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能源基础知识一、能源基础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当量热值当量热值 亦称理论热值(或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热量,一般用折标系数折成标准煤来表示。当量热值是能源统计中经常使用的一个热值概念,其热值的计算可根据试样在充氧的弹筒中(放有浸没氧弹的水的容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用燃烧后水温升高计算出来的)进行实测。例:电力
2、理论热值约860千卡/千瓦时,其当量热值系数为0.1229(860/7000 )千克标准煤/千瓦时。如1亿度电其当量热值为:1.229万吨标准煤。 等价热值等价热值 能源统计经常使用的一个热值概念,指加工转换产出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即获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所消耗的,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也就是消耗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等价于消耗了以热值表示的一次能源量,一般用折标系数折成标准煤来表示。 等价热值=加工转换投入的一次能源具有的热量/二次能源产量 =二次能源具有的热值/加工转换效率 例:我省平均每发一千瓦小时电消费309克标准煤,也就是每万千瓦小时 电折3.0
3、9吨标准煤,那么我省电力等价热值系数为3.09吨标准煤/万 千瓦时。如发一亿度电,电力等价热值为3.09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效率、加工转换能量损失率加工转换效率、加工转换能量损失率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100% 注:在计算产出量时,电和热力必须按当量热值折为标准能源单位。 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率(%)= 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100% 其中:能源加工转换效率(%)100%(能量守恒)加工转换效率举例加工转换效率举例某大型热电公司1-10月用于火力发电的一般烟煤煤1119498.00吨,折标煤系数为0.5977万吨标准煤/万吨,
4、产出电力220529.00万千瓦时,折标煤系数为1.2290万吨标准煤/亿千瓦时 加工转换效率=22.05291.2290/(111.94980.5977)100% =40.5%标准煤标准煤 亦称煤当量,指具有统一规定的标准热值的一种能源标准计量单位。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把不同品种、不同品质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以7000千卡为一个计量单位换算成标准燃料,即为标准煤。 折标煤系数的计算: Ec=Q/7000 Ec:某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千克标准煤/千克) Q:某种能源实际平均热值(千卡/千克) 7000为标准煤热值(千卡/千克标准煤) 例:汽油当量热值约10300千卡/
5、千克 汽油的折标煤系数=10300/7000=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实际平均热值实际平均热值 亦称平均发热量,指相同品种、不同品质能源的实测发热量的加权平均值。 实际平均热值的计算: Q=QiEi/Ei Q:某种能源实际平均热值(千卡/千克) Qi:某种第i批次(或第i等级品质)能源实测低位热值(千卡/千克) QiEi:某种能源的总热量(千卡) Ei:某种能源的实物总量(千克)实际平均热值举例实际平均热值举例例:某企业采购3批原煤 A:6000千卡/千克,10吨 B:5000千卡/千克,8吨 C:4000千卡/千克,6吨 那么,这批原煤的实际平均热值= (6000*10000+500
6、0*8000+4000*6000)/ (10000+8000+6000)=5167(千卡/千克)标准能源折算标准能源折算 将实物量能源(以实物量单位计量)折算为标准量能源(以标准量单位计量),需要根据能源数量(实物量),并采取或参考其折标准量系数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 Ce=EpEc Ce:某种能源标准量(标准煤或标准油) Ep:某种能源实物数量 Ec:某种能源折标准量系数(折标准煤系数或折标准油系数) 统计中需要特别注意不同数量级单位的转换和变化,比如:克、千克、吨;升、立方米;卡、千卡、焦耳、千焦、百万千焦,等等。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1)(1)能源名称平均低
7、位发热量参考折标准煤系数原煤 其中:1.无烟煤约6000千卡/千克以上0.9428千克标准煤/千克 2.炼焦烟煤约6000千卡/千克以上0.9千克标准煤/千克 3.一般烟煤约4500-5500千卡/千克0.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 4.褐煤约2500-3500千卡/千克0.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洗精煤约6000千卡/千克以上0.9千克标准煤/千克其他洗煤约 2500-4000千卡/千克0.4643千克标准煤/千克煤制品约3000-5000千卡/千克0.5286千克标准煤/千克焦炭约6800千卡/千克0.9714千克标准煤/千克焦炉煤气约4000-4300千卡/立方米0.5714-0.6143
8、千克标准煤/立方米发生炉煤气约1250千卡/立方米0.17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重油催化裂解煤气约4600千卡/立方米0.6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重油热裂解煤气约8500千卡/立方米1.2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焦炭制气约3900千卡/立方米0.5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压力气化煤气约3600千卡/立方米0.5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水煤气约2500千卡/立方米0.3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天然气约9300千卡/立方米1.3300千克标准煤/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约12300千卡/千克1.7572千克标准煤/千克煤层气(煤田)约7700千卡/立方米11吨标准煤/万立方米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各种
9、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2)(2)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参考折标准煤系数天然原油约10000千卡/千克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汽油约10300千卡/千克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煤油约10300千卡/千克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柴油约10200千卡/千克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燃料油约10000千卡/千克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液化石油气约12000千卡/千克1.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炼厂干气约11000千卡/千克1.5714千克标准煤/千克石脑油约10500千卡/千克1.5千克标准煤/千克润滑油约9900千卡/千克1.4143 千克标准煤/千克石蜡约9550千卡/千克1.
