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章古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探技巧新人教版_第1页
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章古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探技巧新人教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 1 文言文阅读-5-母准备参- 本训练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训练时间60分钟规范题(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导学号15650523敬晖,绛州太平人也。弱冠.举明经。圣历初,累除卫州刺史。时河北.新有突厥之寇,方 秋而修城不辍,晖下车谓曰:“金汤非粟而不守,岂有弃收获而缮城郭哉? ”悉令罢散,由 是人吏咸歌咏之。再迁.夏官侍郎,出为泰州刺史。大足元年,迁洛州长史。天后幸长安,令 晖知副留守事。在职以清干著闻,玺书劳勉,赐物百段。神龙元年,转右羽林将军。以诛张易之、昌宗功,加金紫光禄大夫,擢拜.侍中,赐爵平阳郡公,食实封五百户。寻进封 齐国公。天后崩,遗旨加

2、实封通前满七百户。晖等以唐室中 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仍 赐铁券,恕十死,朔望.趋朝。初,晖与彦范等诛张易之兄弟也,洛州长史薛季昶谓晖曰:“二凶虽除,产、禄犹在, 请因兵势诛武三思之属,匡正王室,以安天下。”晖与张柬之屡陈不可,乃止。季昶叹曰:“吾不知死所矣。”翌日,三思因韦后之助,潜入宫中,内行相事,反易国政,为天下所患, 时议以此归咎于晖。晖等既失政柄,受制于三思,晖每椎床嗟惋,或弹指出血。柬之叹曰:“主上畴昔为英王时,素称勇烈,吾留诸武,冀自诛锄耳。今事势已去,知复何道?”三思既深愤晖,以许州司功参军郑愔素被晖等废黜.,因令上表陈其

3、罪状。中宗诏曰:“则 天大圣皇后,往以忧劳不豫,凶竖弄权。晖等因兴甲兵,铲除妖孽,朕录其劳效,备极宠劳。 自谓勋高一时,遂欲权倾四海,擅作威福,轻侮国章,悖道弃义,莫斯之甚。咸宜贬降,出 佐遐藩。”晖到崖州,竟为周利贞所杀。睿宗即位,追复官爵,赠晖泰州都督,谥曰肃愍。(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一,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晖等以唐室中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 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B.晖等以唐室中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 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C.晖等以唐室中

4、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 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D.晖等以唐室/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3解析正确标点为:晖等以唐室中兴, 武氏诸王咸宜降爵, 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 武三思益怒,乃讽帝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弱冠”古指男子20岁,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是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 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B.“河北”指黄河以北,“河南”指黄河以南,与现代汉语的河北省、河南省的“河 北” “河南

5、”不同。“河”在古代专指黄河。C.“朔望”即朔日与望日。 夏历每月初一为朔日;“望日”指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旧历每月十五日;望日后一天为“既望”。D.“擢拜” “再迁”“进封”都可以表示提拔官职,其中“进封”还可以表示加封爵位和名号;“废黜”指降低一级或数级官职。解析“废黜”指革除或罢免官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敬晖勤于政事。他果断下令停止修城,放老百姓回乡收获庄稼,受到百姓赞许;在为 武则天管理留守事务中清廉能干,受到朝廷嘉奖。B.敬晖固执己见。洛州长史薛季昶劝敬晖乘着兵势诛杀武三思之流,纠正王朝的风气, 敬晖固执己见,拒不采纳,结果受到武

6、氏加害。C.敬晖受到诬陷。武三思凭借韦后的帮助,偷偷进入宫中行使宰相权力,改变朝廷政令,造成天下的大患,误导人们把责任推给敬晖。D.敬晖崖州遇难。武三思挑拨许州司功参军郑愔趁机上表给敬晖捏造罪名,唐中宗偏听 谗言,主观武断,把他贬到崖州,周利贞将其杀害。解析不采纳薛季昶建议的是敬晖和张柬之二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晖下车谓曰:“金汤非粟而不守,岂有弃收获而缮城郭哉?”(5分)译文:_稼而一味修筑城郭的?”(2)晖等既失政柄,受制于三思,晖每椎床嗟惋,或弹指出血。(5分)译文:_血。4解析(1)“下车”“粟”“缮”各1分,句意2分。(2)“受制于”“椎”“或”各1

