镜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 自我时间管理培训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高中一年级必修一化学笔记总结模版
- 汽车行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综述: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业绩增长行业盈利能力复苏191mb
- 宝宝感冒护理指南
- 三晋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测卷(25-X-635C)地理(B)
- 资料员工作总结模版
- 委托寻找房源协议书
- 景观毕业设计
- 法洛四联症的护理课件
- 2025年佛山市三水海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卤味学员合同协议书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 【课件】清朝的边疆治理+课件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外贸业务培训课件教学
- 2025年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考试笔试试题(100题)含答案
- 中国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家庭氧疗指南(2024年)解读
- 2025年企业管理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