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李莉)_第1页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李莉)_第2页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李莉)_第3页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李莉)_第4页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李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亲爱的同学,在青春的小径上,在如歌的岁月中,我们徜徉了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你一定积储了满腹的学识与才华。这份试卷,与其说是考试,不如说是舞台。愿你在这张试卷上,尽情挥洒,展示你亮丽的风采,谱写你青春的随想!一、 积累与运用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A滞留(zhì) 麾下(hu) 诘难(jié) 重蹈覆辙(zhé)B旁骛(wù) 亵渎(xié) 聒噪(gu) 一抔黄土(péng)C睿智(ruì) 陨落(yn) 相契(qiè) 廓然无累(guó)D扶掖(yè) 恣睢(z

2、ì) 别墅(y) 庶竭驽钝(shù)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A脑羞成怒 黎民百姓 段章取义 谀词 B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C歇斯底里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 D涕泗横流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C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D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5、古诗文默写(每空一分)(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 秋思)(2)武陵春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 , 。(李清照武陵春)(3)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4)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4、0;               。(艾青我爱这土地)(6)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            、     &

5、#160;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        、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7)余光中的乡愁中,由“乡愁”升华为“国愁”的一句诗是:        &#

6、160;        。 (8)宁为百夫长, 。(杨炯从军行)6、名著阅读。(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 。小说写了格列佛在 、 、 和慧骃国的神奇经历。特别是在慧骃国, 占统治地位,而人则被称为是 。(2)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_,“美玉无瑕”指的是_。二、综合性学习7.欢迎来到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进小说天地”的现场。(1)课本剧演出专场,根据节目表我的叔叔于勒之后是孔乙己

7、,请你写几句串联词来连接这两个节目。_ _ (2)本次活动的结语暂且残缺,请你帮主持人补充完整。 一篇篇精美的小说如一道道精神的佳肴,让人回味无穷。故乡让我们看到家园的衰败失落和迷茫中的追寻;孤独之旅让我们看到追风少年在经历风雨经历孤独后迎接挑战的坚强;_让我们看到_。三、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中等生 刘继荣 女儿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中间,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丈夫看到一则九岁孩子上大学的报道,很受伤地问女儿:“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 因为你不是神父啊。” 丈夫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 中秋节,亲友相聚。众人的话题

8、渐渐转向各家的儿女,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十二岁的女儿在众人的催促下,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丈夫的神情,极为尴尬。回家后,他叹着气说:“咱们难道真的眼睁睁地看着她当中等生?” 其实,我们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孩于像一只疲惫的小鸟,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没多久,孩子就病倒了。 我和丈夫,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恢复了

9、女儿正常的作息时间。 我们对女儿,是心疼的,可面对她的成绩,又有说不出的困惑。 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带着丈夫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可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到了下车时,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 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丈夫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 不过,他说,有一

10、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 ,虽说成绩一般, 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随后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里,吐出

11、星星点点的花蕾。我的心,竟是蓦地一暖,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打动了。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8第 自然段划线部分的句子删掉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答: 9、请用第 自然段中的一个成语评价第 自然段中“我”和丈夫的行为。 答: 10女儿“乐观幽默”的性格深受同学的喜爱。请从文中找出一处能体现女儿此性格特点的句子并摘抄下来 答: 11第 自然段中写道“丈夫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请用一到两句话描述出来。答: 12、请简要谈谈你对第 自然段划线句子的理解。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阅读

12、的要素(13分)王安忆阅读的第一要素,我想是信赖。相信我们所读到的东西,这常常是发生在我们少年的时候。那个年龄,心灵像一张白纸,无条件地相信任何事情。书本给我们神圣的感觉,好比人生的老师。我们总是把书本上的话抄在日记本上,还总是将书本上的话赠来赠去。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影响的时期,是精神世界最初的建设时期。假如我们幸运地读到真正的好书,那么,一生都受益无穷。不过,很多时候的情况恰恰相反。但是,尽管是这样一个不安全的时期,我也以为怀疑主义是最大的不幸。这会使我们丧失阅读的最大乐趣那种满怀情感的接受,那种对充实内心的渴望。怀疑设立的防线又会使自己孤立,久而久之,内心便会寂寞又空虚。当我们逐渐成长起来

13、之后,我们便也逐渐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它不仅来自阅读,更来自直接的经验。假如我们依然热爱阅读,并且依然对阅读保持信赖,便会自觉地去芜存菁,选择那些真正的好书,前段时间阅读好书的经历帮助了我们,从人生中得到的真情实感也帮助了我们。阅读和阅历使我们几乎是本能地懂得哪些是好书,哪些是作者以诚实与信赖写下来的文字。我们仍然以信赖的态度读书,而这时候的阅读却是一种理性的信赖。我们和书本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书本是我们的朋友。理性的信赖还可以有效地抵御怀疑主义的侵害,这时候的阅读对于拓展我们不免狭窄的个人经验大有好处。假如个人经验偏于悲观,它便提供给光明的景象;假如个人经验偏于万事无忧,它则提醒我

14、们不幸的存在。它可使我们保持乐观、善良、开阔的精神。在一个人对世界的观念已经形成的中年阶段,阅读可为我们作出补充和修正,使之达到健康完美的境地。晚年时的阅读信赖,我想应是建立在宽容之上。因为这时候的经验已经成熟到可与任何书本作一个比较,这是该作出结论的时期。假如前两个阶段我们保持了阅读的良性循环,这时便能够再上升一格。在持有自己的经验与结论的同时,善解并诚挚地去观看别人的人生所得,看到人类无穷多的心灵景观。这时候,我们应当如同相信自己一样去读书,书会和我们融为一体,我们其实也是在读着自己。这时候的自己,应该有一颗能够包容一切的心灵,读书就提供这样的好机会。当然,我这里指的是人类写下的最好的那类

15、书。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14.请简要概括阅读信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3分)少年时代:                      ;中年阶段:                   &#

16、160;  ;晚年时期:                      。15.如何理解第段中“但是,尽管是这样一个不安全的时期,我也以为怀疑主义是最大的不幸”这句话?(2分) 16.文章最后一句话“当然,我这里指的是人类写下的最好的那类书”能否去掉?请简要说明原因。(3分) 17.同学们正处在青春年少时,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影响的时期,是精神世界最初的建设时期”,请你

17、结合你的阅读经历说说自己的“阅读信赖”吧。(3分) 【古诗文阅读】(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高祖(刘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18、(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18、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给馈饷,不绝粮道 ( )1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两组是( )(2分) 当世之事 百万之军 决胜于千里之外 不求闻达于诸侯 未知其二 以彰其咎 可计日而待也。 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A. B. C. D.2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4分)(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1、写出源于选文中的两个成语(2分)(1) (2) 22、甲、乙两文都谈到了用人的问题,你认为诸葛亮和刘邦都强调了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3分)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