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三单元知识检测_第1页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三单元知识检测_第2页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三单元知识检测_第3页
历史必修ⅱ岳麓版第三单元知识检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是 ( )A.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B.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D.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答案 D2.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木材作为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的义务劳动。它反映出该国当时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内容是 ( )A.按劳分配B.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C.推行以工代赈D.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答案 D

2、3. 2005年5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普京总统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制度因素: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影响了其发展B.外部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C.领导因素: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加快了苏联解体的过程D.民族因素:民族问题是毁灭联盟的火药桶答案 A4.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的性质,这是因为 ( )A.农民欢迎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B.国家把大中企业都收归国有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业企业仍归国有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答案 C5.下列对于赫鲁晓夫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 )改革前的苏联

3、生产力发展深受斯大林体制的制约 改革前的农业发展制约了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赫鲁晓夫的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A. B. C. D.答案 B6.(2009·泰安质检)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为我国的经济改革提供的历史教训是 ( ) A.冲破传统观念束缚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C.未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D.推行“物质利益原则”答案 C7.下图是1953iy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图。对图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从长期而言,都不

4、可避免地陷入失败境地 他们的改革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A. B. C. D.答案 A8. 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地是 (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征集制,人们只能去买D.真的。苏维埃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答案 B9.截至2010年,苏联国旗降下已经19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而进行的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

5、得巨大成果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国的国情答案 A10. 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储蓄毁于一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 ( )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C.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严重灾难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答案 C11.(2009·日照模拟)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对压缩产量的农民,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其损失B.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给失业者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C.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让人们把藏起来的钱存进银行,

6、使银行信用得到恢复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答案 C12.二战后,发达国家进行了一些改革和调整,下列不属于其内容的是 ( )A.实行国有化B.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C.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D.自由放任,加强企业间的竞争答案 D二、非选择题(第13题30分,第14题22分,共52分)13.(本题满分3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一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

7、一招,是痛击我们的!”材料二 “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富兰克林·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到:“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哲学?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材料三 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一些指示对企业,尤其是对私有企业没有强制性,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戴高乐总统也曾说过,计划能补偿自

8、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回答:(1)材料一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 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8分)(2)材料二中的记者为什么质问罗斯福总统是“共产党”、是“社会主义者”呢?(6分)(3)依据材料三说明法国政府是如何对经济进行干预的?你认为材料中“自由的缺点”及“计划的优点”各是什么?(12分)(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拟订一个题目,要求紧扣材料主题。(4分)答案 (1)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发展经济。新经济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罗斯福新政中

9、规定了劳工的一些基本权利,触动了垄断集团的利益;罗斯福总统采取的国家干预方式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原则,不被理解。(3)制定经济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缺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由放任政策不能调整资本主义市场自身的矛盾。优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4)计划与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14.(本题满分2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材料二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冲击的办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列宁说它“已经失败了”?(8分)(2)据材料二,苏俄实施的新的经济政策有何特点?(4分)(3)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