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ⅳ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分层精练_第1页
语文必修ⅳ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分层精练_第2页
语文必修ⅳ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分层精练_第3页
语文必修ⅳ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分层精练_第4页
语文必修ⅳ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分层精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语文必修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分层精练夯基达标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B.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和C.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D.株连珠连璧合大意微言大义解析:D项中“珠连璧合”的“连”应为“联”。答案:D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_已经是幸福的了。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A.甚至也但是以至而且B.假如就但是以至甚至C

2、.甚至也但是甚至而且D.即使就尤其甚至而且答案:C3.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表示话题转换的一项是()A.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B.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C.作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成果引以自豪。D.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解析:A、B、D三项都是解释。答案:C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现在他逝世了,从整个欧洲和美洲,到西伯利亚矿井和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B.而我敢大胆地说:他肯定有过许多敌人,但

3、未必有一个私敌。C.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D.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解析:A项,“从”改为“在”,“到和”改为“从到”;B项,“肯定”改为“可能”;C项,“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的逗号应为破折号,这部分内容是夹注。答案:D5.填空。(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_,作者是马克思的生前好友_。(2)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_和最受_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_他,_他。(诬蔑、诽谤、嫉恨、诅咒)答案:(1)悼词恩格斯(2)嫉恨诬蔑

4、诽谤诅咒6.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1)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2)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3)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解析:首先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参考答案:(1)“空白”“不久”点明了马克思的无可企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表达了对他的逝世极为悲痛的感情。(2)“豁然开朗”与“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并衬托出马克思这一发现具有划时代意义。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并解决这一

5、社会的根本矛盾开辟了正确道路,对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3)“可能”对应“未必”,“许多”对应“一个”,说明马克思的敌人不是他的私敌,而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大敌,也就是说,马克思是整个无产阶级的代表,他是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斗争的。7.“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加点的三个词语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解析:应明确三个词语在感情上的区别。参考答案:不能。“爱戴”比“尊敬”更进一层;“悼念”是对逝者的怀念,不能放在前面。8.“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含意

6、?试作分析。解析:结合教材具体内容,体会比喻的表面含意。参考答案:比喻,表现了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和大无畏的气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9.用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与马克思的发现类

7、比,用意是什么?10.从文章内容看,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一个“简单事实”,请概括“简单事实”的内容。11.一个简单的事实,却“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原因是什么?12.“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相反”的做法是什么?答案:9.解析:从各自发现对人类的影响理解。参考答案:强调马克思的发现和达尔文的发现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10.解析:可结合自己既有的政治经济学知识作答。参考答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1.解析:可联系自己既有的历史、政治相关知识理解。参考答案:剥削阶级惧怕人民了解真理、掌握真理。12.解析:可与第10题的解答结合起来。参考答案:认为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

8、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她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

9、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一种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脱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下去。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13.文中四段之间的结构应如何划分?(用双竖线标出)14.“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

10、”一句的意思是_15.选出对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作者评价居里夫人,把她的崇高品德、伟大人格放在首位。B.作者认为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在促进历史进程的成就上必然大,在单纯才智成就上次之。C.作者十分强调才智取决于品德,指出居里夫人人格伟大,已经超过她科学上的重大成就。D.作者赞颂居里夫人最伟大的科学功绩,归结到她的品格力量和热忱顽强的精神。16.第二段写居里夫人的心情及外貌的原因是_。17.“即使是后者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一句中“后者”指什么?全句的意思是什么?在全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18.作者为什么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回答不超过50字)答案:13.解析:仔细

11、阅读后不难发现,这几段文字之间有总分总的关系。答案:14.参考答案:居里夫人令我们满足的不仅仅是她的成果和贡献15.解析:B项中“在单纯才智成就上次之”错。答案:B16.解析:应把人物的品格与社会背景联系起来理解。参考答案:透过严肃的外表看到内心的忧患感和责任感17.解析:“后者”即上一句话中的“单纯的才智成就”。后两个问题要结合文章的写作意图作答。参考答案:“后者”:指单纯的才智成就。全句意思:品格对才能的影响比通常认为的大。全文意思:悼念居里夫人,要学习她的道德品质。18.解析:居里夫人的道德力量的影响巨大。参考答案:居里夫人的道德力量和热忱堪称欧洲知识分子的榜样,它将会给欧洲的科学界带来

12、良好的影响。走近高考一、阅读理解(2006北京朝阳模拟,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火中取栗的人梵高的一生充满了孤独和被遗弃感,常常分文莫名,他曾呻吟或叹息:“上帝啊,孤独地生活值得吗?”梵高又说:“一个人必须保持隐士的某种本质,不然,他就失去了根本。”为了绘画,孤独是必要的,孤独又是使人不堪磨耐的,于是,梵高这个脆弱的生命在不可解决的悖论中被撕得粉碎。在梵高看来,“绘画就是要设法穿过一堵看不见的铁墙”,这也是画布对梵高的召唤。“不少画家害怕空白画布,但空白画布也怕敢冒风险的真正热情的画家”,梵高把艺术活动当作极富挑战性的生命活动,让满腔热血在画布上挥洒流淌。对梵高来说,理性可以忽略

