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第二章第二章 劳动法劳动法 第三章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 第四章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第五章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劳动供给与需求劳动供给与需求 完全竞争下的工资完全竞争下的工资 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x) (一)资源的稀缺性含义(一)资源的稀缺性含义 资源的有限性资源的有限性 相对于人类社
2、会的无限需要,客观上存在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客观上存在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 (二)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二)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 1、相对性、相对性 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 2、绝对性、绝对性 需要与愿望不断增长变化需要与愿望不断增长变化 3、本质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本质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手段的稀缺性 生产力有限生产力有限资源闲置的根本原因资源闲置的根本原因二、效用最大化(二、效用最大化(x) 1、个人效用最大化、个人效用最大化 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约束下,使需要和愿望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约束下
3、,使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得到最大限度满足 2、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 利润利润=总收入总收入-总成本总成本 可正:最大可正:最大 可负:最小可负:最小三、劳动力市场(三、劳动力市场(y)居民户居民户企业企业货币支出货币支出生产要素供给生产要素供给生产要素收生产要素收入入商品和劳务供给商品和劳务供给收入循环模型收入循环模型 1、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行规律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行规律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x) (一)实证研究方法
4、(一)实证研究方法 1、含义、含义 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确定、精确的知识 重点:研究现象本身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的问题 2、特点:、特点: (1)目的是研究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目的是研究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2)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的结论的客观性,并)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的结论的客观性,并可根据事实和经验进行检验可根据事实和经验进行检验 3、步骤、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其构成要素、相)确定研究对象,分析其构成要素、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的互关
5、系及其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事实资料 (2)设定假设条件)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说)提出理论假说 (4)验证)验证 (二)规范研究方法(二)规范研究方法 1、含义、含义 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动行其动行“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的问题 2、特点、特点 (1)价值判断,解决客观经济现象)价值判断,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应该是什么是什么”问题问题 (2)目的是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目的是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互惠障碍:互惠障碍: 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 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与劳动力
6、供给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市场均衡 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x)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一)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 1、劳动力、劳动力 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就业需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人口。的人口。 劳动力劳动力=就业者就业者+失业者失业者 2、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 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7、、其含义是劳动力在其含义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的人口的比率率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在业人口劳动力人口在业人口()就业率该年龄劳动年龄人口该年龄劳动力人口与率()某年龄劳动力参该性别劳动年龄人口某性别劳动力人口率()性别劳动力参与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人口参与率()劳动年龄劳动力总人口劳动力人口与率()总人口劳动力参 3、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 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能够提供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的劳动时间。 4、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1)含义)含义 劳动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
