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必修二各地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汇编(附参考答案)_第1页
(完整版)必修二各地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汇编(附参考答案)_第2页
(完整版)必修二各地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汇编(附参考答案)_第3页
(完整版)必修二各地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汇编(附参考答案)_第4页
(完整版)必修二各地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汇编(附参考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必修二各地高考历史真题选择题汇编1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避、锄、铲、镰、犁锌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2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 .流民问题严重 C. 土地兼并缓和 D .自耕小农衰退3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

2、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 “田制”下A. 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 . 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D .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4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是临时工人A. B . C . D .5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律衣B .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 .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6 . “从宋代

3、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 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7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年代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1620300170018507202880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 .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 .人口增速全国领先8 .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 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

4、并 B .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D .发展商品经济9 .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B .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D .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10 .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5、11 .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镣,装饰焕 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12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13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

6、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 .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 .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14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 目的是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 .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经管D .保护小农经济15 .图1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图1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

7、的购买能力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16 .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 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 “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7 .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轮船统计昨吩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躺船只吨位2QO791117193027吧4154471兆1932MM577257J?8342211193538处67517320B461812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

8、.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18 .图3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 的是卦Si空辜 WAS* 二民族登士1913 年1920 年193b 年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19 .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 较洋布行销尤广。 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

9、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 .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 .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20 .表1是1912 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1912191319)41915工厂军)4646122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21 .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A. 土地改革 B . “一五”计划 C.社

10、会主义三大改造D .人民公社22 .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表1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广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厂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7457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B .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D .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23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 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 .面

11、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24 .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B .自负盈亏的分配经管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25 .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经管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经管使企业失去活力B .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

12、.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26 . 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一一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 .人民公社化时代C.计划经济时代D.市场经济时代27 .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 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28 .图2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A.民国时期

13、的广告都彳t助了明星代言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29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 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 .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 .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30 .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B. “大跃进”时期C. “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31 .西

14、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 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 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 .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7 - / 7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 .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32 . “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图5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公元I节1500年tfiCO 隼1SOO 年A.天主教的传播 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 “日不落帝国”形成33 .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

15、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B .元末明初C .明末清初 D .鸦片战争时期34.图7, 8, 9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A .英荷争当世界霸主C .荷兰不满英国制裁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35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A.新航路开辟 B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36 .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16、且为后来的罗 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一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37 .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38 .图9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 NRA是“全国复兴经管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A.恢复银行信誉B .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 D

17、.调整劳资关系39 .图6是1950 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时段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 “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40 .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涨”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 A.增加货币发行量B.扩大政府开支C.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D.增加政府税收41 .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18、”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 .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 .实行余粮征集制42 . 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43 .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 1940年增加了 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一一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 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44 .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