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最新同步测试1_第1页
人民教育出版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最新同步测试1_第2页
人民教育出版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最新同步测试1_第3页
人民教育出版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最新同步测试1_第4页
人民教育出版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最新同步测试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测评 (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中国科普博览古代科技馆网站”的首页,页面设置了11项链接,涉及了古代科技中的四大发明、天文、中医药等诸多方面。回答以下14题 1.点击“指南针”进入网站的相关页面,我们不应该看到以下内容 A.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发明的 B.指南针是利用磁石的特性来实现指示功能的 C.中国在北宋时发明了司南 D.促进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 2.点击“天文”进入网站的相关页面,我们惊喜地发现 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中国留

2、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齐民要术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A.B.C.D. 3.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固防,于是就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他可以知道 A.本草纲目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汜胜之书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D.黄帝内经被称为“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4.小明在浏览过程中,发现应该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他提出的建议中最合适的是 A.浑仪B.农政全书C.石氏星表D.数学 5.我国自古农业发达,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农学研究,历来备受重视,成果丰硕。下列唐代以后的农学家有:汜胜之贾思勰王

3、祯徐光启 A.B.C.D. 6.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播出使中医再度蜚声海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B.伤寒杂病论是重要药典 C.中医创立了针灸疗法 D.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7.以下古代科技成就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授时历石氏星表九章算术齐民要术 A.B.C.D. 8.科学家郭守敬被后人称为“观象先驱,世代景仰”,据此判断郭守敬在下列哪些领域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A.天文和历法B.数学和水利C.天文和数学D.历法和数学 9.浑仪主要用于A.航海B.计算圆周率C.观测天体坐标D.治疗疾病 10.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与这一时代相适应的

4、主要原因是: A.农业的迅速发展B.数学体系的形成 C.日本和东南亚的影响D.商业的繁荣 11.关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欧洲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以下叙述理解错误的是 A.中国人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成就B.欧洲人使用而不创造 C.阿拉伯人传播了中华文明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了中国科技成就 12.16世纪以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逐渐趋于停滞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政策B.封建专制制度C.自然经济的状态D.儒家传统思想 13.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

5、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 1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现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 15.唐诗发展繁荣的三座丰碑中以“诗圣”著称的是 A.王维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16.下图所示的一套邮票是为了纪念古代著名剧作家而发行的。他是 A.苏东坡B.关汉卿C.司马相如D.马致远 17.邮票所示剧作家生活的时代及其那个时代的主流文学形式分别是 A.北宋词B.西汉赋C.元散曲D.明清小说 18.中国的小说发展史大体说来,经历来了这样的

6、沿革 A.志怪传奇话本长篇B.传奇志怪话本长篇 C.话本志怪传奇长篇D.志怪话本长篇传奇 19.假如你是生活在清康熙年间的北京城,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有 阅读楷体字印刷的论语在茶馆听人讲三国演义带朋友去看京剧鉴赏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A.全部都能享受B.C.D.全部无法享受 20.文学史上,人们常以“风”“骚”并举,“风”指诗经。则关于“骚”的解读,无关的一项是 A.“骚”指楚辞B.与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有关 C.楚辞又称“骚体”D.“骚”是爱情民歌的专称 21.首次作为全国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22右图是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会徽中的“京”字字体在全国统一使用始于 A商朝

7、B秦朝C西汉D南北朝 23.你看过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福娃吗?你认为它的画风继承了中国画的哪种风格? A.战国帛画人物肖像画风格B.秦汉工笔重彩 C.隋唐山水画的风格D.明清写意画风格 24.某班的部分同学去参观古代绘画珍品展,李明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A.女史箴图B.洛神赋图C.清明上河图D.步辇图 25.在这次观展过程中,戴雅同学捡了一句名言来称道一幅名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应该是上题中四幅名画中的哪一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8、)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后在西方后面呢?”这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材料二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 请回答: (1)以天文学和农学为例,说明中国古代文明的经验技术色彩。(6分) (2)以伽利略的成就为例解释近代科学的特点。(4分) (3)结合材料二的观点,谈谈你对“李约瑟难题”的认识。(6分) 27.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

9、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10、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 (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4分)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2分) (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2分) (4)从鲁迅生活的时代来看,他如此评判火药和指南针在中西方的不同用途是想说明什么?(2分) (5)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 28.某班历史第二学习小组在学习必修3相关内容后,制作了图11的作品。在作品简介有“最早”、“成熟汉字”等字样,而据该小组同学介绍,他们参考了学者董作宾的作品(图12): 图11图12

