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漆画的女子形象塑造研究_第1页
中国古代漆画的女子形象塑造研究_第2页
中国古代漆画的女子形象塑造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ttps:/中国古代漆画的女子形象塑造研究中国古代漆画的女子形象塑造研究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的女子形象和长沙楚墓出土的舞女奁,以及它们与绘画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代漆画的女子形象塑造。关键词:漆画;女子;形象塑造1 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1.1 司马金龙的生平背景据墓志铭和魏书记载,司马金龙系晋宣帝司马懿弟太常馗之九世孙,司马金龙“后袭爵,拜侍中、镇西大将军、开府、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征为吏部尚书,太和八年(公元 484 年)薨,赠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谥康王”,葬于平城,即今山西大同城东石家寨。司马父子主要活动年代在明元帝到文成帝和献文帝至孝文帝期间,功高

2、位显,因与鲜卑上层贵族门当户对的政治联姻,备受朝廷的宠信。1.2 屏风漆画上的女子形象塑造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未能保持原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屏风板上所描绘的内容还是清晰可见的。整个画面分为上下四段,各段里分别绘以不同的主题和人物。漆画各段描绘的主题是帝王将相、列女、忠臣、孝子、圣贤等传统性故事,题材具有浓厚的儒教色彩。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巩固政权、宣传礼教,而把他们绘于屏风之上。对于屏风漆画上的古代女子形象塑造,笔者主要从构图、画面主次、比例关系、形体姿态、服饰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构图看,主要运用了上、下分层的构图方式,一般分为四层,每层均描述一至两个故事情

3、节;画面以重要的人物为主,环境与陪衬人物为辅,布置疏密有致,能够凸显出人物与环境的特定关系,这样的画面布置在视觉形式上虽然繁多复杂但是不凌乱且井然有序;比例关系的设定是按照故事中人物的重要程度决定的,运用突出主题、中心人物大于陪衬人物的手法,显示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屏风漆画上的女子形象都是采取背向后挺立的姿态,从头的前端到衣裳的后摆呈一巨大的曲线,头部小而衣服相对宽松,用线描技巧勾画出主体匀称而优美的姿态;女子服饰都是长袖宽口,后背飘曳着很长的缎带,腰部以下也飘着几条飘带,衣摆向后长长地拖到地面,其外缘徐缓地掀起波纹,从而使整个人物显得稳定均衡。以班婕妤辞辇图为例,画中汉成帝、班婕

4、妤形象高大,四个抬辇的侍从形象矮小。图中把四个脚夫的身材画得很矮,他们使出全身力气抬着汉成帝的乘辇;坐在乘辇里的汉成帝侧着身、扭着头深情地望着乘辇后的班婕妤;辇后的班婕妤拖着长裙,长缎带向上飘着,面容秀丽娇美,身材苗条清秀,拱着https:/手缓步前行。这幅图把班婕妤的形象绘制得高大、姿态优美,以此来显示辇后班婕妤的贤美形象。2 长沙楚墓出土的漆奁漆奁,多为古代女子盛梳妆用具的木质漆盒。长沙楚墓出土的漆画以漆奁为主。“舞女奁”较有代表性,是一种有盖的矮桶状的器型。在奁的腰围是一幅反映战国时期贵族宫闱生活的仕女风俗画,女子们纤细瘦小,是“楚王好细腰,城中多饿人”的形象描述。对于漆奁的女子形象塑造

5、,笔者主要从画面描绘、形体姿态、服饰以及服饰的颜色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画面描绘的是练习舞蹈的情节,人物动态描绘十分细腻,教舞的老舞师把两个袖子挽起至肘,挥着手中的鞭子,正在督促披着轻绡、两手在袖中微拱、左右摇摆的学习腰舞的女子,舞姿轻盈绰约;十一个女子中,有坐着、站着、正身、侧身、缓步与急趋等各种不同的姿态;所穿的服装,衣裙拖地,大袖宽下摆,衣裳外是像 V 字形状的领口黑衫,衬出里面的领和袖,腰间紧紧地束着腰带,所有舞者的衣物领口、袖口、腰带及下摆均为白色,与黑衫在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人物安排以及动作和姿态上,运用不断变化的方法,没有呆板重复的感觉。3 与绘画艺术的比较从这些出土的漆画可以

6、看出,无论是屏风上的贤德女子形象,还是漆奁上跳舞的女子形象,大都把主要人物放在中心位置;在人物形态的布置上,基本使两个以上的人物并立在一条线上;在处理人物画面的大小比例上,按照故事中人物的重要程度决定,这也是中国古代绘画一种最基本的形象塑造。以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与列女图卷女史箴图卷等绘画作品的比较为例:列女图卷是从列女传中挑选的几个故事所绘制的,女史箴图卷是根据西晋张华所撰写的女史箴而绘画的,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对顾恺之原画的模仿。把这两幅作品与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作比较,的确是有几处相似,题材内容上都属于传统的规劝图;构图布局上,重要的人物基本都在一条水平线上;最能体现它们是同

7、一系统作品的是在人物描绘上的服装样式以及匀称的姿态。漆画中的古代女子穿着长裙,宽阔的袖口、飘扬的衣带、低垂的后摆,表现出女子端庄大方、雍容华贵的气质。不管是人物的服饰穿着,还是构图的比例尺寸或者是人物排序的高低远近,都能区别人物身份的尊卑贵贱。例如,周室三母穿着华丽、高贵端庄;君王体态丰腴、气度不凡;而帝王、嫔妃身后的侍从、女婢及抬辇人物,则衣着朴素,比例矮小,而且待在次要的空间位置。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中国绘画发展史受封建等级思想局限的写照。衣带飘扬的轻巧倩丽特别能够体现出女子的婀娜姿态,这也是描绘古代女子形象的一种艺术符号。屏风漆画上的女子形象与列女图卷女史箴图卷这两幅绘画作品上

8、https:/的女子形象都是矜持端庄,雍容雅致,款款而行。但是它们也不完全是相同的,女子的形象塑造在屏风上的表现是为了警示后人,做以雅训,更看重的是意;在绘画上的塑造是士人画家对创造性的追求,更看重的是技巧。由于屏风漆画是在木板上刻画的,它是实用家具,做装饰用的,而绘画是在绢帛上描绘的,是用来观赏、收藏的,所以这两者之间的使用工具和展示方式都是不相同的,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它们也会使形象的塑造发生变化。例如,木板与绢帛的材质不同,塑造出来的形象会因为木板本身所有的肌理美而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效果,又或者,在有质感的绢帛上塑造的形象是木板的材质达不到的。4 结语漆画的女子形象塑造无论是在屏风、漆奁上,还是在绘画艺术中,都被表现得活泼生动、栩栩如生,从姿态中就能表露出人物身份和远近高低的空间关系。不管是为了警训后人还是为了表达画家的态度追求,漆画的女子形象塑造都是不可小觑的一部分。参考文献:1 赵庆峰.论漆画创作与题材表现J.大众文艺,2014(4).2 马琨.漆画的制作工艺J.艺术教育,2013(6).3 刘文韬.漆语言的探索 在创作中感悟漆画的肌理美D.华南理工大学,2013.4 张莉.漆画的“漆性”与“画意”D.苏州大学,2008.5 张丽.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 古田真一.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