7、分,句意2分。译文敬晖,是绛州太平人。二十岁参加明经科考试而中举。圣历初年,累官任卫州刺史。当时黄河以北出现突厥入侵,到了秋收季节还修城不止。敬晖到任就对大家说:“固若 金汤的城墙离了粮食也守不住,哪里有放弃收获庄稼而一味修筑城郭的? ”于是下令停止修 城放老百姓回乡收获庄稼,因此官吏百姓都歌颂他。后升任夏官侍郎,又出官任泰州刺史。 大足元年,调任洛州长史。武则天去长安,让敬晖担任副留守。在职任期间凭借清廉能干著 称,皇上嘉奖慰劳鼓励,赐给五彩绸百段。神龙元年,调任羽林将军。因为诛杀张易之、张昌宗有功,加授金紫光禄大夫的荣誉职 衔,被提拔为侍中,赐爵平阳郡公,食邑实际上被封给五百户。不久晋封为

8、齐国公。武则天 驾崩,遗旨加实封满七百户。敬晖因唐王朝中兴,武姓诸王都应降爵,上奏章论奏,于是武 氏均由王降低为公。武三思更加恼怒,于是怂恿皇帝明地里尊敬晖等为郡王,实际上免除他 的宰相职务。并赐给铁券,饶恕十次死罪,只初一、十五上朝。当初,敬晖与桓彦范等诛杀张易之兄弟,洛州长史薛季昶对敬晖说:“二位元凶虽然除 掉,像吕产、吕禄(西汉吕后之侄)那样的人还存在,应乘着兵势诛杀武三思之流,纠正王朝 的风气,用来使天下安定。”敬晖与张柬之屡次说这样做不妥,于是这事没有实行。薛季昶 叹息道:“我们不知死在什么地方了。”第二天,武三思凭借韦后的帮助,偷偷进入宫中, 实际上行使宰相职事,改变朝廷政令,造成

9、天下的大患,当时人们议论把责任归罪于敬晖。 敬晖等既已失去权柄,被武三思控制,敬晖悔不当初,常拍床叹息,有时弹指出血。张柬之 叹息道:“主上过去为英王时,一向勇烈,我们留下武三思之辈,本想自能诛除。今大势已 去,明白了又有何办法呢?”武三思也深恨敬晖等,挑拨曾被敬晖废黜的许州司功参军郑愔趁机上表陈述敬晖的罪状。中宗下诏:“武则天大圣皇后,过去因为忧劳身体不好,致使凶狠小人弄权。敬晖等兴动甲 兵,铲除弄权的小人,朕记得他们的功劳, 对他们很是尊重。敬晖自以为功劳高出世人一时, 就想权盖全国,擅自作威作福,轻视践踏国家典章,违背道德抛弃信义,没有谁比他更厉害 的。都应给予降职处分,贬到远州。”敬晖

10、到崖州,竟被周利贞所杀。睿宗即位,追复官爵, 赠敬晖泰州都督,谥号肃愍。经典題二、(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导学号15650524孙皎字叔朗,始拜护军校尉,领众二千余人。是时曹公数出濡须,皎每赴拒,号为精锐。迁都护征虏将军,代程普督夏口。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 为奉邑,自置长吏。轻财能施,善于交结,与诸葛瑾至厚.。委庐江刘靖以得失,江夏李允以众事,广陵吴硕、河南张梁以军旅,而倾心亲待,莫不自尽。皎尝遣兵候获魏边将吏美女以 进皎,皎更其衣服送还之,下令曰:“今所诛者曹氏,其百姓何罪?自今以往,不得击其老 弱。”由是江淮间多归附.者。尝以小故与

11、甘宁忿争,或以谏宁,宁曰:“臣子一例,征虏虽公子,何可专行侮人邪! 吾值明主,但当输效力命,以报所天,诚不能随俗屈典矣。”权闻之,以书让.皎曰:“授卿以精兵,委卿以大任,都护诸将于千里之外,欲使如楚任昭奚恤,扬威于北境,非徒相使逞5私志而已。夫居敬而行简,可以临民;爱人多容,可以得众。二者尚不能知,安可董督在远、御寇济难乎?卿行长大,特受重任,上有远方瞻望之视,下有部曲朝夕从事,何可恣意有盛 怒邪?今故烦诸葛子瑜重宣吾意。临书摧怆,心悲泪下。”皎得书,上疏陈谢,遂与宁结厚。后吕蒙当袭南郡,权欲令皎与蒙为左右部大督。蒙说权曰:“若至尊以征虏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

