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人机工程学第三章第三章 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w 颜色的心理作用w 颜色有3种特性:明度、色调、饱和度颜色对人心理的影响w 冷暖感w 兴奋和抑制w 前进和后退w 轻重感w 轻松和压抑感w 软硬感w 膨胀色与收缩色色彩调节在作业场所中的作用w 作业题第三节:人体生物力学特性w 一、人体各部分的操纵力w 二、人体运动速度与准确度w 自学w 三、影响人体作用力的因素w 体重、体位、个体因素第三节第三节 疲劳疲劳一、疲劳与事故一、疲劳与事故 疲劳会使作业者操作者劳动者产生一系列精疲劳会使作业者操作者劳动者产生一系列精神症状、身体症状和意识症状,势必会影响神症状、身体症状
2、和意识症状,势必会影响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发生事故。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发生事故。1.睡眠休息不足、困倦引起的事故睡眠休息不足、困倦引起的事故2.反应和动作迟钝引起的事故反应和动作迟钝引起的事故3.重体力劳动的省能心重体力劳动的省能心理引发事故理引发事故二、疲劳的定义二、疲劳的定义w 疲劳问题的研究由早期的以物质代谢为疲劳问题的研究由早期的以物质代谢为重点的重点的生理学疲劳生理学疲劳发展到生理的综合作发展到生理的综合作用并考虑人的用并考虑人的心理特性心理特性,逐渐扩展。,逐渐扩展。疲劳的特点w 疲劳引起全身症状,表现出疲劳引起全身症状,表现出大脑疲劳大脑疲劳w 有限制身体过度劳动,具有防护身体
3、安有限制身体过度劳动,具有防护身体安全的作用。全的作用。w 疲劳与作业内容与环境有关,当作业内疲劳与作业内容与环境有关,当作业内容和环境改变,疲劳可以减弱和消失。容和环境改变,疲劳可以减弱和消失。w 感觉和疲劳有时不一定同步发生。感觉和疲劳有时不一定同步发生。(过劳(过劳死)死)w 疲惫的中国,每年60万人“过劳死” w 在6月20日的韩国经济中有一则消息名为疲惫的中国,加班现象蔓延,每年60万过劳死!文中说,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人均劳动时间已超过日本和韩国。随着加班的“普及”,年轻人死在办公室的例子屡见不鲜。这样一则消息,这样一个数据,被我们的邻邦“忧心忡忡”的刊登在了他们
4、的报纸上,而碰巧看到了这个消息的国人们,恐怕连忧心忡忡的时间都没有,也许只会无可奈何的摇摇头叹口气,为自己和自己的亲人朋友祈祷不会被累死!w 用生命加班,华为员工胡新宇过度劳累病逝 w 5月晚,年仅25岁的深圳华为公司员工胡新宇因工作任务紧迫持续加班近1个月,导致过度劳累,全身多个器官衰竭,离开人世。w 一位员工说:“床垫文化”是华为精神的象征 w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为员工说,从进入公司第一天起,每个人就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发挥到最大值。 w 胡新宇“过劳死”追踪:w 胡新宇每天工作到凌晨3点,睡在实验室的床垫上,早上9点又开始工作。”w 六招让“过劳死”远离你 “过劳死”的前五位直接
5、死因是:冠心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过劳死”与一般猝死几乎没什么不同,但其特点是隐蔽性较强,先兆不明显。那么,该如何远离过劳死呢?1.坚持体育锻炼;2.保持心情舒畅;3.合理调整饮食;4.适度休息;5.定期体检;6.积极治疗原发病。w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了一份各国“带薪假期”时间长短的排行榜。巴西和立陶宛以41天位居榜首,中国以21天排名最后一位。不少国内上班族看后表示,别说21天,连这一半的带薪假期都没有。呵呵!已经是最低了,还是假的w疲劳的分类疲劳的分类按疲劳的来源:生理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按疲劳的来源:生理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按疲劳引发的部位:精神疲劳、肌肉疲
6、劳、神按疲劳引发的部位:精神疲劳、肌肉疲劳、神经疲劳经疲劳按疲劳的程度:一般疲劳、过度疲劳、重度疲按疲劳的程度:一般疲劳、过度疲劳、重度疲劳(人受损伤的程度)劳(人受损伤的程度)w典型的几种疲劳典型的几种疲劳个别器官疲劳(局部疲劳感个别器官疲劳(局部疲劳感局部血流阻断机局部血流阻断机理)理) 全身性疲劳(全身性疲劳全身性疲劳(全身性疲劳力源耗竭机理)力源耗竭机理) 智力疲劳(中枢变化机理)智力疲劳(中枢变化机理) 技术性疲劳(中枢变化机理)技术性疲劳(中枢变化机理) 心理性疲劳(中枢变化机理)心理性疲劳(中枢变化机理) w疲劳产生机理四种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疲劳产生机理四种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1.
