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分类汇编声学_第1页
2013年中考分类汇编声学_第2页
2013年中考分类汇编声学_第3页
2013年中考分类汇编声学_第4页
2013年中考分类汇编声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序号考地标注试题及其解析11(2013·南充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 B.声波不能传递能量C.“震耳欲聋”说明卢音的音调高。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声学知识。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所以A选项正确;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所以B选项错误;“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所以C选项错误;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物体振动也不会使我们听到声音,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11(2013·滨州中考)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生活标志符号的了解。题中A是禁

2、止转弯的标志;B是道路限重标志;C是禁鸣喇叭的标志;D是道路限速标志,与声现象有关的是C。11(2013·泰安中考)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声音特性的认识。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度或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或特色,频率是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轻声”和“大声”是对声音大小的描述,指声音的响度。故选B.11(2013·淄博中考)2.【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声音的利用,听

3、诊器不能增大心脏的振幅,听诊器利用了固体传声能量损耗小的特点,使医生听的更清楚。11(2013·安徽中考)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A项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这个现象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B项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故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塑料小球振动的振幅增大,故响度变大.C项尺子振动越快听到声音越高,说明音调和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D项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证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选

4、D11(2013·杭州中考)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频率 D传播声音的物质解析:选D.本题考查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影响声音传播速度大小的因素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和介质的温度,同一声音介质不同,声速不同,同一介质,温度不同,声速不同故选D,A、B、C都是声音的特性,与传播速度无关。11(2013·烟台中考)解析:选B。本题考查乐音的三要素相关知识。轻敲、重敲鼓,改变了鼓发声时的振幅,即改变了鼓发声时的响度。11(2013·武汉中考)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

5、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现象的知识.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用扩音器讲课,为了减少声音的发散,增大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可以改变音叉的振动幅度,改变发声体的响度,瓶中水的高度不同,敲击时瓶子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11(2013·江西中考)11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妻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鼓声是由鼓锤振动产生的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解析】选B。本题考查声音

6、的产生、传播与声音的特征。A、鼓的振动发声,通过空气传播,使人能听到鼓声,A正确;B、鼓声主要是鼓振动发声,而不是鼓锤,B错误;C打鼓的力越大,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正确;D、辨别声源,主要是通过音色来区分,D正确。11(2013·泸州中考)19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知识点的综合:声音产生的原因-物体的

7、振动,所以B中物体不振动就发生是错误的;声音的特性中音调和音色应用,声音的音调是由发声体频率决定的,而音色是判断发声体不同的因素,所以D中“闻其声而知其人”是由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噪声危害的控制“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的;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就是声音传递能量的佐证11(2013·南京中考)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现象的知识。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A项正确;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传

8、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项错误;我们能听见声音,至少满足物体振动、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有良好的听觉系统三个条件,C项错误;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不是根据单调,D项错误。11(2013·广东中考)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人耳能听到各种频率的声音C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A对;振动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频率也不同,能引起人听觉的声的频率范围是大于20HZ,小于20000 HZ,所以B错;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

9、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C、D都不正确。11(2013·白银中考)【解析】选A。音色用来描述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不同的人即使说出相同的暗语,但发声的性质仍然是不同的,即音色不同。故选A.11(2013·邵阳中考)【解析】选D。本题考查噪声的知识。题图中所示的标志表示禁止鸣笛,故选D。11(2013·荆门中考)16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大象的语言声音对人类来说是一种超声波D声波不能传递能量【解析】选B。本题考查声现象。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选项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10、的,B选项正确;大象的语言声音是次声波,C选项错误;声波可以传播能量,D选项错误。故选B。11(2012·株洲中考)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声吶探测鱼群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解析】选B.本题考查声音的利用。选项A利用声音探测鱼群,获得的是信息;选项B振动击碎结石,传递的是能量,故符合题意;选项C,胎儿的发育情况,获得的是信息;选项D,是否有障碍物或昆虫也是获得信息11(2013·河北中考)1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

11、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 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 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声现象的理解;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固体中最快,气体中最慢;物体振动产生声音,需要通过介质传入耳朵,才能听到声音;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入耳处减弱;用手指改变琴弦的松紧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改变发声的音调。011(2013·咸宁中考)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输路径上隔离和吸收声波D.人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

