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人的内分泌系统包括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无管腺和细胞。这些腺体或细胞在一定的刺激(神经的或体液的刺激)作用下分泌某种特异性物质到体液中,这些物质叫做激素(hormone)。2. 垂体位于脑的下部,因此又叫脑下垂体。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人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内分泌腺,因为它不仅有重要的独立作用,而且还分泌几种激素分别支配性腺、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的活动。垂体的活动又受下丘脑的调节,下丘脑通过对垂体活动的调节来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分级调节)3.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多种下丘脑调节激素。这些调节激素经下丘脑通到垂体的门脉达到腺垂体,调节、控制腺垂体的激素分泌。由此可见,下丘脑与垂体的功
2、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4.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腺垂体 刺激生长激素释放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腺垂体 抑制生长激素释放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 腺垂体 抑制催乳素释放黑色细胞刺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腺垂体 抑制黑色细胞刺激素释放5. 神经垂体分泌两种激素: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催产素有强大的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6.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作用于其他的内分泌腺,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这四种激素又叫促激素。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又统称为促性腺激素。这些促激素是它们所作用的靶腺体的形态发育和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而且还刺激这些腺体的激素
3、形成和分泌。7. 生长激素 全部组织 刺激蛋白质合成和组织生长;减少糖的利用,增加糖元生成;促进脂肪分解催乳素 乳腺 促进乳腺生长和乳汁形成黑色细胞刺激素 上皮色素细胞 增加黑色素的合成与扩散(皮肤变黑)8. 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细胞生长,包括细胞增大与数量增多。它对肌肉的增生和软骨的形成与钙化有特别重要的作用。9. 人的甲状腺分为两叶,紧贴在气管上端的甲状软骨两侧。10. 甲状腺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thyroxine,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3,5,3-triiodo-thyronine,T3)。人体内只有这两种激素含碘。甲状腺激素(T3、T4)的作用遍及全身所有的器官。甲
4、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成熟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作用;甲状腺激素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所不可缺少的,而且必须在关键时期得到必要的甲状腺激素才能保证大脑正常发育。(呆小病:婴幼儿时期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引发的病症,病人的骨骼停止生长,到二三十岁还像小孩一样矮小;智力也停止发育,只有四五岁小孩的智力水)是一种。11. 胰腺中有两类组织,一类是腺泡组织,分泌消化酶;另一类是胰岛组织,分散在腺泡组织之中,像小岛一样。胰腺中有几十万个胰岛。胰岛细胞至少可以分成五种,其中的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15%-25%,分泌胰高血糖素;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70%-80%,
5、分泌胰岛素。12. 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形成的两条肽链所组成的蛋白质,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决定于血糖的浓度。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可归结为:(1)胰岛素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2)胰岛素还抑制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13. 胰岛中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它的主要作用与胰岛素相反,可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使血糖升高,作用强烈;它还促使脂肪分解。血糖浓度下降(低于80mg/100mL血液)可以作用于胰岛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血糖浓度上升则使细胞的分泌减少。14. 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一般维持在100mg/100mL上下。维持血糖浓度的正常水平需要神经
6、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同作用。在内分泌系统中胰岛素是现在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能提高血糖浓度的激素则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等几种激素。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mg/100mL称为高血糖,如果血糖浓度超过160180mg/100mL,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chapter3)15.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通常病原体不能穿过皮肤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黏膜。皮肤的表面有一层死细胞(角质细胞),病原体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而且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也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16. 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便
7、会产生反应。当人的皮肤破损后,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受损伤的部位出现疼痛、发红、肿胀、发热的现象。这是因为当皮肤破损时,毛细血管和细胞被破坏,人体会释放一种多肽类的物质,引发神经冲动,使人产生痛觉;还会使受损伤部位的微动脉和毛细血管舒张、扩大,皮肤变红;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蛋白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胀,同时局部体温升高。这样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17. 皮肤的任何破损都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从毛细血管中钻出,进入受损伤部位的组织间隙。一个中性粒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单核细胞则分化成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这些白细胞及一些坏死组织、
8、坏死细胞、死细菌和活的白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黄色黏稠的液体,叫做脓液。脓液的出现,表示身体正在克服感染。此外,一些血浆蛋白也会产生反应,破坏病原微生物。18. 按照细胞质中有无颗粒,可以将白细胞分为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颗粒细胞又可以根据其颗粒对染料的反应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无颗粒细胞可以分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19. 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叫做抗原(antigen)一类物质。含有特异性化学物质(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20. 一部分淋巴干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先进入胸腺(thymus),在此分化增殖,发育成熟。这种淋巴细胞叫做T淋巴细胞(T-lymphoc
