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1页
必修3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2页
必修3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3页
必修3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3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考点(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3)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基本观点 1、 近代以来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中心是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先后有两个主题: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文主义的目的是把人从神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以人的权力对抗神的权力。理性主义的目标是要把人从世俗权力的压迫和自身的蒙昧

2、状态下解放出来,以人的权力对抗王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科学知识对抗蒙昧主义。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近代西方文化价值观。2、 思想文化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纵向分析人文思想的起源、兴起和发展)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产物;文化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横向分析人文思想的起源、兴起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关系)4、 思想的进步上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科学的发展由促进思想的发展。重点梳理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要点背景 思想家(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及主张 人文精神的内涵【突破】在公元前5世纪叶以

3、后的希腊奴隶制时代产生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最早萌芽,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智者学派和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等。结合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的社会特征,分析人文主义精神萌芽的背景。【分析】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1)随着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奴隶制经济走上繁荣;(2)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城邦民主制的发达使人们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这样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显得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面对社会变化和人在社会中日益突出的中心地位,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的本身,于是出现了“智者学派”及苏格拉底等思想家。【突破】“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有思想力的人

4、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 “知识就是感觉”。智者学派“道德就是知识”、“知识就是道德”。苏格拉底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古代希腊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有何异同?【分析】同: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是西方人本主义的最初表现。不同点:(1)智者学派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这一学说本质很容易产生将人的主观感觉和思维看得高于一切的危险,从而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2)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

5、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所以他认为优秀个人应具备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等必要素质。【突破】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2)在1819世纪的欧洲,一些思想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构想。请指出两个主要思想流派,并简要归纳其主要思想主张。【分析】(1)核心内容:主张“仁”“(仁者爱人)。进步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6、2)启蒙思想:实行自由、平等、法治等。科学社会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公有制(此题如答空想社会主义也对,其主张是由富人投资,建立合作组织等。)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要点 1416世纪的欧洲 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分析 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人文主义【突破】材料一:“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为着发展生产需要文化科学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教会的桎梏。在社会上兴起了复兴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文物,重新研究已被湮没了千年之久的古典文化的运动。它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封建制度的斗争。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体系是人文主

7、义” 朱寰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人文主义者皮柯(14631494)在论人的尊严中宣称,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马克垚世界历史·中古部分 材料三:人文主义者阿尔伯(14041472)说:“大多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马克垚世界

8、历史·中古部分 材料四:诗人但丁(1265-1321)很早就说过,“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人文主义的鼻祖彼特拉克同样说过:“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马克垚世界历史·中古部分 根据以上材料,从背景、内容上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分析】(1)背景: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必要前提。资本主义萌芽所引起的阶级关系和思想观念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又与当时的教会精神统治产生了深刻的矛盾,进而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思想变革文艺复兴运动。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人文主义思

9、想。  (2) 内容:肯定人,注重人性。认为人可以发展自身并走向完善;人应当树立自信以迎接幸福和不幸;否定封建的门第观念。  (3) 评价:积极性:从注重基督教的神到注重世俗社会的人,反映了一种人格意识的觉醒,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局限性:在强调人的作用的同时,往往带有一些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的倾向,具有贪婪的一面。 【突破】九十五条论纲节选:27他们宣传说,当钱币扔在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28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

10、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卷,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50必须训示基督徒,假使教皇自己知道推销赎罪卷者搜刮的情形,他宁肯将圣彼得大教堂焚为灰烬,也不愿意用尽信徒们的皮、肉、骨来建筑它。83例如:既然教皇为了募款修筑教堂这样一件极不重要的事情而解救了无数的灵魂。那么他何以不为神圣的慈悲以及解救灵魂的最高需要,而索性将一切灵魂都解脱,使炼狱中不留一人呢?(1)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时间发生的时间?(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领导这场改革的人物的主张,并指出其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3)这场改革与文艺复兴有何关系?(4)这场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分析】(1)德

11、国的宗教改革;1517年。(2)领导人物马丁·路德代表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其主张有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主张简化宗教仪式,认为僧侣也可以婚配和还俗;还对教皇和教会的极端权力提出了异议;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帝授予的,可以处罚教士甚至教皇。(3)是文艺复兴的继续。(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4)影响: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教会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的控制逐渐削弱

12、;它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的人文主义,使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3、启蒙运动要点 17、18世纪的欧洲 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和影响 理性主义【突破】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材料二:难道农民

13、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

14、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5)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为什么?(6)康有为和孙中山各选择了何种社会学说?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分析】(1)“分权与制衡”(即权力分立,制约与平衡)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确

15、立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2)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3)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材料二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材料一、三侧重于通过规范国家权力来保卫自由和人权。(5)不同:中国的维新思想要求挽救民族危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兴民权,走君主立宪之路,促成了戊戌变法,但很快失败了。法国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思想动员,成为强大思想武器,促进法国革命,

16、摧毁了封建制,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维新思想缺乏广泛社会基础,缺乏成熟的理论基础,革命性远不如法国启蒙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较完整的体系;(6)康有为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孙中山选择了三权分立制。结果:君主立宪制未能实行,三权分立制虽然实行了,但所建立的中华民国只是一块空招牌。说明: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和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练习14到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中国的理学逐渐的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的时候,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当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时候,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当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的时候,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请回答: 1 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2 1903年,蔡元培在绍兴教育会之关系一文中,尊黄宗羲为“东方卢梭”,你如何理解?3 欧洲启蒙思想和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各自的前途命运有何不同?4 请结合有关史实,分别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这种不同的原因。【分析】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提倡人性、追求现世幸福,倡导个性解放,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中国的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理论,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黄宗羲同卢梭一样,对封建君主进行激烈的批判,对后来的民主革命产生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