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真伪鉴定_第1页
人民币真伪鉴定_第2页
人民币真伪鉴定_第3页
人民币真伪鉴定_第4页
人民币真伪鉴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民币知识与真伪识别张吟人民币体系演变人民币真伪鉴别人民币防伪措施假币种类一、人民币体系演变二、人民币防伪措施1纸质: 钞票纸张是特殊的纸,是纤维较长的棉、麻为主的印钞专用纸。 特点是用料讲究,工艺特殊,预置水印。 2水印: 特殊防伪手段。有固定部位水印、白水印和满版水印等。 固定部位水印:指在钞票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水印,仰光透视,立体 感很强。 白水印:是一种迎光透视、透光性很强的图案。 满版水印:指整张钞票上都散布有水印。3. 油墨: 采用了无色荧光油墨、磁性油墨、光变油墨 面额数字等主 动防伪技术。 4印刷: 先进的凹版印刷技术,油墨厚,用手触摸有凹凸感,防伪性能强。5安全线: 金属安全线

2、、缩微文字安全线、开窗式安全线等防伪技术。三、假币种类(一)伪造的人民币:指仿照人民币的图案、形状、色彩等,采用各种手段制作的假人民币。主要有:机制假币、拓印假币、彩色复印假币和手工 描绘或手工刻版印制的假币。(二)变造的人民币:指在真币的基础上或以真币为基本材料,通过挖补、剪接、涂改、拼凑、移位、揭层、重印等办法加工处理,使原币改变数量、形态,达到以少变多的目的,实现升值的假货币。主要有:拼凑变造币、揭页变造币等。 四、人民币真伪鉴别识别人民币纸币真伪,通常采用“一看、二摸、三听、四测”(一)眼看法1看水印:是否清晰,有无层次层次和有无浮雕的效果浮雕的效果。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和50元人像水

3、印第五套人民币20元荷花水印第五套人民币10元月季水印第五套人民币5元水仙水印2看安全线:看有无安全线。 元元安全线安全线3看光变油墨:采用光变油墨印刷技术的面额数字面额数字会变色。金色变绿色。绿色变蓝色4看票面图案:票面图案是否清晰清晰,色彩色彩是否鲜艳鲜艳,多色接线图文的颜色相接处是否平稳过渡平稳过渡,有无搭接的痕迹,对接图案是否可以对接对接上。 5看凹印部位图案 看凹印部位图案是否均由点线构成。雕刻凹版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于第五套人民币的毛泽东头像、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标记等处。 特点是:图文线条精细、层次丰富、立体感很强,用手触摸有明显的凹凸感。6用放大镜放大看 用5倍以上放大

4、镜观察票面,看图案线条、缩微文字是否清晰干净。 真币的花纹、线条粗细均匀,图案清晰,色彩鲜艳,颜色协调,层次分明; 而假币则线条凌乱,粗细不一,图案色彩层次暗淡不清,水印呆板、失真、模糊、无立体感。隐形面额数字-第五套人民币的隐形面额数字印在钞票正面的右上方。面对光源,将钞票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做面对光源,将钞票置于与眼睛接近平行的位置,做 45 45 度或度或 90 90 度旋转,可以看到。度旋转,可以看到。胶印缩微文字-第五套人民币的5种纸币都含有胶印缩微文字,他们分别位于 100100元、元、5050元、元、1010元和元和5 5元券的正上方元券的正上方,2020元券的正面元券的正

5、面右侧和下方以及背面图案中右侧和下方以及背面图案中。人民币100元微缩文字人民币50元微缩文字人民币10元微缩文字人民币5元微缩文字(二)手摸法 摸是否有凹凸感 摸人像、盲文点、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等处是否有凹凸感。 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各券别正面主景均为毛泽东头像,采用手工雕刻凹版印刷工艺,形象逼真、传神,凹凸感强,易于识别。摸纸币质量: 是否薄厚适中,挺括度好。 真币纸张坚挺,厚薄适中,在特定部位有凹凸感;而假币一般纸质薄,挺括程度差,表面光滑无凹凸感。 手工雕刻凹版印刷三、听声法四、仪器测试法人民币纸张是特制纸,结实挺括,较新钞票用手指弹动会发出清脆声响。假币纸张发软,偏薄,声音发闷,不耐揉折,易折断。1、荧光反映。人民币纸张未经荧光漂白,在荧光灯下无荧光反映,纸张发暗。假币纸张大多经过漂白,在荧光灯下有明显荧光反映,纸张发白发亮。 但新版人民币识别需要注意:如纸张遇到强酸、强碱、有机溶剂、油污等,会造成有色荧光、无色荧光和荧光纤维效果减弱,票面遇皂液时会出现荧光反应;100元券、50元券面额数字在遇到强碱时会失去光变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