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蒸馏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化工原理蒸馏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化工原理蒸馏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原理蒸馏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精馏过程是利用部分冷凝和 部分汽化的原理而进行的。精馏设计中,回流比越大,所需理论板越 操作能耗增加,随着回流比的逐渐增大,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和将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2精馏设计中,当回流比增大时所需理论板数减小 (增大、减小),同时蒸馏釜中所需加热蒸汽消耗量 增大 (增大、减小),塔顶冷凝器中冷却介质消耗量 减小 (增大、减小), 所需塔径增大(增大、减小)。3分离任务要求一定,当回流比一定时,在5种进料状况中, 冷液体 进料的q值最大,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最远 ,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 _最少。4相对挥发度a =1,表示不能用普通精馏分离分离,但

2、能用 萃取精馏或恒沸精馏分离。5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 , xf=0.6,要求得到塔顶 x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66.7 kmol/h 。6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差异,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塔顶液相回流和 塔底上升蒸气 。7负荷性能图有五 条线,分别是液相上限线、液相上限线、_雾沫夹带线、漏液线和 。二、选择1已知q=1.1,则加料中液体量与总加料量之比为_C。A 1.1:1 B 1:1.1 C 1:1D 0.1:12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_D。A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B

3、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C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D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必定同时发生。3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 Xa=0.6,相应的泡点为t1,与之相平衡的 汽相组成yA=0.7,相应的露点为t2,贝y AA t 1=t 2B t 1t 2 D不确定4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 xf=0.6,要求得到塔顶 x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B 。A 60kmol/h B 66.7kmol/h C 90kmol/h D不能定5精馏操作时,若F、D xf、q、R、加料板位置都不变,而将

4、塔顶泡点回流改为冷回流,则塔顶 产品组成Xd变化为 B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不确定6在一二元连续精馏塔的操作中,进料量及组成不变,再沸器热负荷恒定,若回流比减少,则塔 顶温度_A,塔顶低沸点组分浓度_B,塔底温度 C,塔底低沸点组分浓度A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不确定7某二元混合物,=3,全回流条件下Xn=0.3,则yn-1= B 。A 0.9 B 0.3 C 0.854 D 0.7948某二元混合物,其中 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a=0.4,相应的泡点为11,气相组成为yA=0.4,相应的露点组成为t2,贝U BA t 1=t 2B t 1t 2 D不能判断9某二

5、元混合物,=3,全回流条件下 Xn=0.3,则yn-i= DA 0.9 B 0.3 C 0.854 D 0.79410精馏的操作线是直线,主要基于以下原因_D 。A 理论板假定B理想物系C塔顶泡点回流D恒摩尔流假设11某筛板精馏塔在操作一段时间后,分离效率降低,且全塔压降增加,其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是BA塔板受腐蚀,孔径增大,产生漏液,应增加塔釜热负荷B筛孔被堵塞,孔径减小,孔速增加,雾沫夹带严重,应降低负荷操作C塔板脱落,理论板数减少,应停工检修D降液管折断,气体短路,需更换降液管12板式塔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_B 。A筛板塔 B 浮阀塔 C泡罩塔13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为 _A。C上升气速过大

6、A上升气速过大会引起漏液B上升气速过大会引起液泛会使塔板效率下降 D上升气速过大会造成过量的液沫夹带14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BA平衡线 B操作线与q线 C平衡线与操作线D 平衡线与q线15下列情况 D不是诱发降液管液泛的原因。A液、气负荷过大B 过量雾沫夹带 C塔板间距过小D过量漏液 三、计算1某塔顶蒸汽在冷凝器中作部分冷凝,所得的气、液两相互成平衡。气相作产品,液相作回流,参见附图。塔顶产品组成为:全凝时为XD,分凝时为y0。设该系统符合恒摩尔流的假定,试推导此时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Vy Lx Dy。, 若回流比为Ry。解:由精馏段一截面与塔顶(包括分凝

7、器在内)作物料衡算。Vy对于全凝时R1精馏段操作线y x 1 XdR 1 R 1可知:当选用的回流比一致,且 xD y0时两种情况的操作线完全一致。在 yx图上重合,分凝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2用一精馏塔分离二元液体混合物,进料量 100kmol/h,易挥发组分xf=0.5,泡点进料,得 塔顶产品xd=0.9,塔底釜液xw=0.05 (皆摩尔分率),操作回流比 R=1.61,该物系平均相对 挥发度a =2.25,塔顶为全凝器,求:(1)塔顶和塔底的产品量(kmol/h );(2)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1为多少;(3)写出提馏段操作线数值方程;(4)最小回流比。解:(1)塔顶和塔底的产品量(k

