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知识点小结13-15课_第1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知识点小结13-15课_第2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知识点小结13-15课_第3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知识点小结13-15课_第4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知识点小结13-15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3课   鸦片战争      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1、背景国际: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发展起来。国内:清政府腐败落后,闭关锁国2、原因:A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外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武力打开中国市场。B直接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茶叶 瓷器 药材(很畅销)中国 英国 呢绒 棉布 (很难卖出去)

2、C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在华利益。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走私的鸦片当众销毁3、经过:A 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沿海北犯,到达天津白河口B 1841年初,侵占香港岛和一些东南沿海城市C 1842年8月,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攻城,清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4、结果:中国战败签定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五口通商)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即:五口通商/割香港岛/协定关税/此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特权5、影响:A、中

3、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C、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原因:根本原因:(1)根本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直接原因;(2)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2、经过: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1858年美俄英法四国抵达白河口外,夺取大沽炮台,占领天津,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签订北京条约3、结果:1858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

4、条约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舰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 游历、经商、传教准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4、影响:A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设置总理衙门、设置同文馆C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洋务运动: 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三 战败的原因:1)主要原因: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清王朝的腐朽落后2)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第14课  

5、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一 背景:列强侵略部分手工业者破产清朝腐败,矛盾激化自然灾害严重二 经过:金田起义: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定都于此天京事变:1856年,全盛时期发生内讧天京陷落:1864年,标志失败三 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颁布内容:“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无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 目的:建立一个“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

6、饱暖) 评价: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但是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平均分配土地的规定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2、资政新篇 1859年,洪仁玕提出 内容:政治上主张依法治国,官吏公选;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兴办保险业,发展工商业;文教上主张设立新式学校 ; 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其根本精神是学习西方,不再单纯反映农民阶级的利益要求,而是体现了近代以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局限性:这一构想明显超越了农民战争的范畴和实际,在太平天国内部缺乏实施的条件和基础。(不是农民阶级实践的产物)四、失败原因:

7、1农民阶级局限性:没有切实纲领,革命目的不明确,统治者争权夺利   2中外势力联合剿杀:英法联军和清政府五、意义:1、扫荡了清王朝统治秩序,冲击了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政治基础。2、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运动最高峰。3、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 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  A 根本原因:日本走向资本主义,形成侵略朝鲜、夺取东北、占领中国、征服世界的扩张政策。     B导火

8、线:朝鲜东学党起义起义被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府关于中日两国同时撤军的建议,继续向朝鲜增派军队,蓄意挑起战争2、过程:丰岛海战黄海决战 1894年A第一阶段:1894年7月到9月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日军占领平壤。黄海战役:邓世昌与舰同沉B第二阶段:1894年10月到1895年4月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结果: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4、影响:A、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深入内

9、地;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清政府被迫大举外债。B、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华民族危机严重。C、极大刺激西方列强。“三国干涉还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军事改革。E、中国各界救亡图存。二、义和团运动1、起因:  A、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B、19世纪末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2、口号:“扶清灭洋”3、清政府政策:镇压招抚镇压4、影响:A 义和团体现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B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义和团的组织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其口号具有盲目仇外的弱点;其斗争结果不能促使中

10、国走向进步,只能更加落后。三、八国联军侵华1、原因: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B、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借口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2、过程: A、1900年6月初,列强组织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      B、8月初,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发布“剿匪谕旨”,义和团运动失败3、结果:1901年9月签定辛丑条约条约内容:赔:赔款白银 45亿两 ,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 98亿两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拆: 严禁中国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惩: 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改: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4、影响:辛丑条约是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重苦难,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