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ttp:/ 课程特点课程特点n简单、面广;简单、面广;n实践性强:是一门工程类专业课,注重应用;实践性强:是一门工程类专业课,注重应用; n规定多:规定多: ISO/IEC(国际)、(国际)、 ANSI/TIA/EIA(美国)、(美国)、EN50173(欧洲)(欧洲)、GB、GB/T 、YD/T (我国);(我国); n系统性差,全面掌握难,工作前景乐观。系统性差,全面掌握难,工作前景乐观。 n 要求要求n重视重视n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n搞好教学反馈搞好教学反馈http:/ v讲述智能建筑的基本知识;v讲述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及其主要特点;v讲述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技术标准;
2、v讲述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http:/ http:/ 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智能大厦的最高层控制中心,它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将各子系统连接为一体,对整个大厦实施统一管理和监控,同时为各子系统之间建立一个标准信息交换平台。 SIC应满足下列要求 接口界面要标准化、规范化,以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及通信。 对整个建筑物系统实施统一管理和控制。 对建筑物内各个子系统的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并且要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及信息通信能力。 http:/ http:/ 实现智能建筑内各种图像、文字、语音及数据等数据的高速通信。而且它还可以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相连,交流信息 一般包括以下系统电话系统传真系统会议电视和
3、会议电话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可视图文系统电子邮件信箱系统数据传输系统计算机局域网络卫星通信系统 http:/ 一般包括以下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空调及通风监控系统照明监控系统安防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交通监控系统http:/ 由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组成的信息传输通道,可以传输数据、语音、影像和图文等多种信息。它是智能建筑中连接“3A”系统各类信息设备的基础设施,采用积木式结构、模块化设计、统一的技术标准,满足智能建筑信息的传输要求 http:/ n智能建筑实质上是利用电子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将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建筑艺术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适合现代信息化社会综合要求的建筑物,综合布线
4、系统正是实现这种结合的有机载体。 http:/ 楼宇自动化(Building Automation,BA) 通信自动化(Communication Automation,CA)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 布线综合化(Generic Cabling System ,GCS ) BASICOACA综合布线综合布线综合布线http:/ 北京的京广中心和中华大厦, 上海的博物馆、金茂大厦和浦东上海证券交易大厦, 广东的国际大厦,深圳的深房广场等,开创了国内智能建筑的先河。http:/ http:/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些发达国家就在高层建筑中采用电子器件组成控制系统
5、60年代末,开始出现数字式自动化系统 70年代,楼宇自动化系统迅速发展,采用专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控制和显示 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智能化建筑物 n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贝尔实验室于80年代末期率先推出了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CS),其代表产品是SYSTIMAX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简称为SYSTIMAXPDS)。该系统经我国国家标准GB/T 503112000命名为综合布线系统GCS(Generic Cabling System),通常所说的综合布线系统是指结构化布线系统 http:/ 综合
6、布线系统的兼容性是指其设备或程序可以用于多种系统。延用传统的布线方式,会使各个系统的布线互不相容,管线拥挤不堪,规格不同,配线插接头型号各异,从而造成网络内的管线与插接件彼此不同而不能互相兼容。 n开放性 对于传统布线而言,一旦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布线方式和传输介质。如果要更换一种设备,则原来所有的布线必须全部更换。如果对已完工的布线做上述更换,则既麻烦,又将增加大量资金的投入。而PDS布线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国际标准,因而对现有各著名厂商的品牌均是开放的,当然对通信协议也同样是开放的。http:/ 由于综合布线系统中所有的信息系统都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和物理星型拓扑结构,因此可以
7、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使用起来非常灵活。一个标准的插座既可以接入电话,又可以用来连接计算机终端,实现语音点和数据点的转换。整个系统在组网时灵活多样,能够适应各种结构的局域网。n可靠性 由于传统布线各系统互不兼容,因此在一个建筑物内存在多种布线方式,各系统之间会形成交叉干扰,从而使各个系统可靠性降低,势必影响到整个建筑系统的可靠性。PDS布线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网络,所有器件都通过WLCSA及ISO等组织的质量认证,保证PDS的电气性能。而且在布线过程中,每条信息通道都要采用专门测试仪器测试线路阻抗、衰减率、串扰等电气性能,以保证传输质量。http:/ 综合布线系统通
8、常采用光纤与双绞线相结合和星型结构的物理布线方式,这种方式十分合理地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系统各部分都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并在安装施工过程中经过了严格的检查和测试,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在技术性能上优良可靠,完全可以满足目前和今后的通信需要。n经济性 综合布线过程是对各种线缆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线路走向,统一施工的过程,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布线、重复施工,节省了线材,节约了人工,从整体上节省了投资,提高了效益。http:/ ANSI/TIA/EIA 568A、B、C:商业建筑物电信综合布线标准 ANSI/TIA/EIA 569A: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路径及空间距标准 ANSI/TIA/EIA
