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八纲辨证八纲八纲辨证的意义辨证的意义:作为辨证纲领,有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作用。作为辨证纲领,有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作用。八纲八纲辨证的局限:并不是完整而具体的证(表证除外),只是对病情的大致辨证的局限:并不是完整而具体的证(表证除外),只是对病情的大致分类;对疾病的本质认识还不够深刻、具体。毕竟只是纲,比较笼统抽象。分类;对疾病的本质认识还不够深刻、具体。毕竟只是纲,比较笼统抽象。八纲的组合关系:八纲概括为四对证候八纲的组合关系:八纲概括为四对证候. .既相互区别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转化又相互转化, ,相互联相互联系,相互错杂。系,相互错杂。八纲的源流八纲的源流: :形成于明代。形成
2、于明代。伤寒质难伤寒质难:“所谓八纲者,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古昔医工观察各种疾病之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古昔医工观察各种疾病之证侯,就其性能之不同,归纳于八种纲要,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侯,就其性能之不同,归纳于八种纲要,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v八纲的内容:八纲的内容:辨证对象辨证对象-通过诊法所获得的病情资料(临床表现)。通过诊法所获得的病情资料(临床表现)。v理论依据理论依据-中医基础及八纲理论。中医基础及八纲理论。v辨证内容辨证内容-病位:非表即里,用表里辨病位;病位:非表即里,用表里辨病位;v 病性:非寒即热,用寒热辨阴阳盛衰;病性:非
3、寒即热,用寒热辨阴阳盛衰;v 病势:非虚即实,用虚实辨邪正盛衰;病势:非虚即实,用虚实辨邪正盛衰;v 类别:非阴即阳,用阴阳概括病证类别;类别:非阴即阳,用阴阳概括病证类别;八纲八纲 证候证候表证、里证表证、里证 寒证、热证寒证、热证 虚证、实证虚证、实证 阴证、阳证阴证、阳证 表里的概念表里的概念 在外在外属表;在内属表;在内属里属里 意义:表里是鉴别病变部位分内外的两个纲领。意义:表里是鉴别病变部位分内外的两个纲领。 外邪侵犯肌表,病位浅外邪侵犯肌表,病位浅表证;表证; 病在脏腑而病位深病在脏腑而病位深里证。里证。 外感病则可由表入里,由浅而深,由轻而重,亦外感病则可由表入里,由浅而深,由
4、轻而重,亦可由里出表,由重而轻,前者病势进,后者病势可由里出表,由重而轻,前者病势进,后者病势退,因此表里辨证对外感病尤为重要。退,因此表里辨证对外感病尤为重要。 表证表证概念:表证是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所表现的概念:表证是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所表现的较轻浅的证候的概括。包括六经辨证中的太阳病症和卫气营血辨证中较轻浅的证候的概括。包括六经辨证中的太阳病症和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卫分证。是八纲辨证中唯一具体的证。的卫分证。是八纲辨证中唯一具体的证。病因病机:六淫疫疠,侵袭肌表。正邪相争于外,卫气被遏;肌肤失煦病因病机:六淫疫疠,侵袭肌表。正邪相争于外,卫气被
5、遏;肌肤失煦正气抗邪,卫气失宣而郁正气抗邪,卫气失宣而郁 ;邪犯肌表,经气不畅;邪犯肌表,经气不畅 ,肺主皮毛,肌表,肺主皮毛,肌表受邪;或内犯于肺,肺系不利受邪;或内犯于肺,肺系不利 。临床表现:主症: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兼症:头身疼痛,鼻塞临床表现:主症: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兼症: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气喘。流涕,咽喉痒痛,咳嗽气喘。表证的特表证的特点: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有外感因素,主要见于外感病初起阶点: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有外感因素,主要见于外感病初起阶段,容易治愈,也可内传。段,容易治愈,也可内传。 常见的证侯有:风寒束表、风热犯表、风湿遏表、燥邪犯