12、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权寤,谢蒙曰:“以卿为大督,命皎为后继。”禽关羽,定荆州,皎 有力焉。建安二十四年卒。权追录其功,封子胤为丹杨侯。(节选自三国志宗室传,有删节)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 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B.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 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C.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 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D.昔周瑜/程

13、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 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解析正确标点为: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 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与诸葛瑾至厚厚:交谊深厚。B.由是江淮间多归附 者附:归附。C.权闻之,以书让.皎曰让:谦让。D.爱人多容.,可以得众解析让:责备。容:宽容。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孙皎受到孙权重用。 他被任命为护军校尉, 带领号称精兵的两千多人,多次抵御曹军 的攻伐,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替代

14、程普督夏口。B.孙皎善于重用人才。 他委任刘靖负责6下属得失的处理,李允负责一般人事的安排,吴 硕、张梁负责军旅大事的工作,他们都竭心尽力。C.孙皎能够听人劝戒。他曾经因为小事与甘宁争吵负气,孙权写信劝戒,孙皎收信后, 写了奏疏表示谢罪,于是与甘宁结下深厚友谊。D.孙皎为国尽智尽力。他善待、晓喻并放回抓获的魏边守将官吏及美女,使江淮一带反 戈一击者甚多;在擒关羽、平荆州中竭尽全力。解析“使江淮一带反戈一击者甚多”分析不当。原文为“由是江淮间多归附者”,意 思是因此江淮一带归附他的人很多,而不是反戈一击的人很多。&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吾值明主,但当输效力命,以报所

15、天,诚不能随俗屈典矣。(5分)译文:_则!(2)二者尚不能知,安可董督在远、御寇济难乎?(5分)译文:_家的危难呢?解析(1)“值”“但”“屈”各1分,文意2分。(2)“尚”“远”“济”各1分,文 意2分。译文孙皎,字叔朗,起初被任命为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那时曹操多次出兵攻打濡须,孙皎常常赶赴抵御,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替代程普在夏口督战。黄 盖和孙皎的哥哥孙瑜去世后,孙皎合并了他们的部队。受赐沙羡、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封 地,自己设官置吏。孙皎看轻财物喜好施舍,善于结朋交友,与诸葛瑾关系最为友好。他委 任庐江人刘靖负责下属得失的处理,江夏人李允负责一般人事的安排,广陵人吴硕、

16、河南人 张梁负责军旅大事的工作,对他们倾心相待,他们都竭心尽力。孙皎曾派兵伺机抓获魏国边 境守将官吏及美女,让他们把这些人送到自己这儿来,然后给这些人更换衣服并送他们回去,同时下令说:“现在所要诛讨的是姓曹的,他的百姓有什么罪过?从今以后,不许攻击魏国 的老弱百姓。”因此江淮一带归附他的人很多。他曾因为小事与甘宁争吵怄气,有人劝说甘宁,甘宁说:“作为人臣大家是一样的,征 虏将军虽是公子,但凭什么专行侮辱人呢?我服侍圣明君主,只应尽力效劳,以报答君主厚 遇,确实不能随从世俗歪曲原则! ”孙权听说此事后,写信责备孙皎说:“让你统率精兵, 交给你重任,在千里之外统领诸将,是想像楚国任用昭奚恤一样,在

17、北部边境扬我军威,不 是白白地让你放纵个人意志。居家待人以敬,行事讲求简明,就可以统治百姓;以仁爱待人,宽容大度,就能得到众人拥护。 对于这两件事尚且不能理解,怎么能够在远方监督统领大军,抵御敌人、解救国家的危难呢?你已经成长为人才,特地授给你重任,上有远方朝廷的期待,下有亲兵朝夕随从,怎么可以任性地大发脾气呢?现特劳驾诸葛子瑜郑重传达我的心意。写 这封信时,我心里7颇为难过,泪随笔落。”孙皎收信后,写了奏疏表示谢罪,于是与甘宁结 下深厚友谊。后来吕蒙要袭击南郡,孙权打算命令孙皎与吕蒙为左、右部大都督。吕蒙上奏孙权说:“如果您认为孙将军有才能,就应该任用他;认为我吕蒙有才能,就应该用我吕蒙。过

