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网手机辐射._第1页
c网手机辐射.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到底 GSM 手机和 CDMA 手机辐射功率谁大谁小或相差多少、为得出实际的客观的比较结果, 由一家国际著名的 CDMA 技术权威公司和国内某知名的GSM 网络优化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于2001年 12 月上旬沿北京市二环路全线进行了CDMA 和 GSM 现网中手机发射功率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在二环路上 CDMA 手机平均发射功率为 2.4dBm(1.72 毫瓦) , GSM 手机平均发射功率为 28.9dBm(773 毫瓦),考虑 GSM 手机只在八分之一时间内发射,GSM 手机在时间上的等效平均发射功率可减少到 96.63mW( 19.85dBm)。由此可见,CDMA 手机的平均发射功率相

2、当于GSM手机在时间上的等效平均发射功率的 1.78%。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CDMA 和 GSM 的技术体制上对 CDM和 GSM 手机的发射功率的要求作了比较 ; 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路测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第三部分讨论了目前国际上普遍采 用的手机辐射标准(SARf 直)与手机发射功率的关系;第四部分是全文的结论。一、CDMA 和 GSM 系统对手机发射功率要求比较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CDMA 和 GSS 目关技术规范对手机发射功率的要求2 ,3。目前普遍使用的GSM 手机 900MHz 频段最大发射功率为 2W( 33dBm),1800MHz 频段最大发射功率为 1W( 30dBm),同

3、时规范要求,对于 GSM90(和 1800 频段,通信过程中手机最小发射功率分别不能低于5dBm和 0dBm CDMA IS-95A 规范对手机最大发射功率要求为0.2W-1W( 23dBm-30dBn),实际上目前网络上允许手机的最大发射功率为23dBm( 0.2W),规范对 CDMA 手机最小发射功率没有要求。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手机的实际发射功率取决于环境,系统对通信质 量的要求,语音激活等诸多因素,实际上就是取决于系统的链路预算。在通常的网络设计和 规划中,对于基本相同的误帧率要求,GSM 系统要求到达基站的手机信号的载干比通常为9dB左右,由于 CDMA 系统采用扩

4、频技术,扩频增益对全速率编码的增益为21dB,(对其他低速率编码的增益更大),所以对解扩前信号的等效载干比的要求小于-14dB ! (CDMA 系统通常要解扩后信号的E/N 值为 7dB 左右,)。我们再来比较一下 GSM 和 CDMA 手机发射功率的初始值的取定及功率控制机制。手机与系统的通信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接入阶段,二是话务通信阶段。对于GSM 系统,手机在随机接入阶段没有进入专用模式以前,是没有功率控制的,为保证接入成功,手机以系统能允许的最 大功率发射(通常是手机的最大发射功率)4。在分配专用信道(SDCCH 或 TCH 后,手机会根据基站的指令调整手机的发射功率,调整的步长通常为

5、2dB。调整的频率为 60ms 一次。对于 CDMA 系统,在随机接入状态下,手机会根据接收到的基站信号电平估计一个较小的值作 为手机的初始发射功率,发送第一个 Access Probe,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没有得到基站的 应答信息,手机会再加大发射功率。这个过程重复下去,直到收到基站的应答或者到达设定 的最多尝试次数为止。在通话状态下,每 1.25ms 基站会向手机发送一个功率控制命令信息, 命令手机增大或减少发射功率,步长为 1dB。由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总体而言,考虑到CDMA 系统其他独有的技术,如软切换,RAKE 接收机对多径的分集作用,强有力的前向纠错算法对对上行链路预算的改善,

6、CDMA 系统对手机的发射功率的要求比 GSM 系统对手机发射功的要求要小得多,而且GSM 手机在接入过程中以最大的功率发射,在通话过程中功率控制速度较慢,所以手机以大功率发射的机率较大;而 CDMA 手机独特的随机接入机制和快速的反向控制,可以使手机平均发射功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述的定性分析结论在后面的实际测量中得到了验证。二、路测试验描述和结果分析路测实验进行了 CDMA 和 GSM 手机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发射功率的测试。CDMA 测试手机和 GSM测试手机同时拨打 1861,汽车内收音机调整到适当音量,模拟双向通话。车速40km 左右。GSM 手机每 480ms 抽样一次,CDM/手