6、表、暑湿袭表、风袭常见的证侯有:风寒束表、风热犯表、风湿遏表、燥邪犯表、暑湿袭表、风袭表疏表疏( (太阳中风太阳中风) )等证。等证。提示:表证病位在外提示:表证病位在外, ,但皮毛病变不一定是表证但皮毛病变不一定是表证, ,表证的表现亦不一定都在表证的表现亦不一定都在皮毛皮毛( (如如“寒热寒热”即是全身表现即是全身表现) )。 辨证要点:恶寒(关键)、发热、头身痛、苔薄白、脉浮。辨证要点:恶寒(关键)、发热、头身痛、苔薄白、脉浮。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的基本证候八纲的基本证候里证v概念:病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而反映的证候。概念:病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而反映的证候。 v病
7、因病机:病因复杂:表证入里;直中;内伤病因。病因病机:病因复杂:表证入里;直中;内伤病因。v病位广泛:脏腑、气血、骨髓等,一般在脏在血在下者较重,在腑病位广泛:脏腑、气血、骨髓等,一般在脏在血在下者较重,在腑在气在上者较轻。在气在上者较轻。v症状繁多: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等所致。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症状繁多: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等所致。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 v特点:起病可急可缓,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见于内伤或外感病中、特点:起病可急可缓,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见于内伤或外感病中、后期。较表证难治。后期。较表证难治。v常见证侯:众多,非表即里,从八纲耒看,分属里寒、里热、里虚、常见证侯:众
8、多,非表即里,从八纲耒看,分属里寒、里热、里虚、里实等。里实等。v辨证要点:寒热特点、脏腑症状为主,舌象变化明显,脉沉或不浮。辨证要点:寒热特点、脏腑症状为主,舌象变化明显,脉沉或不浮。 第一节第一节 八纲的基本八纲的基本证候证候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证候证候 特点特点 病因病因 寒热寒热 证状证状 舌象舌象 脉象脉象表证表证 急浅轻短急浅轻短 六淫六淫 恶寒发热恶寒发热 头身痛等头身痛等 无变化无变化 浮浮里证里证 缓深重长缓深重长 表邪入里表邪入里 但热不寒但热不寒 内脏证状内脏证状 有变化有变化 沉沉 七情、七情、 但寒不热但寒不热 饮食劳倦饮食劳倦v概念:邪在半表半里,邪正
9、斗争,少阳(位于三阳之末三阴概念:邪在半表半里,邪正斗争,少阳(位于三阳之末三阴之前)枢机不利而反映的证侯。之前)枢机不利而反映的证侯。v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v邪正相争,不相上下,邪胜则寒、入里,正胜则热、出表邪正相争,不相上下,邪胜则寒、入里,正胜则热、出表(出出与阳争,邪在半表与阳争,邪在半表 入与阴争入与阴争)-寒热往来。寒热往来。v半里少阳半里少阳 少阳经气不利少阳经气不利-胸胁苦满。胸胁苦满。v枢机不利枢机不利 邪热熏蒸少阳胆经邪热熏蒸少阳胆经-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口苦、咽干、目眩、脉弦。v或胆郁犯胃或胆郁犯胃-心烦,喜呕,不欲食。心烦,喜呕,不欲食。v辨证要