7、 疲劳物质累积机理肌肉或血液中有些物质,疲劳物质累积机理肌肉或血液中有些物质,如乳酸、丙酮酸、白细胞介素如乳酸、丙酮酸、白细胞介素6等物质,等物质,随疲劳程度的加深而增加。随疲劳程度的加深而增加。2. 力源耗竭机理肌肉活动到疲劳时,能源物力源耗竭机理肌肉活动到疲劳时,能源物质如糖元、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等的含量质如糖元、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等的含量下降。下降。3. 中枢变化机理与生化变化机理强烈或单调中枢变化机理与生化变化机理强烈或单调的劳动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细胞贮存的能源的劳动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细胞贮存的能源迅速消耗引发保护性抑止,以避免神经细胞迅速消耗引发保护性抑止,以避免神经细胞的进一步
8、损耗并进行恢复。的进一步损耗并进行恢复。4. 局部血流阻断机理肌肉收缩,肌肉变得僵局部血流阻断机理肌肉收缩,肌肉变得僵硬,内压增大,引起局部或全部血流阻断,硬,内压增大,引起局部或全部血流阻断,产生局部疲劳感。产生局部疲劳感。案例:案例: 南非开普敦大学的保拉南非开普敦大学的保拉罗布森安斯丽教授和她的同事最新罗布森安斯丽教授和她的同事最新的研究发现,一种叫的研究发现,一种叫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6(IL6)的人体信号分子)的人体信号分子在提醒大脑何时降低运动速度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长时间运动在提醒大脑何时降低运动速度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长时间运动后血液中后血液中IL6含量要比正常时高含量要比正常时高
9、60至至100倍,即使给健康人注倍,即使给健康人注射射IL6,他们也会产生疲劳感。,他们也会产生疲劳感。 为验证为验证IL6是否影响运动员的表现,罗布森是否影响运动员的表现,罗布森安斯丽对安斯丽对7名名高水平的赛跑运动员进行了实验,分别给他们注射了高水平的赛跑运动员进行了实验,分别给他们注射了IL6和安和安慰剂,然后记录他们跑慰剂,然后记录他们跑10公里后所用的时间。一周后,实验内公里后所用的时间。一周后,实验内容翻转过来。研究小组发现,注射安慰剂的几名运动员平均比容翻转过来。研究小组发现,注射安慰剂的几名运动员平均比平常快了近平常快了近1分钟,而原来他们跑完分钟,而原来他们跑完10公里的时间
10、大约是公里的时间大约是41分钟,分钟,尽管只有尽管只有1分钟的差距,但对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罗布森分钟的差距,但对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罗布森安安斯丽教授的这项研究发表在加拿大斯丽教授的这项研究发表在加拿大应用生理学杂志应用生理学杂志上。上。罗布森罗布森安斯丽对这项研究尤其感兴趣,因为她自己的运动生安斯丽对这项研究尤其感兴趣,因为她自己的运动生涯便部分由于患了一种被称为涯便部分由于患了一种被称为“表现低下综合症表现低下综合症”的疾病而不的疾病而不得不提前结束。罗布森得不提前结束。罗布森安斯丽回忆说:安斯丽回忆说:“忽然间感到跑忽然间感到跑5公里公里的路程,第二天就感觉自己跑了一个马拉松一样。的路
11、程,第二天就感觉自己跑了一个马拉松一样。”她希望自她希望自己的研究对研究慢性疲劳症有帮助。己的研究对研究慢性疲劳症有帮助。-源自互联网源自互联网三、影响疲劳的因素w 生理疲劳:w 劳动方式、速度、强度、持续时间、身心活动因素,照明、温度、湿度工作环境w 心理疲劳:w 受环境影响较大(比赛胜负双方)、劳动内容单调、性格差异、智商水平w四、疲劳的测量方法四、疲劳的测量方法1.疲劳自觉症状调查疲劳自觉症状调查疲劳度自测(生活用)疲劳度自测(生活用) 测试方法:如果你有下列症状就选上,没有就不选。然后点击查看,测试方法:如果你有下列症状就选上,没有就不选。然后点击查看,看你的疲劳度!看你的疲劳度!早晨