7、机每 20ms 抽样一次。试验测得的 GSM 手机和 CDMA 手机 的发射功率的统计分布如图所示。GSM 手机在二环路上的发射功率分布图CDMA 手机在二环路上的发射功率分布图CDMA 手机的线性平均发射功率为2.4dBm( 1.72 毫瓦),以最大功率(23dBm,0.2 瓦)发射的概率为 0.2%; GSM 手机的线性平均发射功率为28.9dBm( 773 毫瓦),以最大功率(2 瓦)发射的概率为 21.8%。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北京市区的北京移动GSM 网络已相当成熟,基站间距较小,GSM 手机可以较小功率发射;而CDMA 网络处于发展阶段,网络优化后,对CDMA 手机发功率的要求会更小。

8、三、手机安全辐射标准与手机发射功率 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尚在不断的观察与研究之中,国外有大量相互矛盾的研究报告,目前尚未有全面的科学的结论。目前国际上(包括美国FCC NCRP 欧洲的 CENEIEC 普遍采用的标准是 SARW(SPECIFIC ABSORPTIOM RATE 5,它指的是人体单位质量吸收的射频功率, 可表示为 :其中是人体组织的电导率,为人体组织的密度, .珽为人体组织内因受电磁辐射产生的场强。这三个参数都是人体位置的函数。如果要求某一器官吸收的射频功率,则可由积分关系 户 得出,M是器官的质量,该器官也可指整个人体。由于手机在通话时靠近人的的脑部 (不带耳机),手机辐射天

9、线与人脑的距离通常小于15CM。人脑处于天线辐射的近场,由于人体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理论上计算天线辐射功率与人体内 场强分布的关系非常困难。但根据电磁场理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天线结构以及手机 和人体相对位置一定的情况下,天线输入功率越大,在人体内形成的电场强度越高,人体吸 收的射频辐射功率越大。目前测量SAR 值一个重要方法是使用人体组织等效模型,利用探头来测量受射频辐射的人体内的实际场强值。对 SAR 要求较严的是 FCC 标准,对 30MHZ-15GH 濒段推荐了两类辐射标准 5:受控制的辐射极限:0.4mw/g(人体平均值),峰值 8mw/g(对任何 1 克人体组织平均),平均时间

10、6 分钟;非控制的辐射极限0.08mw/g(人体平均值),峰值 1.6mw/g(对任何 1 克人体组织平均),平均时间 30 分钟.手机辐射属于人不能控制射频源的非控制辐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进行的手机SAR 测试得到的结果,均是在手机以最大发射功率和全速率的情况下得到的。CDMAF 机最大发射功率为 0.2W,GSM 手机最大发射功率为 2W 但 GSM 手机只在1/8 的时间发射,而 SAR 值的测定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平均,因此,GSM 手机和 CDMA手机在这种情况下的 SAR 直相近是不足为奇的。我们不能因为在这种极限情况下CDMAF 机和GSM 手机 SAR 值相当而武断地认为在实

11、际的通信过程中CDMAF 机和 GSM 手机辐射也相近。因为在实际通信过程中,GSM 手机和 CDMA 手机都不会总是以最大功率发射,特别是CDMA 手机以全速率,最大功率发射的概率极小。从前面路测的统计结果来看,GSM 手机以大功率发射的概率远远大于 CDMA机大功率发射的概率,CDMAF 机的平均发射功率远远小于CDMA机的最大发射功率,也远远小于GSM 手机的平均发射功率,因此,在实际通信过程中的CDMA手机对人体辐射的实际 SAR 直将大大低于 CDMA 手机标称的 SAR 值,也远低于 GSM 手机实际的 SAR值。另一方面,客观地说,目前广泛采用的 SAR 标准可能不能够全面反应手

12、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因为该标准是根据电磁辐射对人体的热效应制定的。事实上,电磁波,特别是低频脉冲电磁 波对人体辐射的非热效应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GSM 手机发射产生的低频脉冲电磁波已经影响到精密医疗设备, 助听设备的正常使用, 是否对人体也有害, 目前尚无定论。 为避免 GSM 手机的上述缺陷,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发射的将都是象CDMA 手机一样连续的无线电波而非脉冲电波。四 . 结论由于 CDM和 GSM 勺技术体制对 CDM和 GSM 勺发射功率的要求以及初始发射功率值的取定以 及功率控制机制不同, 在通信过程中,CDMA 手机的平均发射功率远远低于GSM 手机的平均发射功率。现网实测证实, CDMA 手机的平均发射功率比 GSM 手机的发射功率小 500 多倍,考虑 到 GSM手机只在八分之一时间内发射,在同等时间内,CDMA 畐射的能量比 GSM 手机辐射的能量小 60 倍以上。手机辐射的安全标准 SA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