10、3648千克标准煤/千克溶剂油约10270千卡/千克1.4672千克标准煤/千克石油焦约7640千卡/千克1.0918千克标准煤/千克石油沥青约9310千卡/千克1.3307千克标准煤/千克其他石油制品约9800千卡/千克1.4千克标准煤/千克煤焦油约8000千卡/千克1.1429千克标准煤/千克粗苯约10000千卡/千克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热力(当量)0.0341千克标准煤/百万焦耳电力(当量)860千卡/千瓦时0.1229千克标准煤/千瓦时高炉煤气约900千卡/立方米1.286吨标准煤/万立方米转炉煤气约1900千卡/立方米2.714吨标准煤/万立方米煤矸石用于燃料约2000千卡/
11、千克0.2857千克标准煤/千克城市生活垃圾用于燃料约1900千卡/千克0.2714千克标准煤/千克生物质废料用于燃料约3500千卡/千克0.5千克标准煤/千克余热余压0.0341吨标准煤/百万千焦能源库存量能源库存量 是指能源使用企业(单位)在报告期的某时间点所拥有的、用于企业(单位)消费的各种能源的库存量。本指标解释不涉及能源生产企业的能源产成品库存和能源贸易企业的能源商品库存。(1)库存量的核算原则:时点性原则。库存量是指企业在报告期的某时间点所拥有的各种能源数量,所以必须按照制度所规定的时间点盘点库存,不得提前或推后。实际数量原则。企业在库存盘点后,可能出现账面数量与实际库存数量不一致
12、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以盘点数量为准来调整账面数量,差额作盘盈或盘亏处理。库存量的核算,以验收合格、办理完入库手续为准,未经验收或不合格的,不能计入库存。能源使用企业(单位)用于消费的能源库存按照能源的使用权原则统计。(2)库存量的统计范围:能源使用企业(单位)用于消费的能源库存的统计范围,是企业购进和调入(加工来料和借入)的、在报告期某一时点尚未消费、存放在原材料、能源供应仓库(或场地)、车间、工地中的各种能源,主要包括:凡是本单位有权支配的,不论来源(自行采购的、借用的、外单位拨来的等),也不论存放在什么地方(总库、分库、车间、工地、本单位之外的其他地方等),均应统计在本单位的库存量中;
13、在统计时点上尚未投入消费的,包括车间、工地、班组从仓库已领取但尚未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的(应办理假退料手续);外单位来料加工或自外单位借入的,在报告期末尚未消费的;已决定外调(卖出、借出、捐赠等),但尚未办理出库手续的;委托外单位代保管的;不属于正常周转库存的超出积压或特准储备、战略储备;清点盘库时查出属于账外的。能源库存量不包括:已拨交外单位委托加工的;已外调(借出、捐赠等),已经办理出库手续的;供货单位错发到本单位的;代外单位保管的;已查实确属损失或丢失的;已付货款,但还在运输途中的;已运到本单位,但尚未办理或尚未办完验收入库手续的。能源生产企业的产成品库存。能源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能源生产企
14、业产成品库存 是指煤矿、油田、洗煤厂、炼油厂、炼焦厂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生产企业,在报告期某一时点产成品仓库(或储存场地)尚未销售的能源产品数量。 按照产成品库存的“所有权”核算原则,凡是企业有权销售的产品,不论存放在什么地方均应统计。主要包括: (1)本企业生产的、报告期内经检验合格入库的产品; (2)库存产品虽有销售对象,但尚未发货的; (3)已销售,但按提货制要求还没有办理完货款结算手续,按送货制 要求还没有办理完承运手续的产品; (4)尚未拨出的带料加工产品; (5)产品入库后发现有质量问题,但未办理退库手续的产品; (6)盘点中的账外产品。 产成品库存不包括: (1)未验收入库的产品
15、; (2)已销售并按规定办理完各种手续,但尚未提货、发货的产品; (3)代外单位保管的产品; (4)盘亏的产品。 能源库存量与能源产成品库存量的区别能源库存量与能源产成品库存量的区别 (1)目的不同。能源库存量存放的能源是用于消费,而能源产成品库存量存放的能源是用于销售。 (2)企业范围不同。能源库存量的企业范围是所有消费能源的企业,范围比较广,其中也包括一部分涉及加工转换的二次能源生产企业;能源产成品库存量的企业范围只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生产的企业。能源购进量能源购进量 是指能源使用企业(单位)在报告期购进、用于本企业(单位)消费的各种能源数量。本指标解释不涉及能源贸易企业的能源购进量。购进
16、量的核算原则:(1)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已实际到达本单位;二是经过验收、检验;三是办理完入库手续。但是,在未办理完入库手续前已经投入使用,要计算在购进量中;使用多少,计算多少。(2)“谁购进,谁统计”。凡属本单位实际购进的,符合上述原则,不论从何处购进,均应计算在内,包括作价的加工来料。凡属本报告期实际购进的,办理完入库手续,即计算购进量;什么时间办理入库手续,什么时间计算购进量。根据以上原则,下述情况不能计算在购进量内:(1)供货单位已发货,但尚未运到本单位,即使已经付款;(2)货已运到本单位,但尚未办理验收、入库手续;(3)经验收发现的亏吨(按验收后的实际数量计算购进
17、量);(4)借入的,自产自用的,车间、工地上年领用今年退回的,以及加工来料(作价的除外)。能源购进量按照实物量和价值量(金额)分别填报。各种能源的能源购进实物量分别按照报表规定的、体现物质形态属性的计量单位(如:吨、立方米)计算的能源购进量。能源购进金额能源购进金额 是指各种能源按照购进价格计算的能源购进量,以价值量(金额)表示,含增值税。计算能源购进金额时要注意:(1)价值量指标要与实物量指标相一致,即计算实物量的,亦计算价值量,反之亦然;(2)已验收入库尚未结算,购货发票未到,购进量以实际验收数量计算,购进金额以货物的上期平均价或合同价格乘购进量计算,待结算后再作调整。(3)实物量与价值量
