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必修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二五人墓碑记最新同步教案五人墓碑记教案5教学目标 1、 常识: 1、碑记; 2、张溥; 2、 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3、 了解文章结构; 4、 艺术借鉴: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写法; 2、对比手法的作用; 3、精练传神的语言; 5、人文熏陶: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2、艺术借鉴; 3、人文熏陶。 教学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延伸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常识: 1、碑记; 2、张溥; 2、 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教学程序 一、导入 五
2、 人 墓 林云风 五人埋骨处,客过每停舟。 姓氏闻鸢阙,精灵傍虎丘。 宦官应敛迹,缇骑尚含愁。 若不锋端死,空成侠少游。 注释:客过:指旅客经过。鸢阙:指朝廷,(鸢yun)。精灵:指五义士的英灵。尚含愁:指缇骑还心有余悸。锋端死:指为正义斗争而死于奸宦刀下。 二、题解 碑记,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上,以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体。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琅琊石刻。从立碑的地点和用途上分,有山川碑、宫室碑、桥道碑、寺庙碑。而专以纪念死者、刻于坟前墓道的碑记称墓碑或墓志。 从写法上看,原始的碑记只是记叙。后来的
3、作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评论,或借题发挥抒写情志,碑记遂演变为一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 三、张溥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现在江苏太仓)人。张溥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之书都要亲手抄写,抄好朗读之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六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 张溥生活的明朝末年,正是东林党人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斗争激烈的时代,张溥同情东林党,富于正义感。崇祯二年(1629),他继承东林党反对黑暗政治的优良传统,结交社会上有气节、有操守、有学识的士大夫,联合起来组成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他们激烈批评时政,与阉党的残余势力进行斗争,得到各界的广泛支持,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
4、声誉。 在文学上,他主张“兴复古学”,强调“居今之世”,要“为今之言”,“务为有用”。他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质朴,五人墓碑记是其中的代表。有七录斋集行世。 四、背景 1、周顺昌 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明末吴县人。任福州掌管刑狱的官,后任文选员外郎。他为人正直、清廉,关心民间疾苦。对于涉及“邪正是非”的事,他“热血横流,声色俱厉”,因此“民深德之”,而被阉党所不容。因切齿痛骂阉党而被革职。 周被罢官后,阉党仍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后来苏州织造李实同魏忠贤的爪牙新任应天巡抚毛一鹭相勾结,追弹周起元,把周顺昌也带了进去。因此周顺昌也被逮捕。至京,虽被拷打得体无完肤,仍痛骂魏忠贤如故
5、。死于狱中,年四十三岁。到崇祯元年才得到昭雪,追谥忠介。 2、魏忠贤 魏忠贤,原名李进忠。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北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出身于市井无赖,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魏升为司礼秉笔太监。主持东厂,大肆搜捕东林党人。 与皇帝乳母客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极受宠信,被封为“九千岁”,自己也在民间养了不少“义子”。在其全盛时期,各地官吏阿谀奉承,纷纷为他设立生祠。1627年崇祯帝朱由检登位以后,遭到弹劾,被流放凤阳,
6、在途中畏罪自杀。 3、背景 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他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的局面。天启六年,魏忠贤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阉党大范围搜捕暴动群众,市民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市民把他们合葬在虎丘前的大堤之上,称为“五人之墓”。 五、初读感知 1、听范读(多媒体); 2、正音正字 文注检测: 湮没(yn) 皦皦(jio
7、) 敛赀(z) 缇骑(tí ) 抶(chì) 溷藩(hùn) 詈(lì) 逡巡(qn) 暴于朝廷(pù) 冏(jing) 补充注音: 溥(p)
8、160; 蓼(lio ) 旌(jng ) 缳(huán) 缙绅(jìn) 赠谥(shì )牖(yu ) 社稷(jì ) 佯狂(
9、yáng) 3练读 六、翻译 第一段: 重点词语: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盖,就是;于,被;焉,兼词,于是,在这件事情上。即除魏阉废祠之址:除,治,整理。以旌其所为:旌,表彰。 译文: 1、(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被义愤所激)而死在这件事上的几个人。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第二段: 重点词语: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去,距;之,的;焉,于是,在这里;止,只;有,通“又”。凡富贵之子,
10、慷慨得志之徒:凡,大凡;慷慨,意气豪放;徒,同类的人。 译文: 2、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大凡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光荣显耀,为什么呢? 第三段: 重点词语: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之,助词,插,取三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日。行为士先:行,道德品行;为,动词,作为,是;士,读书人;先,表率;全句,品德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谁为哀者:宾语前置句,为谁哀者,为谁悲哀?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以,用,凭借;抚,动词,作巡抚;私人,党羽,亲信。方痛
11、心焉:方,正;痛心,痛恨;焉,代词,吴郡巡抚毛一鹭。按诛五人:按,追究,查究。 译文: 3、我还记得周公被捕,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程,哭声震天动地。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把他们打倒在地。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追究这件事,杀了五个人,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阳、周文元,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
