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共46张PPT)_第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共46张PPT)_第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共46张PPT)_第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共46张PPT)_第4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共46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3.57 3.57亿人次,亿人次, 20172017年春运年春运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创新高。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创新高。一年一度的春运,经常为外一年一度的春运,经常为外电形容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电形容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迁徙。周期性人口迁徙。思考:春节时期人口为什么会发生大规模的迁移?思考:春节时期人口为什么会发生大规模的迁移? 人口大迁移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人口大迁移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要是古代发生这种事情会有什么影响呢?要是古代发生这种事情会有什么影响呢?第第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四大经济区的形

2、成四大经济区的形成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2.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是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 ,在特定区域内所生产在特定区域内所生产的产品,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的产品,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经济重心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

3、是在全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夫山西饶材、竹、夫山西饶材、竹、榖榖、纑纑、旄、玉石;山东多、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棻、梓、姜、桂、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千

4、里往往山出釭釭置:此其大较也。置:此其大较也。史记史记货殖列传货殖列传 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分为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分为哪几大经济区?哪几大经济区?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山西、山东、江南、龙门碣石以北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经济区经济区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特点特点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山东山东山西山西江南江南龙门碣龙门碣石以北石以北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巴蜀地区巴蜀地区 山西山西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古时南方有

5、古时南方有瘴气瘴气(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成的毒气 )江江南南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塞塞外外塞外天寒雪景塞外天寒雪景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塞外草原上的马群塞外草原上的马群塞塞外外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经济区经济区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特点特点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山东山东黄河流域黄河流域鲁鲁冀豫冀豫( (崤函分界崤函分界) )农业区,经济农业区,经济实力较强实力较强( (山山东最发达东最发达) ),是全国经济重是全国经济重心。心。自然条件优越,开自然条件优越,开发

6、早,人烟稠密。发早,人烟稠密。山西山西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关关中河西、巴蜀中河西、巴蜀江南江南长江以南长江以南原始森林覆盖原始森林覆盖经济实力较弱经济实力较弱地势复杂,气候炎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技术落后龙门碣龙门碣石以北石以北山东、山西以山东、山西以北北( (塞内、塞外塞内、塞外) )畜牧区和半农畜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经济半牧区,经济实力有限实力有限气候寒冷,土地贫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瘠。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山东山东(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也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产地。是最重

7、要的粮食产地。四大经济区特点四大经济区特点山西山西(崤山以西,以关中为主,以(崤山以西,以关中为主,以及河西、巴蜀等地区,属于传统的及河西、巴蜀等地区,属于传统的农业区农业区)江南江南(长江以南,地势复杂。人口稀(长江以南,地势复杂。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少,生产技术落后. .还没有开发)还没有开发)龙门碣石以北龙门碣石以北(畜牧业或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半农半牧区,分分塞内、塞内、塞外)塞外)黄河流域,经济重心黄河流域,经济重心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2、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1 1)区域的多样性)区域的多样性 多样性主要是指地域分布

8、上的特点。多样性主要是指地域分布上的特点。(2 2)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想一想:上述概况反映了当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什想一想:上述概况反映了当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么特点?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请思考:江南地区是如何从落后、荒凉变成一个经请思考:江南地区是如何从落后、荒凉变成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的?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的? 正是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并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才正是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并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才使得江南变得如诗如画。使得

9、江南变得如诗如画。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请思考:历史上中原人口有几次大的迁徙?具体请思考:历史上中原人口有几次大的迁徙?具体是什么?是什么?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时间:两晋时期时间:两晋时期原因: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原因: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影响: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影响: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中原人口纷环境迅速恶化,中原人口纷纷向南方迁徙。纷向南方迁徙。1、三次南迁高潮、三次南迁高潮(1)第一次高潮)第一次高潮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八王之乱八

10、王之乱 指指291291306306年爆发的一场西年爆发的一场西晋皇室内部争权夺位的战争。参晋皇室内部争权夺位的战争。参加这场混战的是赵王司马伦、齐加这场混战的是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王司马冏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王司马颙颙(音(音)、长沙)、长沙王司马王司马乂乂、东海王司马越和汝南、东海王司马越和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一共有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一共有八个诸侯王八个诸侯王, ,历史上称为历史上称为“八王八王之乱之乱”。 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中原)大疾疫,兼以饥馑,百姓又为寇

11、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贼所杀,流尸满河,白骨蔽野。 晋书晋书食货志食货志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永嘉之乱是指公元永嘉之乱是指公元311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的乱事。晋初重行分封,终致八王之洛阳,掳走晋怀帝的乱事。晋初重行分封,终致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社会不稳,胡人遂乘时入侵。乱,加以天灾连年,社会不稳,胡人遂乘时入侵。 永嘉行永嘉行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紫陌旋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紫陌旋幡暗相触