18、之一,如不够一个计量单位,两者都不填报,待以后两者都达到一个计量单位时,再同时填报。(4)能源购进金额不包括运输、装卸费用。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量 是指能源使用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数量。能源消费量分实物量和标准量两种。能源消费实物量是按照报表规定的、体现物质形态属性的计量单位(如:吨、立方米)计算的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标准量是按照能源标准计量单位(如:吨标准煤)计算的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量的统计原则:(1)谁消费、谁统计。即不论其所有权的归属,由哪个单位消费,就由哪个单位统计其消费量。(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企业的能源消费,在时间、工艺界限上,以投入第一道生产工
19、序为标志,即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即计算消费;何时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何时计算消费量。(3)在计算企业(单位)的综合能源消费量时,不得重复计算,要扣除二次能源的产出量和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量。(4)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是否包括耗能工质,视统计指标的具体规定而定)。(5)企业自产的能源,作为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料或燃料,是否计算消费量,视以下两种情况而定:一是自产的能源如果计算产量,消费时则计算消费量,二是自产的能源如果不计算产量,消费时则不计算消费量,视同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和中间产品。原则是:计算产量,则计
20、算消费;不计算产量,则不计算消费。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 是指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和非工业生产活动中消费的能源,包括工业生产活动中作为燃料、动力、原料、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生产工艺中使用的能源,用于能源加工转换的能源;非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能源。具体包括:(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和其他生产性活动的能源;(2)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的能源;(3)用于经营维修、建筑及设备大修理、机电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的能源;(4)用于劳动保护的能源;(5)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企业(如造船厂、汽车制造厂),向成品轮船、汽车中添加动力用油,应算作
21、企业的能源消费,但不作为工业生产消费,应作为非工业生产消费和交通运输工具消费。(6)其他非生产消费的能源。不包括:(1)由仓库发到车间,但在报告期最后一天没有消费的能源。这部分能源应在办理假退料手续后计入库存量。(2)拨到外单位,委托外单位加工用的能源。(3)调出本单位或借给外单位的能源。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 是指工业企业为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主要包括:(1)用于本企业产品生产、工业性作业的能源,包括用作原料、材料、燃料、动力的能源;作为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还包括用作加工转换的能源(这部分能源不能理解为用作原材料,用作原材料的概念见后面的解释)。(2)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
22、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3)生产工艺过程使用的能源。(4)新技术研究、新产品试制、科学试验使用的能源。(5)为了工业生产活动而在进行的各种修理过程中使用的能源。(6)生产区内的劳动保护用能等。 用于原材料的能源消费量用于原材料的能源消费量 是指能源产品不作能源使用,即不作燃料、动力使用,而作为生产另外一种产品(非能源产品)的原料或作为辅助材料使用,作原料使用时通常构成这种产品的实体。 它与用作加工转换的区别是:用作加工转换,投入的是能源,产出的主要产品还是能源(或产出的产品属于加工转换过程中产生的不作能源使用的其他副产品和联产品)。而用作原材料时,投入的是能源,产出的主要产品是能源范畴以外的产品
