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素材1第一个五年计划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的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建投资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
2、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间钢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二是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造成国家财政紧张。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2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决议,规定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
4、发展了马列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3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开展的运动。关于在农村建立“大社”的思想,早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中已初见萌芽。1956年完成了高级合作化,每社平均200户左右。1957年冬和1958年春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又出现了联队、联社。毛泽东考虑到当时农业生产建设的需要,觉得需要办大社。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会后,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有的地方出现了“共产主义公社”、“集体农庄”和“人民公社”
5、。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一文中第一次在报刊中提“人民公社”的名字。8月6日,毛泽东视察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时说“人民公社名字好”。9日,在与山东领导谈话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并指出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谈话在报纸上发表后,各地掀起办人民公社热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下达后,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到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农户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但后期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
6、”。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后,中央开始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1961年,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在现阶段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克服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4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取得的成就、失误及其教训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为标志,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探索,之后的1956年,中共八大就我国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等问题作出了正确决定,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及同年反对官僚主义、主
7、观主义、宗派主义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等都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诸如,在此期间,我国建成大中项目500余个,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建立了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建成,1965年实现了石油的全部自给,铁路新建8000多公里,原子弹爆炸成功,研制出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农村用电量增长70多倍等等。但是也出现了重大失误,1957年的“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了,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1958年确立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又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我国
8、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导致了十年的“文革”浩劫。教训是深刻的,警醒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经济规律,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还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专断。3学术观点1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学者认为,除了调整时期注重市场机制等一些制度创新外,仅有两种典型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前者实质上是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全是重工业,而从1953年到1978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数据看,农业得到的投资额为112%,轻工业只有55%,重工业得到的投资额
9、为477%,由此可见一斑。后者则着力于以赶超为核心的工农并举的全面增长战略,是寻求开辟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的尝试。“大跃进”运动兴起于农业生产高潮,由于它的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尽管在资金分配上仍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但从工作重点的时间序列上看,农业的基础地位也给予了关注。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北戴河会议在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同时,也作出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虽然并未真正促进农业与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同时并举。“文革”时期也是奉行这一战略。而调整时期,虽然一定意义上是“一五”模式的复归,但从恢复了农村集贸市场和运用价值规律、出售
10、一些高价商品调节市场、注重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看,显然此时中国领导人有了社会主义是需要市场调节的可贵认识,其积极意义是应肯定的。2关于“大跃进”运动的成因有的学者认为,一方面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急于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在经济建设上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党缺乏建设经验,对在革命年代所积累经验的采借;有的研究者则主要分析了“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践与主观愿望出现巨大反差的原因;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迫于与帝国主义争时间、抢速度及苏联的压力等等。有的学者还从过分夸大人的能动性和社会主义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也有学者着重探讨了“大跃进”发生的客观原因、当时人的心理原因,如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民主制度不健全,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等等。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历史性合力的结果。3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迄今,该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看法主要有三种:充分肯定;基本否定;在基本肯定的基础上对失误进行足够的估计。多数学者认为,当年的所有制改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钢结构用H型钢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秋人教版(2024)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5《What a Delicious Meal》教学设计(共2课时)
- 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改造方案
- 应急预案的书
- 福建防洪应急预案
- 松江区绿色家具施工方案
- 园林工程雨季施工方案
- 2 我们有精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 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与使用方案
- 科学教育:未来启航
- 金太阳九年级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 地质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现代农业装备与应用课件
- 2024年甘肃省临夏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氢气传感器市场分析报告
- 结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 环保科技股东合作协议示范文本
-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
- TNAHIEM 96-2023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配置标准
- 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