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一历史(七年级下册)模拟题(一)一、 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状态实现统一的朝代有( )秦朝 隋朝 唐朝 元朝A. B. C. D.2. 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水路赴洛阳赶考。不可能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我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选项

2、与“唐宗”有关的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4.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5. 科举制度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选官标准的原则是( )A.才能 B.家世背景 C.推荐 D.个人修养 6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以下什么特点( )A.封闭、保守 B.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完全模

3、仿周边国家7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不应该入选的是( ) A.秧马 B.曲辕犁 C.筒车 D.刘家功夫针铺商标 8. 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A.到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金刚经C.观赏霓裳羽衣舞 D.到东京城内的“瓦舍”看演出9.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那时,诗人辈出。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苏轼10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货币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交子 B.会子 C.美元 D.英镑1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4、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长江流域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1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13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澶渊之盟 B.郾城大捷 C.陈桥兵变 D.宋金订立和议14蒙古秘史记载了12世纪蒙古高原的状况,“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的历史人物是( )A. B. C. D. 15.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下列史实能在

5、此书中查到的是(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战国七雄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宋金南北对峙A. B. C. D.16表明贴近百姓生活、以叙事为主的通俗文学开始成为中国文学主流的文学形式( )A.唐诗 B.宋词 C.元杂剧 D.明清小说17. 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 ( )A.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 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18. 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他看到的明清时期的名胜古迹有( )太庙 社稷坛 长城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故宫A. B. C. D.19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整理是( )A.罗贯中 B.曹雪芹 C.施耐庵

6、 D.吴承恩20. 下列历史现象,说明明清帝国传统农耕社会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的是( ) 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人口流动性增大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读书入士观念发生变化,“商贾大于农工” 鄙薄科学技术A.          B. C.   D.二、非选择题(第25题13分,第21题11分,第22题11分,第23题8分,共52分)21. 某校七年级(1)班正在进行有关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史料呈现】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北师大版七下历史教材材

7、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清朝,西藏与中央政府了解更加紧密。 北师大版七下历史教材【问题探究】(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2分)(2)材料二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的主要事迹与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何了解?(3分)(3)材料三体现了元朝怎样的历史趋势?当时还有哪些现象反映这种趋势?(举一例即可)(3分)(4)试举一例说明材料四所说的“西藏与中央政府了解更加紧密”。(1分)【活动总结】(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2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右图)材料二 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朝政府鼓

8、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立 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材料三 宣德六年(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材料四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试举一例说明?(2分)(2)填写材料二中的空白部分。(1分)(3)材料三中的

9、某人是指谁?他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2分)(4)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四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恶果?(4分)(5)综合以上材料,了解唐宋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2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和进步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时期,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出现了新飞跃。据考古发现,当时采用新印刷术印制的书籍,字体工整,装订精美,但也出现了个别文字方向颠倒的现象,这可能由于排版疏忽所致。材料二 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

10、术,写了一部天工开物,成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材料三 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以后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回答:(1)材料一中印刷术的新飞跃是指什么?为这一新飞跃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科技成就的共同特征。(2分) (3)根据材料三,除材料一中的成就外,还有哪些发明可以说明“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至少举两例,2分)(4)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以后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这一状况与

11、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的哪些措施有关?(2分)6 / 6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题(一)(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5 BABBA 6-10BDDCA 11-15CDDCB 16-20CBBAC二、非选择题21.(1)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吐蕃“和同为一家”,点苍山会盟等。(符合题意,举一例即可得1分)(2)岳飞(1分);他所领导的抗金斗争,使南方地区获得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创造必要条件。(2分)(3)民族融合的趋势或回族的形成。(1分)在元朝统一大背景下,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通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进入中原的契

12、丹人、女真人等与汉族逐渐融合。统治者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提倡儒学,民族矛盾逐渐缓和,文化趋同等。(回答一例即可得2分)(4)顺治帝时正式赐予西藏的喇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时赐予另一位西藏喇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等。(举一例即可得1分)(5)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的交往与融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有战有和,和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得2分)22(1)开放;(1分)玄奘西行;遣唐使访华;鉴真东渡日本。(1分)(2)市舶(1分); (3)郑和 (1分)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1分)(4)闭关锁国政策。(2分)恶果: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2分)(5)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