8、动的反应程度劳动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001001wwwssswwsses (2)种类)种类 es0,无弹性,无弹性 es1,缺乏弹性,缺乏弹性 es1,单位弹性,单位弹性 es1,富有弹性,富有弹性 es, 无限弹性、完全弹性无限弹性、完全弹性 (3)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 是指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的情况下,仅由工资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量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化。的变化。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z) 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下降 2、女性劳
9、动参与率上升、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 3、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 4、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参与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保持高水平率保持高水平 (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率假说(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率假说(y) 一级劳动力:男性成年人一级劳动力:男性成年人 二级劳动力:中年女性二级劳动力:中年女性 1、附加性劳动力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 一级失业,二级进入劳动市场一级失业,二级进入劳动市场 2、悲观性劳动力假说、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一级失业,二级退出劳动力市场一级失业,二级退出劳动力市场 二、劳动力需求(二、劳动力需求(x) (一)含义(一)含义 一
10、定时期内、一定工资率的条件下,企业一定时期内、一定工资率的条件下,企业和社会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劳动数量。和社会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劳动数量。 劳动需求是派生需求劳动需求是派生需求 (二)劳动需求弹性(二)劳动需求弹性 1、含义、含义 劳动力需求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劳动力需求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00100100wwwdddwwdde 2、种类、种类 (1),无弹性(),无弹性(a) (2),无限弹性(,无限弹性(b) 完全弹性完全弹性 (3),富有弹性(),富有弹性(c) (4),单一弹性(),单一弹性(d) (5),弱弹性(),弱弹性(e)abcdelw (三)劳动需求量与劳动需求的变化
11、(三)劳动需求量与劳动需求的变化 前者: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工资前者: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的变化所引起的企业对劳动需求量的变化。的变化所引起的企业对劳动需求量的变化。点的移动。(点的移动。(点移动点移动) 后者: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其它因素后者: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其它因素变化引起企业对劳动需求量的变化。表现变化引起企业对劳动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线的移动。(为线的移动。(线移动线移动)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x) (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短期:产量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短期:产量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 1、含义、含义 当把可变
12、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2、产量变动三阶段、产量变动三阶段 (1)边际产量递增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2)边际产量递减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3)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lq:mplq:ap:tpl边际产量平均产量总产量 3、三条产量曲线及其、三条产量曲线及其特点特点 (1)tp、ap、mp三三线都是先增后减线都是先增后减 (2)ap与与mp交点为交点为ap
13、最大值最大值 (3)mp=0,tp最大最大 apmplqapmp a btp 理想区间:理想区间: (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结合成本与价格结合成本与价格 1、边际产品、边际产品 2、边际收益、边际收益lqmpl完全竞争条件下).(pqtrmr 3、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4、劳动的边际成本、劳动的边际成本 5、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原则、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原则 利润最大化条件利润最大化条件 mrppmpltrqtrlqmrmpvmplll.wlcmfcl wmcpmpvmpmrpmfcvmpll 四、劳动力市场均衡(四、劳动力市场均衡(y) (
14、一)劳动力市场含义(一)劳动力市场含义 1、广义:、广义: 2、狭义:、狭义: 3、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劳动力市场的主体 (1)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力的所有者 (2)劳动力的使用者)劳动力的使用者 4、劳动力市场的客体、劳动力市场的客体 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劳动能力 5、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6、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 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利益的性质。 (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和动态均衡(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和动态均衡 1、均衡、均衡 2、均衡状态、均衡状态 3、均衡分析、均衡