12、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传播与声音的特征。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可知A错误;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此可知B错误;防治噪声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接收处”,“禁鸣喇叭”是防止喇叭振动发声,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错误;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发声体,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D正确。11(2012·梅州中考)【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图像的辨别.影响音调的因素是频率,在图中体现为周期的倒数,在初中阶段,我们观察完成一个完整的波形所用时间相同即周期、频率、音调都相

13、同;响度影响因素是振幅,在图中体现为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幅度,甲乙两图振幅相同,所以响度相同;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即波的细微形状,所以音色不同,故选C11(2013·天津中考)【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声音特性的认识。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改变了笛子中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就改变了空气柱振动的频率,频率改变,所发乐音的音调改变,故选A。11(2013·潍坊中考)4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炼,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声音( )A. 晌度增大,音调不变 B. 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 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14、 D. 响度不变,音调降低【解析】选 C。本题考查声现象的有关知识。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正常播放与快速播放时的音量不变,这就说明两种情况播放时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变,而快速播放时发出声音的频率变大,而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快速播放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升高。11(2013·潍坊中考)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C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其有能量【解析】选AD。声音

15、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选项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选项错误;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嗓声,故C选项错误;超声波的高频率振动在带动“结石”振动的过程中将其粉碎,故D选项正确。11(2013·德州中考)【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现象的相关知识.声波具有能量,A正确;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外观做成喇叭状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B正确;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正确;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而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人耳可以听到,故不是次声波,D错.故选D.11(2013·扬州中考)手掌按住正在

16、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面停止了振动,故鼓声消失了.故选D. 11(2013·自贡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相关知识,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产生;

17、音色是声音的特色,由发声提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人的音色一定不同;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声波的频率要在这一频率范围内,且音量到达人耳达到0dB才能听得见;击碎结实需要能量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11(2013·湛江中考)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解析】选A. 本题考查乐音的特性。我们能分辨出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不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不同,而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即A选项正确。11(2013·兰州中考)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18、.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C.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只能传播信息,不能传播能量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相关知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低声细语”是说声音较弱,B正确。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传播介质,声音是不能到达人耳的。声音有两大作用,一是声音能传递信息,二是声音能传播能量。11(2013·聊城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

19、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现象的相关知识.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声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应选D。12(2013·菏泽中考)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如果换了其它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特征.声音的品质叫音色,也叫音品,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决定音色的因素

20、: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振动方式。声纹锁能够识别主人的声音,主要依据的是音色。答案:音色12(2013·福州中考)15如图11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特性。,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嘴对着吹孔吹时,引起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笛声.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还跟发声体的长度、粗细、松紧程度有关。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改变了发声体的长度,故改变了声音的音调答案:振动;音调12(2013·济

21、宁中考)小满用手机往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在接电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不同来判断的。妈妈让他说话大声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三特征。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因此小满可以依据音色判断是妈妈在接电话;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说话声音大些这时增大了声音的响度。【答案】音色 响度12(2013·临沂中考)如图1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特性。晓雯用弓拉动琴弦,琴弦因振动而发声;表演中不断改变手指控制的琴弦的长度,琴弦振动的频

22、率发生改变, 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答案:振动 音调12(2013·泰州中考)将钢锯条以图6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_而发出声音。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_会改变(选填“响度”或“音调”)【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及特性。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会使尺子的发生频率不同,因此其音调不同,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答案:振动 音调12(2013·遂宁中考)星光大道推出的一名歌手叫石头,他可以模仿刘德华、李双江、腾格尔、黄宏等不同演员的声音,惟妙惟肖,被称为“魔喉”,他主要模仿这些人的 。【解析】

23、本题考查声音的三要素.音色是由发音体决定的,因此它能区别不同人的说话声和不同乐器的声音。故模仿的是音色答案:音色13(2013·广州中考)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2)设海水密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 (3)真空中声速是 解析: 本题考查此处考察声速的影响因素、回声测距的知识,考察学生读表、总结能力。(1)根据表格判断相同介质,不同温度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在不同介质,光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传播速度大于液体中传播速度,但软木头例外(2)超声波通过的总路程s=vt=1531m/s×2s=3062m,则L=s/2=3062m/2=1531m;(3)声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