9、yte)。另一部分淋巴干细胞,在鸟类中是先在腔上囊(bursa of Fabricius)发育成熟。因此,这类淋巴细胞叫做B淋巴细胞(B-lympho原cyte)。哺乳动物B淋巴细胞发育场所可能在骨髓。21. 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原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分子标志,这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这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胚胎发育中产生,所有的身体细胞上都存在.22.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反复分裂,形成巨大的数量。同时分化成不同的群体,其中一部分分化成为记忆细胞进入静止期,留待以后对同一类型病原体的
10、再次入侵作出快速而猛烈的反应。23. 成熟的T淋巴细胞分成不同的群体,其中有成熟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还有成熟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这些细胞成熟后离开胸腺进入血液循环中。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如果没有遇到这种抗原,这个T淋巴细胞就处于不活动状态。T细胞对自身细胞上的MHC标志不发生反应。当一个细胞毒性T细胞遇到与它的受体相适应的抗原,而且是呈递在抗原-MHC复合体上时,这个T细胞便会受到刺激。但是还必须有一个辅助性T淋巴细胞也被同样的呈递在抗原-MHC复合体上的抗原所激活,这个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这个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开始分裂,形成一个克隆(基因型相同的
11、细胞群体)。这个细胞毒性T细胞的后代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每一个细胞都具有相对应于这种抗原的受体。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已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并消灭之。24. 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但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抗体分子基本结构是Y形的,两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2个)。25. 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受体分子在合成后便移到细胞膜上。当它的受体分子两臂遇到相应的抗原并将它锁定在结合位点后,这个B淋巴细胞便被致敏了,并准备开始分裂。但B细胞分裂的启动还需要另外一个适当的信号,这个信号来自一个已经被抗原MHC复合体活化了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
12、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以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反复分裂形成的B细胞克隆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又称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26. 抗体与这类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蛋白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在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各种各样的抗体在血液中循环流动。27. 。18世纪,詹纳用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牛痘病毒能在人体内诱发出抵抗天花病毒免疫力。19世纪,巴斯德发明了灭活和减毒的疫苗。现有的疫苗有三种类型:1.灭活的微生
13、物;2.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3.减毒的微生物。28. 能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致敏原(allergen)。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分速发型与迟发型两类。速发型过敏反应可在接触致敏原几分钟后开始,如青霉素、蜂毒等引起的过敏反应。这种反应强烈,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死亡。29. 艾滋病就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引起的严重的免疫缺乏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一词的英文缩写。感染HIV以后,一般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8到10年)才发病。HIV是一种逆转录酶
14、病毒。它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中由于逆转录酶的作用形成互补的DNA,并整合到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DNA中。经过长时间的潜伏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激活,前病毒复制出新的HIV,并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HIV还可以感染体内其他类型的细胞,如脑细胞、巨噬细胞。30. 种群用于人类又称人口,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它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通常一个物种包含很多种群,种群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只有同一种群内的个体才能互配繁殖。种群长期隔离会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可见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
15、殖单位和进化单位。31. 出生率(natality)和死亡率(mortality)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相差很大,主要是由动物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的。死亡率和出生率一样也是用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如果在一个有100万人口的城市中一年死亡1.2万人,其死亡率就是1.2%或12。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32. 年龄金字塔还有一条中线,它把每一个年龄组都分为左右两半,左边代表雄性,右边代表雌性,因此可以知道在每个年龄组中雌雄个体各占多少。生态学家通常把种群分成三个年龄组,即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最典型的
16、例子就是蜉蝣和蝉,蝉的若虫要在地下生活多年,而羽化出土后的成年蝉只能生活一个夏季。33. 年龄结构还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它们可带给我们关于种群未来数量动态的信息(预测)。34. 种群性比率是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大多数物种的种群,其性比率基本保持1:1,人类也是一样。35. 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很多,对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36. 用比浊计测定各试管的浑浊度。(计数)37. 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指数增长(exponential growth)。指数增
17、长的特点是: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指数增长曲线很像英文字母J,又称“J”形增长曲线。38. 逻辑斯谛增长(logistic growth)是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像英文字母S,又称“S”形增长曲线。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由于种群数量高于K时便下降,低于K时便上升,所以K值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逻辑斯谛增长的特点是:种群起始呈加速增长,K/2时增长最快,此后便开始减速增长,到K值时便停止增长或在K值上下波动。39.