10、点: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辨证要点:寒热往来、胸胁苦满。3 3、半表半里证:、半表半里证:寒寒 热热v意义:寒热是辩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意义:寒热是辩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v病机:寒热与机体阴阳盛衰及病邪的阴阳属性相关:病机:寒热与机体阴阳盛衰及病邪的阴阳属性相关:v阳盛则热:阳邪致病,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阳盛则热:阳邪致病,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v阴盛则寒:阴邪致病,阴气偏盛,或阳虚阴盛。阴盛则寒:阴邪致病,阴气偏盛,或阳虚阴盛。v阴阳是决定疾病性质的根本,而寒热较突出地反映了疾病中阴阳是决定疾病性质的根本,而寒热较突出地反映了疾病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病性的属阴属阳。所以说寒热是辨别机体
11、阴阳的偏盛偏衰,病性的属阴属阳。所以说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疾病性质的纲领。v外邪致病,多起病急骤、体质壮实,多为实证;内伤久病,阴阳外邪致病,多起病急骤、体质壮实,多为实证;内伤久病,阴阳耗损,则多为虚证。耗损,则多为虚证。v恶寒(或畏寒)、发热,与寒证和热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恶寒(或畏寒)、发热,与寒证和热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疾病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后者是反映疾病的本质。是疾病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后者是反映疾病的本质。寒证与热证 寒证寒证v概念:寒证乃感受阴寒邪气或阳衰阴盛所致,有虚实表里的不同:概念:寒证乃感受阴寒邪气或阳衰阴盛所致,有虚实表里的不同:v实寒证:见于感受阴寒
12、邪气实寒证:见于感受阴寒邪气(如淋雨如淋雨,衣单衣单,露宿等受寒或过服饮食生冷寒露宿等受寒或过服饮食生冷寒 凉凉),病急体壮者。病急体壮者。v虚寒证:见于内伤久病虚寒证:见于内伤久病,阳气耗伤而阴寒偏盛者。阳气耗伤而阴寒偏盛者。v表寒证:寒邪侵袭肌表所致表寒证:寒邪侵袭肌表所致.属于实寒。属于实寒。 v里寒证:寒邪客于脏腑者属于实寒里寒证:寒邪客于脏腑者属于实寒,阳气亏虚所致者属虚寒。阳气亏虚所致者属虚寒。v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寒遏阳气寒遏阳气,或阳虚阴盛或阳虚阴盛,温煦失职:寒水不化温煦失职:寒水不化(寒不消水寒不消水),津津 液未伤液未伤 。v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新病:恶寒,面色苍白,口淡
13、不渴,痰涕清稀,脘腹冷痛。久病:畏新病:恶寒,面色苍白,口淡不渴,痰涕清稀,脘腹冷痛。久病:畏寒喜暖,四肢厥冷,小便清长,大便溏烂,脉迟或紧。寒喜暖,四肢厥冷,小便清长,大便溏烂,脉迟或紧。v特点:畏寒、口不渴;小便清长;冷痛、得热则舒,脉迟紧。特点:畏寒、口不渴;小便清长;冷痛、得热则舒,脉迟紧。热证热证v概念:热证乃感受阳热邪气或阴虚阳亢所致概念:热证乃感受阳热邪气或阴虚阳亢所致,亦有虚实表里的不同:亦有虚实表里的不同:v实热证:见于感受火热阳邪或过服辛辣温热实热证:见于感受火热阳邪或过服辛辣温热,病急体壮者。病急体壮者。v虚热证:见于内伤久病虚热证:见于内伤久病,阴液亏损而阳热偏盛者。阴
14、液亏损而阳热偏盛者。v表热证:风热邪气侵袭体表所致表热证:风热邪气侵袭体表所致,属实热。属实热。v里热证:热邪内犯脏腑者属实热里热证:热邪内犯脏腑者属实热,阴液亏虚所致者属虚热。阴液亏虚所致者属虚热。v病因病机:病因病机:阳热偏盛阳热偏盛,功能亢奋功能亢奋 ;热盛伤津或阴虚津少;热盛伤津或阴虚津少 。v临床表现:恶热喜冷,面红目赤,四肢温热,口渴饮冷,烦躁多言,痰涕黄临床表现:恶热喜冷,面红目赤,四肢温热,口渴饮冷,烦躁多言,痰涕黄稠,吐血,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稠,吐血,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 燥,脉数。燥,脉数。v特点:特点: 恶热;口渴;小便恶热;口渴;小便短赤短赤;