23、,包括产出的某种产品在广义上可以用作能源(比如可以燃烧以提供热量),但通常意义上不作能源使用的产品。 如:石油化工厂、化工厂、化肥厂生产乙烯、化纤单体、合成氨、合成橡胶等产品所消费的石油、天然气、原煤、焦碳等。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 是指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除“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以外的能源消费,即非工业生产用能和工业企业附属的不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非独立核算单位用能。比如本企业施工单位进行技术更新改造、维修等过程用能,非生产区的劳动保护用能,科研单位、农场、车队、学校、医院、食堂、托儿所等单位用能。但是必须注意,上述单位如果是独立核算的,其用能既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
24、中,亦不能包括在“非工业生产能源消费”中。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企业(如造船厂、汽车制造厂),向成品轮船、汽车中添加动力用油,应算作企业的非工业生产消费。运输工具能源消费量运输工具能源消费量 是指在厂区内、外进行交通运输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费的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企业(如造船厂、汽车制造厂),向成品轮船、汽车中添加动力用油,应作为交通运输工具消费。如果工业企业所属的车队是独立核算的企业,其消费的能源既不能包括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中,亦不能包括在“运输工具消费”中,它的消费应为交通运输业企业消费。综合能源消费量综合能源消费量 是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工业生产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扣除能源加工
25、转换和能源回收利用等重复因素)的总和。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将各种能源品种的消费量换算成按照标准计量单位(如:吨标准煤)计量的消费量。(1)没有能源加工转换活动或回收利用的调查单位: 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列能源合计(205-1表)(2)有能源加工转换活动或回收利用的调查单位: 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列能源合计(205-1表)-能源加工转换产出列能源合计(205-2表)-回收利用列能源合计 (205-2表)注意事项时间时间参数参数蒸汽压力蒸汽压力(兆帕兆帕)蒸汽温度蒸汽温度(摄氏度摄氏度)机组容量机组容量(万千瓦万千瓦)电厂效率电厂效率(%)供电煤耗供电煤耗(克克/千瓦时千瓦时
26、)20世纪初期低温低压0.8-1.0250-37030-40年代中温中压1.5-4.0400-450小于5约2746050年代高温高压10510-54010-20约3339050年代超高温高压1454020约3536050年代后期亚临界17-18540-55030-60约3832460年代以后超临界23-24540-56060-100约4130090年代以后超超临界25-30580-610100约44280-2902010年后超700研制中超过700100约52-55223-230若企业进行热电联产,需分摊用于火力发电和供热的能源投入量,分若企业进行热电联产,需分摊用于火力发电和供热的能源投入
27、量,分摊方法有两种:摊方法有两种:供热比法:供热比法:发电用能全部投入能源(1供热比)供热用能全部投入能源供热比供热比为热电联产机组在统计报告期内供热量与总耗热量的比值 热产出量比重法:热产出量比重法:供热投入量(热力产出量0.0341)/(热力产出量0.0341电力产出量1.229)燃料电热总投入量火电投入量(电力产出量1.229)/(热力产出量0.0341电力产出量1.229)燃料电热总投入量 热电联产注意事项炼油煤制油以下产品不可以填报加工转换产出以下产品不可以填报加工转换产出原煤、无烟煤、炼焦烟煤、一般烟煤、褐煤原煤、无烟煤、炼焦烟煤、一般烟煤、褐煤高炉煤气、转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
28、天然气、煤层气(煤田)、原油天然气、煤层气(煤田)、原油城市垃圾用于燃料、生物质废料用于燃料、其他工业废料用于燃料城市垃圾用于燃料、生物质废料用于燃料、其他工业废料用于燃料余热余压余热余压可填报回收利用的能源品种:可填报回收利用的能源品种:高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转炉煤气余热余压余热余压注意:除上述三个能源品种外,其他能源品种均不能填报回收利用。注意:除上述三个能源品种外,其他能源品种均不能填报回收利用。20132013年年205-2205-2表上半年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汇总数据:表上半年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汇总数据:加工转换类型加工转换类型加工转换效率加工转换效率(%)火力发电39.80 供热79.
