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ⅲ人民版第一单元阶段检测_第1页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第一单元阶段检测_第2页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第一单元阶段检测_第3页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第一单元阶段检测_第4页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第一单元阶段检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阶段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导致百家争鸣直接原因是 奴隶制经济崩溃 封建经济发展起来 周王朝衰落原来属于贵族底层的”士”在政治生活中十分活跃 私人讲学兴起和发展A B C D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包括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3以下对孔子政治活动的表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 年轻时做过地方官,政绩显著B 年长后曾做过政府高官C 因为鲁国统治腐败,孔子曾较长时间离开鲁国D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主张,受到不少国家统治者的称赞4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下列对此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仁”最根本的含义是”爱人” B这种思想包含有朴素的民本思想C 也是孔子的道德观和

2、伦理观D 孔子主张的”仁”主要是就统治阶级内部而言,不包括一般下层人民5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不好的,但又认为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和途径改变人,培养良好的品德与修养 艰苦的劳动 学习礼义 法律的约束 每天对比圣人,反思自己 A B C D 6以下对儒家思想从春秋到战国的相关情况叙述不正确的是A 儒家是战国时期最受统治经济推崇的思想流派B 春秋时期儒家思想没有被统治者重视和采纳C 在秦朝儒家学派遭到沉重打击D 董仲舒是使 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7以下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的根本目的,表述正确的是A儒家通过吸取各流行学派的精华从而取代各家学派B 通过政治上的统一来维护思想

3、上的统一C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保证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D 皇帝应该严格按照儒家思想来约束自己8中国古代教育被儒家所垄断,始于A 汉武帝兴办太学B汉武帝正式规定儒家经典为国家的教科书C 汉武帝命令全国各郡设立学校D 汉武帝确立”举贤良对策”的选拔人才制度9唐朝皇帝曾经实行”三教并行”政策,这主要是因为A 儒家提出了” 三教合归儒 ”的主张B 所谓三教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封建统治C 三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 三教当时在中国人民中有巨大的影响10汉武帝、唐太宗推崇儒学的相同或相似措施是A 尊崇孔子,给予种种尊号B 鼓励少数民族王公子弟学习儒学C 都把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D 确定儒

4、家经典的权威地位,大力兴办学校,发展教育11儒家学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国周围一些国家广泛传播,形成巨大影响,是始于A 汉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南宋12孔子、孟子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A 董仲舒 B程颢 、程颐兄弟 C朱熹 D王阳明13从宋朝到明朝,中国思想界长期进行了关于理和气的争论,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观点是A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B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C 夫道(理)非出于形气之表,而常行动于事物之间者也D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14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 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看,反映了 A 儒家思想已经

5、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B 新的经济成分和成长中的新兴阶级要求打破思想束缚C 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D 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15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大思想家的共同或相似之处有 都参加过抗清斗争 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都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都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中的积极成分A B C D16.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中,在哲学领域成就最突出的是A李贽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17下列观点体现王阳明思想的是 A“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B “心即理也”“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C “工、商皆民生之本”D “天下为主,君为客”二、材料解

6、析题 (每题12分,共24分)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材料二 明主之所导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人圣人陈其畏以禁其衰,设其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回答:(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张或措施。 (2)比较两则材料主张的异同。 (3)从今天来看,上述主张有无可取之处?请略加说明。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材料二 由

7、目辨色, 由耳审声, 由口知味材料三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显著于天下,循而得之。以上材料均摘自王夫之著作回答(1)联系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一中的形也,神也,物也各指什么?并且用现代汉语翻译材料一。 (2)材料三表达了什么思想? (3)指出三则材料的观点与宋明时期统治阶级推崇的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对立之处。三、问答题 (每题14分,共28分)19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有何积极影响?20我国当前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儒家学派的哪些思想和认识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借鉴作用?请扼要概括。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1 C 2B 3D 4D 5 A

8、6A 7C 8 B 9B 10D 11B 12 C 13 C 14B 15A 16C二 材料解析题17(1)材料一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材料二主张法治,强调用严厉的刑法来镇压人民的反抗。(2)都是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设计治国方案;孔子的治国思想重于刑,韩非子的治国思想重于刑。(3)有积极意义。两人的思想都有可取之处,从古到今,人类社会发展和管理的经验充分说明法制和道德二者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我们今天治国的根本方略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18(1)形是指感觉器官,神是指心理活动,物是指客观对象,或者客观事物。人的感官与客观事物相接触,才能产生感觉,发生认识,说明人的认

9、识来源于客观对象。(2)理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必须通过与客观事物接触的认知活动,才能获得对事物规律 的认识。(3)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认为理在气先,先有理而后有气。王夫之认为理是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固有的规律;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物,否定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王夫之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和客观事物密切接触的认知活动。三 问答题19根本原因是奴隶社会瓦解,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各国纷纷实行改革。直接原因在于:(1)“士”的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出现一批主要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2)学术下移,私人办学兴起。 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的基础;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有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20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其基本含义就是“爱人”,他还强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