18、种群是一个动态系统,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这就是所谓的种群数量波动,它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环境容纳量只代表种群数量的一个平均值,实际的种群数量在这个平均值的上下波动,波动幅度有大有小,可以是周期波动,也可以是非周期波动。严格说来,任何波动只要在两个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相等就可称之为周期波动。40. 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两大类。前者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后者则包括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气候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特别是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此外,食物也是调节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在食物不足时,种群内部必然会发生激烈竞争
19、,使很多个体不能存活或不能生殖。病源物和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是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种群密度越大,抑制增长的作用力也就越强,因此对种群数量调节起着重要作用。捕食也能把种群密度压制在一个低水平上。 领域行为(territory behavior)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由于社会压力加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内分泌失调的结果,所以就叫内分泌调节。41. 种群的很多特征是个体特征的统计值,如出生率与死亡率、性比率、年龄结构等,还有一些特征是种群所特有的,如密度、分布型和数量动态等。42. 群落(Community)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
20、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43.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中,从树冠到地面可以看到有树冠层、下木层(矮树)、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苔藓、地衣),其中树冠层对群落影响最大。一般说来,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也就越多。在群落垂直结构的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所特有的动物栖息,大多数动物都只限于在1-2个层次上活动。(影响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光照,影响动物的是食物和栖息地)。44. 水生群落也有分层现象,其层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的。一个湖泊自上而下可以分为四层:表水层是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斜温层的湖水温度变化比较大;
21、静水层水的密度最大,水温大约是4;而动、植物残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底泥层。45. 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沙漠里的灌木由于彼此竞争营养和水分倾向于均匀分布,但大多数陆地群落中的生物都是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镶嵌。例如,若种子直接落在母株周围就会产生成簇的幼株,形成集群。靠风力传播的种子(如蒲公英)和靠鸟兽传播的种子(如苍耳)就可以散播得很远。此外,土壤、小地形、风和火等环境条件都能影响生物的水平分布格局,使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复杂的斑块性(patchness)和镶嵌性(mosaicism)。这一切都是空间异质性的一种表现。通俗地讲,空间异质性就是
22、指空间的非均一性,即不同地点的环境条件不同。46. 群落的季节性也决定于植物与传粉动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生长在森林底层的草本植物开花时间就更短,一般是在春天树叶萌发之前,因为传粉昆虫不喜欢在缺少阳光的森林底层活动。250800mm年降雨量47. 48. 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出现一个稳定的群落才会中止。群落的这种依次取代现象就叫演替(succession)。49. 群落演替如果是在从未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裸岩、沙丘和湖底开始,这种演替就是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它所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所谓次生林,就是原始森林被砍伐后通
23、过次生演替而生长起来的森林。一般说来,次生演替的基质和环境条件比较好,因为原有群落毁灭后总会留下大量有机质和有生存力的孢子和种子等。次生演替经历的时间比较短。50. 演替也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在这个平衡点上,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演替所达到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climax)。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顶极群落主要是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如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热带雨林;在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北方针叶林。(顶级群落形成的影响因素
24、:气候和土壤条件;主要因素:平均温度和降水量).51.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地球上有许多生态系统大至生物圈(biosphere),小至森林和池塘,除了自然生态系统以外,还有很多如农田、果园和自给自足的宇宙飞船等人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通常都是由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七大成分组成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52. 在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链(food chain)。腐食食物链是以死亡生物或现成有机物为起点
25、的食物链。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以腐食食物链为主,而海洋生态系统则以捕食食物链为主。53. 生物放大食物链不仅是能量流动和物质移动的通道,而且也是杀虫剂和各种有害物质移动和浓缩的通道。DDT已污染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据调查,在各大洲居住的人群体内,也已普遍发现了DDT。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food web)。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而苔原则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54. 营养级(trophic level)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的总和,因