13、不计,表达远远大于揭示真理。梵高在画布上完成了生命,成为一名艺术的殉道者。在梵高的画作前,我首先要提问的是,在这些令人无以言说的震撼的画作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灵魂?在艺术史里,梵高是突兀的进入者,是不可定义的。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训练,是个曾做过教师、营业员、传教士的穷困潦倒的外来者。他的画被那个时代认为是可笑的涂抹。但他没有局促而褊狭的形式感,以一种特殊的手段,不顾一切地表达,直接而强悍,如同天启,显示出了罕有的品质。除了大量的并未湮灭和佚散的书信,梵高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其他文字。读他的倾诉,让人觉得他拥有纯金般的生命。他是个底层的观察者、感受者和传达者,一个实践理想和使用决心的人。他对绘画

14、有一种独有的生命的虔诚。他是如此单纯,单纯是他面对世界和画布的态度,而他情感的纤细和尖锐的痛苦同样令人震惊。他就是这么一个具有纯真本性、无比温柔善良、充满令人心碎的柔情的圣徒,而他的画作也是最直接地表达了他的热情。他画作的明亮,源于他自身的明亮。这样一个至真至善的灵魂,强化了一往无前的悲惨的境遇,并收获绝望。但他并不屈服。他尽可能地敞开内心,相信拯救的力量来自生命内部,努力把自己引向幸福。经历了爱情的折磨,生活的潦倒,被放逐的梵高在心灵的废墟中寻找着取暖的炉火,哪怕这炉火能将他毁灭。他对艺术的狂热,既是道德的救赎,也是爱欲的出口。绘画成了他挽救精神上覆亡的唯一可能,是他逃避绝望的需要。他的创作

15、不是自慰,而是自救。人越孤独,创作也越自由。他在表达着人最饱满的神气,努力在深重的绝望中生长出深重的幸福,以此来抵御阴暗的世俗的蹂躏和压迫。梵高身上神秘的力量,源于他的不屈和挣扎。但梵高所做的一切,让命运的悲剧感越来越浓重。他说:“谁为自己选择了贫困并喜爱贫困,谁就拥有无穷的财富。”但他又因为事业失败和贫困而绝望。在严酷的现实生活的压迫下,大地在他脚下坍陷,他活在了风暴里。他的灵魂不断地破碎下去。但他绝不撤退。他说:“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他画布上的色彩在轰响里燃烧着,裹挟着他,让他在持续不断的昂扬中崩溃。19.下列对原文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A.本文通过评述梵高孤

16、独惨痛的一生和他在艺术上的狂热追求,探讨了他在艺术和世俗间徘徊的心路历程。B.本文深入探讨了梵高充满矛盾的内心,展示了这位艺术家不屈的精神,字里行间充满着深切的理解和同情。C.第2段中“看不见的铁墙”,揭露了当时社会像厚重布幔般的黑暗和竟把梵高的杰作诬蔑为可笑的涂抹。D.第3段中“突兀”和“不可定义”指的是梵高进入艺术史极为偶然,是独一无二的,公认的成规无法解释。E.本文显示出这样一种矛盾:纯真善良的绘画大师梵高一生孤独贫穷,这是现实的悲剧,但却是艺术的幸运。20.第1段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1)隐士的某种本质(2)不可解决的悖论21.简答。(1)梵高的画作具有令人“震

17、撼”的力量,从梵高的灵魂深处看,产生这种力量的原因是什么?请从3、4段中找出两句话来回答。(2)“火中取栗”是个成语,梵高为什么称自己的作品是“从火中取出来的”“栗子”?22.试就本文所说的“不屈和挣扎”的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答案:19.解析:C项,“看不见的铁墙”主要应指梵高在绘画中所遇到的外部世界给他内心造成的混沌和障碍;D项,“突兀”和“不可定义”,是说梵高进入艺术史是个例外,是独特的现象。“突兀”并非指“偶然”,指“必然”更恰当些;“独一无二”过于绝对,艺术史上类似的例子还是有的。答案:CD20.(1)解析:关键词:根本、艺术、孤独、寂寞。参考答案

18、:“隐士的某种本质”指艺术家要保持最为珍贵的艺术生命,而经得起孤独和寂寞的根本品质。(2)解析:关键词:两难、孤独、贫穷、精神、现实。参考答案:“不可解决的悖论”指梵高所处的两难境地:一方面,为了艺术,他必须承受孤独和贫穷;另一方面,孤独和贫穷又加剧他精神的苦痛,使他处在精神和现实的紧张状态中。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体。21.(1)不顾一切地表达;他对绘画有一种独有的生命的虔诚。(2)“火中取栗”原比喻冒风险、白吃苦,未得一点好处。梵高这里指自己的绘画作品和痛苦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已经成为自己痛苦生活的结晶。(关键词:绘画作品;生活经历或人生;痛苦或孤独、贫乏;结晶或产物)22.解析:“本文所说的不屈和挣扎问题”,专指梵高一类与命运不屈抗争最终获得成功的艺术家、文学家;“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