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_第1页
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_第2页
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_第3页
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_第4页
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 气1 科学家可以通过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来更准确的观测天气。2天气日历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温度等3 气温要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而且要选择同一时间、 同一地点。4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风向标测量,用8 个方位描述 .5 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有13 个等级。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 .6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 24 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小雨小于 10 毫米、中雨 1025 毫米、大雨 2550 毫米、暴雨( 50100 毫米),大暴雨( 100200 毫米),特大暴雨(大于 200 毫米7 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

2、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8 根据云的多少可以把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天、阴天 .9 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可以把云分为层云、积云、卷云 .10 层云扁平层状、积云棉花堆状、卷云纤细羽状。11 层云 : 的颜色是灰色 , 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积云 : 通常与晴好天气相伴。会形成雷阵雨。卷云 : 实际是小冰晶 , 不下雨 .12. 使用温度计的注意点:把温度计的拿在手上约一分钟, 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读数时视线要平视温度计内液面顶端,不能俯视也不能仰视。13. 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4. 降水的开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5 一个月的天气变化

3、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16. 一天中清晨 6 时左右温度最低,下午 14 时左右的温度最高。17. 水结冰时,温度应在 0以下。水沸腾时应该在 10018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19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20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在天气日历中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观察天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21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22使用温度计时

4、,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2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24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 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低。2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我们一般用8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6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

5、风速等级来划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27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2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雾等。2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30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3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详见书本)32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 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

6、卷云。33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34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运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运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运量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运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35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天上城堡云,地上雷雨临)3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3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38一个月的天气

7、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39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 (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40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4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4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4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 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 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4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45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8、来测量46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4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48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 简化的风速等级有三级:0 级, 1 级, 2 级。49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5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5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

9、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52 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 4 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 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53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 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54 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55 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5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5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 总结和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

10、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58.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59.经过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的天气信息。60.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6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会不断提高。62.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63.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注意什么?( 1)温度计是易损物品,要小心拿放;( 2)注意温度计上的刻度;(3)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 3 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64.怎样用自

11、制风向标观测风向?( 1)明确所在的方位,可以借助指南针或太阳的位置来确定;( 2)要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观测;( 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既是风向;( 4)把观测到的风向记录在天气日历中。65. 怎样制作小风旗,需要哪些材料?答:选一块柔软的布,长约 35 厘米,宽 20 厘米;一张硬纸板,长约 40 厘米,宽 4 厘米。折叠硬纸板宽边,把布的一个宽边包钉在硬纸板上,小风旗就做好了。66. 怎样用自制小风旗观测风速?( 1)在室外空旷的地方举起小风旗;( 2)大致的把风速分为: 0 级,无风(旗子不动) ; 1 级,微风(旗子微动) ; 2 级,大风(旗子展开) ;( 3)把观测到

12、的风速记录在天气日历中。67.怎样用自制雨量器观测降水量?( 1)选择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 2)每 24 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 确定下雨的等级 (无降雨、小雨、中雨还是大雨) ,并做好记录;( 3)记录好后将雨量器内的水倒掉;68.天气的一年四季变化春天的时候,天气一冷一热,温度很好,就像摸着一冷一热的雪糕一样。夏天的时候,天气热得要命,连在外面的滑梯都不敢摸,因为很烫很烫,我一见,就赶快跑。秋天的时候,天气有点冰冰凉凉的,人们不再穿短袖,都到了长袖。冬天的时候,天气冻得发抖,人们都在家里保暖,只有有太阳的时候,才有人出来。69.有关降水的谚语: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云自

13、东北起,必定有风雨云从东南来,下雨不过晌晚看西北黑,半夜看风雨早上红云照,不是大风便是雹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篷星星眨眼天要变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月亮生毛,大雨冲壕(毛指晕或华)西虹跨过天,有雨在眼前70.有关云与天气的谚语:天上花花云(毛卷云),地上晒死人。天上灰布云(雨层云) ,下雨定连绵。火烧乌云盖(积雨云) ,大雨来得快。馒头云(淡积云) ,天气晴。云自东北起,下雨不过晌。第二单元溶解1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2 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体会有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3 把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是过滤4 过滤的仪器有 滤纸

14、、铁架台、玻璃棒、烧杯、漏斗等5 把食盐从水中分离的方法是 蒸发。6 蒸发的仪器有 蒸发皿、三角架、酒精灯、玻璃棒等。7 水能溶解 固体 和 液体 ,还能溶解少量的 二氧化碳 和 氧气 等气体。8 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切碎、搅拌、加热.。9 能溶于水的有: (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酒精、醋、高锰酸钾)等。10 不能溶于水的有: (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11 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 透明的溶液, 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12 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均匀分部热量。13 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 ,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