8、mol/h );F=D+W=100( 1)D 0.9 W 0.05 Fxf 1000.5 50( 2)上述两式联立求解得(2)W=47.06kmol/h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1为多少;D=52.94kmol/h因塔顶为全凝器,XdyiX11)X1X1y1(0.91)Y12.25 1.25 0.980(3)写出提馏段操作线数值方程;(R1)D2.61 52.94138.17qFRDF 1.6152.94 100185.23LxV1.34Xmym 1WxwmV0.017185.23138.17 Xm47.06 0.05138.17最小回流比。泡点进料,q = 1,Xqxf 0.5yq(1)Xq

9、225 50.6921 1.25 0.53一精馏塔,原料液组成为顶、塔底产品量各为xdyqyqXq06921.0830.692 0.50.5 (摩尔分率),饱和蒸气进料,原料处理量为50kmol/h 。已知精馏段操作线程为100kmol/h,塔y=0.833x+0.15,塔釜用间接蒸气加热,塔顶全凝器,泡点回流。试求:(1)塔顶、塔底产品组成;(2)全凝器中每小时冷凝蒸气量;(3)蒸馏釜中每小时产生蒸气量(4)若全塔平均a =3.0,塔顶第一块塔板默弗里效率Eml=0.6,求离开塔顶第二块塔板的气相组成。解:(1)塔顶、塔底产品组成;因R(r 1)833,R=5 又xd 0.90由物料衡算FX

10、f DXd WXw得xW(100 0.5 50 0.9)/50 0.1(2 )全凝器中每小时冷凝蒸气量;V= ( R+1 ) D=300kmol/h(3 )蒸馏釜中每小时产生蒸气量;q=0,V =V - F=300 -100=200kmol/h(4 )求离开塔顶第二块塔板的气相组成。XdX1XdX1y1(1)y10.93 2 0.90.75Xd X1y20.833 0.810.15 0.825故 竺勺 0.6x10.810.9 0.754在一常压精馏塔内分离苯和甲苯混合物,塔顶为全凝器,塔釜间接蒸汽加热,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47,饱和蒸汽进料。已知进料量为150kmol/h,进料组成为0.4

11、(摩尔分率),回流比为4,塔顶馏出液中苯的回收率为0.97,塔釜采出液中甲苯的回收率为0.95。试求:(1) 塔顶馏出液及塔釜采出液组成;(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3)提馏段操作线方程;(4)回流比与最小回流比的比值;(5)若全回流操作时,塔顶第一块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板效率为 0.6,全凝器液相组成为 0.98,求由塔顶第二块板上升的气相组成。解:(1)塔顶馏出液及塔釜采出液组成;(a)由 0.97 FxF DxD0.95F(1 xF )W(1 xW)(b)F=D+W+150(c)DxD Wxw FxF 150 0.460(d)联立(a)、(b)、(。)和(d)求解得:D=62.7kmol/hx

12、d=0.928W=87.3kmol/h ,xw=0.0206 ,(2)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Rxyn1 化 Xn0.8xn 0.1856R 1 R 1(3)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LWxwy m 1xmVV饱和蒸气进料,故q=0 V (R 1)L DRRD(R 1)Xm(RWxw1)D1.534Xm 0.011回流比与最小回流比的比值;(5)YqRminXDYqYqXqXqn0.928 0.4q=0,0.4 0.2125求由塔顶第二块板上升的气相组成。2.816,yqXqXF0.40.2125Rmin1.42而 y1EmV1Y1y1 企 0.6,Y2X11)X1全回流时,Y2XiYiXi1)Xi2.

13、47Y211.47 y2y10.98,代入上式可得:y2 0.96935在一常压精馏塔内分离苯和甲苯混合物,塔顶为全凝器,塔釜间接蒸汽加热。进料量为 1000kmol/h,含苯0.4,要求塔顶馏出液中含苯 0.9 (以上均为摩尔分率),苯的回收率不低 于90%泡点进料,泡点回流。已知=2.5,取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试求:(1)塔顶产品量 D塔底残液量 W及组成xw;( 2)最小回流比;(3)精馏段操作线方程;(4)提 馏段操作线方程;(5)从与塔釜相邻的塔板上下降的液相组成为多少? (6)若改用饱和蒸汽进料,仍用(4)中所用回流比,所需理论板数为多少?解:(1)塔顶产品量 D塔底残液