12、中的这五个人。 第四段: 重点词语: 当刑:受刑,临刑。詈,骂。不少变:一点也不变。发五十金:发,拿出。而函之:函,动词,用木匣子装。 译文: 4、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脸色一点也没改变。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第五段: 重点词语: 缙绅:缙,插;绅,带子;古代官员上朝时,把笏插在腰带上,所以,缙绅就意为官员。四海之大: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激昂大义:省略句,激昂于大义,于,被。钩党之捕:钩党,有钩连的东林党人。 译文: 5、唉!当
13、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中国之大,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从来没受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又是什么缘故呢?况且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使阉党不敢再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畏惧正义,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直到当今的皇上即位,(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第六、七段: 重点词语: 或脱身以逃:或,有的人。不容于远近:于,被。杜门:杜,关闭。佯狂不知所之者:之,动词,到、往。暴于朝庭:暴,显露。加其土地:土地,坟墓。令五人者保其首领:首领,头颅,
14、即性命、生命。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名词作状语,象奴隶一样役使。安能屈豪杰之流:屈,使屈身,即弯腰礼拜。故予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斯,这;之,助词,插,取消徒,空,徒然;以,用来;之,同前;于,对,对于。 译文: 6、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罚,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刻
15、名,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不这样的话,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年,人人都能够像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7、几位有声望的士大夫是:太仆卿吴因之公,太史文起公,姚孟长公。 七、积累 (一)、一词多义 课后“练习”二 盛 1、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16、0; 兴旺,旺盛 2、 呜呼,亦盛矣哉! 盛大 3、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7、60; 把东西放入器物中 发 1、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拿出 2、 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18、 发动 3、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头发 4、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19、? 抒发 5、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发送 卒 1、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士兵 2、 唐浮图
20、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死 3、 买五人之而函之,卒与尸合。 终于 徒 1、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21、160;指同一类人 2、 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空,徒然 3、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只,仅仅 私 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这私人。 自己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2、 偏爱 3、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偏向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私下,偷偷
23、地 补充: 已 1、可以已大风。动词,治、治疗 2、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副词, “众”,太、很、甚,表不足道的人实在太多 之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结构助词,的 2、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前一个结构助词;后一个代词,代“五人” 3、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到去” 4、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插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之作介词“当”的宾语; 5、然五人之当刑也。插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五人之当刑”作表示时间的状语 6、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插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圣人之出”作动词“待”的宾语。 而 1、 去今之墓而葬焉。表并
24、列关系 2、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表因果关系或承接关系 3、 缇骑按剑而前。表修饰关系 4、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表转折关系 5、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表目的关系 也 1、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表疑问语气 2、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表判断语气 3、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表判断语气 4、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用于句中,表示停顿 义、为、行、固等,见幻灯片。 (二)、古今异义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行为”是“行”和“为”两个词的连用。行:品行,名
25、词;为,成为,动词。今义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私人: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3、按诛五人。 按:考查,查究。今常用义为:压住,依靠等。 4 颜色不少变。 颜色:面貌、容貌、脸色。今常指由物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5、视五人之死。&
