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中测试卷∣20182018学年 云南省小百户镇 通用版(含解析))_第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中测试卷∣20182018学年 云南省小百户镇 通用版(含解析))_第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中测试卷∣20182018学年 云南省小百户镇 通用版(含解析))_第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中测试卷∣20182018学年 云南省小百户镇 通用版(含解析))_第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期中测试卷∣20182018学年 云南省小百户镇 通用版(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拟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

2、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 一、判断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

3、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1.3个4相加 ,列式为34。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

4、“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2.44434×3。 3.4和5相乘 ,可以列式为4×5。 4.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 ,角就越大。 5.小明的身高是3米。  二、单项选择题1.教室高3   . A. 

5、米                                        B. 厘米        &

6、#160;                               C. 无法确定2.5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 A. 5+5+5=15        

7、;                          B. 5+3=8                     

8、0;            C. 5×3=153.下面3个算式中都有数字看不清 ,请你估计一下 ,得数可能比60大的算式是   . A. 90-3                       

9、0;   B. 43+2                           C. 3+14.下列图中有   个直角。A. 4          &#

10、160;                                   B. 6             

11、;                                 C. 85.李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00   . A. 厘米        

12、0;                               B. 米                 &

13、#160;                      C. 无法确定三、填空题1.直接写得数5944_            5320_         

14、60;    3610_4320_            7626_              1525_5×3+9_             6×3

15、-8_             5×624_4×4+12_         34504_        49110_ 2.在_里填上正确的长度单位。一张床长2 _.一块橡皮长3 _.毛毛的身高是1 _35 _. 3.下面的铅笔长_厘米 。4

16、.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_十二      _二十       _二十四 5.用口诀“三六十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_       _ 6.填上“>“<或“。90厘米_1米          33_3×2         &#

17、160; 805_808 7.填上适宜的数。_×630         1米60厘米_厘米22_90        300厘米_米 四、计算题列竖式计算4536_       8245_       81(7828)_283423_  127936_  76(

18、3528)_ 五、作图题1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 ,并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厘米 2.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六、应用题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 ,二班比一班多得了4面。二班得了多少面? 2.人工野鸭岛今年有53只野鸭 ,去年比今年少19只。去年有多少只? 3.二年级举行摄影展览。如果每个班要选出5张照片 ,6个班一共要选多少张照片? 4.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 ,男生比女生少6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七、解答题1.根据下面的竖式想一想。 (      )  

19、0;  (      ) 2.画图表示下面各算式的含义。2×3           4×51 答案解析局部一、判断题1.【答案】错误 【考点】认识乘法 【解析】【解答】解:3个4相加 ,列式为:4×3 ,原题列式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因此3个4相加用加法是4+4+4 ,用乘法是4×3.2.【答案】错误 【考点】认识乘法 【解析】【解答】解:4+4+4+3=

20、4×3+3 ,原题计算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因此前面的3个4可以写成4×3 ,最后一个3要加上3.3.【答案】正确 【考点】认识乘法 【解析】【解答】解:4×5就表示4和5相乘 ,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4×5读作:4乘5 ,表示4和5相乘 ,注意与“4个5相乘的区别.4.【答案】正确 【考点】角的大小比拟 【解析】【解答】解:根据角的大小可知 ,角的两条边张开的越大 ,角就越大 ,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与角两条边的长短无关.5.【答案】错误 【考点】根

21、据情景选择适宜的计量单位 【解析】【解答】解: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 ,3米是比拟长的高度 ,因此小明的身高是3米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长度单位的大小、结合数字的大小选择适宜的单位.二、单项选择题1.【答案】A 【考点】根据情景选择适宜的计量单位 【解析】【解答】解:根据实际情况可知 ,教室高3米.故答案为:A【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 ,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长度单位的大小选择适宜的计量单位.2.【答案】C 【考点】认识乘法 【解析】【解答】解:A、表示3个5相加 ,此选项错误;B、