12、,家家鸡犬惊上屋。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唐)张籍(唐)张籍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2)第二次高潮)第二次高潮时间:唐朝中期时间:唐朝中期原因:安史之乱原因:安史之乱影响: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影响: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北方人口再到严重破坏,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南方经济实力大度南迁,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高。为提高。 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安史之乱形势图安史之乱

13、形势图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靖康之乱靖康之乱 11261126年,金人攻破汴京;次年,将宋徽宗、宋钦宗及许多年,金人攻破汴京;次年,将宋徽宗、宋钦宗及许多百姓俘虏押往北方,使汴京一片残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百姓俘虏押往北方,使汴京一片残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之乱。(3)第三次高潮)第三次高潮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历史上,中原人口几次大迁徙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历史上,中原人口几次大迁徙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共同原因:共同原因:统治阶级内乱统治阶级内乱和和少数民族的攻伐少数民族的攻伐导致了导致了北方频遭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

14、使社会经济凋敝,北方频遭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战争导致中原人口三次南迁。民不聊生。战争导致中原人口三次南迁。 古人曾把人民流亡的原因总结为五逃:古人曾把人民流亡的原因总结为五逃:“一曰天(天灾),二一曰天(天灾),二曰官(政府的徭役),三曰军(供给军队物资),四曰钱(高利曰官(政府的徭役),三曰军(供给军队物资),四曰钱(高利贷),五曰愚(经营不善)。贷),五曰愚(经营不善)。”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请思考: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对南方产生了哪请思考: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对南方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些重大影响?2、人口南迁的影响、人

15、口南迁的影响 (1 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江南经济,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实力大为提高。(2 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生产工具和技术,改,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3 3)带来了新的)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4 4)促进了江南的)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民族融合。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 1)中原人口南迁,补充了大量的)中原人口南迁,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也带去了,

16、也带去了先进的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和和技术技术(2 2)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3 3)南方生产条件和)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比较优越比较优越(4 4)江南统治者为了增强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江南统治者为了增强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5 5)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江南)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江南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时期时期开发南移表现开发南移表现开发南移程度开发南移程度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六朝时期)(六朝时期)中唐以后中唐以后两宋时期两宋时期南移影响南移影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表中国古代经济

17、重心南移表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1 1)孙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初步开发)孙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初步开发2 2、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过程、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过程 无风尘之警,区域之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内,晏如也。(江(江南)南)地广野丰,民勤本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业,一岁或稔( (丰收之丰收之年年) ),则数郡忘饥。,则数郡忘饥。宋书宋书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增加;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出现了建康商业的进步;

18、出现了建康这样人口百万的大城市。这样人口百万的大城市。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荆江大堤今貌(始建于荆江大堤今貌(始建于东晋东晋)秦淮河坝复原图秦淮河坝复原图 南北朝南北朝时期,江南建筑了时期,江南建筑了许多堤坝,用以调节水位高低,许多堤坝,用以调节水位高低,用于排洪和蓄水灌溉。用于排洪和蓄水灌溉。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2 2)中唐以后的全面开发)中唐以后的全面开发 中唐以后,长江流域的中唐以后,长江流域的扬州和益州(成都),商业扬州和益州(成都),商业繁荣,经济地位已凌驾于长繁荣,经济地位已凌驾于长安、洛阳之上,当时有安、洛

19、阳之上,当时有“扬扬一益二一益二”的说法。唐朝后期,的说法。唐朝后期,国家财政支出主要仰仗江淮国家财政支出主要仰仗江淮财赋。财赋。各行业均逐渐超越北各行业均逐渐超越北方方。宁波唐代它山堰遗址宁波唐代它山堰遗址注意:超越北方不等于取代北方,全国的经济中心仍在北方。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唐代唐代,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唐后期,扬州,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唐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时有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时有“天下之盛,扬天下之盛,扬为首为首”之说。之说。 唐唐代代扬扬州州城城遗遗址址 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

20、南移位于运河枢纽的位于运河枢纽的扬州,成为全国的经扬州,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南北水路商济中心。南北水路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也从此启航和停泊。船也从此启航和停泊。市区内商贾众多、邸市区内商贾众多、邸店林立,最繁华的街店林立,最繁华的街道道“十里长街市井十里长街市井连连”,到了晚上,也,到了晚上,也使千灯照碧云,一派使千灯照碧云,一派繁华景象。繁华景象。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杭州北关夜市杭州北关夜市 宋朝南迁后,更致力于宋朝南迁后,更致力于南方的经济建设,经济上南方的经济建设,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中国古代中国古