15、喜冷;脉数。;喜冷;脉数。 寒证与热证寒热证的鉴别要点寒热证的鉴别要点 寒热寒热- 口渴口渴- 面色面色- 四肢四肢- 二便二便- 舌象舌象- 脉象脉象- 寒证寒证冷、不渴、白冷、不渴、白、冷冷、清稀、润、迟、静;清稀、润、迟、静; 热证热证热、渴、红赤热、渴、红赤、热热、短结、干、数、动。短结、干、数、动。概念辨析v表、肌表、表证: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表对应于里,两者互为存在表、肌表、表证: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表对应于里,两者互为存在的前提与条件。肌表:反指肌体的表层组织,包括毫毛、皮肤、皮下组的前提与条件。肌表:反指肌体的表层组织,包括毫毛、皮肤、皮下组织及附属腺体。表证:表证是六淫疫
16、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织及附属腺体。表证:表证是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所表现的较轻浅的证候的概括。表与里相对,肌表与内脏相对,气抗邪所表现的较轻浅的证候的概括。表与里相对,肌表与内脏相对,肌表为表,内脏为里。但不能机械地认为表证的部位一定在皮毛,皮毛肌表为表,内脏为里。但不能机械地认为表证的部位一定在皮毛,皮毛的病变一定是表证。的病变一定是表证。v里邪透表:指在里之邪气有向外透达之势,即病邪由较深的层次里邪透表:指在里之邪气有向外透达之势,即病邪由较深的层次转出于较浅的层次,不等同于里证转成表证。此处的表里为表里转出于较浅的层次,不等同于里证转成表证。此处的表里为表
17、里层次的概念,与表证里证的概念不同。层次的概念,与表证里证的概念不同。v寒象与寒证、热象与热证:寒象与热象是疾病的现象,寒证与寒象与寒证、热象与热证:寒象与热象是疾病的现象,寒证与热证是疾病的本质。寒证的临床表现以寒象热证是疾病的本质。寒证的临床表现以寒象“冷、凉冷、凉”为特点;为特点;热证的临床表现以热象热证的临床表现以热象“温、热温、热”为特点。但寒象不等于寒证,为特点。但寒象不等于寒证,热象不等于热证。因为临床上未必有寒象者都可诊断为寒证,热象不等于热证。因为临床上未必有寒象者都可诊断为寒证,热象者都可诊断为热证。如寒热真假证。热象者都可诊断为热证。如寒热真假证。练习病案分析练习病案分析
18、v练习病案(一)练习病案(一)v患者素体虚弱,面色晃白,畏寒特甚,手足患者素体虚弱,面色晃白,畏寒特甚,手足常凉,稍活动便气短汗出,近因事外出,深常凉,稍活动便气短汗出,近因事外出,深夜始归,次日晨起便感头痛、鼻塞、怕冷更夜始归,次日晨起便感头痛、鼻塞、怕冷更甚,体温甚,体温38oC,舌质淡,苔薄白,脉微细。,舌质淡,苔薄白,脉微细。v病案讨论病案讨论v提示:分阶段,依据辨证要点作寒热辨证及提示:分阶段,依据辨证要点作寒热辨证及表里辨证。表里辨证。答案答案v答案(一)病案分析示范:第一阶段:患者答案(一)病案分析示范:第一阶段:患者体虚日久,常有畏寒怕冷、手足冰冷、面色体虚日久,常有畏寒怕冷、
19、手足冰冷、面色晃白以及气短自汗等症,当属阳气不足、温晃白以及气短自汗等症,当属阳气不足、温煦失职之里虚寒证。第二阶段:由于阳气本煦失职之里虚寒证。第二阶段:由于阳气本虚,不耐深夜阴寒,遂见怕冷、发热(体温虚,不耐深夜阴寒,遂见怕冷、发热(体温38oC)、头痛、鼻塞、苔薄白等表症。阳气)、头痛、鼻塞、苔薄白等表症。阳气虚而鼓动乏力,故脉不浮而反见微细虚而鼓动乏力,故脉不浮而反见微细。虚实虚实 虚证虚证正气不足为主要矛盾所表现的证候。正气不足为主要矛盾所表现的证候。实证实证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所表现的证候。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所表现的证候。虚证虚证v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先天禀赋不
20、足,后天失调或病耗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病耗(饮食失调、生化不足;思虑劳倦太过;饮食失调、生化不足;思虑劳倦太过;房室不节;久病失治、误治;汗、吐、下、失血、失精等)房室不节;久病失治、误治;汗、吐、下、失血、失精等)阳气、阴液阳气、阴液以及精、血、津液、营、卫等亏虚不足所致证候,多涉及脏腑、骨髓等部位。以及精、血、津液、营、卫等亏虚不足所致证候,多涉及脏腑、骨髓等部位。v临床多为久病、势缓、耗损过多及体弱者。临床多为久病、势缓、耗损过多及体弱者。v特点:、正气不足特点:、正气不足松弛、无力、衰退。邪气可有可无、可强可松弛、无力、衰退。邪气可有可无、可强可弱。、内伤日久,起病缓。弱。、内伤日
