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3/2312021/3/232血细胞细胞生活的环境细胞生活的环境2021/3/233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1 1、体液的概念、体液的概念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2/3)(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1/3)2 2、体液的组成、体液的组成内环境血液和血浆有何不同?2021/3/234血液的成分血液的成分血液的静置分层现象2021/3/235细细胞胞内内液液细细胞胞外外液液注意:注意:细胞内液细胞内液1.1.为专
2、有名词。为专有名词。2.2.仅对动物和人体的细胞而言。仅对动物和人体的细胞而言。3.3.与与“细胞液细胞液”区分区分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体液3 . 内环境内环境(1 1)概念:)概念: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2 2)内环境中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内环境中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物质交换上)(主要体现在物质交换上) 用箭头连线的方式,将组织细胞和内环用箭头连线的方式,将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关系表示出来境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关系表示出来2021/3/238血浆血浆组织液组织液淋巴淋巴组织组织细
3、胞细胞 用箭头连线的方式,用箭头连线的方式,将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中组将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关系织液、血浆和淋巴的关系表示出来表示出来.2021/3/2393 . 内环境内环境(1 1)概念:)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了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了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2 2)内环境中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内环境中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血血浆浆组组织织液液淋淋巴巴经淋巴循环注入左右锁骨下静脉经淋巴循环注入左右锁骨下静脉(3 3)功能)功能: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4、接环境。透过毛细血管壁透过毛细血管壁90%渗回渗回渗入毛细淋巴管渗入毛细淋巴管(主要体现在物质交换上)(主要体现在物质交换上)2021/3/23114 4、各种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各种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 1 1)血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是)血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是 ; 2 2)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是是 ; 3 3)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 是是 ; 4 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的生活环境是是 。 血浆血浆血浆和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组织液2021/3/231212拓展
5、拓展1、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许多离子、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许多离子化合物。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细胞外液存化合物。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在于细胞外2、细胞内液包括: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细胞内液包括: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核液等核液等3、体液之间的含量关系:细胞内液、体液之间的含量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组织液 血血浆浆 淋巴淋巴4、与外界直接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都不属于体液,、与外界直接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都不属于体液,如如:消化道、生殖道、输尿管、膀胱等结构中的液消化道、生殖道、输尿管、膀胱等结构中的液体不属于体液。体不属于体液。+2021/3/2313
6、2021/3/2314水肿:水肿:人体组织间隙内有过量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人体组织间隙内有过量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2021/3/2315 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成局部 A 血浆量增加血浆量增加 B 组织液增加组织液增加 C 组织液减少组织液减少 D 淋巴减少淋巴减少B解析:毛细血管壁在正常情况下,只允许水、葡萄糖、无机盐解析:毛细血管壁在正常情况下,只允许水、葡萄糖、无机盐等小分子透出进入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但当毛细血管受过等小分子透出进入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但当毛
7、细血管受过敏反应的影响通透性增加时,原来应留在血管中的血液中的血敏反应的影响通透性增加时,原来应留在血管中的血液中的血液大分子蛋白质也能透出细胞间隙,组织液的浓度就会增加,液大分子蛋白质也能透出细胞间隙,组织液的浓度就会增加,渗透压提高,水渗出增多,导致组织液有所增加。渗透压提高,水渗出增多,导致组织液有所增加。2021/3/2316 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水肿,其原因( )A 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淋巴循环受
8、阻 解析:由于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不足,引起血浆解析:由于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不足,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使血浆水分大量外渗,组织液回渗到血渗透压降低,使血浆水分大量外渗,组织液回渗到血浆浆速率降低,造成组织水肿。速率降低,造成组织水肿。D中淋巴循环受阻,组织液中淋巴循环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使组织液浓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使组织液浓度升高,出现组织水肿,但不是因长期营养不良所致。度升高,出现组织水肿,但不是因长期营养不良所致。B2021/3/2317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 1、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 。
9、 2 2、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多 。 3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 溶液。溶液。 4 4、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比较、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比较 2021/3/2318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管淋巴管淋巴淋巴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的间隙的间隙组织液组织液含含量量有有所所差差异异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血管血管血浆血浆化学化学成分成分组织组织细胞细胞存在部位存在部位和组织和组织相同点不同点细胞细胞外液外液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比较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比较它们都属于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共同