9、 570A:住宅电信布线标准 ANSI/TIA/EIA TSB67: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传输性能现场测试规范 ANSI/TIA/EIA TSB72:集中式光缆布线准则 ANSI/TIA/EIA TSB75:大开间办公环境的附加水平布线惯例http:/ 英国、法国、德国等国联合于1995年7月制定了EN50173一般电缆连接系统标准,供欧洲一些国家使用。n各国制定的标准有所侧重n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SO/IEC)于1988年开始,在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制定的有关综合布线标准基础上进行修改,于1995年7月正式公布ISO/IEC 11801:1995(E)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物
10、综合布线,作为国际标准,供各个国家使用。http:/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一部分:总规范(YD/T 926.12001)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二部分:综合布线系统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YD/T 926.22001)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三部分:综合布线系统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YD/T 926.32001) 2007年年10月,我国正式发布了月,我国正式发布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规
11、范(GB 503112007)和)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收规范(GB 503122007)国家标准。)国家标准。 http:/ 国际标准将其划分为3个子系统和工作区布线 美国标准把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6个独立的子系统 我国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则建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按照7个子系统进行设计。 http:/ http:/ 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及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接插软线)组成 。http:/ 水平干线子系统是将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与楼层管理间的管理器件相连的线缆,为星型结构。为4对屏蔽、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光缆。 特点:处于特点:
12、处于同一楼层上,线缆一端接在管理间的配线架上,另一端接在信息插座上。http:/ 管理间子系统位于楼层配线间或设备间内 。其主要功能是对本层楼所有的信息点实现配线管理及功能变换,以及连接本层楼的水平子系统和垂直子系统。其主要设备是配线架、机柜、交换机或集线器、跳线、理线器等。布线配线系统即为配线架,由各种各样的跳线板和跳线组成 http:/ 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和楼层管理间之间的线缆组成,是指负责从主交换机到分交换机之间的布线。 安装地点:在建筑物的弱电竖井内 线缆类型:大对数 电缆或光缆http:/ 设备间是一个安放公共通信装置(通信设施、配线设备)的场所,是线路管理的集中点。即通常所说的
13、网络中心机房或信息中心机房。 设备间子系统将各种公共设备如计算机主机、数字程控交换机、各种控制系统等与主配线架连接起来。 为便于设备的搬运和各种汇接,设备间的位置通常选在每一幢大楼的13层。 http:/ 建筑群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建筑物组成,这些建筑物彼此之间要进行信息交流。 建筑群子系统是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线缆组成。 建筑群综合布线所需要的硬件:大对数电缆、光缆和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保护设备。 敷设方式3种:架空、直埋和地下管道,或者是这三种的任何组合,根据造价及建筑群的具体现场环境而定。 http:/ 建筑群配线设备(Campus Distributor,CD):终接建筑群主干
14、线缆的配线设备。 建筑物配线设备(Building Distributor,BD):为建筑物主干线缆或建筑群主干线缆终接的配线设备。 楼层配线设备(Floor Distributor,FD):终接水平电(光)缆和其他布线子系统线缆的配线设备。 集合点(Consolidation Point,CP):楼层配线设备与工作区信息点之间水平线缆路由中的连接点。可以设置集合点,也可不设置集合点。 信息点(Telecommunications Outlet,TO):各类电缆或光缆终接的信息插座模块。 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TE):接入综合布线系统的终端设备。http:/ 工作区
15、配线子系统(电信间,管理间) 干线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设备间 进线间 管理电信间设备间http:/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http:/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http:/ n综合布线系统由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与传统的布线相比,综合布线系统在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http:/ 503112007)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国家标准 n综合布线系统一般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美国标准把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6个独立的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我国国家标准则建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按照7个子系统进行设计,包括: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和管理。 http:/ 、 、 和 等四个主要特征。(2)智能建筑由 、 、 、 和 五大部分组成。(3)与传统布线相比,综合布线在 、 、 、 、 和 等方面具有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