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ⅲ岳麓版2.9 诗歌学案+练习_第1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2.9 诗歌学案+练习_第2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2.9 诗歌学案+练习_第3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2.9 诗歌学案+练习_第4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2.9 诗歌学案+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梳理】一、诗歌1先秦诗歌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约500多年的诗歌。战国时诗人屈原创造的新诗歌体裁是 ,代表作是离骚。2汉赋一种专事铺陈词藻、文采华丽的文体,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 。汉赋多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之作。3唐诗背景: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时代特点;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风格:边塞豪情: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等。 盛唐气魄:代表诗人是被称为“诗仙”的 ; 乱世悲伤:代表诗人是被称为“诗圣”的 ;衰世民忧:代表诗人是深切同情民间疾苦的 ; 4宋词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政权间的对峙冲突。风格:词风上分 和 两派。题材:一是反映太平气象下的都市风情

2、;二是山河破碎背景下诗人的故国之思和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5元散曲:元代兴起的新诗体,内容多为汉族文人抒发愁闷情怀之作。二、小说1志怪小说: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2传奇:是唐朝对小说的统称。3话本:宋代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经济繁荣。话本成为适合其口味的文化娱乐活动。其特点:通俗易读,内容丰富,贴近现实生活4明清小说背景:大批 兴起,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通俗文学蓬勃发展;继承了宋元话本的精华;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代表作品。影响:明清小说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成就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三、戏曲的发展1傩戏:由原始时代带巫术仪式活动发展而来,是我国最古

3、老的戏剧源头之一。2南戏:两宋之际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的一种戏剧形式,流行于民间。 3元杂剧:兴起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特点:将诗词、 、对白、音乐、 融入一炉,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 的成熟。4昆曲:兴起于 ,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吐字讲究格律板眼,以 为主要特色。5京剧形成原因:明清时期,北京成为休闲文化中心,各地艺人集聚,尤其是乾隆时期 进京推动了京剧的形成。戏剧特点:以徽剧为基础,博采众长,唱腔丰富生动。在表演艺术上发扬 、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在小小的戏台上展现大千世界。发展与地位:清朝 年间迎来了第一个繁

4、盛期。京剧不仅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人类文化艺术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知识结构】诗歌、小说与梨园春秋知识结构宋 词话 本文学成就春秋诗 经楚 辞汉 赋诗 歌 传 奇传统戏曲战国汉代唐朝傩戏出现与发展傀儡戏、皮影戏与南戏宋代元朝杂剧盛行、戏剧成熟傀儡戏、皮影戏与南戏散 曲楚 辞京剧形成与发展小 说明清样题精解1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2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

5、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3如果你是山东文博会的一名讲解员,请你准备一份有关山东古代历史文化名人的讲解词。(材料包括:山东古代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各一位,并简介他们的主要成就)姓 名主 要 成 就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便也不能因此天马行空,不着要求地答题。组织答案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山东古代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二是主要成就。难点释疑1简析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 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许多作品中得到体现,如:诗经中的七月,作品在不长的篇幅里反

6、映了当时奴隶充满血泪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伐檀反映了当时下层劳动者的苦难,及他们向剥削者提出的正义的责问。硕鼠也能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剥削而想到逃亡,表达了人民对剥削者的蔑视和仇视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次外,卷耳、关雎等一系列作品都有这方面的体现。屈原作品的浪漫色彩表现可以从其代表作离骚得到表现。离骚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纯洁高大,远远地超出于流俗和现实之上。同时,离骚自始至终贯串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当残酷的现实终于使理想破灭时,他更表现了以身殉理想的坚决意志。表现了这首长诗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离骚还大量地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表现在

7、诗人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幻想的境界。另外,诗人还采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把诗人的品格刻画得异常的崇高,具有了浪漫主义的特质。2分析唐朝时期诗歌创作高度繁荣的社会条件。唐朝时期具备“诗歌创作黄金时代”的条件有: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盛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次开明统治局面,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国家的统一,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这一时期是“诗歌创作黄金时代”表现为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和诗篇,可谓名家迭出流派纷呈,

8、把唐诗的发展推向到了繁荣的顶峰。3. 分析明清小说出现的社会背景和影响。学,科,背景:(1)明清时期,一大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兴起,这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轻商思想。市民队伍的壮大使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读者队伍扩大。(3)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影响:明清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的优秀作品,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4列表归纳南戏和元杂剧的兴起的背景、剧种特点及其影响。剧种兴起时间兴起地点兴起的背景剧种特点成 就南戏两宋之际浙江温州以及福建泉州、福州一带。工商业

9、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体制较自由,剧本结构可长可短,各个角色都可以唱,有接唱、同唱、多人合唱等多种形式。我国戏剧开始走向成熟。杂剧元 朝北 方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统治者的喜爱。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在一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出现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元曲四大家”,标志我国戏剧已经完全成熟。5分析京剧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它为什么会长盛不衰?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而;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相融合,兼收昆曲、秦

10、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个新的剧种京剧。 京剧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从上层权贵逐渐走向民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行,形成了一种大众化趋势。举一反三1.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以过端午节的方式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在各国为他举行的隆重的纪念活动。出现上述现象是由于屈原( ) 热爱祖国和人民 在困境不断探索,对理想执着追求 在文学上的突出贡献 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A. B. C. D. 2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

11、“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朝的五彩瓷,图案内容丰富,“画必有意,意必吉祥”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面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4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城市经济的繁荣 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 B C D5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A王羲之所擅长的行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B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C“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是对元曲

12、浪漫主义风格的表述D京剧于乾隆年间正式形成,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课后巩固】一、 选择题1.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成佛之后首先想要把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打个粉碎。这反映出明代出现( ) A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B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2“诗言志,歌咏言”,诗歌的风格总能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人个人魅力,下列反映中国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的诗句是( )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13、颜”C.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3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是情感的精灵,一说起诗歌,同学们都会吟上几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这些诗歌对应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 楚辞、唐诗、元曲、宋词 B. 唐诗、宋词、元曲、楚辞 C. 楚辞、唐诗、宋词、元曲 D. 宋词、唐诗、元曲、楚辞4元丰八年正月四日,苏轼由泗州到宿州,在宿州过上元节,作了一首南乡子宿州上元词,词

14、中写道:“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元丰是年号 上元节有放烟花的民俗 宿州此时的繁华与水运发达有关 与此词词风相似的是柳永的雨霖铃A B C D5图9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BCIU)的标志。从中国古代艺术的角度看,其创意主要取自( )A篆刻B书法C山水画D戏剧脸谱5下面精美的文字,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15、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 B C D6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贵族子弟,可能会( )A接触到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 B偷偷阅读到金瓶梅、聊斋志异等小说C在街上购买到精美的年画 D在勾栏瓦舍中观看到杂技和说书等表演7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十之竟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B文化发展与时

16、代变迁的关系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8. 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爱国主义 D现代主义9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 B. 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C. 乐器以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 D. 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10 2010年11月17日,

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B比较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C把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推向了成熟 D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二、非选择题11. (2011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期中考)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中国古代史材料四 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材料五 北京论坛期间传来喜讯,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清代徽商富甲一方,纷纷蓄养戏曲班社,因此被称为“徽班”。徽班角色斗艺,融合了“京、秦二腔”,逐渐享誉江南,客观上为徽班进京创造了条件京剧逐渐成为一种以表演为中心的市民艺术。其剧目取材广泛,有的出自古典杂剧、传奇,有的源自小说话本,情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