15、分析 提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实现均衡提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及如何调整实现均衡的方法。的条件及如何调整实现均衡的方法。 (1)局部均衡(马歇尔)与一般均衡(瓦)局部均衡(马歇尔)与一般均衡(瓦尔拉)尔拉) (2)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劳动力资源的最佳优分配、劳动力资源的最佳优分配 2、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工资、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工资 3、充分就业、充分就业 并非固定并非固定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x)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16、 1、人口规模、人口规模 正向正向 2、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 (1)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 (2)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 3、人口城乡结构、人口城乡结构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趋向增大弹性趋向增大 (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短期:资本存量增加,生产率提高,短期:资本存量增加,生产率提高,vmp增加,扩大劳动力需求。若劳动力供给不增加,扩大劳动力需求。若劳动力供给不变,工资上升变,工资上升 长期:生产率提高,成本下降,产品价格长期
17、:生产率提高,成本下降,产品价格下降,下降,vmp下降,劳动力需求下降下降,劳动力需求下降 一般产生正影响一般产生正影响 (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取决于前两者之间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取决于前两者之间的关系。后者大于前者,则均衡工资率上的关系。后者大于前者,则均衡工资率上升,就业扩大。升,就业扩大。 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工资形式工资形式 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x) (一)均衡价格论(一)均衡价格论 是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是
18、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品价格形成的理论 马歇尔马歇尔 (二)工资(二)工资 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劳动力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 工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格为基础,最终决工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格为基础,最终决定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定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用及劳动的负效用。 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 二、工资形式(二、工资形式(x) 关键:以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和计量劳动关键:以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 (一)基本工资(一)基本工资(x) 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以
19、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的报酬 1、工资率、工资率 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y) 货币工资: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货币工资: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 影响因素:货币工资率影响因素:货币工资率 工作时间工作时间 工资制度工资制度 实际工资:经价格指数修正后的工资。说实际工资:经价格指数修正后的工资。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力。明工资的实际购买力。 实际工资实际工资=货币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价格指数 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y) (二)福利(二)福利(x) 1、含义、含义 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组成工资的转
20、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 与基本工资构成劳动报酬与基本工资构成劳动报酬 2、形式、形式: (1)实物支付)实物支付 (2)延期支付)延期支付 3、实质、实质 由工人自己的劳动支付由工人自己的劳动支付 4、福利的特征、福利的特征 (1)以劳动为基础,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以劳动为基础,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接相关 (2)法定性)法定性 (3)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 5、实物支付、实物支付 原因原因 (1)可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可降低企业按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从而降低人工成本险金,从而降低人工成本 (2)变相提高人个人所得税的起点)变相提高人个人所
21、得税的起点 (3)可增加就业,提高生活质量)可增加就业,提高生活质量 如劳动时间缩短如劳动时间缩短 6、延期支付、延期支付 优势优势 (1)可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可使企业获得一种稳定的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外部条件 (2)可增加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多种适应)可增加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多种适应性性 (3)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4)可使若干保险基金实现积累)可使若干保险基金实现积累 就业总量的决定就业总量的决定 失业及类型失业及类型 需求不足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 失业的度量与影响失业的度量与影响 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22、一、就业总量的决定(x) (一)就业的含义(一)就业的含义 1、劳动就业的主体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劳动就业的主体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要求的人 达到劳动年龄达到劳动年龄 2、所参加的劳动是社会劳动、所参加的劳动是社会劳动 3、所从事的劳动是有酬劳动、所从事的劳动是有酬劳动 (二)就业者(二)就业者 (二)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二)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1、总供给、总供给 等于一定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等于一定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 总供给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 =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总和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总和 =消费消费+