15、小,变少了。14 100 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 36)克的食盐。15 酒精灯火焰可分为 外焰、内焰、焰心,他们的温度是外焰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最低。16 酒精灯的构造包括外焰、内焰、焰心、灯芯、酒精。17 过滤是要注意操作的方法是:a、过滤时将液体用搅拌棒引流倒入漏斗b、漏斗下端管口要靠于烧杯的边缘。c、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d、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放入漏斗中。18、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

16、部分加热。( 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19、酒精灯操作注意事项:( 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着引火。( 2)、熄火时用灯帽盖灭( 3)、不能用嘴吹灭火20、海水怎么变成盐?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就可以析出盐。21、怎样把盐水中的盐和水分离开来?蒸发或者暴晒22、酒精和食盐都能溶解于水,请根据你做过的实验结果判断:它们都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吗?酒精能无限的溶解在水中,水也可以无限的溶解在酒精中,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是一定的,他的溶解取决与水的多少,水多则溶解的多,水少则溶解的少,所以食盐并不能无限溶解在水中

17、。23.温度与气温的关系?气温:表征空气冷热程度。温度:表征物体冷热程度。温度所指的范围比气温的范围大24.因为天气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人们永远无法改变天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不对,天气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会改变。但可以人工降雨25 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26 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搅拌棒、烧杯。27 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 “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搅拌棒,搅拌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

18、烧杯内壁。28 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29 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 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30 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31 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上浮,说明食用油不溶解于水,在食用油

19、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溶解,这说明食用油溶解在洗洁精中。32 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 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 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里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了二氧化碳。33 水能溶解固体、 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34 碾碎、加热、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35 在 100 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 克。36 溶解在水中

20、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37 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38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39 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40 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

21、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41 重点实验一:制定一个 “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 的研究计划。要研究的问题:100 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研究地准备(实验材料):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研究方法:1. 用量筒取 100 毫升的水倒入杯中。 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 3、把第一份食盐用小匙投入水中,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然后再按照这样的方法投入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 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为止。4、统计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盐。研究结论: 100 毫升水能溶解大约36 克食盐。42. 实验二: “胶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吗 ”实验你是怎样

22、完成的?你的预测:我认为胶水、醋和酒精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不能溶解。实验过程: 分别在试管中加入 10 至 15 毫升水。 分别往试管中加入 1 至 2 毫升醋、酒精和食用油。 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实验结论:胶水、醋、酒精在水中能够溶解,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43 往食用油中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震荡后食用油会溶解。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溶解过程 胶怎样进入到水中水醋酒精食用油先沉入水底直接与水混合直接与水混合 浮在水面上在水中怎样扩散 缓慢扩散 扩散较快 散较快 扩散是否溶解 溶解 溶解 溶解 不溶解根据以上实验,总结什么情况下物质才溶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

23、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44 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 轻轻搅拌部分溶解, 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45 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46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47 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 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 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48 水除了能溶

24、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49 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50 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51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52 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盐能够溶解在

25、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53 、研究水温对物质的溶解快慢的实验中, 不同的条件是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相同的条件是: (水量一样、食盐量一样、食盐颗粒一样、同时倒入水中、都搅拌或者都不搅拌、杯子一样)。54 、分离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比如:放在(阳台上暴晒、放在锅子里烧、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等。55 、酒精灯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我们通常用(外焰)给物体加热。56 、过滤是一项实验室常用的

26、科学方法,要注意操作的方法是: a、过滤时将液体用搅拌棒引流倒入漏斗。b、漏斗下端管口要靠于烧杯的边缘。c、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d、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放入漏斗中。57 、酒精灯操作注意事项:a、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着引火。b、熄火时用灯帽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c 、不能用嘴吹灭火。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58、(实验)怎样加快溶解?( 1)比较搅拌与不搅拌条件下要点:材料:两份食盐、两个烧杯、玻璃棒、水相同条件:水量、水温、盐量、观察时间一样不同条件: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2

27、)比较加热与不加热条件下要点:材料:两份食盐、两个烧杯、水(热水和冷水)相同条件:水量、盐量、观察时间一样,都不搅拌不同条件:一杯加热、一杯不加热( 3)比较碾碎和不碾碎条件下要点:材料:两份食盐(一份粗盐,一份细盐) 、两个烧杯、水相同条件:水量、水温、观察时间一样,都不搅拌不同条件:一杯中加细盐、一杯加粗盐59.(实验)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实验仪器:石棉网(均匀受热)、酒精灯(加热) 、蒸发皿、三角架(支撑)析出的食盐不能品尝,检验的办法:析出的结晶可以再次溶解于水中则证明这个是食盐60.你对溶解有什么认识?答:溶解就是物质均匀的、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淀,不能用过滤的办法把溶液中的