12、不能按时醒来,醒后懒得起床。早晨不能按时醒来,醒后懒得起床。走路抬不起腿。走路抬不起腿。不想参加社交活动,尤其不愿见陌生人。不想参加社交活动,尤其不愿见陌生人。懒得讲话,说话声音细而短,自觉有气无力。懒得讲话,说话声音细而短,自觉有气无力。坐下后不愿起来,时常托腮呆想发楞。坐下后不愿起来,时常托腮呆想发楞。说话、写文章不时出错。说话、写文章不时出错。记忆力下降,想不起朋友的叮嘱或者忘掉几小时记忆力下降,想不起朋友的叮嘱或者忘掉几小时前的事情。前的事情。提不起精神来,过分地想用茶或者咖啡提神。提不起精神来,过分地想用茶或者咖啡提神。口苦、无味,食欲差,饭菜没有滋味,厌油腻,口苦、无味,食欲差,饭
13、菜没有滋味,厌油腻,总想在饭菜中加些刺激性调料。总想在饭菜中加些刺激性调料。吸烟、饮酒的嗜好有增无减。吸烟、饮酒的嗜好有增无减。耳呜、头昏、目眩、眼前冒金星、烦躁、易怒。耳呜、头昏、目眩、眼前冒金星、烦躁、易怒。眼睛疲劳,呵欠不断。眼睛疲劳,呵欠不断。下肢沉重,休息时总想把脚架在桌上。下肢沉重,休息时总想把脚架在桌上。入睡困难,想这想那,易醒多梦。入睡困难,想这想那,易醒多梦。打盹不止,四肢像抽筋一般。打盹不止,四肢像抽筋一般。结论:结论:13项轻微疲劳,项轻微疲劳,应该注意休息。应该注意休息。3项以上重度疲项以上重度疲劳,或潜伏有疾劳,或潜伏有疾病,建议去医院病,建议去医院检查。检查。疲劳自
14、觉症状调查表(生产用)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表(生产用)日本产业卫生学会疲劳研究会提供的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表,认为疲日本产业卫生学会疲劳研究会提供的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表,认为疲劳是由劳是由精神因子,身体因子和感觉因子精神因子,身体因子和感觉因子构成的,在这三个因子构成的,在这三个因子中,每个列出中,每个列出10项调查内容,后进行分析,借以评价作业内容、项调查内容,后进行分析,借以评价作业内容、作业条件对员工的影响。作业条件对员工的影响。表2 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表注:上述多数疲劳自觉症状都是在较为繁重劳动中才会出现的。注:上述多数疲劳自觉症状都是在较为繁重劳动中才会出现的。2.触觉两点阈值测定触觉两点阈值测
15、定 当皮肤表面上的两个点同时受到刺激时,如果当皮肤表面上的两个点同时受到刺激时,如果两点间距离在两点间距离在50 mm以上,任何人都能清楚以上,任何人都能清楚地感受到两点的刺激。但是,当两点距离缩地感受到两点的刺激。但是,当两点距离缩短到一定值以后(正常情况下小臂约为短到一定值以后(正常情况下小臂约为20 mm),只感觉是一个刺激点,其值称为两),只感觉是一个刺激点,其值称为两点阈值。作业疲劳越甚,感觉越迟钝,此值点阈值。作业疲劳越甚,感觉越迟钝,此值上升越多。上升越多。两点阈测量器(或两点阈量规)(two-point aesthesiometer)是测定人体各部位两点阈值的仪器,是为皮肤觉特
16、别是触觉感受而设计制作的,其构造包括一个游标卡尺和A、B两个刺激点,量脚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并在刻度上读出来。使用两点阈测量器必须垂直降落,让两个尖点重力均匀地接触皮肤,接触时间不能超过2秒种。两点阈是触觉定位的一种测量方式。人体各部位的触觉定位准确性和各部位的触觉感受性的大小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两点阈值高,说明这部位触觉感受性低。因此,通过皮肤两点阈的测定,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触觉的感觉能力。一般来说,手指和面部的两点阈最小,肩部和大腿,小腿部位的两点阈最大。 3.膝腱反射阈的测定膝腱反射阈的测定膝腱反射:坐位,两小腿自然悬垂或足着地;膝腱反射:坐位,两小腿自然悬垂或足着地;或仰卧,膝稍屈,以