23、储蓄储蓄 2、总需求、总需求 =消费品需求消费品需求+投资品需求投资品需求 3、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 =总供给总供给=总需求总需求 =消费消费+储蓄储蓄 =消费消费+投资投资 (三)就业总量决定(三)就业总量决定 一国的就业总量与均衡国民收入同时被决一国的就业总量与均衡国民收入同时被决定定 总供给价格函数:总供给价格函数:z=f(n) 总需求价格函数:总需求价格函数:d=(n) z=d时的社会总需求时的社会总需求 =有效需求有效需求 =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 二、失业类型(二、失业类型(y) (一)失业含义(一)失业含义 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
24、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二)类型(二)类型 1、摩擦性失业:寻找与转换、摩擦性失业:寻找与转换 正常失业正常失业 2、技术性失业:技术代替人工、技术性失业:技术代替人工 3、结构性失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结构性失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 4、季节性失业:季节性生产与消费、季节性失业:季节性生产与消费 三、需求不足性失业(三、需求不足性失业(y) (一)含义与形式(一)含义与形式 1、含义、含义 由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由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率,有就业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率,有就业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而引起的失业。 是非
25、正常失业、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是非正常失业、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 2、形式:、形式: (1)增长差距性失业)增长差距性失业 (2)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二)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二)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 对策:对策: 1、依靠市场自身力量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依靠市场自身力量无法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国民收入 2、刺激有效需求和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刺激有效需求和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失业的根本方向求不足失业的根本方向 重点是投资,政府投资增加重点是投资,政府投资增加 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y) (一)失业的度量(一)失业的度量 失业失业=正常失
26、业正常失业+非正常失业非正常失业 1、失业率、失业率%100%100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失业人数失业率 2、失业持续期、失业持续期失业人数周数失业者平均失业持续期周失业的平均周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年度失业率52 就业就业失业失业非劳动力非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状态图就业与失业状态图重重新新进进入入劳劳动动力力市市场场退退休休或或自自愿愿退退出出劳劳动动力力市市场场重重新新雇雇用用解解雇雇或或辞辞退退 (二)失业的负影响(二)失业的负影响 1、造成家庭生活困难、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2、劳动力资源浪费、劳动力资源浪费 3、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
27、的满足程度 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x) (一)政府支出(一)政府支出(y) 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 2、转移支出、转移支出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工资结构要素(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工资结构要素(y) 1、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劳动标准 (1)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最低工资 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从事劳动,其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从事劳动,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率。单位劳动时间最低工资数额最低工资率。单位劳动时间最低工资数额 (2)最长劳动时间)最长劳动时间 2、最低社会保障、最低
28、社会保障 3、工会、工会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x) 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 (1)含义)含义 (2)类型:)类型:扩张型扩张型 紧缩型紧缩型 (3)手段:)手段:调整调整政府购买政府购买 调整调整转移支付转移支付 变动变动税率税率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 (1)含义)含义 (2)类型:)类型:扩张型扩张型 紧缩型紧缩型 (3)手段:)手段:调节调节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 调整调整贴现率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 3、收入政策收入政策 (1)含义)含义 政府通过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手段控政府通过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手段控制工资总水平的政策。制工资总水平的政策
29、。 目的控制其增长率,使之与劳动生产目的控制其增长率,使之与劳动生产率相适应。率相适应。 (2)作用)作用 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限制收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危害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危害 (3)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基尼系数 洛伦斯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洛伦斯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数组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人口或家庭众数组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 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斯曲线创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斯曲线创
