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纸带问题(带参考参考答案)_第1页
专题:纸带问题(带参考参考答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整理专题:纸带问题一、利用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1.1.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小,点迹稀疏的地方表示速度大。2 2若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就可判断物体做匀速运动,若点与点间距越来越大,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例 1 1 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C )A A .点迹均匀,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 B B.点迹变稀,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C C.点迹变密,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D D.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1 1平均速度:两点间平均速度,这里 x x 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或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到

2、), t t 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2 2瞬时速度: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由此点前后两点间的平均速 度表示,例:如下图所示XACXBDVBV,Vc二VBD二ACtBD三、加速度的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1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在相邻相等时间(T 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x =aT22 2、若是不相邻但相等的时间(T T)内的位移之差,则有:Xn-Xm=( n-m)aT23 3、若是有多段位移,则利用逐差法:a/X6 X5灯严X2X1)(3T)2专题练习1 1、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50Hz 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

3、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 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标明 A A,第六个点下标明 B B,第一个点下标明 C C,第十精心整理六个点下标明 D 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 E.E.测量时发现 B B 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AC 长为 14.5614.56 cm,cm, CDCD 长为 11.1511.15 cm,cm, DEDE 长为 13.7313.73 cm,cm,贝卩(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1)_ 打 C 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 m/s,m/s,(2)(2)_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m/S,e(3)(3)_ ABAB 的距离应为cm.cm.2、研

4、究小车的匀变速运动,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图中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 频率为 50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m/s2,打 P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 v=?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 0、1、2、3、4、5 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 点到 0 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1)计数点 4 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

5、V4=_m/s,(2)(2)_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 = m/ s2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 A A、B B、C C、D D E 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 4 4 个(1)_根据纸带可判定小车做动(2) 根据纸带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B=_m/sm/s,vC=_m/sm/s,vD=_m/sm/s(3)_ 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m/sm/s5 5、下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是 50Hz50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2) ABCABC 兎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4 4、实验中如图1 13-

6、2-73-2-7 所示为一条记录小点没画出来。(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3-2-75519Q05 27.60H-60.30-105.60-A A、B B 两点间距 s=s=;C C 点对应的速度是(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 纸带的加速度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精心整理6 6、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0 0、1 1、2 2、3 3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3 3 个打出的点没有在图上标出。图中画出某次实验将米尺靠在纸带上进行测量的情况,读出图中所给的测量点的读数分别是 cmcm cmcm cmcm 和 cm;cm;计算出

7、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m/sm/s2(取二 位有效数字)。7 7、在研究某物体的运动规律时,打点计时器打下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 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Hz,50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a a_,打 E E 点时物体的速度VE=_,打 G G 点时物体的速度V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专题:纸带问题(参考答案)专题练习1 1、根据题意可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T=0.1s(1 1) C C 点是 AEAE 的中间时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有:VC“AE

8、AE,4.56仇1513.73)10m/s“986m/stAE4(2 2)利用逐差法,有:a=XcE:AC“5 13.73)2-14.5610冷/宀2.58m/s2(2T)2(2汉0.1)2IIr 1*j2.90单位:cjoixAB=(xAC -xAB)ixAB-XAC-2xAB,得:14.562.582cm二5.99cmL4O 1.702.012.302.62ABCDE(3(3)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x = xDE-xCD=13.73cm11.15cm = 2.58cm2 2、根据题意可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T=0.1s精心整理根据公式xn-xm=(n - m)aT

9、2,得:a =二(530-呵叫川二0.80m/s?4T24 0.12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 g : =5.30Cm42.1叽0.80Cm,则x2=论=x二2.90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有:3 3、根据题意可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T=0.1s(1 1)4 4 点是 3 3 到 5 5 的中间时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有:V4讥5=卷14.55-6.45)10m/s = 0.405m/st350.2(2 2)利用逐差法,有:2(3T)(19.70一6.45)2一6.4510

10、,m/S2= 0.756m/S2(3 0.1)24 4、根据题意可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T=0.1s(1 1)xAB= 7.50cm,xBC= 27.60 - 7.50 = 20.10cm,xCD= 60.30 - 27.60 = 32.70cm,则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为:X =XBC- XAB二XCD- xBC二XDE- x。= 12.60cm,因此可以看出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有(3)利用逐差法,有:a= XcE)ACJ105.627.60)-27.6010冷/=12.6m/s2(2T

11、)2(2汉0.1)2vB-VAXAC=27.60 10m/s=1.38m/s,vC= VAE二经=1056010m/s = 2.64m/stAC2tAE.45 5、根据题意可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T=0.1s(1 1)0.02s0.02s(2 2)0.70cm,0.70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有精心整理(3)(3)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 讥二aT2,得:a=旨 姿C10-0.9010m/s2=0.20m/s2T20.126 6、根据题意可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8sT=0.08s10.0010.00; 12.6012.60; 22.60;22.60; 30.0030.00根据公式Xn-Xm=(n m)aT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