17、手托腘窝,叩击髌骨下或仰卧,膝稍屈,以手托腘窝,叩击髌骨下缘股四头肌肌腱,引起小腿伸直。缘股四头肌肌腱,引起小腿伸直。腱反射的活跃程度以腱反射的活跃程度以“+”号表示,正常为号表示,正常为(+),减低为(),减低为(+),消失为(),消失为(0),活),活跃为(跃为(+),亢进或出现阵挛为(),亢进或出现阵挛为(+)。)。小知识: 何谓神经系统检查(反射) 反射是对感觉刺激的不随意运动反应,通过神经反射弧完成。反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脑和脊髓)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和效应器(肌肉,腺体等)组成,并受大脑皮质的易化和抑制性控制,使反射活动维持一定的速度、强度(幅度)和持续时间。
18、临床常用的是简单的肌肉收缩反射。 反射检查比较客观,但仍须病人合作,肢体放松,保持对称和适当位置。叩诊锤叩击力量要均匀适当。检查时可用与患者谈话或嘱患者阅读,咳嗽或两手勾住用力牵拉等方法,使其精神放松,以利反射的引出。 腱反射:是刺激肌腱、骨膜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因反射弧通过深感觉感受器,又称深反射或本体反射。 4.频闪融合阈值频闪融合阈值 在工程心理学中,常用闪光融合阈限值表示在工程心理学中,常用闪光融合阈限值表示大脑意识水平,来说明人体的机能状况。频大脑意识水平,来说明人体的机能状况。频闪融合阈限值越高,大脑意识水平也越高;闪融合阈限值越高,大脑意识水平也越高;相反,精神疲劳或困倦时,频闪融合阈限值相反,精神疲劳或困倦时,频闪融合阈限值变低。变低。受试者观看一个频率可调的闪烁光源,记录工作前、后受试者可分辨出闪烁的频率数。具体做法是先从低频闪烁做起,这时视觉可见仪器内光点不断闪光。当增大频率,视觉刚刚出现闪光消失时的频率值叫闪光融合阈;光点从融合阈值以上降低闪光频率,当视觉刚刚开始感到光点闪烁的频率值叫闪光阈。它和融合阈的平均值叫临界闪光融合值。人体疲劳后闪光融合值降低,说明视觉神经出现钝化。这一方法对在视觉显示终端(VDT)前面的工作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无线固定接入台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方锤T型组合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数码多媒体音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井控装置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生物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习题课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生物:第六章细胞生命历程及减数分裂测试卷评讲(第2课时)教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动物儿歌》课文仿写范文素材
- 新疆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计算方法(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中国自动崩解时限检查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新疆伊宁市第七中学2025年初三下-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西部计划考试考题及答案
- 2024上海市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场地及其设施设置规范-
- DB37-T 2673-2019 医疗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标准-(高清版)
- 2023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福建农林大学)
- 玻璃工艺学:第8章 玻璃的熔制
- 黄元御“下气汤十二方”治诸多内科杂病疑难重症
- 第3章品牌识别及品牌符号
- 肝硬化-本科授课课件
-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蒋勋眼中的宋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