18、去周 瑜、程普为左、右部都督,共同进攻江陵。虽说大事取决于周瑜,而程普自恃自己是沙场老 将,而且都是都督,于是两人不相和睦,险些误了国家大事,这正是眼前必须引以为戒的啊!”孙权由是醒悟,向吕蒙道歉说:“让你担任大都督,让孙皎为后续。”擒捉关羽,平定荆州, 孙皎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安二十四年孙皎去世。孙权追记他的功劳,封他的儿子孙胤为丹杨 侯。前沿题三、(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导学号15650525金幼孜,名善,新淦人。建文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检讨,与解 缙等同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五年,迁右谕德兼侍讲。明年北征,幼孜扈行,驾驻清水源, 有泉涌出

19、。幼孜献铭,劳以上尊。帝重幼孜文学,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幼孜据鞍起草 立就。使自瓦剌来,帝召幼孜等傍舆行,言敌中事,亲倚甚。自后北征皆从。十八年进文渊 阁大学士。二十二年从北征,中道兵疲。帝以问群臣,莫敢对,惟幼孜言不宜深入,不听。 次开平,帝谓幼孜曰:“朕梦神人语上帝好生者再,是何祥也? ”幼孜对曰:“陛下此举,_固在除暴安民。然火炎昆冈,玉石俱毁,惟陛下留意。”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还 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杨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是年十月命幼孜、杨荣、杨士奇会录罪囚于承天门外。诏法司,录重囚必会三学士

20、,委寄益隆。帝御西 角门阅廷臣制诰,顾三学士曰:“汝三人及蹇、夏二尚书,皆先帝旧臣,朕方倚以自辅。尝 见前代人主恶闻直言虽素所亲信亦畏威顺旨缄默取容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杜口朕与卿等当- = - -U- = - - - =- - - - - - - - = - - - - - r . .- -深用为戒。”幼孜等顿首称谢。寻乞归省母。明年,母卒.。宣宗立,诏起复,修两朝实录,充总裁官。三年持节.宁夏,所过询兵民疾苦,还奏之,帝嘉纳焉。宣德六年十二月卒。年六 十四。赠少保,谥文靖。幼孜简易静默,宽裕有容。眷遇虽隆,而自处益谦。名其宴居之室曰“退庵”。疾革时,家人嘱请身后恩,不听,曰:“此君子所耻也。

21、”(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五,有删节)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尝见前代人/主恶闻直言/虽素所亲信/亦畏威顺旨缄默/取容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 杜口/朕与卿等当深用为戒/B.尝见前代人主/恶闻直言/虽素所亲信亦畏/威顺旨缄默/取容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 杜口/朕与卿等当深8用为戒/C.尝见前代人主恶闻直言/虽素所亲信/亦畏威顺旨/缄默取容/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 杜口/朕与卿等当深用为戒/D.尝见前代人主恶闻直言/虽素所亲信/亦畏威顺旨缄默/取容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杜 口朕与卿等/当深用为戒/解析正确标点为:尝见前代人主恶闻直言,虽素所亲信,亦畏威

22、顺旨,缄默取容。贤 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杜口。朕与卿等当深用为戒。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文渊阁”在明代即内阁,是大学士等官员专门入直办事之所,属于秘阁禁地。B.“崩”指皇帝去世,诸侯或封爵王侯、公卿大臣去世叫“薨”,一般百姓去世叫“卒”。C.“梓宫”指帝王、皇后所用以梓木制做的棺材,也借指已死而未入葬的皇帝灵柩。D.“持节”指帝王派遣使者按规定持“旌节”作为信物行使地方军政权力或巡视地方。解析一般士大夫去世称“卒”,百姓去世称“死”。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金幼孜很有文采。他曾与解缙等人同在文渊