30、制的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制的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尺度,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种尺度,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入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 小于小于0.2,收入差距非常小,收入差距非常小 大于大于0.4,收入差距非常大,收入差距非常大 一般在一般在0.20.4之间之间 ob人口人口%收收入入%aa40%100%0%20%100%abg=aa+b (4)收入政策措施)收入政策措施 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 制定工资制定工资物价指导线物价指导线 对工资物价进行管制对工资物价进行管制 税收控制,约束企业工资过分发放税收控制,约
31、束企业工资过分发放 收入平等化措施收入平等化措施 个人实行所得税制度个人实行所得税制度 对遗产、赠与、财产、高消费征税对遗产、赠与、财产、高消费征税 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社会保险事业 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 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企业分析企业分析 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x) (一)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一)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x) 1、含义、含义 是指企业为适应未
32、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是指企业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总体性和和长远长远性性的谋划与方略。的谋划与方略。 企业战略是在对未来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和企业企业战略是在对未来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和企业自身实力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科自身实力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科学决策绘制出来的,是学决策绘制出来的,是企业经营思想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的集中体现。 2、实质、实质 实现实现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企业实力企业实力和和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三者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之间的动态平衡。 3、特征、特征 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全局性、
33、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性 (二)企业环境的结构与特点(二)企业环境的结构与特点(x) 1、企业外部环境的含义、企业外部环境的含义 是指企业周围的,不受企业控制但与企业是指企业周围的,不受企业控制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联的各种外界因素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联的各种外界因素 企业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环境 2、种类、种类 (1)按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密切程度)按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密切程度 微观环境:微观环境: 市场环境、行业环境市场环境、行业环境 (直接影响)(直接影响) 宏观环境:宏观环境: 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 技术环境技术环境 (间接影响)(间接影响) (
34、2)按环境的不确定性)按环境的不确定性复复杂杂程程度度变化程度变化程度稳态稳态动态动态简简单单 风险最小风险最小 稳定的和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少稳定的和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少要素有某些相似并基本上维持不要素有某些相似并基本上维持不变变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要求低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要求低 风险较高风险较高 稳定的和不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少稳定的和不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少要素有某些相似但处于连续的变化要素有某些相似但处于连续的变化之中之中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要求低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要求低复复杂杂 风险低风险低 稳定的和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多稳定的和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多要素间彼此不相似但要素基本上要素间彼此不相似但
35、要素基本上维持不变维持不变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要求高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要求高 风险最高风险最高 稳定的和不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多稳定的和不可预测的环境,要素多要素间彼此不相似并且处于连续的要素间彼此不相似并且处于连续的变化之中变化之中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要求高对要素的复杂知识的要求高 (三)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三)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y) 1、外部环境的调研、外部环境的调研 目的:了解外部环境的目的:了解外部环境的过去过去和和现实现实状况状况 方法:方法: (1)获取口头信息)获取口头信息 (2)获取书面信息)获取书面信息 (3)专题性调研)专题性调研 2、外部环境的预测、外部环境的预测 对未来的设