21、久,起病缓。v类别:虚损程度不同,临床有不足、亏虚、虚弱、虚衰、亡、脱之类别:虚损程度不同,临床有不足、亏虚、虚弱、虚衰、亡、脱之别,但其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别,但其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实实 证证v概念: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或体概念: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正盛邪实为基本病理,所形成的各种临床证内病理产物蓄积,以正盛邪实为基本病理,所形成的各种临床证候的病理概括。候的病理概括。v特点:邪盛而正气不虚,邪不盛但正气异常强烈(如过敏),正特点:邪盛而正气不虚,邪不盛但正气异常强烈(如过敏),正邪剧争(此为实证根本特点),以有余、
22、亢盛、停聚为特点邪剧争(此为实证根本特点),以有余、亢盛、停聚为特点(邪邪气有余,机能亢奋,病理产物停聚气有余,机能亢奋,病理产物停聚)。v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v六淫六淫(疫疬、虫毒疫疬、虫毒)等邪气侵袭,正气抗邪等邪气侵袭,正气抗邪寒热显著,疼寒热显著,疼痛剧烈,呕吐咳喘明显,二便不通,脉实等。痛剧烈,呕吐咳喘明显,二便不通,脉实等。(病势亢奋,病势亢奋,急迫。急迫。)v脏腑功能失调,气化障碍,气机阻滞脏腑功能失调,气化障碍,气机阻滞痰、饮、水、湿、瘀痰、饮、水、湿、瘀血、宿食等有形病理产物壅聚停积于体内。血、宿食等有形病理产物壅聚停积于体内。v临床多为新病、暴病、剧烈、
23、体壮者。临床多为新病、暴病、剧烈、体壮者。虚实证鉴别虚实证鉴别 证候证候 虚证虚证 实证实证特点特点 松弛无力衰退松弛无力衰退 结实有力强盛结实有力强盛起病起病 缓、内伤日久缓、内伤日久 急、新病初急、新病初精神精神 神疲乏力神疲乏力 烦躁难安烦躁难安动态动态 喜静蜷卧喜静蜷卧 喜动伸足仰卧喜动伸足仰卧气息气息 声低气微声低气微 声高气粗声高气粗疼痛疼痛 喜温喜按喜温喜按 拒按痛剧拒按痛剧舌象舌象 舌淡胖嫩舌淡胖嫩 坚敛苍老坚敛苍老脉象脉象 无力无力 有力有力四、阴阳 概念及意义概念及意义: 阴阳是八纲之总纲,它既是辨别疾病属性的类证纲阴阳是八纲之总纲,它既是辨别疾病属性的类证纲领,能对各种病
24、情从总体上作最基本的概括,即阴领,能对各种病情从总体上作最基本的概括,即阴证与阳证,根据阴阳的基本属性,可以对疾病的症证与阳证,根据阴阳的基本属性,可以对疾病的症状、病位、病性、病势等进行阴阳分类,八纲中之状、病位、病性、病势等进行阴阳分类,八纲中之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证属阴。表、热、实证属阳,里、寒、虚证属阴。 阴阳辨证又有具体的辨证内容,如阴虚,阳虚,阴阴阳辨证又有具体的辨证内容,如阴虚,阳虚,阴盛,阳盛,亡阴,亡阳等证候,将在病性辨证中加盛,阳盛,亡阴,亡阳等证候,将在病性辨证中加以介绍。以介绍。阴证阴证 概念: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概念: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
25、等表现的里 证、寒证、虚证,具有向下、向内、不易发现、证、寒证、虚证,具有向下、向内、不易发现、 阴邪致病、病变较慢等特征者,均属阴证范畴。阴邪致病、病变较慢等特征者,均属阴证范畴。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阳虚生寒,阴证即阳虚之虚寒证。临床表现:阳虚生寒,阴证即阳虚之虚寒证。 其临床表现与虚实辨证中阳气虚相同。其临床表现与虚实辨证中阳气虚相同。 阳证阳证 概念: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概念: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 证、热证、实证,具有向上、向外、容易发现、证、热证、实证,具有向上、向外、容易发现、阳邪致病、病变较快等特征者,均属实证范畴。阳邪致病、病变较快等