10、构成人体内环境;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基本化学组成相近。成相近。192021/3/23v渗透压:渗透压:v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v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v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主要是关(主要是Na+和和Cl-)v37时,人类血浆渗透压约为时,人类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v酸碱度酸碱度v血浆血浆pH7.357.45vHCO3-、HPO4- 等离子维持等离子维持pH的稳定的稳定v温度:温度:v一般维持在一般维持在37 左右左右20
11、2021/3/232021/3/2321v人体是如何获得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人体是如何获得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的?v这些营养物质和氧气是如何运输到我们各个细胞去的?这些营养物质和氧气是如何运输到我们各个细胞去的?v我们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如我们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如COCO2 2、尿素等等,是如何排泄到体、尿素等等,是如何排泄到体外的呢?外的呢?外界环境外界环境内环境内环境细胞细胞O O2 2、营养物质、营养物质COCO2 2、代谢废物、代谢废物COCO2 2、代谢废物、代谢废物O O2 2、营养物质、营养物质2021/3/2322 细胞外液细胞外界环境内环境内环境组织液组织液血浆血浆淋巴淋巴
12、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32021/3/23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242021/3/23252021/3/23262021/3/23神神经经系系统统脑脑脊髓脊髓中枢神中枢神经系统经系统周围神周围神经系统经系统脑神经脑神经脊神经脊神经272021/3/23神神经经元元细胞体细胞体突起突起(内具细胞核)(内具细胞核)轴突轴突树突树突(长而少)(长而少)(短而多)(短而多)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神经神经神经末梢神经末梢(长的突起及其髓鞘)(长的突起及其髓鞘)
13、(突起末端的细小分枝)(突起末端的细小分枝)(外包结缔组织膜的神经纤维束)(外包结缔组织膜的神经纤维束)282021/3/23n各条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各条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互不干扰神经纤维神经纤维: 轴突或长的树突轴突或长的树突+ +髓鞘髓鞘神经神经:由神经纤维集合成束由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外裹结缔组织膜外裹结缔组织膜292021/3/23反射:后天学习先天就有非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界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类型:1、反射的概念及类型:、反射的概念及类型:如哭,眨眼,呼吸,
14、吃奶,如哭,眨眼,呼吸,吃奶,膝跳,缩手反射等。膝跳,缩手反射等。如学习,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如学习,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反射弧反射弧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302021/3/23312021/3/23反射弧的结构返回返回322021/3/23感受器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效应器效应器2、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的组成: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部分部分(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肌肉或或腺体腺体)332021/3/23感受器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效应器效应器一定的刺激一定的刺激
15、 相应的活动:相应的活动:(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兴奋兴奋兴奋兴奋兴奋兴奋兴奋兴奋3、反射反射的过程:的过程:反射弧反射弧342021/3/23结构结构功能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奋传导兴奋传导兴奋分析综合分析综合传导兴奋传导兴奋发生相应活动发生相应活动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感受器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和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反射弧反射弧 352021/3/23二、兴奋及兴奋的传导、传递:二、兴奋及兴奋的传导、传递:兴奋的概念兴奋的概念: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
16、组织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如神经组织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n在神经系统中,兴奋以在神经系统中,兴奋以电信号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神经冲动。362021/3/23372021/3/23382021/3/2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外正内负(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外负内正(3)兴奋的传导:)兴奋的传导:已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存在已兴奋部位和未兴
17、奋部位存在电位差电位差,于是有了,于是有了电荷移动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局部电流。(4)传导过程:)传导过程: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刺激刺激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电位差电位差局部电流局部电流膜外:膜外:未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膜内:兴奋部位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5)特点:)特点:可双向性可双向性速度快速度快方向方向392021/3/23402021/3/23轴突轴突线粒体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含递质内含递质)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后膜突触突触突触前膜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有组织液内有组织液)突触小体突触小体412021/3/23422021/3/23432021/3/2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AB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宠物免疫接种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有机乌鸡罐头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业机械化收割与脱粒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1人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典优)
- 赞美祖国的短诗朗诵合集与讲解
- 在线教育平台课程开发管理方案
- 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复习题库
- 幼师个人职业发展计划范文
- 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设计示例
- 小学二年级常用词语专项训练
- 2026届湖北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综合测试(一)(教师版)
- 医院医疗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电信考试真题及答案
- 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课件
- 医院拔牙后的护理常规
- 隐蔽工程报验管理办法
- 气管插管接呼吸机临床应用规范
- 产品批次追溯管理制度
- 英语二必考500词
- 脑出血患者营养治疗讲课件
- 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2025年年度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