22、表示5和3相加 ,此选项错误;C、表示5个3相加 ,此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由此根据乘法的意义确定算式 ,注意5个3相加与5和3相加的区别.3.【答案】B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解答】解:A、如果减数是30 ,那么90-30=60 ,如果减数大于30 ,那么差一定小于60;B、43+20=63 ,和最小是63 ,和一定比60大;C、39+19=58 ,和最大是58 ,和一定小于60.故答案为:B【分析】A、参加盖住的数字是0 ,那么差是60 ,那么盖住的数字如果大于0 ,和就一定小于60 ,和不可能比60大;B、假设盖住的数字是0 ,然

23、后根据计算结果判断;C、假设盖住的数字都是9 ,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判断.4.【答案】B 【考点】角的概念及其分类 【解析】【解答】解:如图 ,共有6个直角.故答案为:B【分析】三角板中最大的角就是直角 ,可以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判断图上哪些角是直角.5.【答案】B 【考点】根据情景选择适宜的计量单位 【解析】【解答】解:根据实际情况可知 ,李明到学校的距离是100米.故答案为:B【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等 ,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长度单位的大小选择适宜的计量单位.三、填空题1.【答案】15;33;46;23;50;40;24;10;54;28;80;40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

24、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解:594415          532033              361046432023            762650           

25、60; 1525405×3+924             6×3-810            5×624544×4+1228          3450480       49110=40故答案为:15;33;46;

26、23;50;40;24;10;54;28;80;40【分析】根据整数的加减法直接口算 ,计算加法时要注意进位情况 ,计算减法时要注意退位情况 ,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判断运算顺序再计算.2.【答案】米;厘米;米;厘米 【考点】根据情景选择适宜的计量单位 【解析】【解答】解:根据实际情况可知:一张床长2米;一块橡皮长3厘米;毛毛的身高是1米35厘米.故答案为:米;厘米;米;厘米【分析】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 ,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长度单位的大小选择适宜的计量单位.3.【答案】6 【考点】长度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解:根据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可知 ,这个铅笔的长度是6厘米.故答案为:6【分

27、析】用直尺测量时把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 ,然后看物体的另一端所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4.【答案】二六(答案不唯一);四五;四六(答案不唯一) 【考点】认识乘法 【解析】【解答】解:根据乘法口诀可知 ,二六十二 ,四五二十 ,四六二十四.故答案为:二六;四五;四六【分析】得到十二的还可以是三四十二 ,得到二十四的还可以是三八二十四.5.【答案】3×6=18;6×3=18 【考点】认识乘法 【解析】【解答】解:根据“三六十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3×6=18 ,6×3=18故答案为:3×6=18;6×3=18【分析】用任意一句乘法口诀都

28、至少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如“四四十六只能写出4×4=16.6.【答案】;=; 【考点】整数大小的比拟 【解析】【解答】解:1米=100厘米 ,所以90厘米1米;3+3=6 ,3×2=6 ,所以3+3=3×2;58 ,所以80-580-8.故答案为:;=;【分析】第一组:把1米换算成厘米后比拟大小;第二组计算出两个算式的得数后比拟大小;第三组根据减数的大小确定差的大小.7.【答案】5;40;68;3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长度的单位换算 【解析】【解答】解:根据乘法口诀可知 ,5×6=30;1米=100厘米 ,1米-60厘米=100厘米-60厘米=

29、40厘米;90-22=68 ,所以22+68=90;300厘米=3米.故答案为:5;40;68;3【分析】第一题直接根据乘法口诀判断;第二题把1米换算成厘米后计算;第三题用和减去22求出另一个加数;第四题根据1米-100厘米换算单位.四、计算题【答案】81;37;31;85;55;13 【考点】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解析】【解答】解:45+36=81    82-45=37            81-(78-28)=3128+34+23=85                  12+79-36=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