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必修语文版第14课鸿门宴导学案第一学时【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复习司马迁和史记的相关文学常识, (2)查阅资料,了解鸿门宴的背景 (3)找出文中重难点字句及通假字 2、能力目标: 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3、过程与方法: 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重点】 解决文中生僻字的音义和通假字 【学习难点】 疏通文意 一、知识链接 (一)介绍作者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后因替投降匈奴的
2、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2、介绍史记 是中国第一部 ,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鲁迅所说“
3、; , ”恰当地指出了史记有很大的文学成就和历史成就。 (二)背景材料 文中故事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公元前209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贵族项梁率侄子项羽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也在沛县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所杀。章酣得胜
4、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前,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与章邯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
5、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市)。项羽兵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附:秦汉之际大事记(表中按当时以10月为岁首记事) 前209年7月陈涉起义。9月项羽、刘邦起事。 前208年12月陈涉死。6月立楚怀王为共主。9月怀玉遣项羽北救赵,遣刘邦西击秦。 前207年10月泰将革邯破邯郸。11月项羽渡河,12月大破秦军。7月章邯投降项羽。8月秦年1
6、0、11月用张良、陈平计追项羽,大败。12月韩信、彭越来援,项羽兵败垓下。 二、通读课文,整体把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释义 飨 释义: 鲰生 释义:
7、 卮酒 释义: 戮力 释义: &
8、#160; 玉玦 释义: 樊哙 释义: 跽
9、 释义: 瞋目 释义: 彘肩 &
10、#160; 释义: 刀俎 释义: 杯杓 释义
11、: 目眦 释义: 参乘 释义:
12、 芷阳 释义: 间行 释义: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3、 距关,毋内诸侯 张良出,要项伯
14、160;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5、160;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令将军与臣有郤
16、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
17、#160; 3、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思路 按照情节发展过程,全文可分为 、 、 三个部分。 【反 思】
18、160;
19、160; &
20、#160;
21、
22、
23、;
24、0; 【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注释,抄写重要的注释。 第二学时【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2)翻译
25、重点句子。 2、能力目标: 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3、过程与方法: 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重点】 解决文中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学习难点】 解决文中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学习过程】 1、 古今异义: 山东:古义: &
26、#160; 今义:山东省 婚姻:古义: 今义: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非常:古义;
27、60; 今义:程度副词 河南、河北: 今义:河南省,河北省 细说:古义:
28、160; 今义:详细叙说 所以:古义: 今义:常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2、
29、160;一词多义: 因击沛公于坐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使子婴为相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0、; 为击破沛公军 因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因人之力而敝之
31、 若属皆且为所虏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窃为大王不取也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
32、#160;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33、;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举 孙叔敖举于海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杀人如不能举 &
34、#160; 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戍卒叫,函谷举
35、;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举世皆浊我独清 阿母谢媒人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项庄拔剑舞,
36、其意常在沛公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停车坐爱枫林晚 意 目似瞑,意暇甚
37、; 坐 置之坐上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而已
38、60; 醉翁之意不在酒 坐收渔利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9、 沛公起如厕 肉食者谋,又何间焉 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40、 间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弟子不必不如师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公屡促之,必如约 【反 思】 &
41、#160; &
42、#160;
43、
44、;
45、;
46、0;
47、60;
48、160;
49、160; 【课后作业】 巩固本节课所学文言知识,翻译下列句子。 (1)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50、60; (2)素善留侯张良
51、0;
52、0;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3、0; (4)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54、0;
55、0; (5)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
56、#160;
57、
58、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59、160; 第三学时【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
60、0; 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 3、过程与方法: 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重点】 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学习难点】 根据所掌握的文言知识准确翻 译文言句子。 【学习过程】 一、 知识链接 古代有关“坐”的礼节 古代的礼节,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以向南的座位为尊。即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汉书五行志:“其于王者,南面乡(向)明而治。”因此在古代汉语中,常常以“南面”(即“面南”)来指代帝王。如“齐无南面之心。”(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意思是齐没有称帝之心。
