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学案设计_第1页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学案设计_第2页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学案设计_第3页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学案设计_第4页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学案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学案设计第三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6 / 6一.历史新课标: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 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二.目标解读:1.能够从历史发展的潮流角度认识秦灭六国的必然性, 通过有关史料理解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2 .能够识别地图中的有关信息,结合秦朝形势图概述秦朝疆域及地方郡县的时空分布从中认 识秦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和开拓疆域的历史进步性【时空观念、家国情怀】3 .能够有条理地概述秦朝从构建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陷入农民起义的过程,理解创新对国 家统一的重要性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历史解释、唯物史观】三.新教材内容精选: 秦朝的统一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 分裂所带来的阻碍,这都为统一准备了客观条件。统一的历史重任,落在了秦国身上。秦“据 能函之周,拥雍州之地”,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 为清明。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具备了统一的历史条件。韩 国派遣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嬴政采纳郑国建议后,发觉这是韩国的阴 谋,于是下令驱逐所有其他诸侯国的人。为

3、此,李斯上谏逐客书,改变了嬴政的主张,网 罗了天下英才。其理由是:材料一: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 危,不可得也。一史记李斯列传从人才角度分析,为什么只有秦能够统一六国?材料二:战国后期,楚国学者荀子到秦国访问。他对人讲述访问观感时说:(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汗,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

4、恭俭、 敦敬、忠信而不梏,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一清 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一强国篇第十六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探讨秦良好的吏治在秦崛起与统一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材料三:战国中后期,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孟子提出了 “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也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秦孝公据嵋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

5、吞 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 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 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一史记李斯列传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战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 建立起新的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随后,秦又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并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 控制。在北方,秦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

6、修筑了西起临济、东 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首先是确立皇帝制度。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 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政务。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 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 将战国时已经产生的郡县官僚制在全国推广, 设立郡、县(道)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道)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 管理民众和治安。此外,秦朝还大规模推行巩固

7、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法律和度量衡,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秦朝确立的这套政治体制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 至为深远。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跳、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 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 观需要。空前统一的国家政权,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 的发展。秦朝的暴政:统一后的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他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以求长生不老,兴师动众出外巡游、封禅,加上开拓边疆和筑长城,修驰道、直道等

8、工程,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秦法刑法严苛,人民摇手触禁,史称“赭衣塞途,囹圄成市,天下愁怨”, 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为了钳制思想,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所掌管的诗书等诸子百家语,在 30天内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先秦以来的许多珍 贵文献毁于一旦。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杀。这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行途中死去,秦二世继位。他密织刑网,加重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和统 治阶层内部矛盾的尖锐化都达到极点,人民再也无法

9、忍受下去,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公元前209年,一队被派往北部边境的戍卒,在大泽乡遇雨受阻。按照严酷的秦朝法律,不能如期赶到戍地将被处死。这些戍卒于是铤而走险,在陈胜、吴广领导下“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占领陈后:“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史 记项羽本纪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分析为什么陈胜号称“张楚” 取谏言,指挥得当;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加

10、之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 据地,最终被刘邦击败。合作探究:探究主题1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决策系统材料“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日:朕”【问题】据材料概括皇帝制度的特点。探究主题2 以三公九卿为轴心的中央政务系统 材料一三公九卿示意图加明小?箫月囱施向闾囿用明鹏材料二 水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 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但晚年的秦始隹 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行踪比秘,甘臣悬隔,一号为丞相的李 斯

11、都无法与皇帝相见,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G词髓】 依据打科 、二井结合所学,如何看待泰副的二公九卿制的运作?天下云集响应,迅速蔓延。陈胜不久失败,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 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探究主题3:地方治理: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 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 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 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一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秦朝的郡县制

12、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 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材料三: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昨之土而分之 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又 设之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不知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及,以得代为 幸,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一一顾炎武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探究主题4中央集

13、权制度的影响材料中央集权制是全国统一的重要条件,而全国大一统的局面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政治环境 即可以避免一些纷争和割据 ,可以减少某些统治阶级内部的有害战争。统一集权的政治环境还有利于 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秦汉时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大一统局面,“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丞相禁、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

14、为制, 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彳爱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 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 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彳麦合五德之数。於是急法,久者不赦。丞相络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

15、,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彳麦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辘,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 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锤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济、 羌中,南至北乡户

16、,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 南。始皇又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等仙人踪迹,后来又使韩佟、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对于始皇 这种行为,也有儒生表示劝谏的,博士齐人淳于越建议始皇仍实行分封宗室子弟为诸侯的政策,始皇交给 臣下讨论。丞相李斯反对。李斯的奏议促成了秦始皇帝下令焚书禁书,规定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 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论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繇为城旦。准保存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 愿学法令,则以吏为师。这时,徐福入海求仙,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始皇心

17、里已感到受骗,于是命令御史案问诸生,互相揭发牵连四百六十余人,始皇下令把他们都在咸阳活埋。这就是著名的“坑儒”。某些人认为史记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乃是术士,并不是儒生,但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坑杀的人“皆诵法孔子”。统一之后过七年之后,开始在渭河南岸修建后世皆知的阿房宫(亦名朝宫,阿房为其前殿名),每年动用民工七十多万人。而当时全国总人口不过2000万。朝宫可以容纳十万人,在里面运送酒菜要用车和马才行,仅一个前殿的面积就达到了东西长693米,南北宽116米,台基高达11.65米,上面可以坐上万人。请结合材料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巩固检测:1 .晚清七十年载:“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形态之发展,第

18、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这次转型()A.摧毁了宗法观念 B .发展了分封制度 C.确立了专制政体 D.创立了科举制度2 .史记记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是 () A.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B.他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C使人民遇到了圣明的君主 D使人民有 了安定的生产环境3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 为天下之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法令与制度的统一 D根据才干政绩任用官吏4 .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

19、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古时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始皇的讳, 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就改为征月。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上反映了A上供玉玺,臣子谄媚 B以玉世袭,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丞相左右6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当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统一六国C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D嫡长子继承制确立7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之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B

20、设立太尉,负责全国政务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推行郡 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8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发现在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主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区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9 .嬴政的道一文写到,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躲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10、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郡县制既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朝却很快覆灭?柳宗元回答说:因为秦朝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群众,“人怨于下”,所以一呼百应,揭竿而起,下子推翻了秦的统治。“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他的意思是说,秦王朝的灭亡在于严刑峻法激起人 民怨恨,并不是因为郡县制不好。你认为柳宗元的看法对不对,为什么?5.据史书记载,秦朝皇帝的玉玺使用陕西蓝田玉雕琢而成,刻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