26、此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是一类生物和处于不同营养层次上的另一类生物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就越少,当某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数量和能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可能再维持另一个营养级的存在了。55. 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biomass)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采用这些单位所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就可以分别称为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图中P表示生产者,D表示分解者,C表示消费者。生态金字塔通常都是下宽上窄的正金字塔图形,但也有倒金字塔形的。生态金字塔通常都是下宽上
27、窄的正金字塔图形,但也有倒金字塔形的。就数量金字塔而言,在夏季的温带森林中,每0.1ha(公顷)约有树木200株,而植食动物却有150000个之多(主要是昆虫),这是很明显的下窄上宽的倒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也有倒的,如在英吉利海峡,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为每平方米4g(干重),而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却高达21g(干重)。原因是海洋中的生产者主要是单细胞藻类,它们个体小、繁殖快、含纤维素少,可以整个被浮游动物吞食和消化,并迅速地转化为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量。能量金字塔绝不会是倒的,因为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绝不会少于靠吃它们为生的植食动物的能量。同样,肉食动物的能量是靠吃植食动物获得的,因此它们的能量
28、也绝不会多于植食动物,否则就违背了能量传递的基本规律。总之,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向另一个营养级总是逐渐减少的,这一点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不会有例外。56. 初级生产量(primary production)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在初级生产量中,有一部分是被植物的呼吸(R)消耗掉了,剩下的才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这就是净初级生产量(NP),而把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GP)。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初级生产量(干重)的单位通常是用g(/ m2·a)或J(/ m2·a)(a代表年)表示。57.生物量(biomass)实际上就是净生产
29、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生物量(干重)的单位通常是用g/m2或J/m2表示。生物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同样也可以应用于动物,通过动物生物量的计算,可以推测各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58. 动物的肉、蛋、奶、毛皮、血液、蹄、角以及内脏器官等有机物质是靠动物吃植物、吃其他动物和吃一切现成有机物质而生产出来的。这类生产在生态系统中是第二次的有机物质生产,所以叫次级生产量(secondary production)。次级生产量归根结底是要依靠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所产生的有机物质。凡是异养生物(包括各种分解者)都属于次级生产者。次级生产量的计量单位与初级生产量(干重)相同,也是用g/(m2·
30、;a)或J/(m2·a)表示。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利用藻类(主要是单细胞藻类)的效率相当于陆地动物利用植物(主要是纤维素含量极高的高等植物)效率的五倍!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海洋的初级生产量之和虽然只有陆地初级生产量的1/2,但海洋次级生产量却相当于陆地次级生产量的三倍多。59.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不同,能流是单方向的、不可逆的,在流动过程中每传递一次损失一大半,最终都将以热的形式耗散到周围空间,所以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输入能量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60. 生物在全球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很小,虽然植物在生长和光合作用中要吸收很多水,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又把这些水送回了大气圈。61.碳
31、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大气圈到植物和动物,再从动、植物通向分解者,最后又回到大气圈。现在二氧化碳在大气圈中的平均浓度是0.035%,但由于有很多因素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着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海洋的含碳量是大气圈含碳量的50倍,海洋对于调节大气圈中的含碳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2. 氮可以被固氮菌和很多蓝细菌固定,根瘤菌可以把氮气转化为能被植物利用的铵(NH4+)盐。植物蛋白质中的氮可以直接被动物利用,动、植物的尸体又被分解者利用。溶解在水里的氨可以被植物吸收或进一步经过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形成硝酸根(NH4+ 、NO2 、NO3-),然后
32、再被植物的根吸收。硝化作用的反过程是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在无氧条件下,脱氮细菌可把硝酸根(NO3)降解为氮气(N2)、氧化氮(N2O)和氨(NH3),从而完成从无机氮到有机氮,再从有机氮回归无机氮的循环。据估算,全球每年的固氮量为92*109kg(其中生物固氮54*109kg,工业固氮30*109kg,光化学固氮7.6*109kg和火山活动固氮0.2*109kg),但通过反硝化作用,全球的产氮量只有83*109kg,两个过程的差额为9*109kg.63. 当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调节(feedbackregulation)。负反馈(negati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割机售后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城市自行车共享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塑料智能花盆灌溉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房地产项目开发方案及房地产项目管理-适用房地产行业
- 建筑工程师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技术应用方案
- 中考语文总复习八上讲解教案(2025-2026学年)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025-2026学年)
- 电话计费问题大赛作品教案(2025-2026学年)
- 小班安全健康快乐成长教案(2025-2026学年)
- 幼儿托班生活活动教案(2025-2026学年)
- 叉车工劳动合同
- 篮球活动策划书(5篇)
- 广东英语中考必背1600词
- 医院行风建设应知应会考核试题及答案
- 如何做好转介绍
- 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课件(湘教版)
- GB 7101-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
- 第十一章 锻 压
- 电大形考任务1答案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社区护理学》形考任务5试题及答案
- 《建筑材料(第3版)》教学课件-06砌体材料
- 【QC成果】提高砌体结构一次成型合格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