36、想、推测对未来的设想、推测 (四)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四)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x) 1、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 2、潜在竞争对手的分析、潜在竞争对手的分析 3、替代品威胁、替代品威胁 4、顾客力量、顾客力量 5、供应商力量、供应商力量 1、现有竞争对手分析、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1)现有竞争对手的数目)现有竞争对手的数目 (2)现有竞争对手的经营战略)现有竞争对手的经营战略 (3)竞争对手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对手产品的差异化 (4)固定成本的高低)固定成本的高低 (5)行业成长)行业成长 竞争表现:产品、价格、质量、服务竞争表现:产品、价格、质量、服务 企业战略分析的最重要任务企业
37、战略分析的最重要任务 2、潜在竞争对手分析、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新进入企业的威胁大小,取决于进入障碍、新进入企业的威胁大小,取决于进入障碍、竞争对手的反应竞争对手的反应 进入障碍:进入障碍: (1)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 (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 (3)绝对成本优势)绝对成本优势 (4)进入分销渠道)进入分销渠道 (5)资本需求)资本需求 (6)现有企业的反应)现有企业的反应 3、替代品或服务威胁分析、替代品或服务威胁分析 4、顾客力量分析、顾客力量分析 产品消费群体分析、顾客购买动机分析、产品消费群体分析、顾客购买动机分析、顾客承受能力分析顾客承受能力分析 力量大的条件:力量大的条件: (1)
38、购买批量大)购买批量大 (2)客户后向一体化)客户后向一体化 (3)可向许多其它供应厂家购买该产品)可向许多其它供应厂家购买该产品 (4)客户改变供应厂家不会增加成本)客户改变供应厂家不会增加成本 5、供应商力量分析、供应商力量分析 (五)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五)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x) 1、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环境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 3、技术环境、技术环境 4、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1、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环境 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 社会制度、政府政策、法律制定与执行、社会制度、政府政策、法律制定与执行、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 2、经济环
39、境、经济环境 (1)经济体制)经济体制 计划与市场、独立与集中计划与市场、独立与集中 (2)经济形势)经济形势 上升、平稳、下降上升、平稳、下降 (3)经济结构)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 (4)经济政策)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策、产业政策 3、技术环境、技术环境 新科学原理的发现、新技术发明、新新科学原理的发现、新技术发明、新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方法和手段 4、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广义文化,社会风貌广义文化,社会风貌 观念、理想、情感、生活态度、生
40、活方观念、理想、情感、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习俗爱好、价值标准式、习俗爱好、价值标准 二、企业分析二、企业分析(x) 1、企业资源状况分析、企业资源状况分析 2、企业利用资源能力分析、企业利用资源能力分析 3、竞争态势分析、竞争态势分析 (一)企业资源状况分析(一)企业资源状况分析(y) 1、企业资源的概念、企业资源的概念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2、企业资源分析目的、企业资源分析目的 掌握企业现存资源的状况掌握企业现存资源的状况 明确实现未来战略意图和目标的优势和劣势明确实现未来战略意图和目标的优势和劣势 为资源的利用开发创造提供方向和行动基础为资
41、源的利用开发创造提供方向和行动基础 3、企业资源的分析内容:、企业资源的分析内容: (1)物质资源状况)物质资源状况 (2)人力资源状况)人力资源状况 (3)财务资源状况)财务资源状况 (4)技术资源状况)技术资源状况 (5)管理资源状况)管理资源状况 (6)无形资产状况)无形资产状况 4、资源优势、资源优势 企业为实现其战略目标所拥有的或者拟企业为实现其战略目标所拥有的或者拟建立的特殊资源建立的特殊资源 具有稀缺、难以模仿和被替代具有稀缺、难以模仿和被替代 资源优势:相对性和时间性资源优势:相对性和时间性 5、企业资源劣势、企业资源劣势 没有战略价值的资源没有战略价值的资源 (二)企业能力分
42、析(二)企业能力分析(y) 1、企业能力的概念、企业能力的概念 (1)含义)含义 是指企业将其资源进行组合、归集、整是指企业将其资源进行组合、归集、整合形成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需要的一合形成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需要的一种技能。种技能。 (2)种类)种类 迈克尔迈克尔 波特波特 基本活动基本活动 生产加工、成品储运、生产加工、成品储运、 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 支持活动支持活动 采购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管理、技术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 2、企业能力分析方法、企业能力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对比分析 (1)纵向分析)纵向分析 (2)横向分析)横向分
43、析 (3)财务分析)财务分析 3、企业能力评价的标准、企业能力评价的标准 (1)效率分析)效率分析 效率:投入产出比效率:投入产出比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各投入要素的成本各投入要素的成本 生产率生产率 工艺设计水平工艺设计水平 产能的利用程度产能的利用程度 成本分析中,最重要成本分析中,最重要 (2)效果分析)效果分析 效果:实际产出达到预期的程度效果:实际产出达到预期的程度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产品或服务的满足程度产品或服务的满足程度 售后服务是否为顾客所需售后服务是否为顾客所需 产品或服务的一贯性产品或服务的一贯性 差异化分析中,最重要差异化分析中,最重要 (三)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
44、的综合(三)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综合 明确企业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战略目标(x) 1、swot分析法分析法 s:内部优势:内部优势 w:内部劣势:内部劣势 o:外部机会:外部机会 t:外部威胁:外部威胁 2、swot分析程序分析程序 (1)寻找机会和威胁)寻找机会和威胁的关键因素的关键因素 (2)确定企业内部不)确定企业内部不利和有利的关键因素利和有利的关键因素 (3)对关键因素加权)对关键因素加权评分评分 (4)在)在swot图上定图上定位,确定企业战略能位,确定企业战略能力力 (5)进行战略分析)进行战略分析 内部内部优势优势内部内部劣势劣势机会机会威胁威胁增长战略增长战略so扭转战略扭转
