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教学设计_第1页
《秋思》教学设计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秋 思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正确流畅朗读古诗,读出韵律、读出情感。2、引导学生体会 “叙事抒情 ”,学习写作方法。3、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内心,理解诗意,自然释放自己的情感、 想象,熟读成诵。学情分析:秋思是五年级上册第二组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本班 学生学习成绩较好,但是学习被动,上课不爱发言,学习能力比较薄 弱。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引领学生学古诗时遵循古诗教学的基本规 律,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些生动具体的场景, 引起学 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体会诗人思亲怀乡的感 情。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诗句;在想象、移情体验、 情境诵读中,

2、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2、教学难点:在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中,感悟诗人客居 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暖暖的春风吹起了王 安石心中的思乡情, 冷冷的风雪碎了纳兰性德的思乡梦, 那么又是什 么勾起了张籍的思乡愁呢?2、课件出示古诗文中的秋风名句,朗读诗句,感受萧瑟的秋风。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战国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武帝刘彻秋风辞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 秋风引刘禹锡3、当这秋风吹进诗人张籍的心中时,又会引发怎样的故事呢? 揭题秋思。二、初读古诗,读

3、懂诗意。1、学生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读顺诗句。2、指名读、齐读、师生合作读。3、学生根据书中的插图、注释,也可以借助工具书自学,理解 古诗的意思。4、学生交流古诗的大意。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一)、乡愁寄于秋风里1、读第一句诗“洛阳城里见秋风” ,问:“秋风可见么?那究竟 诗人在秋风里见到了什么呢?”2、这样的景象在诗人的诗中都曾出现过,课件出示张籍的另一 首思乡诗望行人。齐读。3、诗人在哪儿见到秋风?洛阳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可是在诗人 的眼中不见繁华,只见秋风带来的肃萧寂寥。为什么呢? 课件出示诗人简介,学生默读后谈感受。4、引导学生想象诗人身在洛阳,站在

4、瑟瑟的秋风中,他放佛看 到了谁?在干什么?他想对亲人说什么?此时他是怎样的心情?指 导朗读。(二)、乡思寄于家书中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学生充当诗人张籍给家中的亲人写家书。2、学生深情交流家书,指导朗读。3、引导学生抓住诗句中的“恐”字体会诗人寄信时的心情。4、课件出示文中插图,观察诗人寄信时的动作,想象诗人与捎信人的对话,师生一起表演“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5、品秋思“奇崛”之处。6、指导朗读。四、回读全诗,深化情感。五、揭表达方法,总结升华。1、诗人因“见秋风”而“欲作家书” ,因“欲作家书”而“意万 重”,因“意万重”而感觉“说不尽”,因害怕“说不尽”而“又开封”, 这是一件完整的事,像这种借一件事来表达作者情感的方法就叫做 叙事抒情。2、总结升华。六、布置作业。1、想象秋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