29、29 原煤入洗90.57 炼焦91.95 炼油95.81 制气81.47 天然气液化91.36 加工型煤88.68 热电联产46.35 炼焦与制气91.81 能源转换效率能源转换效率74.78 三、三、205-1/2205-1/2表填报原则表填报原则一一. .原煤类的填报原煤类的填报(一)新制度原煤四个品种( 1.无烟煤、2.炼焦烟煤、3.一般烟煤、4.褐煤)的填报问题:1.企业无法确定填报的原煤品种。2.新制度规定的四个品种之外的原煤品种如何填报(如:动力煤、精煤、块煤、泥煤等)。 3.原煤在使用过程中采用混合掺烧的方式,具体原煤品种无法区分和界定的填报方法。填报原则:1.企业无自测折标系数
30、,需凭购货单据开具的原煤热值,选择最接近其热值区间的原煤品种填报,或者依然按上年报表原煤的热值同口径填报。2.企业有自测折标系数,按照实测值选择最接近其折标系数的原煤品种填报。3.原煤为合计项,被调查企业在填报分项煤种( 1.无烟煤、2.炼焦烟煤、3.一般烟煤、4.褐煤)的同时也需填报合计项。(二)原煤折标系数的填报填报原则:1.无烟煤、炼焦烟煤、一般烟煤、褐煤的折标系数需采用累计加权平均计算,不能直接使用当月实测值填报。2.原煤合计项的折标系数根据无烟煤、炼焦烟煤、一般烟煤和褐煤填报的热值,使用对工业生产消费量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合计项的折标系数。(三)原煤库存的填报问题:受原煤产地、购入批次
31、、品种类别和用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采购原煤入库后,无法区分具体的原煤库存品种。填报原则:若出现上述情况,分项煤种不填报库存,只填报原煤合计项的库存即可。(四)原煤运输损失、厂内损失以及库存盘盈盘亏的填报填报原则:1.原煤在厂外的运输损失不应计入能源消费。2.原煤在厂内的损失应计入能源消费。3.库存盘点,可能出现账面数字与实际库存数量不一致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实际数量原则,应以盘点数量为准来调整帐面数字,差额作盘盈或盘亏处理,盘盈盘亏不应计入能源消费。(五)对于有原煤消费的企业,原煤折标系数原则上按照规定均需填报实测折标系数,并保持两年填报口径一致(年原煤消费量超过2000吨的企业,原煤折
32、标系数必须采用实测值)。二、其他煤气类的填报二、其他煤气类的填报新制度中取消了其他煤气,关于非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的其他煤气类的填报方法。填报原则:需要确定其他煤气类气体的原有本质属性,根据其原有性质选择与其最接近的气体品种填报。例如,为提高效率在使用焦炉煤气时加入少量氢气,其性质依然为焦炉煤气,仍然需要填报到“焦炉煤气”项。三、石油制品的填报三、石油制品的填报(一)新基层调查表式中的石脑油、润滑油、溶剂油、石蜡和石油沥青是否作为能源消费填报填报原则:石脑油、润滑油、溶剂油、石蜡和石油沥青需要填报能源消费。纯化工企业使用上述石油制品(包括用于原材料), 也需填报能源消费。(
33、二)石脑油、润滑油、溶剂油、石油焦、石蜡和石油沥青,以及其他石油制品(包括烯烃和芳烃)的加工转换产出的填报填报原则:1.纯炼油企业需要填报加工转换表,上述石油制品可以算做加工转换产出填报。2.纯化工企业不能填报加工转换表。3.炼化一体化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炼油、化工装置进行界定。出自炼油装置的产品可算做加工转换产出填报,出自化工装置的产品不能填报加工转换表。4.本年与上年同期加工转换效率不应出现明显变化,调整数据需要保持历史数据同口径可比(据调研,企业的其他石油制品的标准量是通过加工转换效率反推后计算得出的,因此不应对加工转换效率以及综合能源消费量产生较大影响,历史数据应衔接可比;其他石油制品的
