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2019届人教版必修二高三历史复习题: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1页
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2019届人教版必修二高三历史复习题: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2页
北京市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2019届人教版必修二高三历史复习题: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单项选择题1明清时期 ,私营手工业迅速开展并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是 A生产力的开展B政府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松弛C私营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高D官营手工业竞争能力差2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达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瓷器的国家B东汉时我国的制瓷技术到达成熟阶段C唐朝北方青瓷、南方白瓷享有盛名D清代创造了珐琅彩(粉彩)瓷器3某瓷器收藏家藏品有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 明代 B 隋唐 C 宋元 D 清代4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应出自 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D、私营企业5唐代手工业行会都有从

2、业者共同议定的行规 ,对工匠入行从业、技术的传授都有一定规定 ,如非本地人不能随便入行、师徒相授时间等相关的传习规定条款。据此可知 ,唐代 A 手工业规模与前代相比有了较大的扩展B 政府对手工业行会的管理非常严格C 行会对技术垄断以维护本行业人员利益D 个体手工业者数量较前代大量增加6军用的兵器和装备 ,供宗庙陵墓使用的祭祀用器 ,以及皇族的服饰玩好这些产品主要是手工业的哪种经营形态生产的 A 官营手工业B 民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D 田庄手工业7以下手工业生产技术最早出现于唐代的是 A青铜制造中的金银错技术B冶铸业中切削、抛光、焊接技术C漆器制造中的夹纻技术D印刷业中的双色套印技术8苏轼在?

3、石炭并引?中说:“彭城按:在今山西境内旧无石炭 ,元丰元年1078年十二月 ,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以北 ,以冶铁作兵 ,你认为上述关于北宋用煤冶铁的记载 A可信 ,最有力的依据是当地发现了北宋的相关遗址B可信 ,最有力的依据是有北宋有相关的文献记载C不可信 ,最有力的依据是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D不可信 ,最有力的依据是彭城附近没有煤炭资源9在一次讨论课上 ,小朱和小骆两位同学在对我国古代经济问题的认识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分歧的焦点是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的来源。你认为它应来自于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10两宋之际 ,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其中有

4、一局部迁移到了越南 ,将我国的许多手工业品、生产技术等也带入越南 ,其中可能包括 灌钢冶炼法白瓷生产技术松江特产棉布用煤冶铁技术A B C D 11元末明初 ,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三乃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 ,其关键因素是 A松江地区自然环境更适合植棉B宋代时植棉技术传入松江C黄道婆全面改良并推广了棉纺织的生产技术D植棉、纺棉纱、织棉布的经济效益高于种植水稻12据记载 ,清代松江府“务本种稻者 ,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 ,那么有十之七八 ,浙江省清代松江府“蚕桑之利甲天下 ,台湾更是“蔗田万顷碧萋萋 ,福建那么是“烟草之植 ,耗地十之六七。这反映了 A 商品经济进一步开展B 经济重心

5、逐渐南移C 高产作物被大量引进D 区域经济日趋平衡13“三旬蚕忌闭门中 ,邻曲都无步往踪。犹是晓暗风露下 ,采桑时节皙相逢。“小妇连宵上绢机 ,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 ,留得黄丝织夏衣。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 丝织业 B 制瓷业 C 冶铸业 D 造纸业14以下经济现象出现在同一朝代的是 “今棉之为用 ,可以御寒 ,可以生暖 ,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初居民止五六十家 ,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 ,始称为市。“水旱从人 ,不知饥谨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天府也。“凡市 ,以日午击鼓三百声 ,而众以会。A B C D 15元代时 ,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与近代英国一样都进行了技术革新 ,但在中国没有引

6、发与英国相同的革命性效应 ,反而为自闭创造了条件 ,其根源是中国 A 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B 农民的购置力低下C 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D 长途贩运呈现萎缩16清朝王应奎的?柳南续笔?中记载:“今棉之为用 ,可以御寒 ,可以生暖 ,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 ,为功殆过于蚕桑也。材料中的棉之功“过于蚕桑的主要原因是 A 棉布实用价廉 ,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B 棉织技术代表了当时中国手工业的最高成就C 棉布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D 棉布温暖舒适 ,一直是中国民众的主要衣料17有学者说:“中国的丝绸工业具有长期开展的历史 ,技术比拟进步 ,本钱比拟低廉 ,产量比拟丰富 ,所以中国产品能够远渡

7、太平洋 ,在西属美洲市场上大量廉价出售 ,连原来独霸该地市场的西班牙丝织品也大受威胁。由此可知 ,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 ,中国工业的开展 ,就其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来说 ,显然曾经有过一页荣耀历史。这页“荣耀历史最有可能属于 A 黄河中下游平原 B 太湖流域 C 海南岛 D 东北平原18?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 ,攻金之工六 ,攻皮之工五 ,设色之工五 ,刮摩之工五 ,抟埴之工二。材料反映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技术先进 ,生产标准化B 分工细致 ,生产专业化C 产量庞大 ,生产规模化D 产品丰富 ,生产多样化19明清时期 ,资本主义萌芽开展缓慢 ,始终未

8、能实现工业化的变革。就其阻碍因素来看 ,应该不包括 A 政府推行“重本抑末政策B 封建帝国的专制统治C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D 手工业技艺相对落后20“今棉之为用 ,可以御寒 ,可以生暖 ,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 ,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反映了 A 棉布已成为广阔民众的主要衣料B 棉花种植由边疆地区向内地扩展C 棉纺织技术不断革新并日益推广D 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良 ,由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 ,由于经营规模的狭

9、小和分散 ,劳动效率低下 ,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 ,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开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 ,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开展。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材料二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 ,貌似太平辉煌 ,实那么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 ,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1) 根据材料一 ,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2材料二中作者说它“实那么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经济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实那么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答案1A2C3D4A5C6A7 B8A9D10D11C12A13A14A15A16A17B18B19D20A211特点:分散经营或小农户个体经营;劳动效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2依据:西方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