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化”等词语的翻译看学术界的责任(精)_第1页
从“信息化”等词语的翻译看学术界的责任(精)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信息化”等词语的翻译看学术界的责任汉语词“信息化”出现的 http:/ class=infotextkey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也许更早,属于中国大陆各种媒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可是翻遍 近年出版的汉 http:/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英语文类词典,极少有收入该词的。总的趋势似乎是回 避。没有回避的,其翻译大多欠推敲,或失之随意。如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年出版的最新汉英词语词典,将“信息化”译为“ informa - tionize ”,此处显系动词,尚可理解;可接下去的词条“信息化社会”却译作 “informa

2、tionizationed society”,则匪夷所思,此处的informationizationed 显然是一个不成功的自造词。从 http:/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 英语的构词规则看,也是没有根据的。 2002 年由机械工 业出版社新出版的英汉信息技术词典收录了 informatization 一词,这个 词不是“土生土长”的http:/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 英语词, http:/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 英语词典中也查不到,显然借自法语。这本无不可,但 该词典中

3、的“信息化社会”却又用的是 informationized society。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由于英 文原文中没有一个现成的、 完全对等于汉语“信息化”的词所造成的。 自己 造, 把握不大,于是采取回避态度或变通译法。从这个角度看,这种态度多少 还算是严肃的。但是如果想当然地生硬造出一些 以 http:/ class=infotextkey 英语为母语的人们所不能接受或认同的词语来,这种做 法不能提倡。近年来英美出版的所有 http:/ class=infotextkey英语词典,包括一些国际公认的比较权威的 http:/ target=_blank cl

4、ass=infotextkey英语词典,均未收录大致可表达汉语中“信息化”一词 的含义的词。笔者在 2000 年末访美期间,曾与几位美国的语言学家和信息科学 家讨论这个问题,他们众口一词的意见是:英文中没有一个现成的词可表达 “信息化”的含义,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考虑根 据 http:/ tar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 英语的构词习惯造一个,当然也可考虑借用法语的informatization ,或者采用其他变通做法,有人甚至建议可否用popukarizing/extending information technokogies 来表达。我国的一些涉外报刊在涉及

5、“信息化”一词的翻译时,也多少反映出某 种无奈和犹豫不决的态度。仅以中国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 (China Daiky) 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在翻译“信息化”一词时,至少用过以下四种译 法:1.i nformatio nakizati on2.1nformatio nizatio n3.1nformatizatio rmation technokogy或 the use or appkication ofin formatio n tech nokogy1 是较早的用法;2 和 3 是近时期的用法,其中,information 词借自法语,目前似有普及的趋势;而 in f

6、ormatio nization和in formatio nakizati on则都是自造词,但前者似乎与 http:/wwwunwen1.n et/yi ngyul unwen/ target=_bla nkclass=i nfotextkey英语的构词习惯更接近一点,从语言使用的 http:/wwwunwen 1. net/ji ngjil unwen/ target=_bla nkclass=i nfotextkey经济原则出发,可能也更容易流行一点。但是在两种语言的接触过程中,如果这两种语言对要表述的某一概念没有现成的完全的对等 词,而其他有影响的语言刚好有,且从构词特点等衡量尚可接受

7、,那么借用不 失为一种可选择的策略,因此借自法语的in formatization也可与in formatio nizatio n起流通,将来依照“适者生存”的原则决定取舍。北京市办了一个刊物叫首都信息化,封面附 http:/wwwunwen1.n et/yi ngyul unwen/ target=_bla nkclass=infotextkey英语译文,就是用的 Capitak Informatization。先不论这样译是否是最佳选择,但至少可以说人们已开始把目光投向informatization这个法语词了。此外,China Daiky ,Beijing Review 等报刊也开始采用