26、特征者,均属实证范畴。病因病机: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阳盛则热,所以阳证即热证与实证。临床表现:阳盛则热,所以阳证即热证与实证。、狭义阴证与狭义阳证鉴别:、狭义阴证与狭义阳证鉴别:证型证型 阴证(虚寒)阴证(虚寒) 阳证(实热)阳证(实热)特点特点 沉静抑制、衰退晦暗沉静抑制、衰退晦暗 兴奋燥动、亢进明亮兴奋燥动、亢进明亮精神精神 萎靡不振萎靡不振 狂燥不安狂燥不安面色面色 苍白、暗淡苍白、暗淡 红赤红赤寒热寒热 身寒畏冷身寒畏冷 身热恶热身热恶热气息气息 低微低微 高亢高亢动态动态 蜷卧蜷卧 燥动燥动二便二便 尿清便溏尿清便溏 尿赤便干尿赤便干舌象舌象 质淡胖苔白滑质淡胖苔白滑 红绛苔黄燥红绛
27、苔黄燥脉象脉象 沉细弱微迟无力沉细弱微迟无力 浮洪数大实浮洪数大实滑有力滑有力 练习病案分析练习病案分析v练习病案(二)练习病案(二)v杨某,女,杨某,女,18岁。昨日午饭后突然恶心不适,旋即呕吐,胃脘岁。昨日午饭后突然恶心不适,旋即呕吐,胃脘疼痛胀满颇剧,嗳气,稍进饮食则疼痛更甚,大便微溏,小便疼痛胀满颇剧,嗳气,稍进饮食则疼痛更甚,大便微溏,小便黄,身倦,夜寐不安,月经正常,舌苔厚腻,脉沉弦。(选自黄,身倦,夜寐不安,月经正常,舌苔厚腻,脉沉弦。(选自施今墨临床经验施今墨临床经验)v提示:根据虚实证鉴别要点进行辨证分析。提示:根据虚实证鉴别要点进行辨证分析。v练习病案(三)练习病案(三)v
28、闫某,男,闫某,男,27岁。数年以耒,每于饭后即感脘腹痞满不适,有时微岁。数年以耒,每于饭后即感脘腹痞满不适,有时微感坠痛,嗳气,食欲不振,大便干结,睡眠欠佳,头晕,腰酸,身感坠痛,嗳气,食欲不振,大便干结,睡眠欠佳,头晕,腰酸,身倦,四肢无力,精神萎靡,体重明显下降,某医院诊为倦,四肢无力,精神萎靡,体重明显下降,某医院诊为 “胃下垂胃下垂”。面色苍白,舌苔白,脉细缓。(选自面色苍白,舌苔白,脉细缓。(选自施今墨临床经验施今墨临床经验) 答案v答案(二)(二)v答案(三)病案分析示范:患者久病,病势缓慢,体答案(三)病案分析示范:患者久病,病势缓慢,体弱神萎,以脾胃气虚,运化失职,升举无力为
29、主要病弱神萎,以脾胃气虚,运化失职,升举无力为主要病机变化;见面白,神萎,头晕,身倦,乏力,脘腹坠机变化;见面白,神萎,头晕,身倦,乏力,脘腹坠胀疼痛,食欲减退,脉细缓等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胀疼痛,食欲减退,脉细缓等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退,肢体松弛乏力等临床特征,故为虚证。退,肢体松弛乏力等临床特征,故为虚证。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包括 证候相兼证候相兼 证候错杂证候错杂 证候真假证候真假 证候转化证候转化一、一、证候相兼、表寒证:、表寒证:、表热证、表热证 、里寒证、里寒证 、里热证:、里热证:、表虚证:、表虚证:1 1、外感表虚、外感表虚( (伤风表证伤风表证) ) 2 2、内伤表虚证、内伤表虚证( (卫表不固证卫表不固证) ) 、表实证:、表实证:、里虚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妇女权益保障集体合同
- 《2025项目合作合同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卷(3)(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2025标准写字楼租赁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典范保险合同模板
- 2025装饰装修设计合同争议
- 2025年供气合同模板范文
- 2025私人房屋买卖合同书范本
- 2025在线签订劳动合同的操作流程
- 2025年网络广告投放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新型建筑材料应用论文
- 2024复合材料和增强纤维 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和金属组件十字拉伸强度的测定
- 《油气井增产技术》课件-63 拉链式压裂井场布置
- 水利工程竣工自查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2024年版)
- 震后学校维修合同书
- 手术室不良事件警示教育
- 李白:《将进酒》经典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19S406建筑排水管道安装-塑料管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