23、阁任职;随皇帝出征时,受命记载所访过 的山川要害,他在马鞍上当场起草,很快就写完了。B.金幼孜敢于直言。他随从皇上北征时,途中士兵疲惫,皇上向群臣问对策,没有人敢回答,只有金幼孜说不宜深入,皇上同意了他的意见。C.金幼孜深受器重。仁宗即位后,要求审查重案囚犯必须会同金幼孜、杨荣、杨士奇三 位学士一起办理,并曾亲口对三人表达了信任之意。D.金幼孜为人谦逊。 他平易近人,沉默寡言,心胸开阔,虽很受皇上宠信,但更加谦虚, 病重时仍拒绝了家人嘱咐他请求身后之恩的想法。解析“皇上同意了他的意见”理解不当,原文为“不听”。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幼孜扈行,驾驻清水源,有泉涌

24、出。幼孜献铭,劳以上尊。(5分)译文:_级给予慰劳。(2)陛下此举,固在除暴安民。然火炎昆冈,玉石俱毁,惟陛下留意。(5分)译文:_小心。解析(1)“明年”“扈行”“劳”各1分,文意2分。(2)“固”“炎”“留意”各19分,文意2分。译文金幼孜,名善,是新淦人。建文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户科给事中。明成祖即位后,改任翰林检讨,与解缙等人同在文渊阁任职,再升为侍讲。永乐五年,晋升为右谕德兼 侍讲。第二年北征,金幼孜随行。圣驾驻扎在清水源,有泉水涌出。金幼孜献上铭文,皇上 以最高等级给予慰劳。皇上敬重金幼孜的文学才华,所过访的山川要害之地,就命他加以记 载。金幼孜就在马鞍上当场起草很快写完。使者从瓦

25、剌来访,皇上召金幼孜等人靠近皇上的 车马而行,谈论敌方之事,对他很亲信和倚重。此后每次北征,金幼孜都随从。建文十八年 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建文二十二年金幼孜随从皇上北征,途中士兵疲惫。皇上向群臣问对 策,没有人敢回答。只有金幼孜说不宜深入北征,皇上不听。驻扎开平时,皇上对金幼孜说:“朕梦见神人两次说上帝爱惜生灵,这是什么兆头?”金幼孜回答说:“陛下此举,原本在 于除去暴虐安定百姓。但火烧昆仑,玉石俱焚,希望陛下多加小心。”皇上同意他的意见, 当即命他起草诏书,招抚各个部落。军队回到榆木川时,皇上去世。保密不发丧。杨荣到京 师报丧,金幼孜护棺椁返回。明仁宗即位,金幼孜被任为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

26、士。不久加封为太子少保兼武英殿 大学士。这一年十月皇上命金幼孜、杨荣、杨士奇在承天门外一起审查并记录囚犯的罪状。 皇上还下诏给法司,审查重案囚犯必须会同这三位学士一起办理,皇上对他们的委任更加器 重。皇上御临西角门阅览廷臣的制诰,对三学士说:“你们三人和蹇义、夏原吉两位尚书, 都是先帝的旧臣,朕正靠你们来辅佐。朕曾见前代君主不喜欢听直言,即使是一向所亲近的 人,也因为惧怕君主之威而顺从君主的旨意,缄默不言以讨好君主。贤良之臣,所言不被采 纳,便会退而闭口。朕与诸位爱卿应当深深地引以为戒。”金幼孜等人叩头致谢。不久,金 幼孜请求回家探视母亲。第二年,母亲去世。明宣宗即位,诏令金幼孜出来任职,修撰

27、两朝实录,充任总裁官。宣德三年,金幼孜持 节到宁夏,他所经过的地方,都询问士兵和百姓疾苦, 回来后上奏皇上,皇上都嘉许并采纳。 宣德六年十二月金幼孜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赠为少保,谥号文靖。金幼孜为人平易,沉默寡言,心胸开阔。虽很受皇上宠信,但他自己更加谦虚。他给自己起居之室命名为“退庵”。他病重时,家人嘱咐他请求身后之恩,但金幼孜不听从。 他说:“这种做法是君子所耻的行为。”四、(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9分)|导学号15650526杜棱,字雄盛,吴郡钱塘人也。世为县大姓。棱颇涉.书传,少落泊,不为当世所知。遂游岭南,事梁广州刺史新渝侯萧映。映卒,从高祖,恒典书记。侯景之