8、 informatization这一说法,说明这个词有流通的可能。在中国日报网站编的汉英最新特色词汇中,收录了 “信息化”一词,译为 informatize 。这个 http:/ target=_bla nkclass= in fotextkey英语词在近几年国内外的正式出版物中,笔者还是第一次看见,显然是编者在借用法语词in formatizati on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加以改造,自造了一个动词,使汉语词“信息化”已经足够多 的http:/wwwunwen1.n et/yi ngyul unwen/ target=_bla nk class= in fotextkey 英语表达方式中又增添了

9、一个新词。在商务印书馆 2003 年出版的新华新词语词典中,编者干脆把“信息化”译作了“ informationakize the nationak economy and society”。显然是按编者对“信息化”一词的引申理解翻译的,作为词条词的翻译,这样处 理似不妥。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把“信息化”一词译作 in formation tech nokogy 即pkication 或 using IT 当然也是一种选择。在我国对外宣传的正式出版物或 对外广播中,特别是在“十六大”宣传文件中,“大力推进信息化”就译为“ en ergeticakky appky IT”;另一句“坚持用信息化带动

10、工业化”译为“ Itis n ecessary to persist in using IT to propek in dustriakizati on”。但是不管怎么说,像“信息化”这种使用频率极高且语义单一,又不大 可能引起歧义的词,一下子冒出五六种,甚至更多的译法,至今未有一种广为 接受的统一译名,使人们无所适从,不能不说是中国翻译界和 http:/wwwunwen1.n et/yi ngyul unwen/ target=_bla nkclass=i nfotextkey英语界的一大憾事。有时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同一个“信息化”,能冒出来两三种不同的译法,而根据上下文看,它们之间并无区

11、 别,这至少反映了译者在翻译时的犹豫不决。事实上,汉语中的许多词或词组,在 http:/wwwunwen1.n et/yi ngyul unwen/ target=_bla nkclass=i nfotextkey英语中都没有完全对等的说法,这是文化差异带来的一种正常现象。把这类词或词组翻译成 http:/wwwunwen1.n et/yi ngyul unwen/ target=_bla nkclass=i nfotextkey英语,第一需要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切忌想当然;第二要有相关领域的学者的参与,对其中有些影响较大、使用频繁的词语,还 应有中外学者的共同参与。用新造词的办法来表述某一

12、文化背景中的概念并非 不可,但更应慎之又慎,如以 network 为基础造出一个 networkization 来表达 汉语中的常用词“网络化”就显得很生硬,为什么不用networking 呢?又如把汉语中常说的“误区”译作 wrong region,会让人不知所云,为什么不译作kong-standing mistaken idea或干脆译作 misunderstanding 呢?英译汉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也不少。先不说整段原文的理解和翻译,就是 词语翻译中也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此处仅举一例:现在大家广为使用的 In ternet ,有关部门曾建议推广“因特网”的译法(即音译+意译),但效果似乎

13、并不理想。现在各种媒体上常使用的,除了 “因特网”的译法外,至少还有“国际互联网”、“互联网”、“网际网”等,或者干脆不翻译,直接用In ternet ,基本上是各行其是。造成这个冋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 http:/wwwunwen1.n et/y in gyu lunwen/ target=_bla nk class=i nfotextkey英语中首字母大写的 In ternet(首字母大写时前面应加定冠词 the,即 the In ternet)和首字母小写的 in ternet 是有区别的。建议用“因特网”来译 the In ternet的学者们,其初衷肯定是好的,他们无非是想用“因特网”来表示采用 TCP/IP 协议的全球性的、最大的通信网络。该网络把世 界上许多大小不等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译法实际上并未减少这 两个词在翻译中的混乱,而是适得其反,造成了多种译法并存的状况。无论是 In ternet 还是 internet ,其中的前缀“ in ter - ”都含有“相互”的意思,因 此按实际含义把 the Internet译为“国际互联网”,而把首字母小写的in ternet 译作“互联网”就完全可以对它们加以区分了。 考虑到首字母小写的 in ternet实际上很少使用,因此用简称“互联网”来指称首字母大写的 In terne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