14、量 W及组成Xw;DXd fX,得:D 1000 0.4 0.90.9400kmol / hW=F- D=1000-400=600kmol/h又由物料衡算FXfDXdWxW得xw(10000.4 400 0.9)/6000.0667(2)最小回流比;泡点进料,q = 1,XqXF0.4Xq2.5 0.4门“Yq0.6251(1)xq 1 1.5 0.4X-yq0.9 0.625 “R1 22minI 厶厶yqXq0.625 0.4(3)精馏段操作线方程;R 1.5Rmin1.83Rxyn 1xn-0.646xn 0.318R 1 R 1(4)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V V (R 1)D2.83 4

15、001132L qFRD F 1.83 400100017327XmWXwV1732600 0.06671132Xm11321.53Xm 0.0353(5)从与塔釜相邻的塔板上下降的液相组成ywXw1(1)Xw2.5 0.066711.5 0.06670.152由操作线方程ym 11.53xm 0.0353y w 1.53x10.0353X10.0763(6)若改用饱和蒸汽进料,仍用(4)中所用回流比,所需理论板数又为多少。饱和蒸气进料,q=0,YqXF0.4Yqxq0.21Xq(RminXdyq0.90.4yq xq0.4 0.212.63R Rmin ,故 Nt6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苯-甲苯

16、混合溶液,原料液中含苯0.40,塔顶馏出液中含苯 0.95 (以 上均为摩尔分率)。原料液为气液混合进料,其中蒸汽占1/3 (摩尔数比)。苯-甲苯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5,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2倍,试求:(1 )原料液中汽相及液相的组成;(2)最小回流比;(3)若塔顶采用全凝器,求从塔顶往下数第二快理论板下降的液体组成。解:(1)设原料液液相组成为 xF ,汽相组成为yF (均为摩尔分率)xF 0.42 1则亍F 3f 0.42.5xf1 1.5xf联立(1)式和(2)式,可得:(1)(2)Xf0.326y 0.548yn 1RXdR 1XnR 13.6 0.95x4.6 4.60.783x

17、n 0.207(2)RminXdYqYqx因q=2/3,yq xXfq 1q 1(3)2.5xy(4)y 1 1.5x联立(3 )和(4)可得:xq0.326yq0.548所以R0.950.5480.4021.8min0.5480.3260.222(3)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R=2 x 1.8=3.6y1Xd 0.952.5x11 1.5x1则X10.884y20.783x1 0.207 得y20.8990.8992.5x21 1.5x2X20.78160% (摩尔百分率,以下90%,残液中易挥发组7有某平均相对挥发度为 3的理想溶液,其中易挥发组分的组成为 同),于泡点下送入精馏塔中,要求馏出液

18、中易挥发组分组成不小于 分组成不大于2%,试用计算方法求以下各项:(1)每获得1kmol馏出液时原料液用量;(2)若回流比R为1.5,它相当于最小回流比的若干倍;(3)回流比R为1.5时,精馏段需若干层理论板;(4)假设料液加到板上后,加料板上溶液的组成不变,仍为0.6,求上升到加料板上蒸汽相的组成。解 (1)原料液用量依题意知馏出液量 D Ikmol,在全塔范围内列总物料及易挥发组分的衡算,得:F DW 1 W(a)FxfDxDWxW或0.6F0.9(1)0.02W(b)由上二式解得,收集1kmol的馏出液需用原料液量为:F 1.52kmol(2)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倍数以相对挥发度表示的相

19、平衡关系为:(c)x3xy1(1)x1 2x当xf 0.6时,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为:yq二(O6L 0.8181 2(0.6)由于是泡点进料,在最小回流比下的操作线斜率为:RminXDVq0.9 0.818Rmin1XdXq0.90.6J 因此解得Rmin0.376故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4倍0.376(3)精馏段理论板数当回流比R 1.5,相对挥发度为3时,精馏段的平衡关系为式c所示,操作线为:yn 11.51.5 1X0.91.5 10.6xn 0.36(d)由于采用全凝器,故y1 xd0.9,将此值代入式c解得X1 0.75。然后再利用式d算出y2,又利用式c算出X2,直至算出的X等于或小于Xf为止。兹将计算结果列于本例附表中。(4)上升到加料板的蒸汽相组成板的序号气相组成y液相组成X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10.90.75L qF/w20.810.5870.6/xwVs LX2qF WLqFw由于泡点进料,故q 1。又L RD 1.5kmolW F D 1.52 1 0.52kmol将以上数据代入提馏段操作线方程:15 152x2(0.52)(0.02)1.208x/ 0.00416 由题意知,料液加到1.5 1.52 0.521.5 1.52 0.52板上后,板上液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