28、乱,命棱将领,平蔡 路养、李迁仕皆有功。军至豫章,梁元帝承制授棱仁威将军、石州刺史,上陌县侯,邑八百 户。侯景平,棱监义兴、琅琊二郡。高祖欲讨王僧辩,引棱与侯安都等共议,棱难之。高祖 惧其泄己,乃以手巾绞棱,棱闷绝于地,因闭于别室。军发,召与同行。及僧辩平后,高祖 东征杜龛等,留棱与安都居守。徐嗣徽引齐寇济江,攻台城,安都与木_警,绥抚士卒,未常解带。贼平,以功除 .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丹阳尹。永定元年,加 侍中、忠武将军。10寻迁中领军,侍中、将军如故。永定三年,高祖崩,世祖在南皖。时内无嫡嗣,外有强敌,侯安都、徐度等并在军中, 朝廷宿将,唯棱在都,独典.禁兵,乃与蔡景历等秘不发丧,奉迎

29、世祖,事见景历传。世祖即 位,迁领军将军。天嘉元年,以预.建立之功,改封永城县侯,增邑五百户。出为云麾将军、 晋陵太守,加秩二千石。二年,征为侍中、领军将军。寻迁翊左将军、丹阳尹。废帝即位, 迁镇右将军。光大元年,量置佐史,重授领军将军。太建元年,出为散骑常侍、镇东将军、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二年,征为侍中、镇右 将军。寻加.特进、护军将军。三年,以公事免侍中、护军。四年,复为侍中、右光禄大夫, 并给鼓吹一部,将军、佐史并如故。棱历事三帝并见恩宠末年不预征役优游京师赏赐优洽顷之卒于官时年七十赠开府仪同三 司丧事所须并令资给谥曰成其年配享高祖庙庭子安世嗣。(节选自陈书列传第六,有删改)13.下列

3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棱历事三帝/并见恩宠/末年不预/征役优游京师/赏赐优洽/顷之/卒于官/时年七十/赠开府仪同三司/丧事所须/并令资给/谥曰成/其年配享高祖庙庭/B.棱历事三帝/并见恩宠/末年不预征役/优游京师赏赐优洽/顷之卒于官/时年七十/赠开 府仪同三司/丧事所须/并令资给/谥曰/成其年配享高祖庙庭/C.棱历事三帝/并见恩宠/末年不预征役/优游京师/赏赐优洽/顷之/卒于官/时年七十/赠开府仪同/三司丧事所须/并令资给/谥曰成/其年配享高祖庙庭/D.棱历事三帝/并见恩宠/末年不预征役/优游京师/赏赐优洽/顷之/卒于官/时年七十/赠开府仪同三司/丧事所须/

31、并令资给/谥曰成/其年配享高祖庙庭/解析正确标点为:棱历事三帝,并见恩宠。末年不预征役,优游京师,赏赐优洽。顷 之,卒于官,时年七十。赠开府仪同三司,丧事所须,并令资给,谥曰成。其年配享高祖庙 庭。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棱颇涉书传,少落泊涉:涉猎。B.唯棱在都,独典.禁兵典:掌管。C.以预建立之功预:事先。D.寻加特进、护军将军力口:加封。解析预:参与。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11A.杜棱年少失意,成年得志。杜棱年轻时很落泊,在当时不知名,直到归顺陈高祖后, 开始负责文书记事,后来靠战功和能力,为官封侯,一生得意。B.杜棱能屈能伸,忠心耿耿。高祖曾因害怕他泄露自己的计谋,用手巾勒昏并关押他, 但后来杜棱留守京都抵抗北齐军立了大功,按功劳被提职升爵。C.杜棱临危不乱,处事得当。高祖驾崩,世祖在外。当时内无嫡系继承人,外有强敌, 朝廷宿将只杜棱在京独自支撑,他秘不发丧,迎奉世祖,稳住局面。D.杜棱功大位高,安享晚年。杜棱先后侍奉高祖、世祖、废帝三位皇帝,尤其有拥立世 祖之功,一生加官晋爵,晚年不参与征讨,悠闲自在,死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