26、#160; 视:比较。今无此义。 6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首领:头颅,脑袋,指导生命、性命。 7、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非常”是指不同寻常。 (三)、古字通假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27、0; “有”通“又” 2、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通“资”,资财,钱财 (四)、词类活用 1、人皆得以隶而使之。 隶,名作状,象对待奴隶那样 2、去今墓而葬之。 &
28、#160; 墓,名作动,修墓 3、缇骑按剑而前。 前,名作动,向前。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29、0; 抚,名作动,做巡抚 5、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形作名,远近的百姓 6、安能屈豪杰之流。
30、0; 形的使,使屈身 7、而函之。 名作动,用木匣子装 (五)、特殊句式 判断句 1、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用动词“为”表判断
31、 2、 即今之?然在墓者也。 用“者也”表判断 3、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用“也”表判断 4、 斯固百世之遇也。
32、60; 用副词“固”表判断 5、 贤士大夫者,孟长姚公也。 用“者,也”表判断 被动句 1、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用介词“被”表被动 2、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33、0;用介词“于”表被动 3、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用介词“于”表被动 倒装句 1、“谁为哀者?” 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作介词“为”的宾语。 2、荣于身后。
34、160; 状语后置。 3、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状语后置。 4、不能容于远近 。 状语后置。 5、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状语后置。 6、四海之大。
35、; 定语后置。 省略句 1、断头置城上。 省“于” 2、投缳道路。 省“于” 3、激昂大义。 省“于” 4 、扼腕墓道 。
36、; 省“于” 八、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文章结构; 2、艺术借鉴: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写法; 2、对比手法的作用; 3、精练传神的语言; 3、人文熏陶: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教学程序 一、结构 第一部分(1-2):交代建五人墓碑的由来,通过与“死而湮没不足道者”对比提出问题,暗示五人之死不同寻常,发人深思,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3-4):记述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以及五人死难的经过。 第三部分(5-6):通过对比,高度评价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和社会价值,进而揭示全文的中心“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第四部分(7):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照应开头。 二、艺术借鉴 (一)
37、、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夹叙夹议的表达 举 例 作 用 从全文看,文章前两部分侧重记叙,第三部分侧重议论。但两部分之中,记叙和议论又互有穿插。 比如文章开始,作者先简述建碑一事,接着用“呜呼,亦盛矣哉”抒发感情,再用“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作为反衬,插入“独五人之”的议论,是以叙为主,叙中有议。 这种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写法,使得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古文观止的评注者说,本文“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情淋漓,激昂尽致,当与史公(司马迁)伯夷、屈原二传并垂不朽”。 又比如第三部分,作者在评论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重大意义时,插入叙述,“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据以揭示五人之死的巨大影响,是以议为主,议中有叙。 (二)、对比手法(结合课后“练习”一) 序号 对 比 作 用 1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的富贵之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化妆品原料创新趋势与功效评价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 驾驶员劳动合同的范本5篇
- 2024年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
- 2025广东省广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广西玉林市“鬱上英才创就玉林”人才招聘活动事业单位招聘66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智能手环的健康监测数据分析
- 2025年海洋能发电产业链上下游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部分公办学校专项公开编制内1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4年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真题
- 2025湖南资兴市招聘医疗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2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kfc考试题目及答案
- 北京市2025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 第九章 统计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5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软考)综合知识真题及解析
- 呼吸衰竭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熠星创新创业大赛
- 《瑞吉欧课程模式》课件
-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培训
- DB37-T 1933-2022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 《秸秆还田》课件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富源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