45、战略wo防御战略防御战略wt多种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战略st (四)企业战略选择(四)企业战略选择(x) 1、总体战略、总体战略 进入战略进入战略 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稳定战略稳定战略 撤退战略撤退战略 (1)进入战略)进入战略 选择进入哪一个新领域选择进入哪一个新领域 波特五种力量分析模型波特五种力量分析模型 选择进入方式选择进入方式 购并战略购并战略 内部创业战略内部创业战略 合资战略合资战略 (2)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在原有经营基础上,向更高水平发展在原有经营基础上,向更高水平发展 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战略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战略 横向发展战略横向发展战略 纵向发展战略纵向发展战略 多样化发展
46、战略多样化发展战略 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战略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战略 条件:企业产品或服务正在增长条件:企业产品或服务正在增长 方式:方式: 把原有产品或服务向新的市场领域扩展把原有产品或服务向新的市场领域扩展 提高原的分销渠道的能力提高原的分销渠道的能力 加大广告投入以吸引消费者加大广告投入以吸引消费者 采取价格手段挤占竞争对手的地盘采取价格手段挤占竞争对手的地盘 填补产品系列或增加新的产品填补产品系列或增加新的产品 横向发展战略横向发展战略 购并竞争对手产品或服务购并竞争对手产品或服务 优点:优点: 可减少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由于竞争带来可减少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由于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的不
47、确定性 有利于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加强企业对有利于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加强企业对 市场的控制力市场的控制力 实施战略协同效应实施战略协同效应 取得规模效应取得规模效应 缺点:缺点: 规模过大可能不经济规模过大可能不经济 抵御风险能力降低抵御风险能力降低 纵向发展战略纵向发展战略 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 目的:目的: 控制原料生产的成本、质量和数量控制原料生产的成本、质量和数量 把供应商的利润转化为自己的利润把供应商的利润转化为自己的利润 控制分销渠道、减少积压控制分销渠道、减少积压 获取价值链重组的利益获取价值链重组的利益 扩大企业在特定市场和行业内的规模和竞争力扩大
48、企业在特定市场和行业内的规模和竞争力 缺点:缺点: 资本投入增加资本投入增加 横向管理难度加大横向管理难度加大 自制原材料或自行销售效率低自制原材料或自行销售效率低 纵向生产能力难以协调纵向生产能力难以协调 多样化发展战略多样化发展战略 相关多样化、不相关多样化相关多样化、不相关多样化 (3)稳定战略)稳定战略 不改变自己的宗旨和目标,集中资源于原不改变自己的宗旨和目标,集中资源于原有的经营范围和产品有的经营范围和产品 适用对象:适用对象: 对战略期环境的预测变化不大,而在前期经营对战略期环境的预测变化不大,而在前期经营相当成功的企业相当成功的企业 优点:优点: 减少开发新品和新市场所需的巨大
49、资金投入和开发风减少开发新品和新市场所需的巨大资金投入和开发风险险 避免资源重新配置和组合的成本避免资源重新配置和组合的成本 防止发展过快过急造成的失衡状态防止发展过快过急造成的失衡状态 (4)撤退战略)撤退战略 目的目的 转移企业资源,减少企业的退出障碍和成本转移企业资源,减少企业的退出障碍和成本 方式:方式: 特许经营特许经营 分包分包 卖断卖断 管理层收购管理层收购 拆产为股拆产为股/ /分拆分拆 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 2、一般竞争战略、一般竞争战略 (1)低成本战略)低成本战略 途径:规模经济、专利技术、改善原材料等途径:规模经济、专利技术、改善原材料等 原则:领先、全
50、程低成本、总成本最低、持久原则:领先、全程低成本、总成本最低、持久 (2)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 途径:使用独特要素、开展技术开发、严格生产途径:使用独特要素、开展技术开发、严格生产作业、特别营销、扩大经营范围作业、特别营销、扩大经营范围 原则:效益、适当、有效原则:效益、适当、有效 (3)重点战略)重点战略 方式:方式: 在目标市场取得成本优势在目标市场取得成本优势 在目标市场取得差别优势在目标市场取得差别优势满足特殊需求满足特殊需求 3、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 (1)新兴行业战略)新兴行业战略 特点:特点: 技术不确定技术不确定 生产成本高下降快生产成本高下降快 风险大风险
51、大 战略:战略: 进入时机选择进入时机选择 进入风险、进入障碍进入风险、进入障碍 竞争方式选择竞争方式选择 限制进入、鼓励进入限制进入、鼓励进入 、放任进入、放任进入 (2)成熟行业战略)成熟行业战略 特点:特点: 销售增长缓慢销售增长缓慢 成本和服务为竞争中心成本和服务为竞争中心 行业利润水平下降行业利润水平下降 行业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行业生产能力增长缓慢 战略:战略: 明确一种竞争战略明确一种竞争战略 合理组合产品合理组合产品 合理定价合理定价 工艺创新工艺创新 扩大用户产品范围扩大用户产品范围 购买廉价资产购买廉价资产 选择合适买主选择合适买主 工艺流程选择工艺流程选择 参与国际竞争参与国
52、际竞争 (3)衰退行业战略)衰退行业战略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需求状况需求状况 退出障碍退出障碍 竞争格局变化竞争格局变化 战略战略 领导地位战略领导地位战略 合适定价战略合适定价战略 收获战略收获战略 迅速退出战略迅速退出战略 三、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三、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y) (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 是战略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战略管理工作的主体 1、建立相应的企业组织、建立相应的企业组织 2、合理配置资源,制定预算和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制定预算和规划 3、调动群体积极性,实现战略计划、调动群体积极性,实现战略计划 4、建立行政支持系统,实现有效的战略控、建
53、立行政支持系统,实现有效的战略控制制 (二)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二)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 1、含义、含义 是将预先制定的战略目标与反馈回来的战是将预先制定的战略目标与反馈回来的战略执行信息进行比较,以检查战略计划与略执行信息进行比较,以检查战略计划与实际执行的偏离程度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实际执行的偏离程度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2、内容、内容 (1)制定战略评价标准)制定战略评价标准 (2)进行实际成效与标准的对比分析)进行实际成效与标准的对比分析 (3)针对偏差采取纠偏行动)针对偏差采取纠偏行动 3、特点、特点 (1)战略控制是开放系统)战略控制是开放系统 (2)