21、代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南移的过程完成。过程完成。(3 3)宋代以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宋代以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注意:政治中心和重心仍在北方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南南宋宋圩圩田田今今貌貌 圩田(围田):在湖泊、河流内四周筑堤,圩田(围田):在湖泊、河流内四周筑堤,然后抽走堤内的水,造成农田。堤上设有闸门,然后抽走堤内的水,造成农田。堤上设有闸门,水灾时关闸防洪,旱灾时开闸放水灌溉。水灾时关闸防洪,旱灾时开闸放水灌溉。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杭州北关夜市,钱塘八景之杭州北关夜市,钱塘八景之一,系旧时武林门北运河两岸街一,

22、系旧时武林门北运河两岸街市夜景。当时外地游西湖者,晚市夜景。当时外地游西湖者,晚间返归多集于此,因而成景。间返归多集于此,因而成景。西湖志西湖志卷三:卷三:“盖水陆盖水陆辐辏之所,商贾云集。每至夕阳辐辏之所,商贾云集。每至夕阳在山,则樯帆卸泊,百货登市,在山,则樯帆卸泊,百货登市,故市不于日中而常至夜分,且在故市不于日中而常至夜分,且在城闉之外,无金吾之禁,篝火烛城闉之外,无金吾之禁,篝火烛照如同白日,凡自西湖归者,多照如同白日,凡自西湖归者,多集于此,熙熙攘攘,人影杂沓,集于此,熙熙攘攘,人影杂沓,不减元宵灯市。不减元宵灯市。” 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南南

23、方方北北 方方朝代朝代 人口(户)人口(户)占全国户占全国户口比例口比例 人口(户)人口(户)占全国户口占全国户口比例比例西西汉汉247068519.8 9985785 80.2唐唐朝朝392041543.25148529 56.8北北宋宋11224760 62.96624296 37.1 比较表中南北人口数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比较表中南北人口数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历史现象?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材料一材料一 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材料二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三材料三 “苏湖熟,天下

24、足。苏湖熟,天下足。”材料四材料四 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结合上述材料探究经济重心南移产生的影响。结合上述材料探究经济重心南移产生的影响。南方南方114114北方北方4848南南直直浙浙江江福福建建四四川川广广西西江江西西湖湖广广广广东东北北直直山山东东山山西西河河南南陕陕西西2727262611119 92 2222212125 5171713135 511112 2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南方士人在唐宋之际的一系列改革运动中所起南方士人在唐宋之际的一系列改革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一次大似一次的作用一次大似一次唐中叶的永贞革新是一场唐中叶

25、的永贞革新是一场为时短暂的政治改革运动,这一运动的领袖王叔之、为时短暂的政治改革运动,这一运动的领袖王叔之、王还,分别为越州和抚州人王还,分别为越州和抚州人到了唐末五代,这到了唐末五代,这种情况有了变化,一大批江南地主的代表人物,在种情况有了变化,一大批江南地主的代表人物,在促进吴、南唐、吴越等国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完善、促进吴、南唐、吴越等国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完善、参与经济政策参与经济政策(包括休养生息、保境安民包括休养生息、保境安民)的制订等方的制订等方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郑学檬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第

26、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范仲淹起于吴,欧阳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为一时名臣。靖起于岭南,皆为一时名臣。”他们大多是他们大多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如范、杜、余三人均参地主阶级的改革派,如范、杜、余三人均参与或赞助过庆历新政。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或赞助过庆历新政。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也大都是江南士人,而其核心人物与变法的也大都是江南士人,而其核心人物则均为赣、闽士人;王安石、曾布为

27、江西人;则均为赣、闽士人;王安石、曾布为江西人;吕惠卿、章停为福建人。吕惠卿、章停为福建人。郑学檬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3 3、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 1)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中国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中国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移。(2 2)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主要承担者。 (3 3)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民族融合。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四大四大

28、经济区经济区远古到两晋远古到两晋第一次第一次人口南迁人口南迁两晋之际两晋之际经济重心开经济重心开始发生变化始发生变化三国东晋南朝三国东晋南朝第二次第二次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后江南开始江南开始超过北方超过北方中唐以后中唐以后第三次第三次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两宋之际两宋之际南方经济南方经济重心地位重心地位的确立的确立宋以后宋以后知识线索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知识结构中原人口的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大量南迁时间时间: :两晋之际两晋之际 唐安史之乱后唐安史之乱后 两宋之际两宋之际共同原因共同原因: :战乱战乱四大经济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区的形成分布分布: :山东山

29、东 山西山西 江南江南 龙门碣石以北龙门碣石以北特点特点: :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古代经济重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心的南移原因原因: :中原人口南迁中原人口南迁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原有潜力原有潜力 过程过程: :孙吴东晋南朝开发孙吴东晋南朝开发 中唐以后中唐以后 宋都南迁后宋都南迁后 影响影响: :文化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的南移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古代开发江南与西部大开发的异同 (1)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是自发的,战乱导致大量的流民南下。 (2)现在是国家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开发建设。 (3)对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经济中心南移的历史启示经济中心南移的历史启示(1)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重心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不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不休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休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2)充分合理地)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