1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相关信息,你推测该小组作品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3分) (2)图11和图12所显示的文字,在其后是如何演变发展的,按次序写出其发展脉络及总体的演变趋势。(5分) (3)作品展览的时候,某同学对“董作宾”是谁产生了兴趣,要了解相关信息,他想到了下列几种方法: A查阅最新版本的新华字典或辞海 B查阅该小组作品所涉及的教材内容 C在知名搜索网站相应位置输入“书法家”进行搜索,在搜索结果中寻找董作宾相关信息 D去图书馆查阅中国历史人物列传 E在知名搜索网站相应位置输入“董作宾简介”进行搜索 你会推荐他选择上述哪种查找信息的方式?为什么?(2分) 29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往

12、往反映了古代民众的文化生活状况。试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参阅下列资料,以先秦、宋代和明清时期的一些文艺史的内容为例,简述古代民众的文化生活。(12分) 资料一“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们劳动生活的欢快。最早的歌谣就是从劳动中产生的。诗经的诗,均可配乐而歌,流行于今陕西中部和山西、河南、山东,是北方民众的歌;楚辞的发生地约在今湖北、湖南,是诵读的韵文,是南方民众的歌。 资料二 同光十三绝 解题技巧示例 1.一位古董商人要出售以下文物:篆文书写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甲骨文书写的五言诗、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唐末的洛阳(B)北宋的开封(C)明初的南京(

13、D)民初的北京 【解题技巧】在题干文物中,篆文起源于战国时期,楷书、隶书则源于汉代,甲骨文虽可追溯自商代,但当时以占卜为主,并未作为文学使用,且后世也未流传,直到清末1899年才被发现,引发清末民初的研究热潮,民初因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出土大量的甲骨,更为商代考古及甲骨文研究奠下基础,之后有多位学者出版其研究成果,甲骨文书写的五言诗当为学者游戏之作,故答案为选项(D)。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 元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

14、镜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 笛卡尔解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 清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 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清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特尔吉乌斯 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15、(清世宗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解题技巧】本题是一道中西科技成就比较题,材料的阅读量较大,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但是答案的书写量并不大,也就是说,思考的长度较大。解答第1问的关键是抓住“地位变化”和“根本差异”来

16、概括。需要在了解中西科技的基本性质或特质的基础上才能准确作答。第2问和第3问的答题关键是分别将材料中列出的中西科技成就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宏观的思考,其实只要知道16至19世纪中叶的中西历史的阶段特征,这两问也就迎刃而解了。第4问比较开放,重要的是扣住中西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来谈启示,否则容易偏题。 【参考答案】 (1)从领先转为落后。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3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如答出其他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7、,但不得超过该问总分。) (3)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如答出其他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问总分。) (4)评分说明: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任一角度回答,凡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赋分。 参考答案 基础测评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选择题 1.A2.B3.A4.D5.C6.A7.D8.D9.B10.C11.C 二、非选择题 12.(1)地位: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处于绝对优势)。 (2)

18、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 (3)造纸术。纸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13.(1)造纸术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2)新式火药武器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力量。 (3)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欧洲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5)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代表作,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近代社会的到来。 14.战国问世、西汉

19、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张仲景写出了集大成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中医还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创立了针灸疗法,这是我们祖先独创的治病方法。 特点: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选择题 1.D2.C3.A4.B5.B6.A7.D8.D9.C10.C11.A12.C13.A14.D15.D 二、非选择题 16.

20、(1)第一出自晏殊;第二出自柳永;第三出自辛弃疾。 (2)柳永的词风是婉约;辛弃疾的词风是豪放。 (3)这三种境界既是词(做学问)的三种境界,又是人生(为人处事)的三种境界。如关于做学问方面,是指人欲成就事业,必经历彷徨、执着、成功三部曲,即先经过思考确立方向,再经过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在不经意间取得成功。关于人生境界结合自己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17.唐代杜甫、白居易,杜甫用诗歌深刻反映唐朝由盛转衰急剧变化时期的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揭露统治者的黑暗,反映民生的疾苦。 辛弃疾是南宋卓越的词人,他的作品以豪放为主,表达了渴望收复中原的雄心

21、和壮志未酬的悲哀,与辛弃疾同时代的大诗人陆游,也写了不少感慨国事的豪放词篇。明清小说中的儒林外史和红楼梦都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特别是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上述答案中每个时期只要答出一例即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选择题 1.B2.A3.D4.C5.D6.A7.D8.B9.D10.C11.B 二、非选择题 12.(1)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唐代、宋代。 (2)特点:魏晋时期: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唐朝时期:大家辈出,草书、楷书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3)材料三是基于材料一、二的书法作品的理论概括。 13.(1)彩陶画鹳鱼石

22、斧图是远古时代的杰作,画人物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所谓“以形写神”。 (2)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 1.C2.B3.B4.D5.A6.B7.C8.A9.C10.D11.B12.B13.C14.A15.C16.B17.C18.A19.C20.D21.C22.B23.D24.C25.C 二、非选择题 26.(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天文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的天文学。例如,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我国自古农业发达,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