54、战略控制的标准是企业的总目标)战略控制的标准是企业的总目标 标准种类:标准种类: 成效标准成效标准 废弃标准废弃标准 4、基本要素、基本要素 (1)战略评价标准)战略评价标准 定量评价标准、定性评价标准定量评价标准、定性评价标准 (2)实际成效)实际成效 (3)绩效评价)绩效评价 超过目标、正好相等、低于目标超过目标、正好相等、低于目标 5、战略控制的方法、战略控制的方法 (1)事前控制)事前控制 (2)事中控制)事中控制 (3)事后控制)事后控制 决策要求与方法决策要求与方法 企业经营计划企业经营计划 一、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一、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x) (一)决策科学化的要求(一)决策
55、科学化的要求(y) 1、含义、含义 企业经营决策是对未来行动目标,从两个企业经营决策是对未来行动目标,从两个以上可行方案中选取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以上可行方案中选取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决断过程,是一个决断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分析过程的系统分析过程 2、要求、要求 (1)合理的决策标准)合理的决策标准 足够满意代替最优化足够满意代替最优化 (2)有效的信息系统)有效的信息系统 有效性: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要及有效性: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要及时、准确、适用、经济时、准确、适用、经济 管理决策信息系统:能生产并能向用户管理决策信息系统:能生产并能向用
56、户提供有用信息的整体提供有用信息的整体 条件:掌握企业外部信息渠道和内部信条件:掌握企业外部信息渠道和内部信息流息流 (3)系统的决策观念)系统的决策观念 用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分用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抉择析、系统设计、系统抉择 整体最优化整体最优化 (4)科学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 两点含义:决策程序科学、决策技术科学两点含义:决策程序科学、决策技术科学 三个阶段:确定目标、探索方案、选优决策三个阶段:确定目标、探索方案、选优决策 (5)决策方法科学化)决策方法科学化 特点:特点: 硬:数学化、模型化、计算机化硬:数学化、模型化、计算机化
57、软:发挥人的才智(专家创造力)软:发挥人的才智(专家创造力) (二)确定型决策方法(二)确定型决策方法(x)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事件的各种状态是完全肯定的,而且经过事件的各种状态是完全肯定的,而且经过分析计算是可以得到各方案的明确结果。分析计算是可以得到各方案的明确结果。 1、量本利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 (1)含义)含义 盈亏平衡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 根据产量、成本、利润的关系,建立参数根据产量、成本、利润的关系,建立参数模型,分析决策方案对企业盈亏的影响。模型,分析决策方案对企业盈亏的影响。 (2)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边际分析理论边际分析理论 将生产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将生产总
58、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观察销售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若观察销售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若前者大于后者,便存在边际贡献。若边际前者大于后者,便存在边际贡献。若边际贡献与固定成本相等,恰好盈亏平衡。贡献与固定成本相等,恰好盈亏平衡。 (3)盈亏平衡点寻找方法)盈亏平衡点寻找方法 图解法图解法ocbadxye亏损亏损x0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变动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成本总成本 公式法公式法pccpxscpcx21002101公式盈亏平衡点销售额计算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定成本公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计算 (4)边际收益分析边际收益分析 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收入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
59、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利润利润 d=x(p-c2) =c1 +pr 边际收益率边际收益率=边际收益边际收益/销售收入销售收入 di =d/(xp) (5)经营安全状况分析经营安全状况分析 安全余额安全余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l=xp-x0 p成本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收入xpx0 p lx0 l销售量销售量 经营安全率经营安全率=安全余额安全余额/实际销售额实际销售额 判断经营安全状况的标准判断经营安全状况的标准经营安全率经营安全率经营状况经营状况30%以上以上安全安全25%-30%比较安全比较安全15%-25%不太好不太好10%-15%要警惕要警惕10
60、%以下以下很不安全很不安全 低于低于20%,就要作出提高经营安全率的决策,就要作出提高经营安全率的决策, 提高经营安全率途径:提高经营安全率途径: 增加销售额增加销售额 盈亏平衡点下移盈亏平衡点下移 降低固定成本降低固定成本 降低变动成本降低变动成本 增加固定成本、降低变动成本,使总成本下降增加固定成本、降低变动成本,使总成本下降 (6)销售利润决策和生产方法的盈利性对)销售利润决策和生产方法的盈利性对比分析比分析pcpcse22111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目标利润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额 2、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 (1)含义)含义 (2)模型要素)模型要素 变量变量 约束条件约束条件 目标函数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工程师考试整体规划试题及答案
- 设计师在科技进步中的适应能力与创新探索试题及答案
- 纺织品市场调查与反馈方法试题及答案
- 事业单位合同制协议书
- 租赁合同更名协议书
- 拳击合同协议书
- 单独装修合同协议书
- 合同退火协议书
- 邮快合作合同框架协议书
- 承包水渠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初三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2024-2024年上海市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电影与社会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南大学
- 钢筋混凝土整体现浇双向板楼盖结构设计
- 干部人事档案目录(样表)
- 生物大分子晶体学基础(I)2016
- 申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材料范本说明书
- 卒中与卒中后抑郁分析
- 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配送中心服务规范
-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设计【全套图纸】
- 关于电商平台对入驻经营者的审核要求或规范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