34、折标系数,原则上按照其他石油制品的热值加权平均计算获得)。5.上述填报原则同样适用于煤制油、煤化工企业。6.其他石油制品是指石油加工过程中除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石脑油、润滑油、石蜡、溶剂油、石油焦和石油沥青以外的其他炼油产品。石油制品很多,目录中只列出了上述主要品种,统计时为了简化,把除这些主要品种以外的其他石油产品归并在“其他石油制品”。(三)石脑油、润滑油、溶剂油、石蜡和石油沥青的加工转换投入填报填报原则:石脑油、润滑油、溶剂油、石蜡和石油沥青不可作为能源加工转换投入填报。四、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煤矸石、城市垃圾、生物质废料、余热余四、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煤矸石
35、、城市垃圾、生物质废料、余热余压和其它工业废料用于燃料的填报压和其它工业废料用于燃料的填报(一)回收利用的填报填报原则:1.除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余热余压可以填报回收利用外,其他品种均不能填报回收利用。上年同期数据需要按新规定同口径调整。2.对于非加工转换企业,原则上不应填报回收利用与加工转换产出,只需填报能源消费。若企业生产工艺使用黄磷或硫酸等能产生化学能的物质,并回收利用相关热力,可填报回收利用,原则上该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不能为负数。3.对于加工转换企业,需填报加工转换投入以及相应的加工转换产出,综合能源消费量不能出现负值。(二)城市垃圾、生物质废料和其它工业废料用于燃料的填报填报原则:对
36、于城市垃圾、生物质废料和其它工业废料用于燃料的企业,只能填报能源消费。上年同期数据需要按新规定同口径调整。(三)煤矸石用于燃料的填报填报原则:1.煤矸石用于燃料需作为能源加工转换产出填报,不再作为回收利用填报,且该企业必须有洗煤加工转换产出。上年同期数据需要按新规定同口径调整。2.有煤矸石产出并完全用于本企业消费,需要填报煤矸石加工转换产出以及煤矸石的能源消费。例如,洗煤企业,且拥有自备煤矸石电厂。其加工转换表的填报方法为:洗煤产出洗精煤、其他洗煤和煤矸石;火力发电填报煤矸石用于燃料投入,加工转换产出电力。3.洗煤企业生产的煤矸石如果外售,能准确确定作为能源使用(销售给煤矸石电厂),则可以填报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需向省级统计部门报送相关证明文件备查,并确保历史数据同口径可比);若不作为能源使用(例如,制砖和铺路)则不能填报能源加工转换产出。(四)黑液、蔗渣等生物质能的填报 填报原则:1.对于购买黑液和蔗渣等生物质废料用于燃料使用的企业,只需填报能源消费。2.对于有黑液、蔗渣等生物质废料产出的企业,本企业自行消费生物质废料用于燃料,不可填报回收利用与加工转换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配件维修报价合同协议
- 配电箱供货协议合同协议版
- 专属性地产租赁协议
- 互联网广告资源置换与合作协议
- 车祸赔付后协议书范本
- 转让咖啡吧台合同协议
- 跑车租赁维修合同协议
- 沟通机制协议书
- 车票服务代理合同协议
- 债券质押担保借款合同
- (CJJ-T308-2021)《湿地公园设计标准》
- (PPAP)生产件批准作业指导书
- 催收物业费的委托代理合同
- 智慧加气站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生成式AI时代下的提示素养培育研究
- 用工三方协议合同模板
- 2023年中铜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机场消防培训
- 公务员2021年国考《申论》真题(副省级)及参考答案(两套答案)
- 艺术鉴赏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反兴奋剂知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