61、但在宾主之间(或在室内)相对时,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因为向东的座位是上位,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史记中就屡有这样的记载。如史记田单列传写“燕既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齐将田单声言“当有神人为我师。”想借此鼓舞士气。这时有一个士卒说了一声:“臣可以为师乎?”说完扭头便跑。田单马上把他请回来,让他“东乡(同向)从,师事之”。然后依次是向南的座位、向北的座位、向西的座位。(西向为侍座) 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 二、检查第二课时布置的课外作业,教师予以明确。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 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活用类型 例
62、句 释 义 名词作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吾得兄事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 头发上指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籍吏民,封府库 范增数目项王 若入前为寿 刑人如恐不胜 道芷阳间行 沛公今事有急 君安与项伯有故 此其志不在小 大行不顾细谨 素善留侯张良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拔剑撞而破之 (二) 指出下列文言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1、A.此天子气也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若属皆且为所虏
63、;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A.沛公军霸上 B.为击破沛公军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3、A.毋从俱死也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A.贪于财货 B.具告以事 C.客何为
64、者 D.长于臣 5、A.不然,籍何以至此 B.大王来何操 C.沛公安在 D.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6、A.则与一生彘肩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竖子不足与谋 【反 思】
65、;
66、;
67、0;
68、60;
69、160;
70、160; &
71、#160;
72、
73、;
74、;
75、0;
76、60;
77、60; 【课后作业】 积累成语(举出课文中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解释之。)
78、;
79、0;
80、60;
81、60;
82、160; &
83、#160;
84、 第四学时【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梳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分析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 合作探究文章结构。 3、情感与态度: 体会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 【学习重点】 梳理故事情节。 【学习难点】 探讨人物形象 【学习过程】 一、梳理本文情节发展过程 第一部分(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 主要写了五件事: 一是
85、0; 二是 &
86、#160; 三是 四是 &
87、#160; 五是
88、0; 第二部分(34段) 主要写了四件事:
89、60; 、 、
90、 、 。 这一部分是课文重点,情节高潮所在。名为宴会,实为一场变幻莫测的心智较量。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
91、为“三起三落”。试分析。
92、;
93、0;
94、60;
95、60;
96、160; &
97、#160; &
98、#160;
99、
100、;
101、; 第三部分(57段)述宴后余事。 主要写了三件事: 一是 &
102、#160; 二是
103、60; 三是 二、从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人物形象。 1、项羽
104、
105、
106、;
107、0;
108、0;
109、60;
110、160;
111、160; &
112、#160;
113、
114、 2、刘邦
115、
116、;
117、;
118、0;
119、60;
120、160;
121、160; &
122、#160;
123、
124、 【反 思】
125、
126、;
127、;
128、0;
129、60;
130、160;
131、160; &
132、#160;
133、
134、
135、;
136、0;
137、60;
138、60; 【课后作业】 根据本文的情节及人物性格分析刘邦项羽成败原因。 项羽:
139、0;
140、60;
141、60;
142、160; &
143、#160;
144、
145、
146、;
147、0;
148、0; 刘邦:
149、
150、;
151、;
152、0;
153、60;
154、60;
155、160; &
156、#160; 第五学时【学
157、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 (2)拓展应用 2、能力目标: 合作探究本文写作特点。 3、情感与态度: 体会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 【学习重点】 本文的写作特点。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 检查第四课时课后作业,教师予以明确。 二、本文的写作特点 1、 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158、0;
159、0;
160、60;
161、160;
162、160; &
163、#160;
164、
165、
166、;
167、0;
168、0; 2、语言特色: &
169、#160;
170、
171、;
172、;
173、0; 三、拓展应用 历史上众家对于项羽都有评价,大家小组讨论,看看这些诗人
174、是从哪个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 题乌江亭 夏日绝句
175、160; 杜牧 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 生当作人杰, 包羞忍辱是男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章节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 吕梁市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运行效果考核
- 唐山市人民医院护理科研团队建设考核
- 2025第三人民医院自体皮移植护理考核
- Unit 2 Review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冀教版(一起)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定向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音乐行业试题带答案
- 美容师基本考试题及答案
- 皮具厂人力试题带答案
- 限量版产品考试题及答案
- GB/T 25840-2010规定电气设备部件(特别是接线端子)允许温升的导则
- GB/T 25146-2010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验收规范
- 参考资深同传
- 多功能注氧仪说明书课件
- 科隆电磁流量计培训课件
- 全集举一反三课件奥数五年级(数学)
-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导读课教学设计
-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实务
- 质量管理理论与实务(第三版)第01章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 政府预算理论与实务(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高中美术《初心与使命 时代的美术担当》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