28、物质分离出来。61.食盐是怎样在水中溶解的?答:食盐进入水中,就均匀的分散在水中了,变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62.怎样观察和区别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1)观察物质进入到水中后,是否看见颗粒和分布是否均匀;( 2)静置溶液,看是否有沉淀出现;( 3)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63.从生活中举例说明面粉不能溶解在水中。答:例如我们和面时,要放水,面粉量并没有减少;蒸包子时,包子并没有分散开,煮饺子时,饺子还看得见,这些都说明面粉不能溶解在水中。64.怎样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观察液体能否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若能,说明能溶解于水,若不能,就说明不能溶解于水。65

29、.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振荡后会怎样?加入少量的洗涤剂后,混合物变成了乳状的液体,已经无法分辨油和水了。66.推拉注射器活塞实验说明了:气体既能溶解在水中,又能从水中析出 。这是因为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 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拉注射器活塞时,压力减小 ,气体 析出;推注射器活塞时,压力加大 ,气体 溶解 。67.在对比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时,要保证哪些条件相同?(1)两杯水的水温,水量相同;( 2)每次分别加入两个水杯的食盐和小苏打要一样多;( 3)用同时用筷子进行搅拌;( 4)第一份加进去完全溶解后,才能加第二份,直到不能再溶解了。68.设计。问题:怎样加快水果糖

30、的溶解?(1)假设:水果糖的溶解受到颗粒大小、水温、是否搅拌等因素的影响。(2)设计对比实验验证假设。实验材料: 同样大小的两颗水果糖、两个杯子、两支筷子、量筒一个、热水、冷水、小锤一把。相同条件: 水果糖大小一样、水量相同、搅拌糖的力度相同、时间一样。不同条件: 第一次实验,把第一杯水里的糖锤碎,第二杯不锤;第二次实验,把第一杯水换成热水,第二杯水冷水;第三次实验,搅拌第一杯水里的糖,第二杯水不搅拌。( 3) 证实:糖的颗粒越小, 水温越高, 搅拌能加快糖的溶解。69.设计。问题: 100 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盐?( 1) 假设: 100 毫克水能溶解 50 克盐。( 2) 设计实验:准备材料

31、: 量筒、天平、筷子、 200 毫升的烧杯、 纸片、水、食盐、记录单。步骤:用量筒量100 毫升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共25 份;放一份盐在100 毫升水中,搅拌,第一份盐溶解了,再放第二份;一直放到盐不能再水中溶解为止;放了19 份盐,还剩6 份盐。( 3) 得出结论: 100 毫升水最多能溶解( 19-1)× 2=36 克食盐。70.在探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多大的过程中,为节约环保,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答:我们可以只用50 毫升水来做实验,用得到溶解的食盐克数乘以2 便是 100 毫升水能溶解的食盐量,这样又节省食盐,又节省时间;做完实验的盐水不要倒掉,收集起

32、来,做下一个实验用。71.为什么说食盐溶解于水中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答:随着水分的蒸发,少量食盐析出并沉在杯底,如果加水,析出的盐又会被溶解。如果盐水里的水分全部被蒸发了,食盐会析出留在杯子里,若再把这些食盐放入水中,又会溶解在水中了,所以说这一变化过程是可逆的。72.在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的实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1) 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 2)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要用灯帽将其盖灭;( 3)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 4)加热后的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等在较长的时间内仍很烫,要注意安全。73.你知道我们食用的盐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答:食盐来自海盐和岩盐,例如海

33、盐的生产,人们先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第三单元声音1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2.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量音高。3. 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4.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5.有些乐器是通过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声的。6.单簧管和萨克斯的声音是演奏者将一个叫哨头的薄片顶在嘴唇上发出的。7.像一些哺乳动物也是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的。8.狗,猫和马可以不转动脑袋,只是根据声音来的方向转动耳朵就可以听见声音。9. 鸣虫蟋蟀、蝈蝈的悦耳 “歌声 ”是用两前翅的摩擦产生的。音量10.声音的强弱用音量 描述,它与 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

34、,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11.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12.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13.声音的高低用音高 描述,它与 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14.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15.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最满的发出的声音最低,水最少的杯子发出的声音最高16.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长,声音越低,伸出越短声音越高。17、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答:音高不同。18、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答:小的音叉音高,大

