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新版必修下册《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编新版必修下册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解中国建筑的“词汇”、“文章”和“文法”。思维发展与提升  明确阅读说明文的方法,用找关键词法和思维导图法,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  了解中国建筑特征,感受中国建筑之美。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理解建筑是一种文化,文化在于创新,更在于传承,每一位同学都是文化的传承者,明确肩上的责任,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文章的人文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借助思维导图快速整合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理解中国建筑的“词汇”、“文章”

2、和“文法”;文化在于传承,体会到传承重要性。教学过程一、预读明人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名山、秀美的河流,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或巍峨壮丽如故宫,或小巧灵动如江南园林。这些古老的建筑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它们究竟有何特色?今天我们学习梁思成的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从中我们一定能得出答案。2.作者简介。中国建筑的一代宗师: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他是近代学者、维新派领袖梁启超的儿子,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丈夫。他一生醉心于中国建筑的研究,曾主持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团体),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

3、筑系,写出了中国第一本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其他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等。美丽的神话:他们一个是梁启超的公子,一个是林长民的千金;一位是建筑巨匠,一位是绝艳才女。他们一世情缘,共同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两座丰碑,把亲手设计的国徽送上了天安门城楼。他不计国仇家恨,力使奈良,京都的古建筑免遭盟军的轰炸,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错批一人,多生几亿马寅初(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人口学家)  错批一人,少了多少名城梁思成(建筑学家,一生致力于古建筑研究和保护)梁思成和林徽因对中国建筑史的贡献:1937年7月梁思成偶然看到法国人伯希和带到国外的敦煌壁画图片,很清楚地描绘了五台山唐代建筑图

4、景,梁思成如获至宝。他和林徽因等一行4人起身去五台山,先坐火车到太原又坐汽车颠簸128多公里,最后又转骑骡子,最后才到达这座佛光寺,发现了中国现存唯一的唐代建筑遗存五台山佛光寺大雄宝殿。正定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赡的古建筑遗存,吸引着梁思成。1933年4月,梁思成第一次到正定考察,原定两周,后由于战乱,缩短为七天。当天下午5时梁思成一行来到正定,借住在隆兴寺,当晚便开始考察,直到“天已墨黑,殿里阴森,对面几不见人,只听见上面蝙蝠唧唧叫唤”,才回方丈院晚斋。以后的几天,考察非常辛苦。对于这次考察,梁思成写道:“今春正定之游,虽在兵荒马乱中,时间匆匆,但收获却意外圆满。”第二次考察,是在当年即19

5、33年11月,梁思成偕林徽因女士再次来到正定,“留得旬日,得详细检正旧时图稿,并从新测绘当日所割爱而未细量的诸建筑物。”“这次考察成图盈箧,满载而归。”二、初读明文1.自读课文。积累重要字词。找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的关键词,并指出说明顺序。在介绍九点基本特征之后,作者谈到了中国建筑的“文法”。“文法”是指什么?建筑的可译性是什么?中国的古代建筑除了九大特征外,还有什么特点?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字词积累。帷幕(     )屋    脊(   &#

6、160;  )接榫(     )凤毛麟角(      )埋怨(     )埋    葬(      )翘起(     )翘首以盼(      )点缀(     

7、)辍    学(      )厦门(     )高楼大厦(      )角色(     )穹    窿(      )门槛(     )直栏横槛(   

8、0;  )   3.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请找出中国建筑九大基本特征的关键词,并分析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提示:说明文的顺序主要取决于对象的特点。由于说明对象特点各异,顺序则不同。说明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中国建筑九大基本特征:单独的建筑物由三部分(台基、房屋、屋顶)组成。平面布臵:建筑群、轴对称、主屋朝南、有庭院。木材结构:立柱和横梁之间形成“间”,墙、门窗设臵极为自由。斗拱:在柱梁交接处,层层挑出,斗是方形,拱是弓形,减少剪力,有装饰性。显著特征。举架形成屋顶斜坡弯曲面。屋顶:有四面坡,四角翘起,有壮丽的装饰性。主要特征。

9、朱红彩绘,用色最大胆。结构部分有高度装饰效果。建筑材料的装饰性: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各色油漆、木刻、石雕、砖雕。采用的说明顺序: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在介绍九点基本特征之后,作者谈到了中国建筑的“文法”。“文法”是指什么?提示:“文法”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它们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代代沿用的惯例。即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规矩)。建筑的可译性。提示:语言和文学的可译性:可以互相翻译,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翻译出来。建筑学的可译性:各民族建筑的主要功能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但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中国的古代建筑还有什么特点?提示:木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中

10、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红墙、碧瓦、绿树、流水、远山,建筑或随山势起伏,或依流水曲折,自然与建筑相映成趣又水乳交融。构件之间的连接使用榫卯连接,不用钉子。北方建筑沉稳、大气、庄重,南方建筑小巧、灵动、秀气。水的运用:中式庭院的小桥流水,注重使用水的自然形态,绝不倒行逆施。西方建筑使用喷泉,水往上喷,而中国古典建筑绝不这么做。圆明园西洋楼遗址,这是要一组西式建筑,有大水法,就是西方式的喷泉;十二生肖铜兽首是喷泉的喷嘴。屋瓦的颜色体现等级:皇家建筑使用黄色琉璃瓦,低等级的建筑或者寺庙使用绿色琉璃瓦。三、研读明法1.自然科学类小论文我们常在试卷中的第一大题论述类文本阅读里遇到。每每听

11、到同学抱怨不喜欢,看不懂,读不进去。那我们该用什么方法能迅速捕捉到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2.(课件展示思维导图)下面是第1、2段的思维导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意连贯,不超过75个字。3.下面是整个文章的的思维导图(课件展示思维导图)。这里老师留下了四个空,请大家

12、锁定位置,快速阅读,填空作答。提示:A.平面布置,通过第五段第一句我们能够确定答案,后面文字都是对它的解析,那中国建筑的平面是如何布置的?建筑群,“一所房子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我们可以称它为建筑群。比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这几个名词我们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接触过。出示林黛玉进贾府课文。平面布置还讲究左右对称。出示图片。房屋朝南。采光、冬季避风、取暖。庭院砖石墁地。文中称他为“户外起居室”。起居室是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的空间,同理屋内起居室就是客厅。B.结构方法。通过第六段第一句我们能够确定答案。首先找同学说一下木材结构的“间”是如何构成的?房屋由什么承重?我们

13、今天的房屋主要由什么承重?古代墙壁的作用是什么?“墙倒屋不塌”,这句话概括出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的重要特点。框架结构原则在西方的建筑原则里直到近代才被应用,我们的建筑三千年前就具备了这个特征。C.结构特征。大家可能看不出这个结构特征的优点,先看一下这几张图片。芦山震中的百年老屋,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等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古建筑为何能抗震?它们又是怎么抗震的?绝招一:古建筑的台基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绝招二:斗拱。绝招三:榫卯是抗击地震的关键。“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

14、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D.写的是文章第14段到第17段的内容。关键词应该是“文法和词汇。”四、拓读明理1.俗话说“文如其人”,从文章内容和语言我们可以看出梁思成是个什么样的人?认真、严谨,深厚的学养,建筑学大家。他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为人做事都体现出一个大家风范。平津战役提供北京建筑图,保护北京文物。对建筑的爱可以超越国界,保护日本奈良的建筑。2.梁思成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向我们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及风格吗?从文中能看出先生的用意吗?齐读最后一段。明确:继承与创新。3.我们应该怎么做?你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护古建筑? 我们现在建造新建筑应该怎样设计(即怎样使新建筑继承优良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