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岳麓版必修ⅲ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时作业_第1页
历史岳麓版必修ⅲ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时作业_第2页
历史岳麓版必修ⅲ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时作业_第3页
历史岳麓版必修ⅲ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时作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单项选择题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制天命而用之”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3孟子说

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有()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的思想A BC D4(2012年广东湛江一模文综)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5(2011年广东潮州二模文综)“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C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3、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6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思想。东汉时期的下列活动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王景治理黄河光武中兴杜诗发明水排黄巾起义A B C D7下列观点,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B“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C“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D“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8“明主峭其法而严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兼相爱,交相利”。上述言论体现了哪些学派的观点?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A B C D9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

4、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做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10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 B C D11“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

5、D庄子的“齐物”观点12(2012年安徽蚌埠一模)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B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C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D甲儒乙墨丙法丁道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以智治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材料二“为政以德

6、,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墨子材料四“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请回答:(1)归纳以上材料中各派的基本主张。(2)材料四与材料二中的“德”有何不同?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普通百姓) 曰:何

7、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满足)。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光辉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水火之光泽)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显赫)。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荀子·天论请回答:(1)试分别概括

8、提炼孟子和荀子的思想。(2)材料二“故人之命在天”与荀子“人定胜天”思想存在矛盾,但荀子为什么还要这样说? (3)两则材料反映出两位思想家的思想有哪些不一致的方面?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A解析: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由此可判断答案为A项。2B解析:A项是孔子的观点,C项是荀子的观点,D项是韩非的观点。3A解析:孟子并没有提出分土地给农民的思想,项表述错误。4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要严格治家,引申到治国就应该是严厉治国,D项符合题意。5C解析:由材料“不知春秋,不能涉世”,可知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对社会现实的研究,能够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6C解析:荀子“制天命而用

9、之”是指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两项符合题意。7C解析:A、D两项体现的是道家思想,B项体现的是佛教思想。8B解析:严刑峻法是法家思想;“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的主张,“兼爱”是墨子的主张。9C解析:法家学派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重农抑商,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联系材料的思想主张“军事力量清除旧的奴隶贵族”、“强迫人民群众生产劳动”、“商人和知识分子被歧视”等可知,符合法家学派的主张。10C解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而汉武帝时期才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因此项错误。11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世异则事异”可知,这是一种变革思想,属于法家,故选B项。12C13(1)材料一主张实行“愚民”政策,使民无知无欲;材料二主张以德治民,反对刑杀;材料三主张从下层人民中选举贤能,治理国家;材料四主张君主利用刑、德控制臣民,加强君主的权威。(2)材料二中的“德”主要是指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实施“德政”,反对过分的暴政;材料四中的“德”是指君主对臣民实施的一种控制手段,是相对于“诛罚”而言的,但并不反对“诛罚”。14(1)孟子:先义后利,仁政治国;君主言利,会造成臣子百姓互相争利,最后国家不断削弱,直至君主灭亡。荀子:重利,更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