35、的音叉音低。19.二胡有两根弦, 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弦的粗细。20.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21.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22.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小的。23.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快的。24.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个一个地方的。25.铝箔木尺棉线和尼龙线传播声音的效果(铝箔最好,木尺其次、尼龙线第三、棉线第四)26. 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它在固体中传

36、播最快,气体中最慢,真空中 不能 传播声音。27.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28.月球上人们听得到声音吗?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29.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耳道传递声音到内耳, 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30.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 发声弱, 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31.鼓膜破了, 不会听到声音, 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32.土电话和听诊器分别是利用什么来

37、传播声音的?答:土电话是通过拉紧的棉线传播声音的、听诊器是通过连接着的胶管声音到耳朵里的。33.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34.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35.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36.、人们控制噪声的方法?控制发声物体的音量、植树、做防护屏37.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个振动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把振动传递给耳蜗,耳蜗把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在把信号传递给大脑,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38.我们身边有哪些

38、噪音?我知道的噪音有:汽车喇叭声、纺织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以及街上的叫卖声等39.减小噪音( 1)、声源处减弱( 2)、传播过程中减弱( 3)、接收处减弱40. 减小噪音的方法:(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 3)、添置隔音设施。(4) 、给机器上足润滑油,既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5)、在耳朵处加塞隔音装置,如好的耳塞。41.怎样减少或防止噪音的产生:1. 多种植树木:2. 禁鸣喇叭: 3. 加强噪音管制4. 工厂迁移至郊区: 5 选择隔音效果好的建材:6.噪音有什么害处:42. 在学校上课时,

39、当你听到吵杂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听课,进而影响学习效果。43. 在医院的病人需要宁静的场所来休息养病,如果有了噪音,病患将无法获得充分的休息,进而影响病情痊愈的进度。44. 在图书馆阅读书报时,如果有了噪音,精神则无法集中,进而影响阅读的效果。45. 长期生活在吵闹噪音中,会使耳朵听力减弱,甚至情绪低落,身心受到伤害,进而使得工作效率降低,严重的还会造成心理上的疾病。46.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实验现象实验次锯条伸出声音高实验结论数长度振动快慢低第一次伸出 1/5最快最高第二次伸出 1/3较快较高第三次伸出 1/2最慢最低伸出桌子较短时, 振动频率快,声音高;伸出卡子较长时, 振动频率慢,声音

40、低。47.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氧气 316米/秒空气 331米/秒软木 500米/秒酒精 1275 米/秒水1450 米 /秒硬橡胶 1570米/秒松木 3320 米/秒铜 3800米/秒钢5000 米/秒玻璃 50006000 米/秒1.物体的振动在空气、水、钢管、地面等介质中传播的一种波,叫作 “声波 ”。2.人的耳朵只能听到频率从20 到 2 万赫兹范围内的声波,超出这个范围的声波一般是听不到的。3.分贝是声压级的大小单位(符号:db),声音压力每增加一倍,声压量级增加6 分贝。1 分贝是人类耳朵刚刚能听到的声音,20 分贝以下的声音, 一般来说, 我们认为它是安静的,当然,一般来

41、说 15 分贝以下的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属于" 死寂 " 的了。20-40 分贝大约是耳边的细语。40-60 分贝属于我们正常的交谈声音。60 分贝以上就属于吵闹范围了,70 分贝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90 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100-120 分贝的空间内,如无意外,一分钟人类就得暂时性失聪(致聋)。1.人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来听声音?1.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收集到的音量要大,可听得更清楚。2.用两只耳听可能跟辨别声源的方向3-1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3-1 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3-2

4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3-2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3-2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3-3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它的单位是分贝。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它的单位是赫兹。3-3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 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3-3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振动越快, 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3-3 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用相同的力

43、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用相同的力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钉子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3-4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3-4 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3-5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3-5 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5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由于没

44、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3-6 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3-6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 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3-7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3-7 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

45、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3-7 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资料:声带越紧, 声音越高。 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 <11 毫米 >,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 <15 毫米 >,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身体结构1.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2.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的。最小的单位是细胞,最大的是系统。3.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每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4.胃、心脏、大脑和肺都是器官。5.人体各个部分的协调作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6.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7.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保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8.人体系统包括:肌肉系统 使身体能够运动,将食物运输到消化系统,使心脏保持跳动。骨骼系统 支持和保护身体,并和肌肉共同作用产生运动,产生血细胞和储存物质。呼吸系统 将氧气带入身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循环系统 输送人体细胞需要的物质,并将废弃物排出体外,帮助抵抗疾病。消化系统 将食物摄入身体,分解食物,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